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31|回复: 1

央视文化类栏目是否面临危机-----走访央视魏斌(1—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8-4 09: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CCTV.com 记者 张敏 艾中
发布时间:2003年07月16日 13:08


                                                              




由央视“末位淘汰制”引发的讨论最近一段时间在各个网站的论坛里争论不休。有人说,“末位淘汰制”应该缓行,有人说本性高雅的文化类节目应该保护,有人为文化阵地的减少鸣不平,更有人甚至大胆预言央视数档文化专题类节目命运岌岌可危。这些结论都是正确的吗?结论背后支撑的事实孰真孰假?

为了得到准确的答案,我们走访了央视社教中心文化专题部主任魏斌,文化专题部负责的栏目有《读书时间》、《见证》、《子午书简》、《美术星空》等,它们都处于争论的“风暴眼”,这些栏目是不是真的面临淘汰的危险?他们的生存空间有多大?如何做好文化类节目的传播?中央台在政策上有哪些扶持和保护?魏主任做出了如下的解释:


《读书时间》栏目从来没有受到过警告


“《读书时间》因为收视率的低迷被央视‘末位淘汰制’警告”这句话本身是失实的,我们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实施栏目综合评价体系制度,《读书时间》到现在为止从来没有收到过警告。只是有一阵时间它的收视率排位靠后。一些媒体的同仁和记者朋友,尤其是做文化报道的一些记者朋友,关注中央电视台的文化类的栏目情况本身是件好事,但是从现在的报道中看,他们对我们的综合评价体系不太了解,对我们的栏目实际是怎样一个情况,了解的也不准确。比如说《读书时间》。

当然,到现在为止没有被警告过,不等于说这个栏目的情况很好,我们一直在考虑对《读书时间》进行改版,考虑怎么改才能在读书界、在观众朋友间更受欢迎。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先向关注中央电视台文化类栏目的这些媒体朋友们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综合评价体系。

综合评价体系是中央电视台在若干年栏目管理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吸收了现在全世界媒体管理当中有益的经验和科学评价的指标分析体系,不能特别简单地等同于收视率。比如说对像《读书时间》这样文化类的栏目评价,会有一个叫加权的词汇,说照顾也好,说保护也好,给这类节目的加权是比较高的。有领导的加权,现在我们台节目管理相关方面的领导,知道这样一个栏目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应该保留,应该通过改版改革找到一个新的定位,一个新的方式,一个新的出路。还有关于成本方面的加权,就是说同样的栏目你花的钱是不是比别人更少一些,这当然要讲成本低效益高。所以这是一个比较科学、比较全面的综合评价体系,绝对不是收视率是惟一指标,一票否决。而且从已经实施的情况来看,第一批淘汰的十个栏目,没有一个是文化类的栏目。

在今年5月CCTV一套的改版中,曾经有过辉煌历程的《综艺大观》被调整到专业频道去了。相反,纪录片类型的栏目《见证》却还保留在一套,这本身就说明了我们台里对这类节目的重视。所以关于“娱乐属于强势,严肃节目面临危境”的言论就有点耸人听闻。



淘汰是一种正常现象



中央电视台有400多个栏目,这么多的栏目在一个电视台生存着,它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淘汰和发展,要不然就是不公正,就是乱套,就是无所遵循。而这个统一的标准不能简单理解成收视率。实际上某种程度上是栏目数量过多在制约着中央电视台的生存和发展。栏目数量多,但影响特别好的栏目少,就需要来进行淘汰,何况中央台每年再生的栏目和淘汰的栏目数量相比至少是平衡的。任何一个媒体都在实施着淘汰制度,像有些报刊的专栏,因为不受欢迎一直在淘汰更新,这是一个客观规律。

我的观点是一个淘汰标准可以有权重,有侧重,也有辅助,但不能说在中央电视台统一的环境中,有些栏目就可以有特权不接受综合节目评价体系的评判。你很糟糕却不被淘汰,这是行不通的,也是不合理的。文化类的栏目亦如此,不能因为你姓了文化,你就出生高贵,可以超越淘汰和警示制度之上。我们都这么弄的话,这个台就没法管理,就不可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游戏规则。

我要强调的是,文化类的栏目恰恰不应该强调自己在这方面的特殊性,文化类的栏目更有理由做得更好看,更生动,更被老百姓接受,这就是我们面临的课题。如果说我们的栏目在这个评价体系面前,在警示和淘汰制度的面前感觉到了压力,感觉到了目前的境况不尽如人意,我们要做的是怎么把栏目做好,而不是说我们要来讲这个游戏规则是不是对我们不利。现在存在的问题,确实是我们有些文化类的栏目办的还不够好,这是我们的责任,不是评价体系有什么问题,是我们自身对这类栏目和节目的创作制作的客观规律,把握得还不够好。

何况栏目感受到一点压力是很正常的,娱乐栏目也有压力,新闻类栏目也有压力。新闻频道开播不到两个月,自我淘汰了6个栏目。一个频道尚且淘汰了6个栏目,那我们全台12个频道,半年时间才淘汰了10个栏目,这个数量我个人认为是远远不够的,看不到希望的就应该被淘汰,就应该被改造,不能占着频道的资源,经费的投入,还消耗着大量的人力。



你必须得面对这个时代和变化了的观众



《读书时间》、《美术星空》等等文化类节目,确实有过历史上辉煌的时候,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很受欢迎,但是现在通过综合评价体系的评价后,处在中游偏下的水准,并不是说一定要被警告才来挽救栏目,我们一直在做改革尝试。比如说《读书时间》,如果关注它的人,会发现它一直试图在改,比如说是不是索性做得更小众化一点,形成自己固定的对象就可以了?所以他们试图做一些中外经典名著赏析,但播出之后发现效果并不很好,跟我们这个时代,我们现在中国人的读书生活和我们的读书市场、出版业失去了密切的联系。即使这样也绝不会简单因为收视率不好而砍掉它。

我们这个年龄的人都有过那个年代,那个经历,半夜起来排队买书,过一段时间就去逛一下书店,可以穿得很差但一定要买很多书架。但现在人们的观念改变了,现代社会人们接受知识的途径可能更丰富了,不仅仅依靠读书。我认为我们要做的不是迫使观众或者诱导观众回到那个读书年代,而是要与时俱进,根据这个时代的变化,来建设我们新的读书栏目。

时代变迁了,我们的文化类栏目应该怎么办?我个人觉得要注意如何适应时代和观众变化的需求。文化类节目是应该保护,但是被保护之后的状态不应该像上面描述的这样,你必须得面对这个时代和变化了的观众,实际上也是在迅速膨胀的观众。

当然也有一个深入浅出的问题,如何将通俗性和严肃性、深度性很好地结合。我最反感的是自认为自己是文化人,自以为我怎么搞你都应该喜欢,你如果不喜欢你就没文化。这种武断和肤浅完全是对自己职责没有认识清楚,甚至是责任的一种推卸。读书栏目没有多少人看是我们电视从业人员的问题,如果媒体朋友关心,我愿意暴露我们制作方面,我们创造人员的一些误区,请他们来帮助我们,把文化类的栏目办得更好。





;|;|;|
 楼主| 发表于 2003-8-4 09: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纪录片栏目《见证》的调整并不是媚俗的举动(2)

关于《见证》栏目的调整,我想多说几句。中央电视台原来只在第一套节目有一个《纪录片》栏目,定位是关于历史文化题材的。后来有了科教频道,在科教频道中有了《人物》,有了《探索·发现》。《探索·发现》的定位是历史和地理揭秘的。从中央电视台各频道纪录片栏目的宗旨和题材划分来说,不应该有重复,不能说一套也搞历史文化,十套也搞历史文化。那么我们尝试着调整,我们认为科教频道在教科文的属性上使得历史文化题材放在这个频道更适合一些。那么在一套的纪录片栏目做什么?我们现在给它的定位是记录当代变迁,为什么要记录当前变迁呢?因为我们认为中国这一百多年来的主题是现代化建设,这现代化的进程中,尤其近20多年来,人民群众生活,包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产生着急剧的变革。《见证》就调整到记录时代急剧的变化。同时我们在选择选题的时候,要尽量地考虑观众爱不爱看,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因为我们的宗旨是严肃的,就板着面孔来讲中国的现代化。但如果说《见证》栏目题材方向的改变,是为了拉动收视率而增加猎奇和吸引力,这个结论我认为是片面的。观众可以看看我们现在正在播出和已经播出的节目,比如我们第一期《时间的重量》,通过我们二十年前,十几年前我们拍的那些活生生的中国人,二十年之后,十几年之后又回访他,经过他的变迁故事非常生动地说明着我们这个时代的变化历程。

同时《见证》在节目综合评价体系里处境是非常好的,在中央电视台三四百个栏目评比里,《见证》的有些指标排名到30-50名之间,是中游靠前的位置,它不存在危境。

有些人表现出的对严肃节目阵地的忧虑,我感到有点莫名其妙


中央电视台近几年来文化类节目、严肃题材节目的阵地在急剧增长,两年来开办了四个频道,新闻频道不是严肃频道吗?科教频道不是文化类频道吗?戏曲类频道难道仅仅是为了娱乐吗?它不含有非常浓厚地弘扬中国戏曲文化的宗旨和色彩吗?西部频道也是一个严肃频道,因为它直接服务于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体现了对部分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极大的人文关怀。所以这四个频道都是文化类的,都是严肃的。这些情况又不是保密的,使用一下遥控器就可以看得见的,怎么有些人会担忧中央电视台文化类、严肃类节目的阵地好像要受到威胁似的,这简直是空穴来风。

整体的现实是文化类的、严肃类的栏目在急剧增长。可以说整个中央电视台绝大部分都在做文化类和严肃性节目。我们现在应该考虑的是这些严肃性节目怎么做得更好看,更受老百姓欢迎,根本不存在这类节目没有阵地的问题。如果说好多好心人在忧虑这个问题,我可以对他们说你的忧虑不在点上。你可以忧虑搞了那么多文化类严肃类的频道和栏目,怎么样才能让观众喜欢看。我现在整天操心的是,我这么多栏目怎么办得更好,我从来没有忧虑说,坏了我这个栏目没了,我那个栏目也没了。

我分析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有一些采访者、新闻媒体的朋友,为了实现自己的主题,在曲意使用一些采访材料。有的甚至不对最重要的当事人进行采访,有的是对相关当事人进行采访之后,不尊重被采访者的本来意思;还有的是被采访者提供的情况和观点与他不符,就不予理睬和采用。几个月之前,《南方周末》记者采访过《人物》栏目,当时我恰恰在场,我明确地告诉他,中央电视台的文化类栏目、纪录片栏目的生存情况和发展前景都是好的。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他们没有好多地方台同行那样有创收的压力,他们是台里大量拨款来制作节目,有充裕的阵地,从我这个部门来说,过去一个纪录片栏目都没有,现在急剧地发展到《见证》、《探索发现》、《人物》三个纪录片栏目,而且这三个都是每周播出五天的,中央电视台对文化类节目从经费提供,人员保障,栏目阵地方面都提供了充足的保障,怎么会有一个威胁之说呢?

或许媒体朋友的用意是好的,为了促进中央电视台文化类和纪录片节目的生存和发展,但具体手法上却是自己主题先行,先下一个“中央电视台在进行综合评价体系和警示淘汰制度之后,文化类栏目要遭受危机了,要淘汰了”这一结论,然后上我们这儿来找材料,找不到就生拉硬扯,这绝对是我们改革开放之初所摈弃和唾弃的那种假大空的新闻风气的沉渣泛起。从这一点来说,作为媒体同仁,我们应该表达自己对这种现象的不满。如果整个新闻界有一个警示制度的话,对这种情况也应该出示一个警示。

作为具体创作文化类节目的负责人,我觉得文化类节目不需要保护


从中央电视台的领导决策层,我体会到,他们是保护文化类节目的。台里并没有给予科教频道创收压力,中央电视台从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它是国家电视台,它跟整个国家的发展、稳定都是联系在一起的,不可能说因为一个指标,因为一个目的,文化类的节目就先遭殃了。

但是就我自己具体负责的这些栏目的节目来说,我觉得我不要保护。我非常愿意接受综合评价体系和依据这个体系实行的警示和淘汰制度的检验。只有在这个评价体系指导下面,在警示淘汰的压力下面,我们才有把栏目做好的标准和动力。我们的制片人也还没有窝囊到只有靠保护才生存,如果我们的制片人和像我们这样节目部门负责人,天天想着是靠保护过日子,那他首先应该被淘汰。

尽管客观上有保护政策,但主观上不能在保护的遮阳伞下乘凉,那样会丧失掉我们积极探索文化类节目客观创作规律的动力和锐气。因为文化类栏目特别容易自我欣赏,自我清高,我说的你们不懂是你们的问题,把责任推到观众,推到社会,推到时代,而不是自己去贴近观众,贴近社会,贴近时代。所以文化类栏目是最不应该要保护。

我有这个自信,我有这个认识,有这个判断。要是文化类栏目做不好,人家经济类栏目怎么做?政治类栏目怎么做呀!

结束采访之前,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文化专题部主任魏斌再次强调,他欢迎更多的专家学者、热心观众与他探讨如何做好当前文化类节目这个课题,而不必把目光停留在那些无谓担忧所带来的纷争上。






:P: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19 03:46 , Processed in 0.09760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