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009|回复: 13

[繁简之辩](四)恢復使用繁體字的五大理由(北大中文BBS)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5-21 15: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楼主| 发表于 2004-5-21 16: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

貼出此篇討論,並不代表我同意此文觀點。

對於語文問題,我比較著眼在尊重長期的文化累積與客觀的存在,但也不要去粉飾迴避現實存在的缺點。大陸幾十年的語文事實和使用習慣是要尊重的,反之亦然,也要尊重繁體字、注音符號仍存在的客觀事實。

對上文而言,有一點是可以深思的↓

大陸其實是簡繁混用的語文環境。
(水電工按:從GB2312......到GB12345-T,大陸的字庫,混亂的吃進所有的繁體字→簡繁混用的情況將如洪水猛獸→自作自受)

我是比較希望大陸官方能將少數幾十個會造成邏輯混亂的字作規範(Mark),不需要全面考慮繁體化;可大幅減少簡體使用者的前後文切分成本,也易於習慣接受。(腎臟髒髒的=肾脏脏脏的)

如果火星人一家子在家說火星話,還是可以很快樂;我們可以簡化“北”為“←↑→”,不是更省嗎?

其代價就是人們的腦力,要作更複雜的、缺乏Marks的辨別工作。我猜想50'年代的文字改革工作,似乎缺少神經醫學和認知心理學的考慮。

文化是累積的,本來就是漸變的,不需要政治力量美名“改革”。這種事通常都是大悲劇.........(說別人反動的,自己就不反動嗎?→邏輯不通)

[ 本贴由 水電工 于 2004-5-21  16:01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4-5-22 00: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发言】繁简之辩:汉语改革,功在千秋?

-------------------------------------------------------------------------------------------------------

       【湘里妹子按】: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没有阶级性。工具是人创造的,不是神创造的。文字的创造是人类进化史上的大事。有了文字,人类就从野蛮进入了文明。文字是工具,人们对工具常常要给予评价。评价要有标准,对文字评价的标准主要看它是否能准确地记录语言,是否便于学习、便于使用。工具要不断更新以提高效率。效率高的新工具出现了,人们就会“喜新厌旧”,丢弃旧工具改用新工具。这好像有了汽车,就不愿意再用马车一样。可是文字这种工具和生产工具又有所不同。文字负载着文化,有强烈的民族性和继承性。社会不同的阶层对文字常常有不同的看法。文字的改换,决不像脱了衬衫换上毛衣那样容易。

      近百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激烈的变化,各种思潮起伏跌宕。在各种思潮的激烈争论中,古老的汉字也几经沉浮。

      人类社会已经跨入了21世纪,信息化和世界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两大趋势,现代汉字在中国实现信息化和世界化的努力中肩负重任,应该做出自己的贡献。在这个时候,我们回顾现代汉字研究走过的道路,探讨其间的利弊得失,以提高效率,减少失误,应该说是很有意义的。

      网络文化的到来,强烈地冲击着汉字的规范化使用问题。身为海外学者, 水电工兄一直很关注繁简字使用的研究和探讨,他花了许多心血做繁简字转换的程序研究,并卓有成效。在此, 向水电工兄深表敬意!

      关于汉字改革及繁简字使用问题的讨论虽然是个老话题了,但仍然有其现实价值。其实,本论坛“咬文嚼字”栏目对此话题一直是很关注的。

     很感谢水电工兄对中国文化、中国语文以及对繁简字使用等问题的再次思考。 从今天起,本论坛将对此进行专题讨论,请朋友们踊跃发言,希望能从语言文字使用的实际出发来、特别是从自身的使用出发来参与讨论。

   下面,为朋友们提供本论坛关于本话题探讨的19篇精华帖子,但愿能给大家以启发和帮助:  



  1、[繁简之辩]关于简化字和繁体字的讨论
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tid=661


2、 [重点推荐]"我们为什么要讨论汉字的问题" 的讨论
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fpage=4&tid=667


3、汉字文化必将走向世界--影响人类未来
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fpage=2&tid=1353


4、 当代中国文字问题矛盾对话
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fpage=5&tid=1318


5、简化汉字到底简化了什么
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fpage=5&tid=1202


6、汉字命运忧思录 ——读《昭雪汉字百年冤案》
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fpage=1&tid=713


7、[繁简之辩] 汉语改革,功在千秋
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fpage=1&tid=1238


8、毛泽东与汉字简化工作
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fpage=1&tid=5028


9、中华文化讲座(视频):汉字的现状和未来
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fpage=2&tid=3697

   
10、试订《统一汉字总表》——促进海峡两岸“书同文字”
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fpage=2&tid=1903


11、谈我国的汉字简化问题
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fpage=3&tid=2283&page=1&sid=0zFpilBr#pid5123


12、簡化漢字的一個缺點
http://www.xlmz.net/forum/forumdisplay.php?page=3&fid=11


13、汉语啊汉语,你的危机在哪里?
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fpage=4&tid=716


14、汉字简化,得不偿失
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fpage=4&tid=715


15、论汉字改革的可行性
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fpage=4&tid=1300


16、当代中国文字问题矛盾对话
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fpage=4&tid=1318


17、汉字改革的一些问题
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fpage=5&tid=1082


18、论汉语的险境和诡谬
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fpage=5&tid=464


19、美國中文學習人口增加 簡體字受歡迎
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fpage=1&tid=4915
发表于 2004-5-22 00: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恢復使用繁體字的五大理由(北大中文BBS)

NO.1217291702  【轉貼】恢復使用繁體字的五大理由 ( 2004-5-20 01:42 )

恢復使用繁體字的五大理由(轉貼)

     中國自1956年公布了漢字簡化方案,二十多年來一意孤行地推廣簡化字, 1977年12月又公布了第二次簡化方案。改革開放以後,中國政府很快就意識到文字改革應該是十分慎重的事情,終于於1986年廢止了第二套方案。然而第一套簡化方案在1986年經修正後公布了《簡化字總表》,繼續推行。近年來學界對於簡化字的缺點和弊端也有一些討論,但還很少有建議廢除簡化字,恢復使用繁體字的倡議(本文在有的地方將繁體字稱為正體字,到不是因爲臺灣這樣稱呼,而是爲了表述的方便)。我在這裡提出這一問題,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共同將這一話題深入討論下去,也許能夠對中國的文化建設產生一些積極的作用。
   
      我先表明我自己的觀點。我讚成恢復使用繁體字。文字改革(現在好像不怎麽提文字改革了)包括三大任務:推行簡化字、普通話和拼音方案。對於推廣普通話和拼音方案,我大體上是讚成的,但不同意漢字的拉丁字母化或拼音化,這在學界已取得共識。拼音作爲識字讀音的輔助工具有其合理性和優越性,也便於國際交流,但還需要做小的修正。本文對於普通話和拼音問題不予討論。

   我想可以從五個方面來闡述我的觀點——恢復使用繁體字。
     
        
一、簡化字的弊端。

        (一)、簡化方案中以一字合併多字易引發歧義。
    在簡化字方案中,由於將很多意義相差很大甚至毫不相關的兩個字或多個字合併為一個字,閲讀時容易產生歧義。比如,餘余、雲云、後后、里裏、松鬆、谷穀、斗鬥、几幾、徵征、曲麯、豐丰、表錶、衝沖、葉叶、種种、盡儘、發髮、歷曆、鍾鐘、干幹乾、復覆複、雕凋彫等。雖然有時候我們也能根據上下文來確定某一字的意思,但多保留幾個字形以減少文字上的歧義,我認爲是值得的。當然,很多不必要的纍增字、異體字確實應該規範和合併,如群和羣、裏和裡,為和爲,曆和暦、卻和却、峯和峰、怪和恠,亞和亜、回和囬囘、舉和擧、迴逥廻廽等等。但這項工作應十分地小心謹慎,以免再出現上面提到的那類問題。合併異體字、纍增字只是爲了今天印刷和書寫上的規範明晰,減少不必要的繁複(簡化字方案最初也有這個考慮,但結果很不理想,合併過多反而引起歧義)。但在古籍整理時必須保留其字形原貌(但類似“說説”、“戸戶户”、“没沒”、“俞兪”、“吳吴”這樣的字形當然應該統一。字形统一也是文字整理規範的重要内容)。簡化漢字和字形不統一都使得電腦檢索成爲問題。比如在簡體字文本中,檢索“說”字不會有結果,而必須用“说”字來檢索,而繁體文本中,可能檢索“説”字沒有而得檢索“說”字。如果在簡體文本中,本來只想檢索“雲”字,但檢索結果云字也大量參雜其間,需要人工再進行區分,增加了工作量。這些都是計算機漢字處理技術中出現的新問題,我們在文字整理工作中必須注意。
        

(二)、推行簡化字後增加了成本,帶來極大的浪費。

    八十年代以前我們關起門來搞建設,簡化字差不多可以一統天下,只有少數古籍使用繁體字。但八十年代以後隨著國際交流的增加,由於港澳臺以及海外漢學界仍然使用繁體字,一些中國大陸出版的書籍還需要再出版一個繁體本面向海外,而引進的一些繁體字書籍又須改印為簡體字。這時候開始感到問題存在。第二套簡化方案的廢止正是在開放之後。現在香港、澳門迴歸祖國以後,大陸與港、澳地區的交往更趨頻繁,信件、公文、合同、章程等文書都增加了處理難度。請想想,《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該印成什麽字體呢?還是兩種字體各印一套?另外,最近十年來網絡興起,網站紛紛出現,但很多網站不僅制作簡體網頁,還需制作繁體網頁。我們只要看過一些網站就知道這一點,如CHINA中華網。這些都已經造成而且正在繼續造成極大的浪費。大陸和臺灣本來是同文同種,但現在卻搞成不同文,其過錯在於我們自己。就大陸來説,由於事實上不能完全廢除繁體字,簡化字和繁體字同時使用,大的字庫中既要包括簡化字又要包括繁體字,於是字庫大大增加其字數。如GBK中既有国又有國字,既有钟字又有鍾鐘二字。不僅GBK如此,GB2312-80也增加了字。由於餘字在1986年的《簡化字總表》中取得了合法地位,GB2312根據類推的方法造出了馀字,這樣在GBK中便有了餘余馀三個字。簡化字帶來的電腦操作上的弊端還不止這些。很多做過文字處理的人常會遇到簡體字轉化為繁體字的問題,由於一個簡化字有時對應多個繁體字,加上軟件設計上的缺陷,把云一概轉為雲,余一概轉為餘,里一概轉為裡的事情屢見不鮮,令人哭笑不得。繁體字轉換為簡體字雖然沒有上述問題,但一些僻字因爲不能識別而變為空格也經常發生。像東方快車、Word2000都有類似的缺點。此外,GB2312中也包含了後、於、锺等不在《簡化字總表》中的字,繁體本的後字轉為簡體仍然作後字而不是后。不知道算是折中和進步還是自亂其例?如果沒有兩套文字系統,就不會有這些轉換帶來的煩惱了。
   

(三)、簡化字破壞漢字結構、割裂傳統文化。

   簡化字最主要的缺點就是破壞漢字的字形結構,以及由此帶來的一系列弊端。歷史上漢字的字形也屢經變化。如漢字由小篆變為隸書再楷化,其間字形都有較大變化,但這些比起簡化字來説已經算是較小的了。歷史上人爲地進行文字改革,較大的只有兩次——秦始皇時期和共產黨執政時期。但秦始皇是爲了統一戰國時期各國不同的字形,以適應國家統一的需要。共產黨將文字簡化主要則是出於一廂情願的想法,即將漢字筆劃簡省後便於學習和使用,而忽略了漢字文化的傳統,這其中也包括漢字造字和字形構成的基本規律。很多漢字在簡化時沒有考慮字形,常常僅是將其視為一個符號。這樣做的結果就使的一些字不再適用於六書的規律。比如鷄字左邊原本表聲,簡化為鸡字,左邊的“又”完全是一個符號,讓人摸不著頭腦。如果說“又”就等於奚,但同樣這個“又”,放在漢字里寫作汉,在歡字作欢,在僅字作仅,在鳳字作凤,在鄧字作邓,在戲字作戏,在樹字作树,在對字作对,在轟字作轰。再比如乂,在趙字中等於肖,在風字、岡字、區字、網字鹵字中又是什麽呢?“文”字在這(这)字中表示言,在劉(刘)字中又是什麽呢?團字中專是聲符,簡化成团,方框裏的“才”是什麽意思呢?很多按照草書筆意原則簡化的字都存在這問題。如長(长)、書(书)、專 (专)、楊(杨)、東(东)、車(车)等字。至於一些新造字如灭(滅)、丛(叢)、导(導)、卫(衛)等更是不知所云。

    有人說簡化字寫起來方便,一些港臺人也樂於使用,而且新加坡還採用了簡化字呢!但是請仔細想想,簡化字中仍有很多字的筆劃太複雜,如果完全按照書寫簡便的原則,我們還可以將很多字繼續簡化下去,也就會更進一步地破壞漢字的結構、脫離漢字的歷史。1977年的第二套簡化字方案也正是在這一指導思想下出臺的,結果呢?雪寫作彐(這和電寫作电,雲寫作云,有什麽分別?——我們現在只是因爲看慣了第一套簡化字纔不覺其怪)信寫作伩,餐寫作歺,煤寫作火乚,稻寫作禾刀,展寫作尸下加一橫,圓寫作元,蛋寫作旦,“元旦”二字則不知所謂。這樣還能算是漢字嗎?還需指出的是,簡化字對筆劃的精簡並不如想像那樣多。根據對掃盲2000字繁簡不同書寫的統計,筆劃減少僅12.5%。要知道這2000字很多都有簡化寫法,如果以GB2312-80(《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符集:基本集》)來統計,筆劃減少的比例還將大大降低。

   破壞漢字結構還引出部首歸類的問題。漢字是音意文字,字體結構中往往包含構了聲和意符。現在的簡化字因爲破壞了很多漢字的結構,也就使得多漢字不倫不類,一些簡化符號既不能表音又不能表意。如上文所說的“又”、“乂”等。傳、摶、轉、團字原來都是同一聲符“專”,現在卻變成传、抟、转、团,團字和其他字之間在也看不出有什麽聯繫。更爲荒唐的是愛字寫成爱,連心都沒有了還怎麽去愛?雖然說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但愛由心生總不錯啊?愛原屬心部,現在竟然屬爪部!聲字原屬耳部,声現屬士部,真不知道聲和士有什麽關係?鳳字當然應屬鳥部,現在凤屬几部。這些都很難讓人能理解和接受。

    漢字簡化的另一弊端是產生了一批形近字,讀寫上容易出錯。漢字原本就有一些形近字,如己已巳等。但簡化字更增加了形近字的數量,如厂广、泸沪、远运、从丛、汇江、仑仓、厉历、义乂、风凤、归旧、设没、划剗等等。這增加了排印和閲讀上出錯的幾率。

     不管當初搞文字改革的那些人想到過沒有,簡化漢字的實際後果就是讓現代中國人遠離我們的傳統。五十年代以後出生的中國人已經習慣了簡體字,而看不慣繁體字,會寫的就更少。中國的傳統文化也就是這樣被人爲地隔開了。我們常常責備青年人不注重學習傳統文化,他們看到繁體排印的古書就自然產生生疏隔膜的感覺,怎麽可能去學習呢?一些優秀的古典著作也有簡化字排印本,他們仍然不會用心去讀,究其原因也與我們的語文教育有關。我們建國以來太過忽視文言文教育(過去反傳統,批判“封建糟粕”,那就不用説了。)如今終于嚐到了惡果。幸好,現在的中小學語文教育已經注意到這一問題而且正在改變。
   

(四)、簡化字給兩岸三地交流以及國際交流帶來不便,更加破壞了漢字文化圈的統一性。

   現在港澳臺三地仍然使用正體字,漢外華人讀寫也以繁體字為主,歐美、日本、韓國等地區的漢學界,在用漢字書寫時,也大多是繁體字。日本漢字雖然也有一些簡化,但多數更接近繁體字的字形。韓國初中學生學習900個漢字,高中文科學生再學700個漢字,也是以繁體字為準。這樣一些群體經過簡單學習和適應,雖然也能認得簡化字,但與大陸人士在交流時也有很多不便之處。中國大陸的人如果到了港臺地區生活工作,則須學會繁體字的認和寫。反之,港臺地區的人到了大陸也須學習認和寫簡體字,不過要比前者容易一些。一個海外留學生到大陸學習,如果要進一步了解中國文化或是去港臺地區生活工作,也須再學習繁體字。這實際上是加重了外國人學習漢字的負擔,很不利於向世界推廣漢語。

     再説漢字字形統一的問題,也是漢字文化圈的統一問題。我國的近鄰日本、朝鮮(韓國)、越南都有很悠久的借用漢字的歷史。日本現在仍使用一些漢字,1981年公布的 《常用漢字表》有1945個漢字,小學生要學996個漢字。韓國也能見到漢字使用,尤其在一些商標上面,如我們熟悉的“現代”、“朝鮮日報”等。韓國的初中生要學習900個漢字,高中文科生再學700個漢字。而漢字在這些國家最大的使用是,他們的很多古籍都用漢字印刷,當然都是繁體字。這些國家的人要了解自己的歷史以及傳統則必須學習漢字,而且必須是繁體字,否則學了簡化字之後還是得學繁體字,才能讓他們了解自己的歷史和文化。現在日本漢字中也有一些簡化,但不如中國大陸多,也不太一樣。漢字也由於歷史上的異體字以及寫法差異等問題,本來就有字形混亂的問題。整理合併異體字和規範統一字形纔是現在的當務之急,這也就是學界正在討論的漢字統一問題,我很難想像用簡化字去取代它們的漢字,也很難想像用簡化字去取代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繁體字。難道將來兩岸統一了,還是實行兩套文字嗎?
    簡體字當然也有一些優點,我以爲主要是寫起來快一些,還有電腦的分辨率較高,屏幕上看起來清楚一些(電腦技術將來也會解決這些問題的)。但是比起上述的諸多弊端來説,這些優點確實微不足道。
     
         
二、恢復正體字,很多擔心是不必要的。

       (一)、有人說,恢復使用繁體字會讓中國人變成文盲,現行的語文教育成果化為烏有。其實並非如此。
        恢復繁體字只涉及讀寫問題,不涉及聽説問題。這裡先說讀的問題,也就是閲讀、認字的問題。儘管現行語文教育實行的是簡化字教學,但事實上多數人能夠認識大部分繁體字。很多人是通過看VCD(包括錄像和DVD等影視作品)認識繁體字的。港臺以及多數盜版的歐美電影,字幕都是繁體字。此外,一些從港臺引進或走私的電視節目、小説(如武俠、言情等)、動漫也都是繁體字。除了部分繁體字印刷的古籍和專業著作外,書法作品、古玩字畫、名勝古跡、老字號的商標店招等也常常使用繁體字。在歌單、廣告、海報、遊戲等載體上,繁體字也是隨處可見。在這樣一個事實上的簡繁混用的文字環境中,多數人原本已經能認識繁體字了。當然,多數的人並不習慣閲讀繁體字書籍(其中部分原因是不習慣豎排。我讚成普通新書用橫排,古籍及部分專業書籍仍用豎排。)更不習慣寫,甚至不會寫。解決的辦法是,在正式出版物中規範地使用正體字,但允許在非正式的環境中(如私人書信、筆記等)繼續使用簡體字。1935年民國政府頒布了“第一批簡體字表”共324個俗體簡化字(次年廢止),1980年臺灣中華文化復興邉游瘑T會之標準行書研究委員會出版了《標準行書範本》,其中也有一些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簡體字(但未獲官方承認),可以參考這些經驗。我也同意在不產生歧義的情況下,通過專家研究論證後,用一些筆劃較簡的異體字取代較繁的異體字。另外,隨著電腦的普及,在有些地方打字替代了寫字,也使得書寫不再成爲問題。
   

(二)、還有人說,繁體字結構複雜、筆劃多,小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困難。這也不正確。

    小學生的記憶力十分強,繁體字並不增加其學習難度。這是有實驗證明的,由港臺的教育事實也可知道這一點。更何況很多基本的字並不存在繁簡問題,如天地山川、日月星辰、人口手等等。繁體字在學習上的難度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那樣大。而且繁體字字形更符合漢字的造字規律,老師在教學中還可以通過講解其字形來幫助記憶。像上面提到的那些破壞字形結構的簡化字難道更有利於教學嗎?總之,採用繁體字不會增加學生的負擔,至少不如想像那樣嚴重。雖然正體字教學對於學生不是問題,但對我們的教師隊伍卻提出了要求。不止是語文老師必須會認會寫,其他科目的老師也要求在書寫漢字使用繁體字。這就意味著絕大部分教師需要自修或培訓。這是我們所要付出的代價。幸好,學習繁體字並不是太困難的事情,困難的是糾正多年以來形成的習慣。尤其是語文老師,決不允許在教學中使用簡化字。
   

(三)、簡化字是必然趨勢嗎?

   有人說,歷史上漢字字數不斷增加,一些字產生了簡化寫法,正是因爲大家在私下書寫時爲了簡便而不斷產生俗體字或手寫體字,不斷生造新字和纍增字。其實暗自裏大家都有對簡化字的要求。所以就算是恢復了正體字,但將來還會往著簡化的方向發展。這説法也不對。歷史上漢字增加和部分漢字的筆劃簡化,確實有上述的原因,但還有語言變化以及方言、外來語等方面的原因。而且歷史上的漢字演變,除了簡化的趨勢外,也有繁化的趨勢。最常見的情況就是在原字上增加意符聲符。比如然變為燃,莫變為暮,梁變為樑,取變為娶。這也就是很多異體字、區別字、纍增字出現的原因。單就不規範的俗體字、簡體字來説,在現代社會可以避免其繼續產生。古代社會由於信息傳播不夠發達,出版物的用字也常常不統一,寫書的人遇到自己不會或不清楚的字常常任意而為。現在社會有極其發達的信息交流,有全國統一的語文教學體系,有權威的語言文字委員會來規範文字寫法,再加上傳播媒體(包括語文教材、出版物、影視等)用字規範統一,人們便不會像過去那樣任意寫字。現在有些不規範的寫法如伩(信)、氿(酒)、付(副)等,很多是第二批簡化字留下的後遺症。而且,也不能說民間出現了什麼樣的俗體寫法,我們的文字就要亦步亦趨地變化。很多新俗字的產生有極大的隨意性,也很少科學性,像韮字寫成艸頭下加九字,工字爲了寫起來好看中間一豎要彎一下,我們爲什麽總要根據它來制定統一規範的文字標準呢?因此認爲簡化字是必然趨勢,恢復繁體字將回潮的説法是站不住腳的。
      
   

三、近五十年來簡體字印刷的書籍會作廢嗎?


    中國推行簡化字近五十年,其間印刷的書籍報紙很多(原來即以繁體字排印的書籍不在討論之列),是不是恢復繁體字它們就變成廢紙了呢。不是。必須承認,在簡體字印刷的書籍中確有很多優秀的作品,比如商務印書館的“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三聯書店的“新知文庫”、“學術文庫”,江蘇人民出版社的“海外漢學研究叢書”,四川人民出版社的“世界宗教與文化叢書”等等。這一類的好書將來不得不重新排印成繁體字。這是我們必須付出的又一重大代價。但好在其數量不多。如果將圖書分爲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三大類,在八十年代以前出版的人文、社科類書籍中,因爲受當時意識形態的影響,多數沒有重印的必要,只有作爲歷史研究資料的價值。而且事實上八十年代以前出版業並不發達。(但如果不儘早恢復正體字,將來這一代價會越來越大!)至於自然科學,包括理工農醫等方面的書籍,因爲學科本身不斷發展,很多書原本就需要不斷更新。比如哈工大的《理論理學》教材,西北工大的《機械原理》教材(均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現在使用的都是第五版,在下一次修訂排印時改為繁體字並不增加成本多少。自然科學的學科性質決定了它的很多書籍隨著時間流逝便逐漸喪失其價值(這一點恰恰和人文書籍相反),看看這十多年來的計算機書就知道此言不虛。當然計算機領域發展日新月異,這是一個極端的例子。但應該說以上的判斷大體上是不錯的,即自然科學領域過去出版的大部分書不須重印,也就不存在浪費的問題。
     
   
四、恢復正體字會引起混亂嗎?


   中國現在實際上是簡繁混用,早已出現了混亂狀況。1956年至1964年之間出版的一些書籍,很多只採用了第一次簡化方案第一部分的230個簡化字,如国学献会对价汉庄术历义阶齐广关与东等字,書如《中國思想通史》、《詩學》、《歐里庇得斯悲劇集》等,在今天看來也可以説是簡繁混用。今天很多使用繁體字的地方,又常常出現錯字。比如街上隨處可見的“發廊”、“美發”的招牌,廣告上也常有“某某花園距某地3公裏”的説法,中華網繁體版的“農曆”寫成了“農歷”,天台山、天台宗也常被一些質量不高的繁體排印的書印作天臺。而一些較規範負責的簡體書在印古人名號時,又常常用繁體字,如穀梁、徐稺、楊(杨)脩、魏徵、高適、劉(刘)知幾等等。在一些工具書以及涉及古代的書籍裡,繁簡混用的情況更爲常見。如最權威的《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詞典》,字頭以繁體為準,但内容則繁簡混用。四川人民出版社的《詩經詞典》和《簡明古漢語詞典》都是不錯的工具書,但僅字頭用繁體,内容用簡體。由於繁體字無法取消,這種混用狀況還會持續下去。唯一的辦法就是將實行了不到五十年的簡化字方案廢止,恢復正體字。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消除文字上的混亂。

    毫無疑問,恢復使用正體字,在一段時期内將在社會上引起文字書寫的混亂。這主要是因爲大部分人不會書寫繁體字,尤其是對於里裏、松鬆、谷穀、斗鬥、几幾、徵征、盡儘、發髮、歷曆、鍾鐘等字不知道怎樣使用,因爲在一般人熟悉的簡體字中這些字本來是沒有區別的。解決的辦法是,在恢復正體字之前,除了在媒體上廣泛宣傳之外,要對很多文字工作者,如出版人員、記者、編輯、秘書以及教師等進行培訓。而出版社也須出版一些有鍼對性的小冊子,以教育大眾正確地書寫正體字,報紙、電視上也應開闢專欄,幫助大屑m正書寫習慣和常見錯誤。大學中文系尤其要加強這方面的教學,保證中文系本科生能夠準確無誤地書寫正體字,畢業後充實到社會上的文字工作部門,逐漸掃除書寫中的錯誤,最終結束這種混亂狀態。對於這樣一種混亂,不必估計過高,但也不能掉以輕心。我們必須有計劃有步驟地推行正體字,並且堅信將來混亂期結束以後,我們將有一個良好規範的文字環境,再也不會有簡化字帶來的種種弊端以及簡繁混用帶來的諸多煩惱。
     
   
五、餘論。


   有人說簡化字是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對他進行修訂不更好嗎?我也曾考慮過這一方案。可是不行。首先,修訂後的新字必定帶來新的混亂,比如假設大家深以爲憾的後、雲、裏、徵(征)等字恢復了,就會讓很多人不適應,和前面所說的“對於里裏、松鬆、谷穀、斗鬥、几幾、徵征、盡儘、發髮、歷曆、鍾鐘等字不知道怎樣使用”一樣。很多人也不習慣恢復了的字。就好比現在本來已恢復餘(馀)字,但很多人在書寫時、很多書在排印時仍不與“余”字做區分。如果是修改現有簡化字字形,寫法筆劃有所調整,則勢必產生更多的混亂。其次,與其讓人們學會正確書寫一些恢復使用的字和新的字形,不如去學原來的正體字,兩者的難易程度也很接近。總之,僅對現有簡化字進行調整,並不能徹底結束繁簡混用的狀態,反而會引起新的混亂,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爲了解決目前的文字使用的混亂狀態,爲了方便國際交流和將來的兩岸統一以及漢字字形統一,爲了中國民族文化的復興,只有恢復使用正體字纔是唯一出路。

    很多人反對恢復正體字,主要不是在學理上有多少站的住腳的證明和道理,而是習慣使然。畢竟簡體字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基本能表達我們的語言,要放棄使用了幾十年的簡化字去寫繁體字確有很多的不適應。但是請想想,不到五十年的簡化字比起近兩千年的繁體字來説(如果以小篆隸化開始算繁體字的歷史的話),又顯得歷史太短。爲了中國傳統文化不至斷送在我們這一代手上,解決上文所說的簡化字的種種弊端和簡繁混用的狀況,只有恢復使用正體字,雖然我們將經歷一個短時間的不適,做出一點犧牲,總比將來給子孫後代造成的不適和犧牲要小得多。有些人認爲恢復繁體字就是復古倒退,將其與恢復八股文、甲骨文等同,這是很幼稚的觀點,我也不用在這裡多說。

    恢復正體字的確有許多困難,但事實上最大的困難並不是上面所說的那些,而主要來自政府,取決於政府有沒有這個勇氣和決心。雖然這意味著對自己一段歷史的否定,但總比對我們幾千年文明的否定要好吧!大躍進、文化大革命都可以否定,簡化字爲什麽就不能否定呢?回顧簡化字推廣近五十年的歷史,前二十多年因爲自我封閉、缺少與海外的交流、不重視傳統文化,尚可一意孤行不至發生很大弊端。但近二十年來的文字使用混亂和簡繁混用的問題越來越突出,雖然最近公布了《國家語言文字法》,可以預料將仍然不能改變目前的混亂狀況。現在到了我們勇敢地面對這一問題並加以解決的時候了,而唯一可行的方案就是恢復使用正體字。這五十年來我們國家在語言文字政策上犯過很多從錯誤,如六十年代推行拉丁化的新維文、新哈薩哈克文,雖然比原有的阿拉伯字母的文字更具科學性(簡化字主要是簡省了一些筆劃,也談不上科學性)但最終不免失敗的命撸??982年廢止。第二次簡化字方案的出臺更是一個錯誤,我們最終也廢止了。那爲什麽不能考慮廢止第一套簡化方案呢?

    現在是政府採取行動的時候了。政府應該認真地面對建國以來文字政策上的失誤,仔細考慮恢復正體字的問題,廣泛徵求專家學者們的意見,積極穩妥地恢復中國人使用了近兩千年的繁體字。這是涉及到中國的文化建設和民族文化復興的大事,也是有利於我們子孫後代的大事,這項工作實行的越早越好,而實行越晚越不利於漢字的統一和傳播。今後國家在文字方面的工作主要應是整理和淘汰異體字,規範統一字形,建設現代漢語基本字庫和較全備的漢字字庫。也希望我們的專家學者勇敢地站出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建議,並且嚴肅認真地進行漢字的整理和規範工作,推進字形統一(尤其是大五碼和國標碼,甚至包括日語漢字等),讓人們感受到中國知識分子身上的良知,看到中國知識分子的希望
 楼主| 发表于 2004-5-22 10: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否可以考虑恢复若干字的繁体写法?(北大中文BBS)

http://chinese.pku.edu.cn/bbs/th ... age=2&showgood=

有許多事情,因為我們習為應當,自我保護,才會急於論述價值判斷的(如:繁體=正體=傳統/簡体=掃盲=進步→好/壞(Positive/Negative)和全稱命題詞句(大陸都用簡体/臺港都用繁體→都(All the kinds....should be.....;Hume 斷頭台→前面9999隻烏鴉是黑色的,and then 第10000隻必也是黑色的)。在一種有趣的討論中,當然要尊重每個使用者的經驗與喜好,可是當討論過程陷於以上的情況時,極難取得有意義的共識。以下簡述幾個思考點:

繁簡字的麻煩問題會出現在哪個地區?
繁簡字是像一般觀念上的那麼對立嗎?
用不用哪些字是由誰決定?
決定了用哪種字,在實證上可以解決教育上的認字機率嗎?

在一個業餘語碼技術的工作者角度,我要問的是↓

討論技術問題時,能清楚自己界定的方法、能自己測試所宣稱的已掌握的執行能力嗎?
技術規格是否能說清楚?

P.S.
我一直不懂大陸朋友為什麼都在玩輸入法?因為無怎麼作,總是要依循電腦業既存的區位與規範?那是一種在既定框架下的,受限制的創造。

從繁簡轉換的經驗中,我已修正了約2000條以上的校對詞(不喝酒可以更多),會擇期公佈↓

梳完了头发吃面(GB)→ 梳完了頭發吃面(Big5)→梳完了頭髮吃麵(Big5)
要用3層校對...........

其餘如語音學的問題...有空再說...
发表于 2004-5-24 21: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泰国第一份简体字华文报问世 旨在宏扬中华文化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4年05月06日 16:49

--------------------------------------------------------------------------------

  中新社曼谷五月六日电 (记者 罗钦文)一份名为《中华青年报》的华文报纸六日在曼谷问世。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它的简体字排版印刷,首开泰国华文报先河,使之成为泰国第一份简体字华文报。


  《中华青年报》由泰国有着四十多年历史的华文报《中华日报》创办,并获泰国华文民校协会、中国语言文化大学、曼谷语言学院、泰中语言文化学院等机构的支持。多年前来自中国的韩宗渭小姐出任该报执行总编。

  今天出版的《中华青年报》创刊号,四开十六版,开设“编者的话”、“影视欣赏”、“封面故事”、“明星专访”、“历史与文化”、“时尚与潮流”等版面,采用简体字排版印刷。不过,这份报纸看起来更象一份杂志,初步每月出版一期。

  据介绍,该报主要报道新潮时尚、文娱动向、华文在泰发展、政商学界知名人士专访等内容。它的创办旨在交流中文资讯,宏扬中华文化,为学习中文的学员提供一份课外有益读物,帮助他们增强中文阅读能力、提高中文学习兴趣。因此,《中华青年报》特辟“学唱中文歌”、“教与学”等版面,逐字标注汉语拼音,并且部分版面还配有简短泰文说明,便于读者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4-5-27 15: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应不应该用繁体字?(北大中文BBS)

我在偷笑。
ITEM 1:繁體字是台港用的 在大陸是點綴用的
以後的情況將與臺港無關↓
如果要保持簡化字的純淨和教育的順利,大陸為什麼後來電腦字碼把繁體字又放回去?

隨著電腦普及,混亂無可避免(除非官方只准用某種簡体Keyboard)

ITEM 2:目前絕大部份的中國人都在大陸 應堅持簡体字
據電腦業統計,全球使用繁體中文電腦的是39%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大陆应回归繁体字(轉貼)
http://chinese.pku.edu.cn/bbs/th ... age=1&showgood=

关于应不应该用繁体字?
http://chinese.pku.edu.cn/bbs/thread.php?tid=110820
发表于 2004-6-7 17: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恢复繁体字?不如恢复甲骨文字。
发表于 2004-6-9 09: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感觉,还是简体字好用些
本人较懒,越简越好:)
发表于 2004-6-9 18: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小就是学简体字的,但我更喜欢繁体字。

  主要是因为文化传统宝贵。如今世界上在用的语言有两千多种,在用的文字也有几百种。如果仅仅是从容易书写的角度来看,咱们的汉字可算是比较难写的,无论是繁体还是简体。而废繁体兴简体的理由确只是因为繁体字比较难写,那倒不如废弃汉字,选一种其它的语言代替我们的传统文字,岂不治标治本?也许你要说,不仅仅是因为便于书写,那是为了便于辨认?要说辨认,繁体字会比简体字差么?繁体字更能体现汉字的精髓,结构更符合汉字造字的原理。会简体字的人,看懂繁体字比较容易;会繁体字的人,要看懂简体字恐怕就要难好多,这就是因为简体字缺少繁体字那种“字体传神”的缘故吧。
  我有些老师还有学过更简单的汉字,由于习惯他们上课板书的时候还在用。如:“算”字写成“祘”。那些汉是汉字改革过程中的废弃物,在我看来,极其丑陋,不过老师们也用得很习惯,也许他们和那些简体字拥护都一样,认为那些文字简单又美观呢。这些都是习惯问题,难道我们要因为一个习惯,因为繁体字太“繁”这样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而抛弃我们几千年的文化精髓么?我们的汉字之所以文明于世,不时因为我们的汉字是方的,更不是我们汉字笔画的多少;而是因为我们悠久的历史,因为我们汉字优美的字体,因为我们汉字绝妙的“字体传神”等等不可胜举的神奇。
  如今的世界又变了,科技的发展正冲击着整个世界。利用计算机,无论是繁体字还是简体字,输入都非常方便,甚至可以用语音输入。在这样的时代里,诸位还要因为繁体字的所谓的“繁”而对我们的悠久传统大动干戈么?还会认为拥护繁体字是一种保守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5 17:55 , Processed in 0.10889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