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80|回复: 8

随笔结集《北京姑娘》 石康眼中七十年代人的矫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2-4 10: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中华读书报  

[img=left]http://www.hangzhou.com.cn/images/20040101/shikang04031002.jpg[/img]  由华夏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北京姑娘》是青年作家石康的一部最新随笔结集。文集分为“我自己”、“关于北京”、“社会”、“男人、女人及男女”、“杂项”等;文集中的文字折射了作者关于生活、社会及文学的思考。本文摘自该书。

  编辑约写一篇稿子,想谈一谈七十年代人的矫情,我却不知谈些什么好,据说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是矫情的始作俑者,依我看,矫情更像是一种性格而不是社会风气,至于矫情  
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这倒很难说得清楚,有时候我觉得无非就是一种特主观的个人感受,当你觉得别人矫情的时候,往往你正处在矫情的另一端。

  矫情中暗藏着一些私人性质的体验,按照常人的理解,一个人喜欢罗大佑无可厚非,但要是喜欢得非要坐飞机到上海去听罗大佑个人音乐会,就是喜欢得有点过分,那就是矫情了,比矫情更叫人看不上的是狂热,人们同狂热的人是无法争论的,因为他们懂得狂热是无道理可说的,但他们竟傻到认为矫情是能说一说的,这就叫我有点无法理解,事实上,与别人争论别人的爱好毫无意义,一个人喜欢红色,另一个人喜欢蓝色,这有什么可说的呢?

  2002年,各种报纸杂志用了一年的时间来谈论小资,村上春树、咖啡、红酒之类的东西纷纷进入话题范围,直到2003年出现一本小资手册,把英国作家乔伊斯也纳入小资范围,一下子,在我眼里,小资这个词语便成为人们生活中所有事物的代名词,连乔伊斯都小资了,还有什么不可能成为小资的呢?在我看来,这才是一种愚蠢的矫情,因为它首先是一种愚蠢,然后才谈得到其他,事实上,读过乔伊斯的人少得可怜,这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少得可怜的印刷量上就可看得出来,即使是受过正经文学训练的人也很难读懂它,这样一本书,怎么可能成为一个庞大人群的明显标志呢?

  我认为七十年代人是一个率先迈向健康的人群,这一群人首先意味着经历过从物质匮乏到物质丰富的社会时期,在此之前的人受着贫穷的折磨以及精神生活的极端压抑,之后的人对传统缺乏基本的认识,过分地自以为是,而社会从什么都没有,飞速地向物质社会转型,转型后的社会以个人占有社会财富的多少论成败,精神生活被娱乐所取代,而七十年代人多多少少受到过一点精神生活的吸引,至少,弗洛依德、萨特、海德格尔、福柯曾成为七十年代人的时髦话题,要知道,想谈论那些话题,就需要有一点相关的知识与对思想的好奇心,往后看,成为时髦话题的就只有漫画、明星、旅游、汽车和时尚家居,在七十年代的人看来,成功还是人们生活中众多内容中的一个,对于成功还存在道德上的某种考虑,而八十年代,道德顾忌彻底地消失了,成功成为每一个人心中的梦想,而那梦想的内容只有一个单调的钱字。

  我认为,社会财富的急剧增加以及财富增加带来的好处,使社会对财富抱有一种幻想,认为财富至少可解决人们的大部分问题,这是一种唯物质主义的矫情幻想,从长远看,财富所能代表的,只是一种少数人的生活方式,除此以外,它并不具有太多意义,特别是,在财富上成功,永远都只是少数人的事,而其他人要是以此为目标,得到的就只有不成功的痛苦,由这种痛苦所形成的社会性的焦虑及压抑,是十分令人担心的。

  七十年代人现在正是三十来岁、年富力强之时,他们之所以成为关注目标,是因为他们是城市消费的主要力量,在他们的消费过程中,他们的消费特点形成了某种被争相摹仿的风格,这种风格在不具有与他们同等消费实力的人看来,是一种附庸风雅,一种过分,因此很容易被称为矫情,而对于超过他们消费实力的人看来,他们是一些沾沾自喜的失败者,因此也极易被说成是矫情,在两者的眼光看来,七十年代的人都有点过分,不幸的是,两种观点都只是局外人的眼光,而在七十年代的人本身看来,他们只是自然地适应着社会以及自己的内在需求,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行事,我想,毛病不是出现在这群人当中,而是出现在局外人当中,是局外人对七十年代人的生活细节的不理解,要么,干脆就是一种不正当的挑剔及误解。

  我个人觉得从心理学的角度倒是能更清楚地谈矫情这件事,因为它很像是某种轻微的强迫症,只要人们不过分地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过分地为自己的行为辩解,那么,矫情说到头了,也就是一种无伤大雅的私人性质小个性。我本人限于水平,就只能说到这里了。

[ 本贴由 monkey-EB 于 2005-2-4  10:32 最后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5-2-4 10: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康:《北京姑娘》七十年代人的矫情

作者:石康
来源: 中华读书报
新华网 2004-03-09 10:20:34


[center]
石  康 [/center]

      编辑约写一篇稿子,想谈一谈七十年代人的矫情,我却不知谈些什么好,据说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是矫情的始作俑者,依我看,矫情更像是一种性格而不是社会风气,至于矫情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这倒很难说得清楚,有时候我觉得无非就是一种特主观的个人感受,当你觉得别人矫情的时候,往往你正处在矫情的另一端。

      矫情中暗藏着一些私人性质的体验,按照常人的理解,一个人喜欢罗大佑无可厚非,但要是喜欢得非要坐飞机到上海去听罗大佑个人音乐会,就是喜欢得有点过分,那就是矫情了,比矫情更叫人看不上的是狂热,人们同狂热的人是无法争论的,因为他们懂得狂热是无道理可说的,但他们竟傻到认为矫情是能说一说的,这就叫我有点无法理解,事实上,与别人争论别人的爱好毫无意义,一个人喜欢红色,另一个人喜欢蓝色,这有什么可说的呢?

      2002年,各种报纸杂志用了一年的时间来谈论小资,村上春树、咖啡、红酒之类的东西纷纷进入话题范围,直到2003年出现一本小资手册,把英国作家乔伊斯也纳入小资范围,一下子,在我眼里,小资这个词语便成为人们生活中所有事物的代名词,连乔伊斯都小资了,还有什么不可能成为小资的呢?在我看来,这才是一种愚蠢的矫情,因为它首先是一种愚蠢,然后才谈得到其他,事实上,读过乔伊斯的人少得可怜,这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少得可怜的印刷量上就可看得出来,即使是受过正经文学训练的人也很难读懂它,这样一本书,怎么可能成为一个庞大人群的明显标志呢?

      我认为七十年代人是一个率先迈向健康的人群,这一群人首先意味着经历过从物质匮乏到物质丰富的社会时期,在此之前的人受着贫穷的折磨以及精神生活的极端压抑,之后的人对传统缺乏基本的认识,过分地自以为是,而社会从什么都没有,飞速地向物质社会转型,转型后的社会以个人占有社会财富的多少论成败,精神生活被娱乐所取代,而七十年代人多多少少受到过一点精神生活的吸引,至少,弗洛依德、萨特、海德格尔、福柯曾成为七十年代人的时髦话题,要知道,想谈论那些话题,就需要有一点相关的知识与对思想的好奇心,往后看,成为时髦话题的就只有漫画、明星、旅游、汽车和时尚家居,在七十年代的人看来,成功还是人们生活中众多内容中的一个,对于成功还存在道德上的某种考虑,而八十年代,道德顾忌彻底地消失了,成功成为每一个人心中的梦想,而那梦想的内容只有一个单调的钱字。

      我认为,社会财富的急剧增加以及财富增加带来的好处,使社会对财富抱有一种幻想,认为财富至少可解决人们的大部分问题,这是一种唯物质主义的矫情幻想,从长远看,财富所能代表的,只是一种少数人的生活方式,除此以外,它并不具有太多意义,特别是,在财富上成功,永远都只是少数人的事,而其他人要是以此为目标,得到的就只有不成功的痛苦,由这种痛苦所形成的社会性的焦虑及压抑,是十分令人担心的。

    七十年代人现在正是三十来岁、年富力强之时,他们之所以成为关注目标,是因为他们是城市消费的主要力量,在他们的消费过程中,他们的消费特点形成了某种被争相摹仿的风格,这种风格在不具有与他们同等消费实力的人看来,是一种附庸风雅,一种过分,因此很容易被称为矫情,而对于超过他们消费实力的人看来,他们是一些沾沾自喜的失败者,因此也极易被说成是矫情,在两者的眼光看来,七十年代的人都有点过分,不幸的是,两种观点都只是局外人的眼光,而在七十年代的人本身看来,他们只是自然地适应着社会以及自己的内在需求,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行事,我想,毛病不是出现在这群人当中,而是出现在局外人当中,是局外人对七十年代人的生活细节的不理解,要么,干脆就是一种不正当的挑剔及误解。

      我个人觉得从心理学的角度倒是能更清楚地谈矫情这件事,因为它很像是某种轻微的强迫症,只要人们不过分地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过分地为自己的行为辩解,那么,矫情说到头了,也就是一种无伤大雅的私人性质小个性。我本人限于水平,就只能说到这里了。

[ 本贴由 monkey-EB 于 2005-2-4  10:50 最后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5-2-4 10: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康又出新书《北京姑娘》

来源:http://www.hangzhou.com.cn/20040101/ca380246.htm
2004-03-10 13:35:03


杭州网讯(见习记者 徐洁)“清幽而温婉,典雅中流露出淡淡的忧郁,一丝暗香浮动着现代都市的欢愉与迷茫……”这是刚推出的著名畅销书作家石康的最新随笔集《北京姑娘》卷首语。

石康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北京作家,以体验性协作著称,并成为前后两代大学生的偶像,这本随笔集是他在长年的爱情体验过程中的情感珍珠:他热爱的北京姑娘,以及这些北京姑娘生活或来往的各种北京场所:北京的酒吧、各式欢场、以及北京的树或冬天,胡同或是书店,正是这一切滋润着北京姑娘区别于其他地区美女的特质,并成长为一种文化中的独特风景。

在作者所揭示的北京姑娘生活的自然与人文生态中,也透射出了作者关于生活、社会及文学等等的思考,并延续了他一贯的轻松与诙谐,具有十分鲜明的可读性与愉悦性。
 楼主| 发表于 2005-2-4 10: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姑娘》摘选

作者: 叶子的冬天
来源:西祠胡同
2004-07-29 20:03:30      

  
      摘几篇我喜欢的与大家分享。很多人说石康是个流氓,但是,我喜欢这个流氓,因为,他常常能带给我阅读的快感,这是很多名著都没有办法给我的,另一个原因,他总能让我想起我的初恋情人——我称之为“我这辈子命里唯一的克星”的那个男人。


[center]  《女人的快乐》  [/center]

      在我接触的女人当中,我觉得她们大多数是快乐的,她们快乐的源泉来自于娱乐圈或者情感,只要有得玩,有人请吃饭,有人说她们好,说她们漂亮,她们就高兴,反之,就感到受伤害。

     在我印象里,最软弱最不容易快乐的女人是那种传统死脑筋,不管社会如何变化,如何给她们提供机会,她们扔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那就是女人的成功于快乐必须依靠男人,当然,这依靠实质上是一种交换,女人给男人性,而男人给女人实利或安全感,也就是可以直接转化成快乐的一切,这种情况实从远古开始的,但被很多女人保留至今,这与她们好看或不好看,有能力或无能力无关,这是她们的一种观念。

      另一种更为真挚的女人学会了付出,但好心不一定有好报,她们有时会为没有得到回报而难过,可一旦她们得到回报,便会快乐非常。

     事实上,女人所要得到的快乐大多是一些肉体或感官快乐,花样繁多的物质、美食、令她们与众不同的衣服,温馨而可靠的住处,这些物质越贵越好,当然,这一切之外,是男人的关怀,有了这一切,女人便觉得自己有价值,就会得到发自内心的快乐。

     女人的快乐看起来非常简单,然而却是非常实际与真诚的,她们会从每一件可能得到快乐的小事中得到快乐,这令男人十分嫉妒,在男人眼里,这些小事往往流于形式,甚至是鸡毛蒜皮,而男人们提供这些快乐,不过是举手之劳,可是,一旦男人不怕麻烦,就会使女人高兴,如果男人诚心诚意地不怕麻烦,那么,这一男人就会成为女人心爱的男人,就会成为女人的快乐之源。

      能够自己去得到快乐的女人在眼下多了起来,她们象男人一样行事,并能获得男人式的快乐,独立自尊而积极,她们可通过完成社会任务来驱逐烦恼,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认识,她们的快乐在我看来,是一种新建立的趣味,这种趣味,随着女权主义的发展,会结出更美好的果实。


[ 本贴由 monkey-EB 于 2005-2-4  10:42 最后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5-2-4 10: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康:《北京姑娘》

作者:寒小刀
来源:http://www.cnread.net/cnread1/net/zpj/h/hanxiaodao/008.htm

--------------------------------------------------------------------------------

    周末逛新华书店,原本是冲着卡而维诺去的,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石康,准确地说,是石康领着的《北京姑娘》,我抵不住北京姑娘的诱惑,于是将老卡抛之脑后,直奔《北京姑娘》而去了。我只在书架前翻了三秒钟不到,就拿着《北京姑娘》屁颠屁颠跑去收银台结帐了。

    介绍一下,《北京姑娘》是石康的最新随笔集。该随笔集由五个部分组成:关于北京,关于我自己,关于社会,男人、女人及男女,杂项。该书吸引我之处主要在于前两部分——关于北京和关于石康。无论是北京,还是北京姑娘,都叫我十分着迷。对北京的着迷由来已久,若要追根溯源起来,一直可以追溯到小学一年级课本上“我爱北京天安门”的诱导。对北京姑娘的着迷,则是在看了石康的《晃晃悠悠》《支离破碎》《一塌糊涂》等几部小说之后,说实话,石康的笔下的北京姑娘真是叫我说不出的喜欢,有时候不由得我心生嫉妒,那么好的北京姑娘怎么就都让石康那丫给遇上了呢?当然,这种嫉妒丝毫不影响我对石康的热爱。在《北京姑娘》这个随笔集中,第二部分是石康写的是自己,对于我这样一个石康迷,能够极大地满足我的偷窥欲。在阅读方面,我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即每当我读到一篇叫我十分感兴趣的文章之时,我总想知道写这文章的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我相信,有此癖好的远不止我一人。虽然钱钟书早就说过,知道鸡蛋好吃就够了,没有必要去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但是我要说,鸡蛋好吃,没准那只下蛋的母鸡更好吃呢。

    扯远了,回到《北京姑娘》。我花了两个晚上读完此书,感觉还行,是一本能够让人读的下去的书。顺便说几句,在当今这个卷帙浩繁的书海中,能够让人读的下去的书还真不多,能够让人拍手叫好的更是少之又少,简直是凤毛麟角。说句不客气的话,要想在茫茫书海里找出一两本这样的书,其难度和大海捞针不相上下。在我印象中,陈列在各书店书架上的所谓的文学书中,绝大多数意义相当有限,这些书读之无味,弃之可惜,可惜的原因是,再怎么说也花了印刷工人不少力气,留着还可以垫桌脚当柴火呢。

    在《北京姑娘》这个随笔集中,延续了石康一贯的风格:简洁的叙述,令人忍俊不禁的语言,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当然,出于个人的癖好,石康也不忘胡说八道几句。我的阅读经验告诉我,真正叫我讨厌的,不是胡说八道,而是那些不置可否摸棱两。据我的观察,这类文章的作者往往是些看上去道貌岸然的人,他们试图讨好所有人,但是读者并不买他的帐,结果两边不讨好。这类文章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知所云,作者写到后来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态度,作者都这样了,读者还能指望什么呢?又扯远了,就此打住。

    如果一定要问,《北京姑娘》和石康以往的作品相比有何超越的话,我的回答是:没有。我想,石康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心里想的肯定不是如何寻找突破之类的问题,而是在计算着可以拿多少版税。作为一个石康的忠实拥护者,我衷心希望该书能够为石康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让石康经济无忧的前提下,放手去勾引更多的北京姑娘,谈更多的恋爱,累积更多的写作素材。
发表于 2005-2-5 05: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没看过石康的东东了
发表于 2005-2-11 02: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的东西比王朔的要文雅点。
发表于 2005-2-11 03: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王朔对生活的感悟比石康更细腻
文化底蕴也要比石康更厚实
语言表达也比他幽默风趣得多

两人暂时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当然这只是我最近看完《北京姑娘》的“感觉”而已
看石康越多就觉得他有点儿浅薄
石康的东西好像对生活缺少哲学意义的深层思考
《北京姑娘》中有的篇目看起来很牵强
使人怀疑是为了完成“约稿”的“无病呻吟”之作
个别篇目简直无法往下阅读
发表于 2005-2-20 12: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康的《北京姑娘》本身就写得很“矫情”,
为写而写,命题而作,那是最不能忍读的东西

写作是什么?记不得是哪位作家说的了,写作就好像是肚子痛,非一泻不可!不想泻而硬蹲在厕上,久而久之就得去看痔疮科了: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3-29 09:34 , Processed in 0.07282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