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637|回复: 48

开平方言专题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28 01:3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邓钧 

我为什么研究台山、开平方言?

请看〈开平方言〉前言。


     我是长期从事大学俄语和英语教学的外语工作者,是土生土长的开平人,二十岁才离开开平。为了学好普通话、广州话、英语和俄语语音,为了了解学生的母语方言对学习外语语音的影响,我学习过一些普通话和方言的著作和论文,学会了国际音标,并在工作之余对自己家乡的方言——粤语四邑片开平(赤坎)次方言进行长期的研究,并积累了开平话同音字汇和方言词汇等语料。
   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已组织编写了41本分地方言词典,还要编写2本,在此基础上编写一本全国方言词典。开平方言很有特色,但至今为止,还没有见到开平籍的语言工作者系统地研究开平方言的科学专著。同时,我又认识到:开平方言是开平人学习普通话的基础。了解开平方言,通过开平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对应规律、以及口语词汇的对照,可以更好地学习说普通话和用纯正的普通话词汇写作。开平人通过对自己方言语音的分析,掌握发音器官的部位和发音方法,可以学会用于开平方言的国际音标,对进一步学习语音学是有好处的。对此,我是深有体会的。我之所以能正确区别普通话的翘舌音和平舌音,就是得益于自己的母语方言——开平话,因为开平话和普通话在这方面有很好的语音对应规律。我能学好英语和俄语语音,也得益于对自己的母语方言的认识和分析。受到方言研究大好形势的鼓舞,我想把几十年来所积累的语料整理后发表。但苦于离开家乡多年,每次回乡也是在方言语料上增加一鳞半爪,因此今年下定决心,和家乡的语言文字工作者合作,组成编写组,记录我们自己的母语方言,献给我们的家乡以及海内外的开平人,也希望能在全国方言学界作出自己一点点贡献。这就是我们编写这本书的动机和缘起。
  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以提供方言语料、核对读音等多种形式参加工作的有侨刊《小海月报》副主编、开平一中语文科组长司徒健彬,侨刊《护龙月刊》副主编邓炎宪,语文教师关惠心,开平市教育界老前辈、原开平六中校长邓维亚老师担任本书编辑顾问。
  为本书提供方言语料的还有许多世居开平的各界人士,他们实际上也是本书的集体作者,在此就不一一列出了。
   在调查开平话代表点—赤坎的音系时,语音合作人是司徒春成(70岁,赤坎下埠人,祖籍赤坎雁湖村)和司徒桂琼,赤坎上埠人(17岁)。在《开平(赤坎)话音系》定稿的过程中,又和司徒星(68岁,赤坎下埠人,祖籍赤坎璇龙里),关乃宏(64岁,赤坎上埠人)、关干城(65岁,赤坎上埠人)、司徒仙燕(25岁,赤坎下埠人,祖籍赤坎雁湖村人)、关永业(64岁,赤坎上埠人,祖籍赤坎下塘村)反复核实过,并得到他们的认可。《音系》定稿时还得到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伍巍博士的热情帮助,又得到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鲍厚星教授的指教,在此我谨表诚挚的谢意。         
  由于条件限制,我未能到赤坎墟以外的开平各乡镇进行实地调查,所以本书未能用国际音标描写出其他各乡镇的语音情况。好在编写组的其他成员,足迹遍布全市各乡镇,本人在开平一中读书六年的过程中也曾与好几个乡镇的同学和朋友交往,所以本书关于“赤坎口音的开平话在本县绝大部分乡镇能通话”这个提法,是有根据的。
  我们编写这样的书尚属初次尝试,书的篇幅也有限,本书的出版如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们就很满足了。书中肯定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希望看到本书的专家和读者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邓 钧  1999年12月
------------------------------

[center]《开平方音字典》的编写宗旨
作者:邓钧[/center]
    《开平方音字典》已于2003年6月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2004年6月重印。《开平方音字典》是以识字、正音和学习普通话为宗旨,如何体现呢?

      1)识字---告诉读者每个字开平话读什么,普通话读什么。常用词组(包括四字词组)是哪些。例如:“琳琅满目”的“琳”,开平话拼音是lem*(林),普通话 拼音是lin/。其中同音字(林)既适合于赤坎镇姓关、姓司徒、姓邓、姓余,也适合于塘口镇姓谢和姓方。尽管“林”字的实际发音有差异。例如姓邓口音“林”字有人读lem*,有人读lim*,塘口镇姓谢读 lem*,姓方读liem*。本字典选择赤坎镇(赤坎墟)口音(姓关和姓司徒的口音)作为代表,不再按照姓余、姓邓的口音分别编写不同的开平方音字典。

       2)正音---告诉读者哪些字的开平话的正确读法和普通话的正确读法。例如:“兄弟阋墙”的“阋”普通话不读“倪”,不读“儿”,而应该读 xi`, 开平话正确读法也不是“倪”,是“抑制”的“抑”(此字是入声字,属于仄声,不是平声)。

      3)学习普通话---通过开平话拼音和普通话拼音对应规律更好地学习普通话。例如:如何区别普通话的翘舌音和平舌音,是学好普通话的一个重要方面。开平人学会正确发出翘舌音以后,可以根据下列规律来区别:
凡是开平话拼音中声母为z,c,s的,普通话为翘舌音,即声母分别为zh,ch,sh。例如:
     开 普  开 普
炸 za' zha` 中 zung' zhong-
茶 ca* cha/ 冲 cung' chong-
沙 sa' sha- 生 sang' sheng-
凡是开平话声母为d,t,lh的,普通话为平舌音,即声母分别为z,c,s。例如:
     开     普
宗 dung' zong-
聪 tung' cong-
送 lhung song`
只要勤查《开平方音字典》的开平话拼音和普通话拼音,就可以知道绝大多数字符合上述规律,哪些字是例外,查字典也可以知道。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8 02: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台山、开平方言最主要的特点

第八届双语双方言研讨会(国际)论文
  
     汉语粤方言四邑系次方言中的台山(台城)话和开平(赤坎)话(简称台开方言)有一共同的显著特点,即端母字(和部分定母字)零声母化,例如:“端、安”同音,都读on, “灯、莺”同音,都读成ang,“定”读en,目前还没有发现另外
一种方言或次方言有这样一个特点。因此,台开方言引起了方言学界的注意。
  通过对台开方言辅音系统内部结构的研究,我认为这个零声母化的特点只是第二位的。这个特点是由另外一个最主要的、第一位的特点所造成的。
  台开方言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我认为是:台开方言坚持庄组字与精组字的对立,而且坚持用舌尖塞音来表示精母,为此不惜把用舌尖塞音表示的端母变成零声母(注1)。
  坚持庄组字与精组字的对立,本来是古汉语和现代以北京话为代表的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共同特点,不过在普通话中,两者的严格对立,是体现在翘舌音和平舌音的区别上。台开方言并没有翘舌音,庄、精两组字的对立是用另外的手段来体现的:在台开方言中,庄组字是用舌尖塞擦音ts,ts'和舌尖擦音s来表示,而精组字则用舌尖塞音t,t'和舌边清擦音(开平话拼音用lh,这里暂用作国际音标代号,正式的国际音标是l中间画上一个c)来表示。正由于精、清两母的字已经占用了端、透两母通常所使用的舌尖塞音t,t',为了区别词义,所以带有不送气的清辅音的端母字,t完全脱落,"端"读on,与"安"on同音。透母字是送气的清辅音,零声母化以后还留下一点送气音,就是声门擦音h。另一方面,由于庄组字中的山母已经用舌尖擦音s表示,所以精组字中的心母改用舌边清擦音lh表示。也就是说,台开方言中有舌边清擦音也不是最主要的特点,是由于台开方言坚持庄组中的山母与精组中的心母的对立而使用的手段而已(这一手段可能来自古粤语,与壮侗语同源)。
  我观察到我们干休所一位原籍山东胶东的工作人员童贤金先生的发音。在他的发音中并没有翘舌音,庄组字和精组字都是平舌音,但是两组字在他的发音中仍然是有区别的:普通话中的翘舌音变成了发音部位靠后的平舌音,而普通话的平舌音则变成发音部位靠前的平舌音,原舌尖擦音变成了上下齿相对而发的齿音,就是英语tooth中的th。类似情况,在我的朋友陈仲贤先生的梧州粤语中也有。据研究,庄组字在北方话用翘舌音表示是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而产生的,然而庄、精两组字发音有区别,则是古而有之。我认为,台开方言和山东胶东
的北方方言、梧州粤语都保留庄组字和精组字的对立,是保持古汉语共同的特点。以广州话为代表的粤语,现在两组字发音不分,是后来变化的。
  我利用《开平方音字典》的电脑原稿(数据库),统计庄、精、端三组字的出现情况。该字典共有字数共8600条。其中庄组字、精组字和端组字(含部分定组字)统计数字如下:

  开平话庄精端三组字的数目
庄组字      精组字     端组字(含部分定组字)
(普通话用翘舌音)普通话用平舌音)(普通话用舌尖塞音)
ts 442      t 317       0 375
ts' 266       t' 218      h 297
s 321       lh 374
  由上述统计数字可知,在台开方言中(以开平方言为例),这三组字数量大致相同,彼此是有严格区别的。
  由于台开方言中端组塞音字零声母化,扩大了零声母的数量,零声母之前如果遇到入声字(带有韵尾p,t,k),也就增加了许多连读的音节,这样一来,外地人,包括广州人听起粤语四邑系次方言中的台开话就更加困难了。这是台开方言在语言交流中的不利因素。说台开方言的人离开自己的家乡到省城--广州,必须学习广州话,离开广东到外省,必须学习普通话。
  由于台开方言坚持庄组字与精组字严格的对立,这一规律正好与普通话的翘舌音和平舌音对立的规律一致(注2),所以说台开方言的人学会发翘舌音以后,区分翘舌音字和平舌音字就有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性了。
  另一方面,由于台开方言庄组字与精组字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学会说广州话的人回到台开家乡,说起家乡话来仍然保持这一特点,不会被广州话所同化。说广州话和说家乡话是两码事,两者泾渭分明。

  注1:
  台山(台城)、开平(赤坎)话把用舌尖塞音表示的端母字变成零声母,历史上可能经历过端母字先变成喉塞音,然后喉塞音消失这个过程。
  请看中山大学中文系谭步云先生和我关于台开方言端母字消失原因的讨论:
  谭步云:
  所论确有见地。但是,愚以为尚有一问题没解决:何以庄、精亦严格对立的其他方言,例如大部分的北方方言,却没有发生端、定(部分)二纽声母消失的现象?而在潮汕方言中,端、定、庄却可以融合为一?在现代普通话中,相当部分的零声母原来也是由例如匣、晓等声母变化而来的,因此,是否可从这一思路出发,重新考察开、台话端母消失的原因。

  邓钧:
  根据《现代汉语方言概要》粤语部分所引用的王力、钱淞生先生的调查材料,端母字前面有喉塞音。但是,我从小是跟我祖母和父母学习开平话的。从我祖母那一辈的口音中,“端”和“安”就完全同音,“端”并没有喉塞音(?号少一点)。
  根据零声母从匣母消失而形成的规律来看,以台城和赤坎为代表的台开方言,历史上很可能也经过这个阶段,也就是端母先变成喉塞音,然后再变为零声母。最终,“端”和“安”完全同音。
  我祖母(开平人)生于1873年,我母亲(台山人)生于1911年,在她们的口语中“专”zon“钻”don“端”on就是不同音的,而“端”和“安”完全同音。王力、钱淞生先生指出端母字前面有喉塞音,可能是他的发音人1930年的实际发音情况,也可能是从理论上阐述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情况,因为我在1937年开始记事的时候起,我祖母和母亲的口语中“端”和“安”就是同音的。詹伯慧先生主编的《珠江三角洲方言调查综述》一书中记录的“安”“端”同音,都是零声母,在这点上,我们的调查结果是一致的。
   注2:见我的另外一篇论文“开平人学普通话如何区别翘舌音和平舌音”。

[中文提要]本文指出台山(台城)和开平(赤坎)方言最显著的特点是端母和部分定母变为零声母,但是这个特点是由另外一个特点---坚持庄组字和精组字的对立而引起的。前者说明台开方言的特性,后者说明台开方言仍然保持中古汉语的共性(庄组字和精组字的对立)。
[英文提要]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most evident specific characteristic of Taishan(Taicheng) and Kaiping (Chikan) subdialects is the  "duan" consonant and part of the "ding" consonant changing to zero initial consonant. But this specific characteristic is caused by another one--the opposition of the zhuang-group and jing-group Chinese characters.The former is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c of Taishan(Taicheng) and Kaiping
(Chikan)subdialects,while the latter proves that these subdialects  keep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middle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i.e.the opposition of the zhuang-group and jing-group Chinese characters.  
  
                 主要参考文献
邓钧主编.开平方言[M].长沙: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2000,3。
邓钧主编.开平方音字典[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3,6。
黄剑云编著.叶国泉审订.台山方言[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

[ 本贴由 邓钧 于 2005-11-14  23:16 最后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9 01: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台山、开平方言音系中的几个问题

说明:本论文曾在第七届双语双方言研讨会(国际)上宣读,并刊登于陈恩泉主编的《双语双方言(七)》一书(汉学出版社)。在这里发表是供全国各地 对四邑方言感兴趣的语言文字专业工作者参考。
文章中使用国际音标(为了在网中发表,其中台山和赤坎话特有的舌边清擦音用lh代替)。

       台山、开平方言音系中的几个问题
    --对《珠江三角洲方言综述》中有关问题的商榷
                                   邓 钧

            前   言 


  詹伯慧先生在《二十年来汉语方言研究述评》[1]一文中指出:“出版了许许多多的学术著作,却很少看到有关这些著作的书评在刊物上发表。这种缺少评论气氛的现象,显然也是不利于汉语方言学的健康发展的。”在1999年全国汉语言学会第十届年会(桂林会议)结束时,詹先生知道我对他和张日升主编的《珠江三角洲方言调查综述》一书中开平、台山方言音系有一些意见,曾嘱我回去写文章。本文谈不上是全面书评,只是作为一个以开平(赤坎)方言为母语,并能听台山方言的大学外语教师,对该书有关开平(赤坎)音系和台山(台城)音系中几个问题提出商榷。
  本文中开平话的例证除来自2000年出版的《开平方言》外,还来自正在审稿中中的《开平方音字典》。现在仍在开平的编写组成员,特别是关乃宏先生,给我提供了许多例证。《珠江三角洲方言综述》开平话的发音人关伟彬(实为关伟斌)、胡树勋,台山台城人黄仁达、黄剑云等先生,为我提供了核对发音的机会,仅此致谢。

                                   一、
       珠江三角洲方言调查的成绩
   詹伯慧先生在《二十年来汉语方言研究述评》一文中指出:“拿我们对广东粤方言的调查来说,从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连续作战将近十载,才终于完成了对珠江三角洲、北江流域和西江流域这三个地区几十个粤方言点的初步调查,编出了约五百万字共五册粗线条的调查报告......”。
  其中珠江三角洲方言调查是继王力、钱淞生先生发表《台山方音》[2]以来的一项规模宏大的科研工作。考虑到五十年代中到六十年代中的方言普查材料经过“文革”十年动乱,已荡然无存,这次由詹伯慧先生和张日升博士主持的广东粤方言调查是在百废俱兴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次调查工程浩大,每个点只逗留二十天时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了不起的。即使调查报告是“粗线条的”,但它已勾划出珠江三角洲粤方言的概貌和主要特点,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从台山和开平方言的研究来说,和王力、钱淞生先生的《台山方音》相比,我认为这次在开平和台山的调查中,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例如明确了古端母及定母仄声字在台山和开平方言中读零声母,而不是喉塞音,明确提出了在四邑方言中普遍存在唇齿擦音v,而不是双唇擦音 w。又提出台山、开平、恩平方言的阴平调值都是33,上声调值是55等(这是保留中原音系的特征),就比前人研究的范围宽多了。
           二、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也想就我所知对珠江三角洲方言调查报告有关台山和开平音系的几个问题提出意见。

      (一)台山、开平方言的调类

  《珠江三角洲方言综述》(下称《综述》)[3]指出:“以台山、开平为中心,西抵恩平,东达新会,江门,南迄斗门,基本上都通行独具一格的四邑粤语......四邑片的语音与广府片差别较大,在声母、韵母、声调诸方面都有表现,是珠江三角洲粤语中最有特色的一个支系。”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开平人,又曾对台
山、恩平和新会方言作过研究,我对此说法十分赞成。
  但该书对“开平(赤坎)话声韵调”和“台山(台城话)话声韵调”的描述中,还漏掉一个声调方面的特点:即开平话和台山话入声是四个,不是三个,整个声调是九个,不是八个。
  事实上开平(赤坎)话入声是四个:
  阴入一(北vak55)、阴入二(百vak33)、阳入一(白vak32)、
  阳入二(伯vak21).
  阴入一(博vok55)、阴入二(驳vok33)、阳入一(薄vok32)、
  阳入二(镬vok21).

  台山(台城)话入声也是四个:
  阴入一(博pok55)、阴入二(驳pok33)、阳入一(薄pok32)、
  阳入二(镬vok21).
  阴入一(北pak55)、阴入二(百pak33)、阳入一(白pak32)、
  阳入二(伯pak21). 

  从上述例子可见,开平(赤坎)话和台山(台城)话的入声都是四个。
  王力、钱淞生先生在《台山方音》中指出,入声分四个,舒声六个(其中阴平和阴去调值相同),共十个。
  入声四个的例字是:
  阴入一 急 竹 惜 曲 笔 即 福 格(及格) 七 法
  阴入二 搭 铁 拍 觉(觉得)脚 客(人客) 发(发财) 
      割 贴 脱 接(接人)
  阳入一 食 麦 局 白 俗 服 物 六 力 学 弱
  阳入二 合(三合圩)叶(茶叶) 翼(鸡翼) 药(吃药) 
      石(石头) 肉(枕头肉)
  注:上述括号里的词组是笔者加的,原文阳入二还有“纳、夺、乏”  三字我认为记音可能有误,这三个字的台城音应为 nap32,uot32,fat32,属于阳入一,“衲”(棉衲)nap21 才是阳入二调。

  詹伯慧先生在《汉语方言概要》(袁家骅等编)粤方言一章中指出:“古浊声母字分化为阳入一、阳入二的有台山、开平、新会、江门等地”。从该章包括台山话在内的六地调类、调值综合表中可看出,台山话的调类是九个。[4]
  然而按《综述》记载,开平和台山方言只有三个入声:上阴入(式set55),下阴入(窄tsak33),阳入(食set21)(笔者注:这是“食”32或31之误),按此说法,“阿白a33 vak32(曾祖母)”就要读成“阿伯a33 vak21(伯父)”,“买席mai33 tiek32”就要读成“买雀mai33 tiek21”了,“获利”vok32
lei32 就要读成“镬利vok21 lei32”(类似vok21 lei325 锅铲”。可是这几个词在开平(赤坎)话中是分得很清楚的。
  下面以开平话为例,举出更多的例字来证明阳入分两种,阳入一调和阳入二调在意义上是对立的(说明:汉字后有]的是白读,有)的是训读,有`的表示该字改读阳去声,有}的是同音代替)。
  阳入二调             阳入一调
字 音标  举例或解释        字 音标  举例或解释

镬 vok21  镬利(锅铲)        薄 vok32  薄利 
篾 mit21  篾匠           灭 mit32  灭火 
鸽 ap21  鸽仔(小鸽子)       踏 ap32  踏步 
盒 hap21  盒仔饭(盒饭)       合 hap32  合作 
轭 ak21  牛轭           特 ak32  特别 
镯 ak21  玉镯           特 ak32  特别 
钵 vot21  钵仔(小钵子)       活 vot32  生活 
壳 hok21  水瓢           学 hok32  学校 
舌 set21  舌头           食 set32  食堂
豁) hot21  田埂出水口        褐 hot32  褐色 
嗝) uk21  打个嗝)         独 uk32  独立 
痣) mak21  痣            墨 mak32  墨水 
酷> huk21  起个酷>(起个包)     酷 huk32  残酷
哒> at21  该哒>(这里)       达 at32  发达
垯   hat21  庙垯(地名)         辖 hat32  管辖

  (以上阳入二调是唯一的读音)

伯 vak21  阿伯(伯伯)        白 vak32  阿白(曾祖母)
雀 tiek21 雀仔(小鸟)        席 tiek32 草席 
药 jiek21 吃药           亦] jiek32 亦]系
膜 mok21  牛膜          莫 mok32  姓莫 
诀 kit21  口诀           杰 kit32  杰出 
衲 nap21  棉衲          纳 nap32  纳税 
石 siek21 石头           石 siek32 一石(十斗)
翼] jet21  鸡翼           易 jet32  贸易 
  (以上阳入二调是主要读音)

合 kap21  三合圩          夹` kap32  夹`住
捏> net21  一个捏>(捏痕)      匿 net32  匿名

  有的虽无阳入一和阳入二在意义上的对立,但只有一个读音
或一个常见的读音为阳入二调:

字 音标      举例或解释
屐 k'iek21     木屐.     
褶 tsep21     百褶裙.    
[] ngot21     一[](一小段)
索> lhok21     冇索>(没意思)
  (以上阳入二调是唯一的读音)

角 kok21      牛角.三角.  
尺 ts'iek21    一把尺(一把尺子)
核 vut21      果核. 
节) k'ak21     竹节      
伏> fuk21      <开>门地伏>(门槛)        
伏> fuk21      <开>乃伏>(哪里)
  (以上阳入二调是主要读音)

  以上基本上为名词或名词词素,但也有其他词类:
   拟声词
核} vut21  <开>核}声(呼地).          
忽> fut21  <开>吹纸煤的声音.          
卡k k'ak21 <开>k'ak21 t'u21一声(吐痰的声音).
勒> lak21  <开>勒>勒>声lak21 lak21 sieng33. 例:老鼠咬葵篷
       勒>勒>声 lo33 si55 ngau55 k'ui11 hung11 lak21
       lak21 sieng33 (葵篷是一种雨具.)
  动词
忽> fut21  <开>吹纸煤忽>一下就着咯ts'ui33 tsi55 moi11 fut21
       jit55 ha325 teu32 tsiek32 lo55(忽>:吹纸煤的声音,
       这里用作动词.
       又如:忽>着纸煤fut21 tsiek32 tsi55 moi11(把纸煤吹
       着了).
卡k k'ak21 <开>卡k t'u21一下就吕-个痰咯k'ak21 t'u21 jit55
       ha325 teu32 lui55 koi33 ham11 lo55 (卡k t'u21,
       吐痰的声音,这里用作动词,吕-lui55,吐的口语词)
索> sok21  <开>索>反(滑倒):索>反打尼.臀sok21 fan55 a55
       nai33 hun11(滑倒了把屁股弄脏).
狎  hap21  狎妓 hap21 kei32(嫖妓).          

   形容词
索> sok21  <开>索>索>标sok21 sok21 viu35(地板)很滑   

   代词
哒  at21  <开>该哒k'oi21 at21 或k'oi21 at21 e55(这里) .
       恁哒nen21 at21 或nen21 at21 e55(那里).
       乃哒nai21 at21 或 nai21 at21 e55(哪里).
伏> fuk21  <开>该伏>k'oi21 fuk21 或 k'oi21 fuk21 e55(这里).
       恁伏>nen21 at21 或 nen21 fuk21 e55(那里).
       乃伏> nai21 at21 或 nai21 fuk21 e55(哪里).
偌  niek21 (你们;你的):偌去盲}去啊(你们去了没有?)
屐} k'iek21 (他们;他们的):屐}来未来啊(他们来了没有?)

   在汉语中,声、韵、调都是音位,如果一个词或词素的声母和调值都相同,而韵母不同,且有区别词义的作用,那么这两个韵母就是两个不同的音位。例如:“上高-”sieng32 ko55(上面)的“高-”ko55,与“水果”的“果”kuo55在赤坎多数人的发音中有区别,我们就处理为两个不同的音位,在韵母表中分列为不同的韵母。同样,如果一个词或词素声母、韵母都相同,而调值不同,且有区别词义的作用,那么这两个调值就是两个不同的音位,应在声调表中分别列出。例如:“镬脷”vok21 lei325(锅铲)与“获利”vok32 lei32”,“阿伯a33 vak21(伯伯)”与“阿白a33 vak32(曾祖母)”。
  严格说来,变调调值与基本调值之间,不同的变调调值之间如果有区别词义的作用,也可以看作两个不同的音位,例如:nget21 hau21“日头”(太阳)与nget21 hau15“日头”(白天)。但考虑到确定音位时不要把音位定得太多,而变调与基本调之间又很容易看出来,有的也很容易确定其规律,因此我们就引进“变调”的概念。
  我们认为台山话和开平话有低降变调,舒声的低降变调与阳上调值相同,都是21,入声的低降变调与阳入二调相同,也是21。我们引进低降变调的概念,却不能把阳上和阳入二调作为基本调类的概念给取消了。
  我主张对变调进行共时的研究,变调是对于基本调而言,其参照系是现代的方言现状。例如:开平话口语词 k'oi21 si215 “该时”(现在)是书面语“该时“k'oi3 si11”的变调。但“行街”hang11 kai21 的“街”kai21,从共时的观点来看,不应该认为是变调,因为“街”字就只有kai21 一个读音,在现代开平话的读音中,它的调值就是阳上(从共时的观点来说,它的古音、普通话、广州音不必考虑)。同样,我也认为“镬”的调值是21,是阳入二调,它是唯一的读音,而且与“获”在声调上有对立,它并不是哪个字的变调。
  综上所述,《珠江三角洲方言综述》关于台山、开平调类只有八个、阳入只有一个调值21,这个结论是不准确的。我认为台山方言调类有九种,王力、钱淞山在《台山方音》、袁家骅、詹伯慧在《汉语方言概要》中的说阳入分两种说法至今仍是正确的,我在《开平方言》中指出开平方言调类有九种,阳入调分两种的说法也是正确的,但要恢复王力、钱淞山用32表示阳入一,用21表示阳入二的说法。[5]   
               
             (二)台山(台城)、开平(赤坎)方言有无复辅音 mb,nd,ηg
    《珠江三角洲方言综述》指出:“只有四邑各县比较特别,都有略带鼻音色彩的mb,nd,ηg等声母,其中恩平还是相当纯粹的b,d,g.四邑粤语中这类浊声母并非源自古浊声母“并、定、群”等,而是源自古鼻音声母“明、泥、疑”等。”后来我又看到了参加这次调查的丘学强与人合作写的《论古明、微、泥、疑、日母字在四邑话的读音形式》一文[6],此文指出:明母字 麻、慢、脉、美、亩、摩六个字的声母是 mb,并且指出浊音b是主要的,只是前面带了个轻微的m。微母字 晚、万、味、闻、忘、无六个字的声母是 mb,并且指出浊音b是主要的,只是前面带了个轻微的m。泥母字 拿、年、南、暖、脓、挪六个字的声母是 nd,并且指出浊音d是主要的,只是前面带了个轻微的n。疑母字 牙、银、牛、鱼、我五个字的声母是ηg,并且指出浊音g是主要的,只是前面带了个轻微的 η。
  事实上,上述古明、微、泥、疑、日母字在开平(赤坎)话的读音没有什么特别,它们是纯粹的m,n,η。 也就是说,并没有复辅音 mb,nd,ηg,现有我主编的《开平方言》录音带为证。退一步来说,即使偶尔在我们开平(赤坎)话的读音中发现有mb,nd,ηg ,也是略微带有b,d,g的鼻音m,n,η,鼻音还是主要的,充其量不过是m,n,η的自由变体而已,作为音位,不能否定m,n,η的存在。
  我最初看到开平方言有复辅音 mb,nd,ηg 而不是m,n,η这个说法,是在《方言》1999年6月号“四邑方言的语音特点”一文[7]。看到这个说法后我感到困惑,因为我在学习外文时就曾因为发不好浊辅音 b,d,g 而苦脑,我是看了发音理论的书,用与b,d,g同部位的鼻音(浊音)来练出复合辅音mb,nd,ηg,再进而学会浊音b,d,g的。
  我在写《开平方言》时,为了确定开平方言音系,我请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鲍厚星教授帮助审稿。为了慎重起见,我请本书录音带发音人、世居开平赤坎的司徒春成先生(70岁)到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请鲍教授再仔细听一遍,他说司徒春成先生的开平(赤坎)音中未发现复辅音 mb,nd,ηg或浊音 b,d,g。
  但《珠江三角洲方言综述》是根据实地调查来的,我和司徒春成先生的开平(赤坎)音中没有这几个复辅音,不等于该书的发音人的发音中就没有,于是我找到了《珠江三角洲方言综述》的发音人关伟彬(实为关伟斌)和胡树勋,复查过他们的发音。我又按《论古明、微、泥、疑、日母字在四邑话的读音形式》一文的注音读给他们听,“阿妈”a33 ma55是否读成 a33 mba55(类似“阿爸”),“赖你生癞兹(虫字旁)(赖你生疥疮)lai32 nei33 sang33 lai33 tei33)是否读成 lai32 ndei33 sang33 lai33 tei33(类似“癞兹(虫字旁)生癞兹(虫字旁)(疥疮生疥疮)”。“我个(我的)”是否读成ηgoiηgoi(类似“个个”),他们异口同声地加
以否认。我还向他们了解到,当年只有一个男青年来向他们调查,既无录音,又无第二个人在场,也没有把他记录的音读给他们听。他们认为,肯定是记音人搞错了。
  那么,《论古明、微、泥、疑、日母字在四邑话的读音形式》一文的注音是否得到台山(台城)人的认可呢?据《台山方言》[7]的作者、台山(台城)黄剑云说,当《论古明、微、泥、疑、日母字在四邑话的读音形式》一文在澳门召开的第二届国际粤方言会议上宣读时,他也参加会议,他当时就当面提出异议,可惜该文作者并没有引起重视,进行复查,以后又结集出版,并一再被引用。一直到前年《方言》杂志第三期发表了“四邑方言的语音特点”一文,才引起我这个老读者的注意,并进行反复核实。现在《珠江三角洲方言综述》台山(台城)发音人李若泉先生已找不到,我只能找与他年龄相当的台山人黄仁达老师(86岁)核实,并请“四邑方言的语音特点”作者之一甘于恩对他进行面对面的复查,并作了录音。甘于恩老师经过复查,在他的论文中已不再引用《论古明、微、泥、
疑、日母字在四邑话的读音形式》一文的注音,而改用m,n,η。
      (三)台山(台城)、开平(赤坎)方言有无声母 z
  我最初看到这个说法也是在《方言》1999年6月号“四邑方言的语音特点”一文。我作为一个四邑人,在学习外语时就曾为发好与 s 同部位的 z 而勤学苦练,这是台山人和开平人学习外语发音的难点,因为我们的方言中没有这个音。我们开平人和台山人学英文单词 zero 时,不是把 z 错读为与 z 同部位的 s,就是错读成与 z 同为浊擦音而发音部位不同的 [j] (例如yes[jes])的[j])。我还为此写过一篇文章,发表在1954年的《俄文教学》[9]上。
  《珠江三角洲方言综述》中说,“z,v 这两个浊擦声母在东莞、四邑都有”,又指出:开平“於”读zi,“员”读zuan, 开平、台山、新会声母为 z 的字还有“以、由、容、育、亦、药、焰、沿、悦”等。实际上这些字的声母是舌面浊擦音 j,不是 舌前浊擦音 z。开平、台山的 j 可能摩擦声重些,但还不是 z,这点我又与《综述》中开平(赤坎)话发音人关伟斌、胡树勋两位先生,台山(台城)人黄仁达老师从正反两方面反复核实过(就是说,同一个“於”和“员”我按 z 发音,他们不认同,按j发音,他们认同)。
  顺便说一下,《台山方言》一书也把声母j写作z,声调表中也少了一个阳入二(例字是“盒hap21”,阳入一的例字“合”本应注hap32 或 hap31,却错误地注成hap21。作者说在印刷时已发现,但来不及改正了,请引用者注意。

      (四)台山(台城)、开平(赤坎)方言韵母音位的归纳
  《珠江三角洲方言综述》中说,台山(台城)音系有uo,uoi,uon,uot(例如kuo过,kuoi个,kuon肝,kuot割,而开平(赤坎)音系为 ua,uai,uan,uat(例如 kua过,kuai个,kuan肝,kuat割。实际上,这几个韵母在台山和开平方言中都是相同的,几个例字发音也相同,我和台山(台城)人黄仁达老师(今年86岁)通电话核对过,这几个字的读音和我的开平话发音是一样的。这里需要说一下,《珠江三角洲方言综述》的台山方言发音人李若泉老师(当时74岁)是黄仁达老师的熟人,虽然李老师已找不到,但黄老师认为李老师的发音并没有什么特别。暨南大学中文系甘于恩老师今年二月拜访过黄仁达老师,并保存他的台山话录音,可供参考。
  《综述》中的开平方言韵母ua,uai,uan,uat(例如kua过,kuai个,kuan肝,kuat割,我认为应改为uo,uoi,uon,uot。因为并不存在uoi-oi,uon-on,uot-ot的对立,所以uon,uon,uon三个韵母中的 u 也可省略,以注解说明,但 uo 中的 u 还要保留,因为许多开平(赤坎)人的发音中 o 与 uo 仍有对立(例如:开平话“高” ko33 和 “过” ko33 读音不同)。
  我又和《珠江三角洲方言综述》的发音人关伟斌和胡树勋通过电话核对,证明了他们的发音和《开平方言》的录音带中的发音没有什么不同(只有一点区别:关伟斌的发音是赤坎近郊五龙市一带的发音:“子”读ti55,“四”读lhi33,录音带中司徒春成的发音为:“子”读tu55,“四”读lhei33,这个区别与本文讨论的几个问题无关)。

      (五)台山(台城)、开平(赤坎)方言的升变调不是一个
  台山(台城)、开平(赤坎)方言舒声字的升变调不是一个35,而是四个:35,15,215,325。例如:阿意a33 ji35,阿瑜a33 ji15,阿雨a33 ji215,阿裕a33 ji325,起音各不相同。开平话入声调的升变调,是在原调的基础上加一个 e55,例如:买鸽 mai33 ap21 e55,买鸭 mai33 ap33 e55,“白”白vak32 e55 vak32(很白)。台山话入声变调则是在元音上升高,例如:买鸽 mai33 ap215,买鸭 mai33 ap35,“白”白 pak325 pak32。1999年我在提交给第十届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十届年会的论文“四邑方言的调类”一文中已指出过,并在我主编的《开平方言》一书中专辟一节谈到。此一问题已引起语言学界的注意[10]。
  在《珠江三角洲方言综述》中,基本没有涉及多种升变调这一课题。在台山话语料中“□时 k'oi22 si35(现在),我认为应记为“该时k'oi21 si215”,在开平话语料“鸡项”kai33 hong35,我认为应记为 kai33 hong215(kai33 hong35 开平人听起来是“鸡糠”),树上si31 siong35,我认为应记为si32 sieng325, 禾蝇vua22 zen35 我认为应记为vuo11 jen215 。
  正如詹伯慧先生所说,他们的调查只是“初步”调查,他们的调查报告只是“粗线条的”调查报告。关于台山话和开平话变调的研究,只有留给我们这些会说会听四邑话的语言工作者来完成,对于不会说四邑话的外地语言工作者来说,是不应该苛求了。
  考虑到《珠江三角洲方言综述》影响很大,凡是涉及台山话和开平话的文章和著作都加以引用,《方言》1999年6月号“四邑方言的语音特点”一文又引用了《论古明、微、泥、疑、日母字在四邑话的读音形式》一文,影响也很大,而这些著作近期内又没有再版或更正的机会,因此我写出了上述几点意见,仅供《方言》编辑部和《珠江三角洲方言综述》的作者参考。

  [中英文提要]
  本文讨论了《珠江三角洲方言综述》一书中描写开平和台山方言中的一些问题.本文作者证实了开平和台山方言事实上存在九个声调,而复辅音mb,nd,ηg和辅音z 事实上并不存在。本文同时指出,在上述方言里存在多种类型的升变调,而《综述》一书并未发现。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problems in describing Kaiping and
Taishan dialects in the book “A SURVEY OF DIALECT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Vol.3(A Sythethic Review)”.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affirms to
the fact that there exist 9 basic tones and the fact that diphthongs mb,
nd,ηg and voiced consonant z do not exist in Kaiping and Taishan dielects. At the same time,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in these dialects there exist several variations of rising tones which the author of the above mentioned book did not discover.

主要参考文献  
[1]詹伯慧. 二十年来汉语方言研究述评[J].方言.2000,4.
[2]詹伯慧、张日升主编.珠江三角洲方言综述[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
[3]王力、钱淞生.台山方音[J].广州:岭南学报VOL.10,2.1930.
[4]袁家骅等.汉语方言概要[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89.205.
[5]邓钧主编.开平方言(附音带)[M].长沙: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2000.
[6]第二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0.
[7]黄剑云编著.叶国泉审订.台山方言[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
[8]邵慧君、甘于恩.四邑方言的语音特点[J].方言.1999.3.
[9]邓钧.我是如何学习俄语发音的[J].北京:俄文教学.1954.
[10]麦耘.评《开平方言》.开平报2001,4,26,p.4

[ 本贴由 邓钧 于 2005-11-21  18:05 最后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8 07: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鼓励和鞭策------许宝华教授的来信

鼓励和鞭策--复旦大学中文系许宝华教授的来信

邓钧先生:
  您好!
  日前收到大作《开平方音字典》,很是高兴!
  您研究开平方言多年,以之为基础,成《字典》一书,故科学性很强,视为权威之作,决不是过誉之词。可喜可贺!
  此典跟普通话对照为一大特点,可双向学习,多么好!此典诚一个宝典也!我当置于案头,以备随时查阅。
  匆此,即颂
大安!
                   许宝华敬上
                   2003,11,17
  我的回信
许宝华先生:
  您的来信收到了,承蒙过奖,实不敢当。我已及时回了电话,但因当时比较忙,没有写书面回信。
  现在《开平方音字典》第一次印刷4000册,已经销售一空,趁重印2000册的机会,改正了十多处已经发现的错误。特给您再寄上一本2004年重印本,请指正。
  自从2000年11月我在第十届全国方言会议上认识您以来,我曾多次通电话向您请教。先生著作等身,您是中日两个大学合编《中国方言大词典》的中方主编,在语言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先生治学严谨,虚怀若谷。我们虽然年纪相仿,但我是学习外语的人,隔行如隔山,对于方言学只是刚刚入门。我研究自己的方言,本来是从学习普通话和外语的需要出发的,后来查阅其他地方的方言著作,也是从了解学生学习外语的发音难点出发的。我近年来研究开平方言,主要是因为开平的语文教师对自己的方言无暇顾及,而我在普通语言学上有一定的基础,又读过《汉语方言概要》,对自己方言的研究产生兴趣而已。顺祝
教安!
                    邓钧敬上
                    2004,8,25
发表于 2005-1-5 20: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

在粤语会馆的留言板上已经看过邓先生的留言了,一直都想拜读先生的大作。可惜市面上没有。

我在网上找到的开平语料,跟各位分享一下。
http://www.kaiping.com/yuyan/index.htm
发表于 2005-1-5 20: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恩平话的特点

来源:恩平政府网站
2003-11-25 16:05:31


旅居多明尼加的华侨,绝大多数是广东省恩平市人。他们日常交往,都是乡音不改的。故在多明尼加的华侨社会里,恩平话便自然地成为最流行的语言。其影响所及,那些非恩平籍的华侨,也为适应环境及利于沟通,也都非学点恩平话不时。有些人更说得字正腔圆,语音跟恩平人没有多大分别。甚至一些比较接近华侨的外国人,如受雇于唐人的“鬼仔”,或在市场卖菜的“街市鬼”,亦会说几句恩平话。他们经常向你呼叫,“妈妈”连声,令你啼笑皆非。更有趣的是,当你踏足街市,纯正的恩平话“豆角”、“芥兰”、“西洋菜”的叫卖声,来自每个角落,此起彼落,使你恍若置身于乡间,“疑是街市在恩平!”难怪有人说,恩平话在多明尼加,简直就是中国的国语。

笔者是地道的恩平人。但离乡别井己数十年。为了生活,多年来被迫作他乡语,母语早已舍弃不用。来到这个国度,重开乡音,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既喜又惊,似疏还亲。而值得高兴的是,荒置日久的恩平话,如今“异乡逢故剑”,仍能挥洒自如,畅通无阻。说起话来,不但抑扬顿挫,语言准确,且有翻江倒海之势,滔滔不绝,更矫若游龙,纵横万里,喜不自胜。

古人将“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列为人生最大的乐事。当然,这是经过切身的体验而得出的结论。而我则认为,“他乡遇故知”之乐,应是“他乡说乡音”。因为,在异地说乡音那种感受,就像浪子回到母亲的怀抱似的那么亲切,那么温馨。个中的快乐和舒畅,实非笔墨所能形容。

我忘不了恩平话,除了它是我的母语而分外亲切,历久难忘而外,恩平话本身,确有与别地不同的特点,教人不易相忘的。恩平话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这里且将我管见中的点点片片,说来与乡亲们共同研究,或充茶余饭后之议。

首先,说一桩趣事,或许有些乡亲曾经听过的。当我初到这里(多明尼加),有一位受教育颇深的外国人,曾打趣地问我:“听说你们中国人,在替孩子选取名字之前,一定先找个空铁罐子,把它抛上天空,铁罐子掉在地面时,听它发出什么声音,才替孩子取个跟这响声相近的名字?”我听了,好一会才明白他之所指。原来,他说我们中国人的名字,诸如国强、国祥、启邦、启康……,读起来确是铿锵有声的。尤其用恩平话读出,更为清晰响亮。乍听起来,恍似目前流行的敲击乐。外国人有这样的想法,一点也不感到奇怪,是不是呢?

中国的语言,有个特别的东西,是外国语所没有的。这就是声调。所谓声调,就是字音的高低长短。我们说话,声调就有高有低,有长有短,如果用五线谱录下来,就是一首乐章。所以,外国人听我们唐人说话,总觉得好象听歌一样。

我国的语言,极为复杂,方言繁多。各种语言音域的高低升降幅度不同,声调的数量也不一样。那些变调幅度较大的,声调数量便较多,因而说起话来,音乐感就比较强了。

根据音韵学的研究,我国的国语(普通话),只有四个声调。而黄锡凌先生在他著的《粤音韵汇》中,却指出粤语(广州方言)有九个声调。恩平话属于广州方言区的四邑片,应该也是九个声调。但是,也有人指出,四邑片方言的阴去声调合入阴平,故只有八个声调。那么,恩平话到底有多少个声调呢?是九个还是八个?恕我未能深入研究,不敢妄下结论。但是,若然加上口语化的变调,恩平话的声调,肯定比广州话为多。所以,我认为恩平话是特别富于音乐性的。

所谓口语化的变调,就是某些字音,除在文字方面的读音外,在日常口语中有着不同的读音。例如,“鱼”字,在音韵学上本为阳平声。但恩平话却可以四声并用。在“生鱼”一词中,鱼字读阴平声:在“鲮鱼”一词中,鱼字读阳平声;在“咸鱼”一词中,鱼字读去声;在“鲗鱼”一词中,鱼字却必须读入声。同是一个鱼字,四声分明,混淆不得。像这么多样的变化,其他语言是很少见的。广州话的口语中,鱼字只有两个读音。一是读阳平声。例如“鱼生”、“鱼肉”、“鳄鱼”等;二是读阴平声。例如“大鱼”、“鲤鱼”、“鲩鱼”等。而普通话,就只有一个阳平声,没有其他变化。

从普通话、广州话、恩平话三种语言比较起来,恩平话的声调变化的幅度最大,声调当然最多。下面再举几例以说明。

例如:生菜、芥菜、芥勒菜、芍菜等词语中的“菜” 字读音,也是分四声的。此“菜”不能读作彼“菜”。而牛头、横岗头(村名)、水井头及剪线头的各个词中的“头”字读音,更须“头头是道”,平、上、去、入,弄错不得。又如奄刂鸡、田鸡、生风鸡(广州音叫生眼针)、死鸡仔等几个词语中的“鸡”字;东风,鬼阵风、北风等词的“风”字,都是一字几个声的。这些例子,不胜枚举,乡亲们都可自行研究,着细玩味。

此外,恩平话还有因韵转声的,或因上下两字相协而变调,或因前后句子押韵而改声,变动很为灵活。在此,且举两个例子,说明这种变调的情形。恩平有谚语云:“有人刮须钳肤毛,有人长鼻窟窿出毛”。此语上下两句的结尾都用“毛”字。毛字本为阳平声,若两句均以阳平声结尾,便觉得音韵不协调,拗口不顺。而恩平话则可以灵活变通,将上句的“肤毛”二字,一同变声调,读作“府帽”。把肤字由阳平改读上声《府》,毛字则由阳平改读为去声《帽》。经此一改,听起来则悠扬悦耳得多了,音乐感也增强了。

又如王勃的“膝王阁厂”,我们读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两句时,便很自然地将上句中的“飞”字以及下句中的“天”字的读音改变。把“飞”字变为“肥”字,“天”字读作“田”字音。这两个字都是由阴平转为阳平。变成“落霞与孤骛齐‘肥’,秋水共长‘田’一色”。这一来,正如唱歌一样,韵味无穷。恩平木鱼之所以特别悠扬悦耳,能驰名远近,主要是因为它具有这种协韵而转声的特点。

上面说,普通话只有四个声调。这并非是我国南北朝时的沈约,周颙等人所定名的平、上、去、入四声。因时代沿革,音有迁移,时至今日的普通话,己经没有入声了。它只有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声调。同时,有些字的普通话跟“广韵”的切音颇有出入。而我们的恩平话却仍保留着入声,而且很多字音仍带有“广韵”的色彩。因此,用恩平话读六朝以后的文章,或唐诗,宋词等押韵作品时,无不铿锵有节,琅琅上口。这是恩平话的另一特点了。

这里从大家比较熟悉的《唐诗》中,找个明显的例子。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缓歌漫舞凝绿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之句。此处前两句描述唐明星与扬贵妃歌舞作乐之盛况;后两句则写安禄山突然兴兵作乱,在极度欢娱中仓惶逃命的情景。描划深刻,扣人心弦。尤其是后两句,上下气连,一“动”一“破”,如鼓之应,更为妙绝。同时,诗句中的“竹、足” 与“曲”字,在“切韵”或“广韵”中都是押韵的入声字。在当时读来,短促有力,字句紧密相扣,益增其震撼力。但是,现在的普通话,入声己不复存在,“竹、足”两字,皆读阳平声,而“曲”字更改变读音,与拾取之“取”字同音,读作上声。这样,用普通话读上面四句诗时,便觉得音韵不协,气势未贯,震撼力也大减了。

恩平语音的“竹、足、曲”,不仅仍读入声,而且音韵相押,读来倍觉传神。同时,对“动”与“破”之相应相承,更为突出。因为“动”字,恩平语音读去声,读来声远而用力。当动字声音脱口而出之后。似乎仍有余音,盘绕于日腔之内不散。其威力所及,使人联想到下句之破,乃土崩瓦解,片烁不存之“破”。有这样的效果,真可谓“字力和扛鼎”矣!

说到唐诗,却使我忆起乡间一首童谣。这首童谣,看似稀松平常,若稍深思,便发觉乃“绝妙好词”,比之唐诗也不遑多让。儿时唱的《鸭仔下圹恋水淋》,共四句。它描写深闺怨妇寂寞之情,刻划入微,极见功力。第一句,“鸭仔下圹恋水淋”。此乃描写春天景物之句。古人有诗云:“春江水暖鸭先知”。“鸭仔”在池圹里戏水,这是春意勃发的动态,便点出春来了。第二句,“梅花跌落菊花林”。梅花是春天开发的,菊花盛放却在秋天,故有“春梅秋菊”之谓。梅花己落,菊花成林,那不是说春去秋来了么?这是描写怨妇独守空帏,思念远去的夫婿,从春望到秋,转眼又是一年。然而良人始终未见归来,内心那种寂寞与无奈,渐渐化成怨恨与悲戚,致令肝肠寸断,不能下咽矣!故有第三句“今朝我娘晤吃饭”了。虽然身边还有稚子相伴,而为人子者,面对此情此景,爱莫能助,只能“唱条歌仔解娘心”,聊尽孝心而己。细想这寥寥四句歌谣,却有实景,有愁怨,有亲情,道尽怨妇相思之苦。若是妇人所作,当乃恩平才女无疑。

从恩平语谈到恩平童谣,似乎扯得太远了。但是,乡情在心内翻动如潮,不能平复。既然己闲扯开去,且再转到恩平人有温情的另一方面,作为本文的最后一章。

孟子对齐宣子曰:“今恩足以及于禽兽,而不功于百姓独何欤?”这是孟子劝谏齐宣王要爱护百姓之句。从这里使我联想到恩平人对饲养的家禽,是非常爱护的。此是从恩平人呼唤家禽的口语中领悟出来的。我们呼唤鸡只的时候,总是“姊姊,姊姊”连声呼叫,似乎是比作“姊妹”来了;呼叫狗只,竟然是“子子”、“哥哥”。这呼叫声听来是有点那个,但与习以为常,并不碍耳。至于呼叫猪只,则“女女”、“女女”连声,连猪八戒也变成“亲女儿”了。呼叫鸭子时,却用上“官话”,叫“弟弟、弟弟”,比作小弟弟。这样对家禽的呼叫声,也是绕有趣味的。从这个角度看,恩平人可谓“恩及家禽” 了。不过,那只是“口语化”的另一种花样,实际上却不是这回事,更与音韵或声调无关。

摘自《恩平民间风情》
发表于 2005-3-19 10: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开平方言的内部差异又如何?我是指不同乡镇的
发表于 2005-5-21 19:59: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列四首诗有普通话和开平话对照朗读。朗读见录音带。在《开平在线》网站也有录音。

《开平在线》的网址是:http://www.kaiping.com/yuyan
                    
                (1a)

        普通话朗诵  朗诵者:方迪

xīn chūn shù  huái   
新 春 述 怀   
dèng jūn   
邓 钧   
qín zāi táo lǐ   hóng tiān xià
  勤 栽 桃 李 红 天 下,   
gān zuò   rén tī    xué   gǔ   xián
  甘 作 人 梯 学 古 贤。   
fǔ   shǒu wéi niú   jīn wèi lǎo
  俯 首 为 牛 今 未 老,   
yàn tián gēng zhòng xiàn yú   nián
  砚 田 耕 种 献 余 年。   

           (1b)

        开平话朗诵  朗诵者:邓钧

lhen' cun' sud` vai*
新 春 述 怀   
ang` gun'-
邓 钧   
ken* doi' ho* lei- hung* hin’ ha`
  勤 栽 桃 李 红 天 下,   
gam' dog- ngen* hai' hog` gu- yen*
  甘 作 人 梯 学 古 贤。   
fu- xiu- vui* ngao* gem' mei` lo-
  俯 首 为 牛 今 未 老,   
ngin> hin'- gang' zung'  hin'  yi* nin*
  砚 田 耕 种 献 余 年。   

           (2a)

        普通话朗诵  朗诵者:方迪

xiàn gěi kāi píng yī zhōng mǔ xiào   
  献 给 开 平 一 中 母 校   
  dèng xī   
  邓 熙  
yī  bié  hóng mén wǔ  zhì  qiū  
  一 别 黉 门 五 秩 秋,  
xiāng sī  wàn lǚ  xì   hóng lóu   
  相 思 万 缕 系 红 楼。   
shào nián tóu bǐ   cóng róng qù   
  少 年 投 笔 从 戎 去,  
hào shǒu xié   sūn fǎn xiào yóu   
  皓 首 携 孙 返 校 游。   
xǐ   jiàn huā    cóng tiān xiù   sè  
  喜 见 花 丛 添 秀 色,   
gèng wén táo lǐ   bào fēng  shōu   
  更 闻 桃 李 报 丰 收。   
gēng yún wèi yǒu yuán dīng kǔ   
  耕 耘 为 有 园 丁 苦,   
suì   suì   xīn láo zuò lǎo niú   
  岁 岁 辛 劳 作 老 牛。   

           (2b)

        开平话朗诵  朗诵者:邓钧

hin' keb- hoi' hen* yid- zung'- mu> hao`-
  献 给 开 平 一 中 母 校   
ang` hei'-
  邓 熙  
yid- vid` hung* mon* ng- id` teu'
  一 别 黉 门 五 秩 秋,   
lhieng' lhu' man` lui>- hai` hung* lao*
  相 思 万 缕 系 红 楼。   
seu' nin* hao* ved- tung* yung* hui'
  少 年 投 笔 从 戎 去,  
ho> xiu- kui* lhun' fan' hao` yiu*
  皓 首 携 孙 返 校 游。   
hei- gin' fa' tung* him' lhei' sed-
  喜 见 花 丛 添 秀 色,   
gang' mun* ho* lei- vo' fung' xiu'
  更 闻 桃 李 报 丰 收。   
gang' vun* vui` yiu> yon* en' fu-
  耕 耘 为 有 园 丁 苦,   
lhui' lhui' lhen' lo* dog- lo- ngao*
  岁 岁 辛 劳 作 老 牛。   

           (3a)  

        普通话朗诵  朗诵者:方迪

  cháng tú diàn huà   
  长 途 电 话   
  dèng jūn  
   邓 钧   
qiān lǐ   tiáo tiáo yī   xiàn lián  
千 里 迢 迢 一 线 连,  
gé   shān gé   shuǐ   gòng zuān yán   
隔 山 隔 水 共 钻 研。  
xiāng yīn jì lù  qīng xīn xuè  
乡 音 记 录 倾 心 血,  
hǎi kuò   tiān kōng wèi jìn yán   
海 阔 天 空 未 尽 言。

           (3b)

        开平话朗诵  朗诵者:邓钧

qieng* hu* in` va`-
  长 途 电 话   
ang` gun'-
   邓 钧   
tin' lei> hiu* hiu* yid- lhin' lin*
千 里 迢 迢 一 线 连,  
gag' san' gag' sui- gung` don' ngin*
隔 山 隔 水 共 钻 研。  
hieng' yim' gei' lug` ken- lhem' hid-
乡 音 记 录 倾 心 血,  
hoi- fod' hin' hung' mei` den` ngin*
海 阔 天 空 未 尽 言。  


           (4a)

        普通话朗诵  朗诵者:方迪

diàn zǐ yóu jiàn  
  电 子 邮 件  
xǔ lìng  
  许 令  
wàn yǔ  qiān yán yī  shùn jiān  
万 语 千 言 一 瞬 间,   
huán qiú  miǎo nèi rèn fēi huán  
环 球 秒 内 任 飞 还。   
cóng jīn shěng què  cháng sī  lèi   
从 今 省 却 长 思 泪,   
zuò  kàn yíng píng zhǎn xiào yán   
坐 看 荧 屏 展 笑 颜。  

           (4b)

        开平话朗诵  朗诵者:邓钧

in` du- yiu* gin`-
  电 子 邮 件  
hui- len`
  许 令  
man` ngui> tin* ngin* yid- sun> gan'
万 语 千 言 一 瞬 间,   
van* keu* miu> nui`- ngem` fui' van*
环 球 秒 内 任 飞 还。   
tung' gem' sang- kieg- qieng* lhu' lui`
从 今 省 却 长 思 泪,   
du` hon' yen* pen* jin- lhiu' ngan*
坐 看 荧 屏 展 笑 颜。

[ 本贴由 昌言 于 2006-4-16  12:05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5-11-8 15: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就是《台山方音字典》的作者?
http://bbs.jmnews.com.cn/bbs/def ... ftype=&ID=23778
发表于 2005-11-13 04: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昌言是邓钧(dengjun)的笔名。我主编了《开平方言》(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开平方音字典》(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台山方音字典》即将付印,正在湖南长沙联系出版社出版。

“开平各地语音的差别”在中国开平网开平论坛已经发表。网址是:www.kaiping.gov.cn,“ 开平论坛”在开平网正面靠右边的地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19 04:48 , Processed in 0.10030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