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224|回复: 2

关于成语语感与成语度的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9-2 09: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姚鹏慈
来源:内蒙电大
(200303月26日)

  

     [摘要] 在鉴别成语与非成语时应介入一条语感标准。凡符合多数人的成语语感的短语就是成语。成语语感包括语音感、语义感和语法感。成语自身还有个成语度的问题,成语度指的是人们对某些短语确定为成语时的语感认同所达到的程度。成语语感、成语度的探讨,对于解决“什么是成语”的问题,将有所帮助。[关键词] 成语语感 语音感 语义感 语法感 成语度

零、 前 言

  究竟什么是成语,人们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不仅一些权威的工具书说法不一,而且不少论著中也有较大分歧,所以成语范围的大小就难以圈定。看来,光从定义出发来确认汉语成语,有时不一定能行得通。本文试图转换一个角度,以成语的语感为切入点,来探讨如何界定成语以及成语度的问题。

  说到语感,又颇令人挠头。《汉语大词典》解释为“对语言的感觉”。《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的释义是:“言语交流中指对词语表达的理解、使用习惯等的反映。”正如张普所说的:“迄今为止,语感是语言学界使用频率较高而又琢磨不透,难以界定的术语。”⑴但不管围绕语感有多少歧见,在“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符号的感受及理解方面的一种综合直觉能力”这一点上,还是有了相当接近的共识。吕叔湘在1985年从语言的三要素出发,把语感又具体化为语义感、语法感、语音感三方面:“人们常说‘语感’,这是个总的名称。里面包括语义感,就是对词语的意义和色彩的敏感;包括语法感,就是对一种语法现象是正常还是特殊,几种语法格式之间的相同相异等等的敏感;当然还包括语音感。”⑵

  在棘手的词与非词的划分上,胡明扬提出了一条“词感”(即关于词的“语感” )的鉴别原则。他在《说“词语” 》一文中指出:“分词标准跟‘词感’不一致就行不通,这跟语法分析跟‘语感’不一致就行不通一样,因为说到底,本民族多数人的语感是评判任何一种语言理论或处理标准的最高和最终的权威。”⑶我们受此启发,提出鉴别成语与非成语时,应该介入一条语感标准,即凡符合多数人的成语语感的,它就是成语;反之,则是非成语。这里显然还涉及到一个成语度强弱的问题,我们所谓的成语度,就是指人们对某些短语确定为成语时的语感认同所达到的程度。

  本文对此展开讨论,为论述方便,我们仿照吕叔湘的思路,将成语语感也划分为三个细目,即成语的语音感、成语的语义感、成语的语法感。下面分别加以阐述。

  一、 成语的语音感

  关于成语的语音感,我们探讨以下两个问题:1、成语的自然音步;2、成语的平仄规律。

  1、成语的自然音步

  音节组成的单位叫音步,汉语的音步一般由两个音节组成,而四字格的自然音步必然是2#2。所谓自然音步,是指汉语中不受句法、语义影响限制的纯韵律音步。⑷汉语成语的基本形式是四字格,而且这些四字格几乎都符合2#2这种自然音步,不受句法、语义的影响和限制。至于同句法、语义一致的2#2音步(如:二元并列联合式的“柳暗花明、嘘寒问暖、得心应手、并驾齐驱、天涯海角”,主谓式的“老骥伏枥”,述宾式的“搜索枯肠”,述补式的“硕大无朋”,状中式的“恍然大悟”,定中式的“雕虫小技”,连述式的“探囊取物、调虎离山” )的成语不必赘言。这里仅举从句法、语义分析来看,少许是1/1/1/1组合,其他不是1/3组合、就是3/1组合的成语,而人们念它们时,都按自然音步2#2来读,概莫能外:四元并列联合式的“鳏/寡/孤/独、起/承/转/合、彰/明/较/著”,主谓式的“情/随事迁、目/不转睛”,述宾式的“闻/所未闻、乘/人之危”,述补式的“掉/以轻心、爱/不释手”,状中式的“随遇而/安、一概而/论”,定中式的“一衣带/水、后顾之/忧”。

  因而我们可以这么说,在汉民族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成语的外在形式本来就是四音节。而这些四字格几乎都是符合2#2自然音步,这种成语的语音感,无疑强化了人们确认这些四字格是成语的认同感,增强了它们的成语度。

  2、成语的平仄规律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平仄”则是语言运用中的一种声调概念。“平”指古四声中的“平声字”(包括今阴平字和阳平字),“仄”指古四声中的“上声、去声和入声字”(普通话入声消失,分别归到今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中)。

  汉语有一个节奏特征,那就是平起仄收。汉语的双音节词是平起仄收占优势,四字格成语的平仄情况也是如此。崔希亮在《汉语四字格的平起仄收势》中指出:“在汉语四字格中,存在着一种平起仄收的趋势,这种趋势在并列式四字格中尤其明显,呈现出平平仄仄的分布模式。这种有规律的分布趋势我们称之为汉语四字格的平起仄收势。”⑸作者的结论是建立在对汉语联合式(即并列式)和非联合式四字格的科学统计基础之上的,是可信的。从音律上,四字格大多平起仄收,充分体现出汉语声调特有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下面我们列举一些前后两截可以易序而意义相等的成语(即等义成语,实际上也就是同一条成语的不同书面形式,多数为联合式),不妨请读者念一念,看哪个较顺口:

  争强好胜/好胜争强 单枪匹马/匹马单枪

  龙腾虎跃/虎跃龙腾 惊心动魄/动魄惊心

  冷嘲热讽/热讽冷嘲 珠圆玉润/玉润珠圆

   唇枪舌剑/舌剑唇枪 东拉西扯/东扯西拉

   名闻遐迩/遐迩闻名 失之交臂/交臂失之

  显然,每一组的前一个念起来更顺口,因为它们都与平起仄收势相吻合。

  这里须指出的是,符合平起仄收势的四字格成语占多数,还有少数不与此相符的四字格。不过,我们仍然要指出,符合平起仄收势的四字格,似乎更具有充当成语或成语“定式”(即成语的常用的规范形式,——相对于成语的非常用的规范形式而言)的资格。同样,这种成语的语音感,也强化了人们把这样一些四字格确定为成语或成语“定式”的认同感。

  从以上关于成语语音感的讨论,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一些认识:

  第一、符合2#2自然音步的四字格较非四字格更容易取得成语的资格。这也就不难理解汉语中不少成语是通过“概括故事”“删节词语”“增添词语”的方式,最终以四字格形式定型的了。概括故事的如:精卫填海(见《山海经·北山经》,余略)、杯弓蛇影、滥竽充数、毛遂自荐;删节词语的如:为人作嫁(原文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余略)、汗牛充栋、洪水猛兽、日薄西山;增添词语的如:短兵相接(原文是“短兵接”,余略)、一决雌雄 、摧枯拉朽、别开生面。

  由于成语音节四字格化的强烈趋向,决定了在确定一个熟语是否为成语时,四字格似乎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涂鸦”是个典故性合成词,而四字格的“信笔涂鸦”就加入了成语的行列;“杀风景”是个含有典故的惯用语,而四字格的“大杀风景”就是成语中的一员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是条歇后语,而以四字格形式单用的“八仙过海”是个地地道道的成语;“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是公认的谚语,而四字格的“磨杵成针”则是典型的成语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是条格言,而由此产生的四字格“千虑一失”与“千虑一得”都是老资格的成语了。

  第二、一组等义成语中,符合2#2自然音步的四字格较非四字格更容易取得成语“定式”的资格,即前者的成语度要强于后者。如下列这些等义成语,在多数人的心目中,四字格的是“定式”,非四字格的为“或式”:黄道吉日/黄道日、拿手好戏/拿手戏、家常便饭/家常饭、庐山真面/庐山真面目、依样葫芦/依样画葫芦、煞有介事/像煞有介事、百思不解/百思不得其解、亲痛仇快/亲者痛,仇者快、解铃系铃/解铃还须系铃人、星火燎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见仁见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同样,在一组都是四字格的等义成语中,符合平起仄收势的成语度更强一些,更容易取得“定式”的资格。除上面提到的外,这里再补充数例:雕梁画栋/雕栋画梁、翻江倒海/倒海翻江、春风化雨/化雨春风、蝇营狗苟/狗苟蝇营、僧多粥少/粥少僧多、铢积寸累/积铢累寸、阴差阳错/阴错阳差、绘声绘色/绘影绘声、恨之入骨/恨入骨髓。

  二、 成语的语义感

  关于成语的语义感,我们探讨以下两个问题:1、成语的语义整合;2、成语的修辞功能。

  1、成语的语义整合

  成语的语义整合,指的是成语的语义具有完整性,它是由组成成语的各个语素整体地反映出来的。当然,组成成语的各个语素,仍然在成语中保留着语义的相对独立性,不过独立的程度有差异。根据这种差别,大致可将成语分为三种类型:融合性成语、综合性成语、组合性成语。

  融合性成语在语义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整体的意义已不能从语素的意义中探求出来。人们可以了解这类成语的每个语素的意思,却未必能正确把握整个成语的意义,往往还需要知道它的来源才能明白。如“青出于蓝”源自《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蓝色的颜料从蓼蓝草提炼而成,但颜色比蓼蓝更蓝”。)成语的语义是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再如:阮囊羞涩、朝三暮四、杯弓蛇影、邯郸学步、合浦珠还。这类成语占的比例不算大,多有很强的典故性。

  综合性成语的语义可从各个语素的意义上推导出来。人们即使不知道来源,也有可能根据语素的语义推寻出大概的意思。但要真正理解它,还必须进一步掌握它的整体意义。如“投鼠忌器”从字面上就可以知道是“要用东西投掷老鼠,又怕砸碎了老鼠附近的器具”的意思。但要真正理解它的完整意思,还必须进一步了解它是比喻想要打击坏人却又有所顾忌。再如:悬崖勒马、投井下石、火上加油、螳臂当车、同床异梦。这类成语占的比例相当大,多半具有形象性。

  组合性成语的语义基本上是由语素意义直接组合而成,但并不意味着是各个语素语义的简单相加,同样具有意义的完整性。例如“似是而非”表示好像对而实际上并不对,从字面上就能得知成语的意思,但它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意义的完整性是显而易见的。再如:无可奈何、岂有此理、持之以恒、不胜枚举。

  “有始有终”指做事能坚持到底,从字面上就能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但它也是个整体,语义由前后两部分通过意念关系完整地体现出来的。再如:不卑不亢、理直气壮、名存实亡、杀一儆百。

  即使组合性成语中“精打细算”“真凭实据”一类,也不能与自由短语“精细打算”“真实凭据”划等号。它们虽然组成成分一样,但由于结构方式有别,表达效果也就不尽相同。作为成语形式的不仅结构凝固,而且语义加重了,语气加强了。前后两者意义的丰厚与单薄是明显的,这也体现了成语语义的整合。

  我们觉得,凡语义整合的四字格都具有成语的资格,差别只在于语义整合的程度的强弱而造成成语度的不同罢了。

  2、成语的修辞功能

  成语的修辞功能只谈与成语的认同感关系密切的语体色彩和描述色彩这两方面。

  2、1 从语体色彩角度考察,相当多数的成语具有典雅的书面语色彩,这是因为大多数成语历史悠久的缘故。传统成语大多数在上古至秦汉时期就已经形成了。肖竹声统计了《汉语成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中注明来源的4600条四言成语,结果是:源于上古至秦汉的3128条,占68%;源于魏晋南北朝的690条,占15%;源于隋唐的414条,占9%;源于宋朝的276条,占6%;源于元明清的92条,占2%。⑹可见传统成语数量之多,历史之久。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迹,在成语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此外,有些成语还较完整地保留着古汉语的语音、语义和语法现象。有一些成语还保留着历史残留的特殊读音字,如“否极泰来”的“否”读pǐ;“余勇可贾”的“贾”读gǔ;“图穷匕见”的“见”读xiàn;“自怨自艾”的“艾”读yì;等。有一些成语语素还保留历史残留的特殊语义,如“含辛茹苦”的“茹”是“吃”的意思;“奔走相告”的“走”是“跑”的意思;“感激涕零”的“涕”是“眼泪”的意思;“高屋建瓴”的“建”是“倾倒”的意思;等。有一些成语还保留着古代汉语语法的特殊格式,如“马首是瞻”“惟利是图”“岁不我与”“何去何从”;再像名词用作状语、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和意动用法,如“土崩瓦解”“偃旗息鼓”“丰衣足食”“不耻下问”;等。这些古汉语的残留,无疑也增强了这些成语的书面语色彩。成语的这种经典性和文化性,是它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基础。

  这种成语书面语色彩占优势的语义感,显然增强了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四字格的成语度。

  2、2 从描述色彩角度考察,多数成语具有描述色彩。根据成语的意义和成语的字面意义的关系,可将成语分为两种类型:直述式成语和描述式成语(这里的视角是成语的意义与字面意义的关系,与上述的融合性、综合性、组合性成语的分类角度不同)。直述式成语,指成语的意义是通过它的字面意义直接述明的。一致关系的如:不违农时、名存实亡、适得其反;引申关系的如:见异思迁、来日方长、前因后果。描述式成语,指成语的意义是通过它的字面意义描写述明的。按描写述明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比喻关系描述式和形容关系描述式。

  成语的意义通过字面意义的比喻的方式描写述明的是比喻关系描述式成语。明喻型的如:如虎添翼、如胶似漆、稳如泰山、守口如瓶、蚕食鲸吞;隐喻型的如:众志成城、咳唾成珠、以邻为壑、燃眉之急、车水马龙;借喻型的如:班门弄斧、凤毛麟角、天马行空、引狼入室、竭泽而渔。

  成语的意义通过字面意义除比喻以外的其他方式来描写述明的是形容关系描述式成语。如:昂首阔步、手舞足蹈、牵肠挂肚、眉飞色舞、一毛不拔、怒发冲冠、响彻云霄,心惊肉跳。

  正如史式指出的那样:“成语的语义由比喻而来的,为数甚多,可以说,用比喻义的成语算是成语队伍中的主流。”⑺那么再加上用形容义的成语,描述式成语占的比例显然就更大了。

  描述式成语占多数,它具有描述色彩,形象生动,在语言运用中能发挥特殊的修辞作用。于是,人们会产生一种较为深刻的印象,即具有比喻义或形容义的四字格是成语。这种成语的语义感,肯定会对某些熟语的判断起重要作用。

  从以上关于成语语义感的讨论,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一些认识:

  第一、从成语的语义整合方面看,组合性、综合性、融合性四字格的成语度是依次增强。人们将融合性和综合性四字格认定为成语,一般不会有分歧,但对组合性四字格的归属方面就众说纷纭了。这里体现出人们关于成语的语义感的差异。

  试比较下列几组近义成语,不难体察出它们之间成语度强弱的不同(成语度的强弱依次是:融合性>综合性>组合性):鹦鹉学舌/人云亦云、馋涎欲滴/贪得无厌、缘木求鱼/徒劳无功、口若悬河/能说会道、牛鼎烹鸡/大材小用、虎头蛇尾/有始无终、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第二、从成语的修辞功能之一——语体色彩看,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四字格更具有成语的资格。人们在下列这几组近义的四字格中,对前者是成语的认识大体一致;而对后者就有不同的看法,这是书面语色彩的四字格的成语度强于口语风格的四字格的成语度的缘故,即便都是书面语风格的,也是书面语色彩更强烈一些的,成语度要高于书面语色彩稍弱一些的:忐忑不安/七上八下、信口开河/胡说八道、含沙射影/指鸡骂狗、卑躬屈膝/低三下四、狐假虎威/狗仗人势、暴虎冯河/有勇无谋、高屋建瓴/居高临下、唯利是图/见利忘义。

  从成语的修辞功能之二——描述色彩看,成语度强弱情况依次是:描述式成语>直述式成语,而描述式中又是比喻关系的>形容关系的,直述式中又是引申关系的>一致关系的。由于这种成语的语义感的潜在作用,在一般人的语感里,下列几组近义的成语中,它们的成语度都是前者强于后者:胆小如鼠/胆小怕事、味同嚼蜡/索然无味、拔苗助长/欲速不达、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斩草除根/斩尽杀绝、画蛇添足/多此一举、指鹿为马/颠倒黑白、一箭双雕/一举两得、虎背熊腰/身强力壮、声名狼藉/名誉扫地。

  三、 成语的语法感

  关于成语的语法感,我们探讨以下两个问题:1、成语的语法整合;2、成语的句法功能。

  1、成语的语法整合

  关于成语的语法整合是从广义上说的,成语作为一种固定短语,也就是一种语法单位,所以成语语法的整合,既包括组成的成分(即语素)原则上的不可替换性,也包括语法结构原则上的不可易序性(我们说原则上,是实际上存在着少许等义成语正是由个别语素的替换和语素的易序,或者兼有二者而形成的,不过不少是规范的对象),⑻从而体现出成语稳定的语法整合。

  构成成语的语素不能任意更替,例如:“有的放矢”不能说成“有靶放矢”“有的放箭”;“削足适履”不能说成“削脚适履”“削足适鞋”。同样,“守树待兔”“如狼像虎”“行同狗猪”均有损于成语稳定的语法整合,应该写成人们所公认的、规范的形式:“守株待兔”“如狼似虎”“行同狗彘”。

  成语内部的语序是相对稳定的,不能任意颠来倒去,例如:“工力悉敌”(主谓式)不能说成“悉敌工力”,“蛊惑人心”(述宾式)不能说成“人心蛊惑”, “狼狈不堪”(述补式)不能说成“不堪狼狈”,“巍然屹立”(状中式)不能说成“屹立巍然”,“汗马功劳”(定中式)不能说成“功劳汗马”,“开门揖盗”(连述式)不能说成“揖盗开门”。这样的易序,不仅破坏了成语内部的语法结构关系,而且语义也变得“莫名其妙”了。即使将联合式成语“家喻户晓”说成“户晓家喻”,“钩心斗角”说成“斗角钩心”,“鸡毛蒜皮”说成“蒜皮鸡毛”,也不会被人们所接受,因为它破坏了成语的稳定的语法整合,同样也违背了约定俗成的原则。

  显然,成语语法整合所体现出来的稳定性,无疑会固化它们,强化它们的成语度。

  2、成语的句法功能

  在言语交际中,成语相当于一个词,词有词性,成语也有它的“语性”,即句法功能。成语的内部语法关系与它的外部句法功能相对应(例外主要表现在少许定中式、定中型主谓式成语上)。成语的句法功能可分谓词性与体词性两大类。具有谓词性功能的成语的句法功能相当于动词和形容词;具有体词性功能的成语的句法功能相当于名词。因而,在造句时,可以说成语是词的等价物,跟词一样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充分体现出成语在应用中的整体性的特点。尤其要指出的是,在“同素异序”成语和兼类成语中,更能体会到这种应用的整体性。

  所谓“同素异序”成语,指的是语素相同、排列次序不同、意义不相等的一组成语。其中有一类句法功能不同的“同素异序”成语,最典型的就是具有谓词性句法功能的主谓式和具有体词性功能的定中式的功能区别。如:老马识途/识途老马、烟云过眼/过眼云烟、砥柱中流/中流砥柱、忠心耿耿/耿耿忠心,每组前者都是主谓式,谓词性的;后者都是定中式、体词性的。⑼

  所谓兼类成语,指的是具有谓词性和体词性两种句法功能的成语,可分显性的和隐性的两种情况。显性的是指同一个成语的内部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语法结构关系,因而也相应地具有两种不同的句法功能的兼类成语,如:甜言蜜语、道听途说、满腹牢骚、心猿意马。隐性的是指同一个成语的内部只有一种语法结构关系,但具有两种不同的句法功能的兼类成语,如:天南海北、冰天雪地、鼎鼎大名、奄奄一息。⑽

  成语的这种句法功能在应用上的整体性,也会增强人们确认它们为成语的认同感,这一点也是无庸置疑的。

  从以上关于成语语法感的讨论,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一些认识:

  第一、从成语的语法整合方面考察,它们组合凝固,在言语交际中不断反复沿习使用,这又进一步固化了自身,成语度也就日益增强。

  我们不妨从成语广告来作些分析。一则好的成语广告,对消费者而言是既熟悉又新鲜,往往能吸引顾客,达到宣传的目的。例如:“码”到成功(四通打字机)、妙“酒”回春(春回头保健酒)、乐在“骑”中(某自行车)、步步为“赢”(李宁牌运动鞋),看到这样的广告人们自然会想起成语“马到成功”“妙手回春”“乐在其中”“步步为营”。再如:杏仁露露一到,众口不再难调(河北露露集团)、望梅都能止渴,别说鲜鲜美美的酸梅饮了(娃哈哈酸梅饮料)、珠联西湖秀色,璧合钱江奇观(杭州国家旅游度假区)、只用耳提,不须面命;暌违两地,晤对一堂(电信局对联广告),同样,读了这些广告用语也不难会联想到成语“众口难调”“望梅止渴”“珠联璧合”“耳提面命”的。这里前者都是成语的套用,后者都是成语的扩展。人们的自然联想,正是基于成语的语法整合的缘故,是由日益强化的成语度决定的。因而“对成语的这种偏离使用不仅没有使该成语失去原义,而且还增添了新的意义,同时又使广告达到了引人注意的目的”。⑾

  第二、从成语的句法功能方面来看,成语的句法功能既然与它的内部语法结构关系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成语的整体造句功能就凸现了出来,显然在实际的运用中会不断加强它的成语度。

  这里以成语的某些活用为例。如:“如我国有《水浒传》必有《荡寇志》,有《西厢记》必有《续西厢》,……可怜的无聊作家之浅薄哟!续貂狗尾,究竟无补于世”(郭沫若《<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 、“李鼎三那斑白的鬓发和惨淡的灯光浑然地溶在一起,越加明显地衬托出他的龙钟老态”(郭明伦、张重天《冀鲁春秋》)、“大河,我在你面前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当我从这世界上消失,你还会奔流,还会追求前方的万千气象”(刘再复《大河,永远的奔流》)、“这是一幅‘长江万里图’,这里有和风丽日,但也有惊波骇浪,更有震雷闪电黑潮”(《茅盾文艺论集》),上述引文里的“续貂狗尾”“龙钟老态”“万千气象”是定中式、“和风丽日”是定中型联合式,具有体词性功能。说汉语的人们一看便知道它们分别是具有谓词性功能的主谓式成语“狗尾续貂”“老态龙钟”“气象万千”、主谓型联合式成语“风和日丽”的临时易位,以适应交际上句法功能以及表意上的需要。这当然取决于成语的句法功能的整体性应用的特征,它又反过来固化了成语的句法功能,强化了它们的成语度。

  四、结 语

  本文对成语语感以及成语度的讨论暂告一个段落,笔者只是为了阐述方便才分别从成语的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三方面展开论述的,实际上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至于成语度,也是一个较为笼统而模糊的概念,这跟成语语感的情况相仿。在结束全文之前,还有必要说明以下两点:

  第一、关于成语语感的问题。

  对成语语感的考察,要从语音、语义、语法三方面综合进行,当然具体到某一语言单位时可以有所侧重,但还是应该回避单一标准。周荐在《惯用语新论》中指出:“在语言研究中似乎很难单单凭意义的标准而为语言单位分类,那样分出来的类别也不大能够靠得住。以意义作标准对语言单位进行分类时必须以一定的形式为依托,在考虑意义标准时须得考虑形式标准。”⑿ 大致说来,前述的成语语义感属于意义标准,而成语语音感、语法感属于形式标准,应将意义标准和形式标准结合起来,才能全面把握成语的语感。这里试举一例。如“作壁上观”“打预防针”都是四字格,但笔者认为前者是成语,后者是惯用语。从语音形式看,它们都是四字格,语音停顿都是1#3,与四字格成语自然音步2#2不符(“作壁上观”的音步属成语中的个别特例);此外从意义的表述方式上看,也都是比喻义(前者比喻坐观成败,不给予帮助;后者比喻防止坏的思想或风气的侵染而采取必要的措施),这些都相同。但是,从它们意义上的语体色彩看,前者出典于《史记·项羽本纪》,具有浓厚的书面语色彩,后者则是典型的口语风格;另外,从语法形式考察,前者语法整合紧密,语素不可替换、语序不能易位,而后者就松散得多(如可说成“打打预防针”“打点预防针”等)。只有这样综合考察,方能得出较为合理的分类结果。

  刘叔新指出:“意义的双层性是汉语成语的区别性特征,据此可把成语同其他固定语单位区别开,特别是同惯用语区别开,从而能以具有明确的个性而确定下来。”⒀笔者认为这种光凭意义标准而撇开形式标准来给语汇单位分类的做法有失偏颇。我们赞同温端政的说法:“有的学者把表意的双层性,作为成语区别于惯用语等其他语汇的特征,这有合理的一面,也有不足的一面。如果根据这个特征来划分,那么‘背包袱’、‘穿小鞋’、‘喝西北风’、‘唱对台戏’、‘碰一鼻子灰’等都成了成语,而‘从容不迫’、‘安分守己’、‘奋不顾身’、‘等量齐观’等则不属于成语,这不符合人们对成语约定俗成的认识,难以被大家所接受。”⒁这种“对成语约定俗成的认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成语语感吧。

  第二、关于成语度的问题。

  从前面的分析看,成语度是客观存在的。这一方面是由成语本身组成情况的多样性造成的,另一方面是每个人的语感总会有一定差异的缘故。语感中既有操同一语言的全体人的稳态的共同语感,也有操同一语言的部分人的差别语感。⒂因而,我们在以多数人的语感作为评判语言现象的标准的同时,也以成语度的强弱这种柔性处理的方法正视部分人中的差别语感,这样对成语范围的确定可能是较为稳妥、较为有效的。从本文阐述的内容所概括的成语度强弱(包括确认是成语及成语“定式”两种情况)来看,也是可行的。当然不是成语的熟语单位,它的成语度就接近于零。我们不说等于零,原因在于“成语”与“非成语”的界限有时不清楚是客观存在的,非要“说一不二”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合理的。

  最近,李行健在《惯用语的研究和规范问题》中指出:“在社会现象中,有些事物是不可以用一刀切的办法处理的。对具有兼容并包多种性质的固定语,可以特殊处理”。“由此,也可以理解分别以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名义编写的专语词典中,会出现一些相互都收列的条目。这也应该视为正常现象。但这应以边缘性条目为限,其核心条目按有关专语的特点还是容易认定的。”⒃这里的“边缘性条目”与“核心条目”的区别,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成语度强弱的差异吧。

  我们相信,关于成语语感及成语度的探讨,会有助于“什么是成语”这个问题进一步的解决。

  [附注]

  ⑴张普:《关于语感与流通度的思考》,见《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1期。

  ⑵吕叔湘:《学习语法与培养语感》,见《语文学习》1985年第1期。

  ⑶胡明扬:《说“词语”》,见《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第3期。

  ⑷参见冯胜利:《论汉语的“自然音步”》,见《中国语文》1998年第1期。

  ⑸崔希亮:《汉语四字格的平起仄收势》,见《修辞学习》1993年第1期。

  ⑹肖竹声:《四言成语的两项小统计》,见《中国语文天地》1987年第5期。

  ⑺史式:《汉语成语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9月版。

  ⑻参见倪宝元、姚鹏慈:《等义成语四题》,见《中国语文》1995年第1 期。

  ⑼参见倪宝元、姚鹏慈:《“同素异序”成语辨》,见《杭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⑽参见姚鹏慈:《兼类成语例释》,《内蒙古电大学刊》1997年第6期。

  ⑾白红爱、郑成虎:《从认知角度谈汉语广告语篇中对固化成语的偏离使用》,

  见《汉语学习》2001年第3期。

  ⑿周荐:《惯用语新论》,见《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1期。

  ⒀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商务印书馆,1990年11月版。

  ⒁温端政:《〈通用成语词典〉前言》,见《语文研究》2002年第1期。

  ⒂参见张普:《关于语感与流通度的思考》,见《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1期。

  ⒃李行健:《惯用语的研究和规范问题》,见《语言文字应用》2002年第1期。

  (姚鹏慈 呼和浩特市爱民路11号 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010051)
发表于 2005-4-10 16: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并修正

斑竹:
  您好!  
  本人是拙文《关于成语语感与成语度的思考》的写作者,感谢斑竹将它粘贴在“词海茫茫”栏目。
  该文在原期刊《广播电视大学学报》中有一处校对疏漏,在“三、 成语的语法感”里“2、成语的句法功能”中。“成语的内部语法关系与它的外部句法功能相对应(例外主要表现在少许定中式、定中型主谓式成语上)”这句话里,“定中型主谓式成语”应改为“定中型联合式成语”。斑竹若方便,烦望在百忙中修订一下,以免引起读者的困惑。
  此致
敬礼!
                    姚鹏慈 敬上
                   2005-04-10
发表于 2005-4-10 18: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好!

您已经跟贴“修正'了原文的疏漏也就行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19 07:22 , Processed in 0.10905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