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23|回复: 1

北京大学中文系2004江苏常熟方言调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17 14: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六小组调查报告(前言部分)

1.1        调查概况及方言归属

    是次北京大学方言调查队由李小凡老师、项梦冰老师、谢留文老师组织及带领,赴江苏省常熟市调查当地方言。调查队共分为六个小组,本小组为第六组,负责调查常熟虞山镇(城关)方言。在方言归属上,常熟虞山镇(城关)方言属于吴语区中的北部吴语,属太湖片。

1.2        常熟地理概况

    常熟是江苏省省辖市,苏州市代管。常熟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接近入海口处西南岸。西北距省会南京市210公里。介于东经120°33′~121°03′,北纬31°31′~31°50′之间。东倚上海,南连苏州,西邻无锡,北临长江,与南通隔江相望,总面积1142平方公里。现辖虞山、梅李、支塘等32个镇。市政府驻虞山,总人口104.4万人。居民以汉族为主。全境多为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长江流经常熟北境,水深江阔,有天然良港之誉。境内大小湖泊13个,大小河流5000余条,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市域中央突兀着虞山,呈西北东南走向,海拔261米,山脊线长6.4公里。常熟属北亚热带南部温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4℃,年平均降水量1054毫米。

1.3        常熟历史沿革

    常熟在商末属勾践。春秋战国时期,先属吴,后属越,继而又属楚。秦属会稽郡。汉置虞乡、南沙乡,属吴郡吴县。西晋太康四年(283)设海虞县。东晋咸康七年(341)设南沙县。南朝梁大同六年(540年),于南沙之地置常熟县,即为常熟命名的开始。因全境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虽水旱不能使之成灾,则岁岁丰收而得名。隋开皇九年(589),海虞等县并入常熟后,隶于苏州。清雍正四年(1726)划常熟县,东境另置昭文县,同属苏州府。辛亥革命后仍合为常熟县。常熟解放后,先后设市县,1983年3月撤县建市,隶属苏州市至今。

1.4        工作日程

    是次方言调查于江苏省常熟市常熟理工学院进行。整个调查分为三个阶段,历时二十二天,现将有关日程表列如下︰
 
阶段        日期(2004年)        工作
一        6月24日                 纪录及整理常熟虞山镇方言的声、韵、调(严式记音)
         6月25日至29日        字表记音及整理(宽式记音)
         6月30日                 整理同音字表
         7月1日                 纪录常熟虞山镇方言的连读变调等语流音变现象
         7月2日                 休息
二        7月3日至7日        调查常熟虞山镇方言词汇
         7月8日至9日        纪录常熟虞山镇方言语法例句
         7月10日                 常熟虞山镇方言成篇语料记音
         7月11日                 休息
三        7月12日至15日        分工撰写调查报告

1.5        发音合作人概况

    是次方言调查发音合作人黄元兴,男性,五十七岁,原籍江苏常熟虞山镇,曾任建筑公司管理人员,现已退休。黄元兴具初中毕业学历,长年定居于常熟市太湖甸村,他能操流利的虞山镇常熟话及略带方音的普通话。本小组进行方言调查期间,黄元兴配合无间,他发音清晰,并提供了较多的本地土语资料,本小组在此表示感激。

1.6        调查报告内容概况

    本方言调查报告撰写历时四天,共分为五章,各章内容如下︰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语音系统
                第一节︰音系说明
                第二节︰语流音变
                第三节︰同音字表
                第四节︰声韵调配合规律
                第五节︰文白异读规律
                第六节︰语音对应规律
第三章︰        词汇特点
第四章︰        语法特点
第五章︰        成篇语料

1.7        调查小组概况

    本方言调查小组由两名硕士研究生及两名本科生组成,现将小组成员所在专业、年级表列如下︰

成员        姓名        所在专业                 年级        
指导        黄海维        现代汉语(方言)        02级硕士研究生        
组员        王  展        汉语言专业        01级本科生        
组员        杨霁楚        汉语言专业        01级本科生        
组员        李德超        古代汉语(汉语史)        02级硕士研究生        
        

1.8        感想

    炎炎七月,江南一带正值梅雨时节,闷热和潮湿的天气并没有减低我们调查方言的兴致。“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常熟真是一个好地方。是次方言调查能顺利完满完成,学生、老师和发音合作人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在调查常熟虞山镇(城关)方言期间,我们遇到最大的困难有两处,首先是声母清浊的问题。中古的全浊音声母,在现代吴语中被较完整的保留下来,本地的方言也不例外。浊音声母字都读为阳调,调值总体较低,浊音音质不明显,听辨时相当困难。尤其是阴去与阳去两类声调,调型和调值都十分相似,在分辨声母清浊的时候,容易发生错误。其次是本地方言的连读变调极为复杂,用传统的理论框架难易发现规律。发音合作人在发单字音时,也容易受到连读变调的影响,造成单字调不准确的结果。然而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我们对方言中的浊音、连读变调都有了更深刻和理性的认识,这是我们的最大收获。

    感激北大中文系给予我们来常熟调查方言的机会;感激李小凡老师、项梦冰老师、谢留文老师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作为小组指导的我,经验尚浅,很多地方还需要学习。最后要感激王展、杨霁楚、李德超的辛勤付出和对我的包容,你们连夜赶工,每天抵受酷热天气和蚊虫的煎熬。往后的日子,愿我们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共勉之。
发表于 2005-4-17 15: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您的到来!

您好!
連理枝先生!
谢谢您对论坛的捧场
有空欢迎您常来论坛坐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0 09:18 , Processed in 0.07475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