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86|回复: 0

一个比喻能把人吓一个跟头 北京人的“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8-19 01: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辘上客
来源:北京晨报
2004年04月28日18:07  
  
--------------------------------------------------------------------------------------------------

  北京话,有它的特定语汇来源。一般地说,大都来自民间口语,也有一部分来自上层后逐渐流传到民间,还有的是满族语汇的变异。北京话的特点是说起来顺口,听起来流畅,细琢磨幽默。在老北京话里,多么沉重的事情也能变轻松,有大事化小的功力,可有时候挺小的事情让北京话一比喻,能把人吓一个跟头。

  每句北京土话细究起来都有出处。旧时的老北京人,尤其是下层的劳动人民,对于官方语言觉得说着干瘪没味儿,就在原来的语言上加些“零碎儿”,以显得活泼,如:恶心,酸溜,说成“恶勒巴心、酸不溜丢”。废物,这个贬人无能近乎骂人的词语,到北京人嘴里就变成“废物点心”了,起码你听着没那么狠了。还有把那些词语在汉语四声上加以修饰,或轻读、或重读、或变声,让它抑扬顿挫或轻佻诙谐。如:七上八下、一心一意、不干不成,八路军、七天七夜、不上车、不吃饭等等在读音上都有它的特点。一、七、八、不这四个字的用法已经规范到普通话的行列中了。还有,有意加重语气,像:“你是干吗的!”一个“的”字读做“di”音,语气重了,便有挑衅的意思了。如果再说“你(是)算赶哪辆车的!”“是”字改“算”字,除了把人排斥在外,还隐含人家是赶过来凑热闹的,这么一说,离打起来就不远了。

  北京话常常把一件事物形容到极致。比如:掰不开镊子了,形容没辙了,转不开了,想不开、分不清。镊子就是夹东西的,你连镊子都掰不开了,你还夹什么呀?那不是就没办法了吗?过去,形容人狠心肠、坏、缺德,北京话说:“他呀,损到家了,常干让人‘吊着拐子刷井的事’。”北京人管脚脖子叫拐子,您想,头朝下拴着脚脖子还让人刷井,这人,坏不坏?挖苦人吹牛说大话,老北京人常说:今儿风大,您留神闪了舌头。

  还有,老北京话里,夸张比喻随手拈来,一件事物,凡是和它有关联的都有可能被拿来“打比方”,惟妙惟肖恰如其分,或许一句话就能够出一个典故来。比如常说的“走”,一般都知道北京话说“颠儿了”,“撒丫子了”,其实,“挠鸭子”,“扔崩了、日崩了”同是走的意思。光“走了”,北京话就有十几个不同的词汇。这些词汇或出于《红楼梦》等小说中,或传于山东、河北等地的民间语汇。

  写此随笔,不是为表白北京话如何,只是想跟来北京的外地朋友们聊聊天儿,让朋友们在学普通话的时候有个比较,最终目的还是让我们的语言更规范。得,回见,您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3-29 14:36 , Processed in 0.16389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