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685|回复: 12

《论语》每日一则 (翻译及讲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16 09: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www.miaoyin.net/mrly1-6.htm

[center] 第一日  寻找永恒的快乐[/center]

    【学而①1·1】子②曰:“学而③时习④之,不亦说⑤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⑥,不亦君子⑦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就及时实践,不也很高兴吗?朋友从远方来相会,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理解我,我却不怨恨他,不也是君子吗?”

                                 
①《论语》每章命名均采用第一句话的几个字,这一章即取“学而时习之”前二字“学而”,下面相同。

  ②习即练习、温习、熟习等。在这里是实践的意思。

  ③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④说(yuè),同悦。高兴,喜悦。

  ⑤子,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

  ⑥愠(yùn),怒,怨恨,生气。

  ⑦君子,品德和才能都很高的人。

人生有三乐

  《论语》一开篇就谈了人生有三乐,这就显现了孔子乐观的人生态度。圣人的智慧就是教人离苦得乐的,得到了真正的大智慧也就得到了真正的快乐。中国传统文化分为三大支柱,即儒、释、道。释即释迦牟尼,他创立了佛教,对人生的看法的基调是苦,“苦、集、灭、道”是早期佛教的基本思想,所以佛教教人认识人生是苦,从而走入出世之道,即涅槃,涅槃即是大快乐大解脱的境界。道家与后来的道教不同,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老子顺其自然,回归本性,以求得生命的快乐。

  孔子在这里所说的人生三乐,实际上代表了人生的三种境界。如果没有到达到这三种境界,不仅没有这人生的三大乐趣,而且人生一定是很痛苦。

  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得到孔子所说的三种快乐呢?那就是仁者和君子。追求仁义道德的人,他可以从生活中得到真正的快乐、永恒的快乐。仁是每个人都有的善良本性,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他的善性已经被世间物欲所掩盖,整天为追求个人名利而奔波,为衣食住行而操劳,再也找不到回归的家园。所以,世人追求名利,沉迷于感官刺激,自以为这样就快乐了。而实际上,这是短暂的快乐。

寻找永恒的快乐

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和永恒的快乐呢?

       第一就是通过学习去追求人生的真正快乐。通过学习,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并且到实践中去不断体悟,学以致用,那他就会找到自己真正的快乐。所以孔子说:“学习了就及时实践,不是很高兴吗?”这句话强调了两个方面,首先是要学习,然后要实践。韩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孔子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对于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是要通过学习才能明白道理的。人类的知识有间接知识和直接知识,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想尽快地吸收人类积累的全部知识,就只有学习,接受先知的教导。佛陀翻译为中文即是“觉者”,就是觉悟了的人,有觉者,还有不觉者,只有先觉才能引导后觉,所以后生要向先生学习。但是,光是学习不行,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是为了觉悟自己,所以学习后就必须身体力行,在生活实践中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这就是强调了实践的作用。

      对于“学而时习之”这句话,过去经常有人翻译为“学习了而时常温习”,片面地理解为复习功课就是快乐,忽略了孔子一贯所重视的学以致用的思想。孔子的学以致用,注重一个人在思想方面的成熟。即是要把老师所讲的道理,在生活实践中进行对照和观察,自己行住坐卧、言行举止是否都能够做到。最主要是观察自己每时每刻的意念是善的,还是恶的,当达到纯善的境界时,也就是“仁”了,永恒的快乐也就出现了。所以只有学习和实践同时并重,才能得到人生的真正快乐。

  人生的第二快乐就是广交善友,广结善缘。佛教把广交善友叫作参访善知识,善知识即是道德修养和知识能力都有独到境界的人,知识即是朋友之意。一个人只有广交善友,才能不断提高自己。所以孔子说遇到远方的朋友来相会,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第三是要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只有虚怀若谷的人才有永恒的快乐。一般人都喜欢表现自己,喜欢突出自己,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至于别人不理解我,甚至误会我、诽谤我,我还不怨恨,这更加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满招损,谦受益。不求出人头地,但求谦虚谨慎。这是追求仁的方法。如果别人说我好话就高兴,说我坏话就仇恨,那么这个人实际上在为别人而活着,他就失去了自我,时时为世间一切所动心,整天为名利而奔波,那么他能够得到真正的快乐呢?高僧印光大师说“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是凡夫。”这样去做的话,在人生中还会有烦恼吗?高僧弘一大师被请到湛山寺去讲经,他开示说:“戒律是律己的,不要总是拿去律人。”律人就总是看见别人的不对,而不知自己也有不对。总是看见别人不对的人,他自己就永远不能进步。
 楼主| 发表于 2005-7-16 09: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第二日  孝悌和仁的关系[/center]

  【学而1·2】有子①曰:“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③者,鲜④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⑤者,未之有⑥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⑦!”

        译文:有子说:“为人处世做到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反而喜欢冒犯长辈和上级,那是很少发生的事。不喜欢冒犯长辈和上级,反而喜欢造反作乱,那是从来也没有发生过的事。君子致力于追求做人的根本,做人的根本树立起来了,大道的最高境界也就出现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不是仁的根本呢?”
                       
①有子(前518—?),鲁国人,孔子的著名弟子,姓有,名若。比孔子小三十岁,又说小十三岁。

  ②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

  ③犯上,冒犯在上的人。“上”不能只翻译为“上级”,包括长辈等在上的人。

  ④鲜,少。

  ⑤作乱,悖逆争斗的事。

  ⑥未之有,即未有之,宾语前置。

⑦与,同欤,表示反问的语气。

“仁”从孝悌开始

      “仁”是从孝悌开始的,在蒙学教材中就有“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慈而从,妇听而婉。”所谓“父子合而家不退,兄弟合而家不分。”孝为家庭之伦,“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所以,“千经万典,孝悌为先。”《三字经》有“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而《二十四孝》是专门列举事例教育行孝道的,体现出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我们常常说孔孟之道,孔孟之道的起始点就是“孝”道。自从“五四”以来打倒孔家店,就批判“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是统治阶级压迫劳动人民的工具。实际上孔子强调的孝道,与后来的“三纲五常”是有区别的,孔子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国家要有明君才有贤臣,孔子作《春秋》就写了暴君和乱臣贼子。同样,家庭关系的伦常是双方面的,只有父慈子孝、夫唱妇随、兄弟友爱才能组成一个完美幸福的家庭。如果没有孝悌,家庭就会乱。没有孝悌,就没有了上下尊卑,人类就会倒退,与动物等同。人终究不是动物,人是理智的,决不象母鸡带大了小鸡,小鸡就会离开母鸡,再也不会相顾了。所以,作为儿子来说,一定要记得养育之恩,怎么能够不孝呢?作为兄长,从小一起长大,朝夕相处,怎么能够不悌呢?孔子从伦常出发,劝人们先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然后再扩大为国家、为整个全人类而奉献。历史上说“忠臣必出孝子之门”,如果首先不孝顺自己的父母,就很难做到爱国了。如果人人尽孝,天下必然大治,国泰民安。所以孝悌也是治国的根本策略。

“仁”就是“孝悌”吗?

    “道”在孔子那里是一种思想境界,也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仁”是指一个人本来就具有的善性,相当于佛教所说人人具有的佛性。孔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并非说孝悌就是仁,仁是事物的本质,孝悌是事物的表象。用古人的话来说,仁是体,孝悌是用。通过实践孝悌,可以走向仁的境界。人之初,性本善。通过孝悌,只是恢复人本来面目的方法之一,而且是走向仁的境界的最根本的方法。所以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一个人在生活中做到了孝悌,那么他就能够站稳脚跟了,终究会大彻大悟,发现大道的本源。

      “道”在这里,我们一般都理解为思想体系。但是,“道”在孔子那里就是“仁”,就是大道的境界。而“仁”与“道”是宇宙万物中本来就存在的,所以“本立而道生”的“生”不能翻译为“产生”,应该翻译为“发现”或者“出现”。到这里,我们就会发现,“仁”并非高不可攀,它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尽到了自己做人的责任,“仁”就每天都在与我们相伴。

孔子的“大学问”

     如果一个人一生追求仁义,并且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即使不识一个字,在孔子那里也是大学问家。正好像佛教里面有个禅宗六祖惠能①,原来是一个砍柴人,不识一个字,但是五祖弘忍却把衣钵传给他。因为他比五祖的弟子神秀更快地悟透了禅的本质。所以一个一字不识的惠能,反而成为中国禅宗的祖师。孔子希望自己的弟子在实践中去认识真理,在实践中去追求仁的境界。所以,他提出了下手之处,就是从身边做起,从脚下做起。那就是首先在家里做到对父母尽孝,与兄弟友好相处。所以,孔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①慧能(638~713)唐代僧。又作惠能。我国禅宗第六祖。号六祖大师、大鉴禅师。祖籍范阳(河北),俗姓卢,生于南海新兴(广东)。据六祖法宝坛经行由品记载,其父早亡,家贫,依靠砍柴担水来奉养寡母。有一天,担柴至市,听到一人读诵《金刚经》,心即开悟。当时禅宗五祖弘忍在蕲州黄梅的东禅院,法门很盛。惠能前往拜谒。五祖试问他的来路和想要得到什么,惠能答:“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五祖说:“你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慧能回答:“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五祖惊异其禀性非凡,就派他入碓房舂米,经历八月。一天,五祖叫大家各述一偈以传衣授法,上座神秀就在壁廊书偈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惠能听到后,说此偈未见本性,就请一童子代他在壁间也写一偈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听到后,就秘密在夜里召他入室,潜授衣法,成为中国禅宗六祖。六祖圆寂后,肉身不腐,现在仍旧保存在广东韶关南华寺。
 楼主| 发表于 2005-7-16 09: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 第三日 说话的学问[/center]

      【学而1·3】子曰:“巧言令色①,鲜②矣仁!”

       译文:“花言巧语,满脸谄媚,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①巧,好。令,善。

    ②鲜,很少。

说话要谨慎

     语言是人类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如何运用语言是一门大学问。孔子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①又说:“仁者其言也讱(?)。”②又曰:“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③可见说话是一门很大的艺术,稍有不慎,就会犯错误,以致于追悔莫及。所以,仁者说话谨慎。李充说:“甘辞利口,似是而非者,佞巧之言也;敷陈成几,合纵连横者,说客之言也;凌夸之谈,多方论者,辨士之言也;德者高含,发为明训,声满天下,若出金石者,有德者之言也。故‘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④自古以来,有道德学问的人不轻易说话,更不会满脸谄笑,花言巧语讨好别人。

      耶稣告诫人们,你不能说假话。佛教提出一个人要遵守五戒⑤,修十善,去十恶⑥,使一个人在“身、口、意”三个方面时时注意检查自己。其中在说话上要戒“妄语”(说假话)、“两舌”(说挑拨离间的话)、“绮语”(即污言秽语,多含淫意)、“恶口”(恶骂的话),指出妄语会使自己得到被诽谤、被人骗的报应,两舌会得到眷属分离、亲族嫌弃的报应,恶口会得到常闻恶声、言多诤讼的报应,绮语会得到言无人信、语不明了的报应。真是种什么种子,结什么果子。如此看来,说话能够不谨慎吗?

     ①出自《论语·宪问第十四》。曰∶“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意思是“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好的言论,有好的言论的人却不一定有德行。仁者必定会勇敢,勇者不一定有仁德。”

    ②出自《论语·颜渊第十二》。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rèn)。”意思是说:“仁者说话迟钝。”

    ③出自《论语·季氏第十六》。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意思是:“陪伴君子有三种过错:还没有轮到他发言,他就抢先说,叫做急躁;轮到他说了,他还不说,叫做隐瞒;不看脸色就冒然说话,叫做盲目。”

    ④出自皇侃《疏》所引。

    ⑤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⑥十善、十恶: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离以上十恶,则为十善。

如何说真话?

     花言巧语,给人戴高帽子,一般是对有权有势的人而言。鲁迅曾经在一篇文章说,一户有钱人家,生了一个小孩,大家都去庆贺,没有人不奉承的。有的人说这孩子将来长大后会做官的,有的人说这孩子长大后会发财的,无不尽己奉承之能事。独有一人,突发奇论,说:“这孩子将来会死的。”这突法奇论的人就挨了一顿打。仔细推敲,这孩子将来是否能够做官发财,还要看他的造化,只是说要死的,则是实话,人总是要死的。此人错在出言不顺人心,不能使人接受。但是,对待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是否一定要说奉承话,才能讨得他们的欢心呢?也不一定,只要掌握了说话的技巧,既能使他们高兴,又不会使自己犯口业(说话的过错)。举一个例子,《宋高僧传》记载:宋高僧求那跋摩,族姓刹利,和罽宾国王是兄弟。元嘉八年正月,来到建业。文帝接见了他,殷勤慰问,非常恭敬,说:“我常常想要吃斋戒杀,但难于做到,怎么办?”高僧说:“帝王把天下百姓都看作自己的儿子!他说一句好话,天下人民都会高兴;实施一条好的政令,神人都会称赞;尊重贤人,提拔有才能的人,减免徭役赋税,天下就会风调雨顺,桑麻遍野,欣欣向荣。从这方面来持斋,那么功德就大了;从这个方面来戒杀,是不是更加伟大呢?难道一定要减免半天的饭食,救活一只动物的生命,才能叫做广济众生吗?”文帝拍案赞叹道:“俗人不明白事理,出家人不善于说法。象师父这一番教导,真使人恍然大悟,可说天人合一了!”因此就请他住在京城祇洹寺。

会说话的“毓俊”

      孔子提倡孝顺,那么对长辈说话难道也不需要好言好语吗?如果长辈有过错,又怎么说话呢?古籍《懿行录》记载了一个故事:明朝王友贤(官为尚书),山西宁乡人,买了一妾,被妻子嫉妒,陷入困境。有一次,王尚书与妾外出,被幽禁到一座楼上,饿得快要死了。那时,王尚书的儿子毓俊还只有几岁,对母亲说:“他们如果饿死了,别人就讲母亲的不对,不如每天给他们一碗粥,使他们慢慢死亡,这样别人也不会认为母亲不贤良了。”母亲听从了他的话。毓俊就偷偷把饮食藏到一个小布袋里面,利用送粥的机会,暗中带给父亲,因此救了父亲的命。过了一年,王尚书生了一个儿子,就躲到别的地方去了。等到尚书死后,毓俊抚养爱护弟弟,非常周到。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与父母说话,虽然不能违背他们的意志,但是并非顺从附和,就是孝顺了。孔子曾经说事奉父母要多次劝告,多次劝告的意思就是说话要顺从父母的心,并非就是一味盲从,并非就是违背良心去讨亲人的欢心。
 楼主| 发表于 2005-7-16 09: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第四日  定力从那里来[/center]

     【学而1·4】曾子①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我的知识是否实践了呢?”
                       
   ①曾子(前505—前435),孔子弟子,名参(shēn),字子舆。曾皙之子,鲁国人,比孔子少46岁。

“三”与“传”指什么?

      有人把“三”理解为下面所说三件事,应该是实指。同时认为曾参此时已经做了老师,“传”不再是孔子传授给他的学识,而是指曾子在做老师传授知识,因此翻译为:“向学生传授知识,是不是熟练?”我认为,从字面上来看,“三”在古汉语理解为“多次”是很常见的;从语意来看,曾子注重反省自己,并非就是上面三件事。做为颇得孔子心传的曾子,如果总是机械地去反省这三件事,就不是曾子了。这三件事只是成仁入圣的方便法门而已。对“传”的理解,不能认为曾子做了老师,就不用去实践孔子所教给他的知识了。孔子所传授给他的做人处世的学问,需要他时时去实践,在生活中去不断地检查自己,看自己是否真的做到了。自己都没有做到,又怎么能够当老师呢?

笨拙的曾子得真传

      曾子是孔子学生中最老实的一个人,外表看起来比较笨拙,平常也不爱多说话,但是他却得到了孔子的真传。他得到真传的秘诀是因为他为人处世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世界的本质在自己的心,抓住了自己的心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所以朱熹《四书集注》引谢氏说:“诸子之学,皆出于圣人,其后愈远而愈失其真。独曾子之学,专用心于内,故传之无弊,观于子思孟子可见矣。惜乎!其嘉言善行,不尽传于世也。其幸存而未泯者,学者其可不尽心乎!”①曾子成为孔子的嫡传弟子,他写了《大学》,其用心的方法又传给了孔子的孙子子思,子思写了《中庸》,子思又传给了孟子。可见从孔子到曾子,再到子思和孟子,曾子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①“诸子之学,皆出于圣人,其后愈远而愈失其真。独曾子之学,专用心于内,故传之无弊,观于子思孟子可见矣。惜乎!其嘉言善行,不尽传于世也。其幸存而未泯者,学者其可不尽心乎!”可以翻译为:“诸子百家的学说,都来自于圣人,到后来离开圣人的时代越远,学说就越失真。唯独曾子的学说,致力于内心用功,所以传下来就没有弊病,从子思和孟子那里就可见端倪了。可惜啊!他的嘉言善行,没有能够全部流传于世。那些幸存下来的言行,后学能够不尽心学习吗?”

观心,培养你的意志力

经常观察自己心中当下的一念是善还是恶,叫做“观心法门”,是禅宗“参禅”常用的方法,其下手之处就是要像曾子一样管住自己的心。管住了自己的心就能培养我们的意志力,意志力就是定力,有了定力,对于人生一切大小事务自然就应付自如。管不住自己的心,像和尚一样天天打坐,也还是不能开悟。南岳怀让禅师有一弟子名叫马祖,他在般若寺时整天盘腿静坐着冥思,怀让禅师便问弟子:“你这样盘腿而坐是为了什么?” 马祖答道:“我想成佛。”怀让禅师听完后,就拿了一块砖在马祖旁边用力地在地上磨。马祖问:“老师,你磨砖做什么?”怀让禅师答道:“我想把砖磨成镜呀。”马祖又问:“砖怎么能磨成镜呢?”怀让就说:“砖既不能磨成镜,那么你盘腿静坐又岂能成佛?”马祖问道:“要怎样才能成佛呢?”怀让答道:“就像牛拉车子,如果车子不动,你是打车还是打牛呢?”牵牛要牵住牛鼻子,抓住了自己的心,才能找到真正的修行方法。天天打坐冥思苦想,并非能够成佛。只要贴近生活,饥来吃饭睡来眠,过普通人的生活,在普通的生活中去观察那一颗活泼泼的心是善还是恶,才最终有开悟的一天。这种方法的下手之处,最初在得到一片纯善的境界。从前,有个修行人,为了检查自己的意念是善还是恶,就准备两堆石头,一堆是白石子,一堆是黑石子。用此来记载自己每天善恶的念头。凡是产生一善念,就捡起一颗白石子放在一边;凡是产生一恶念,就捡起一颗黑石子放在一边。开始时,每天的黑石比较多,后来,白石渐渐多起来,到最后就全是白石子了。可见要到达纯善的境界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很长时间的艰巨努力。但是,到达了纯善的境界还不是最高境界,只有到了不思善,不思恶才是发现本来面目,才能达到最高境界。

“桃李无心,我心有主。”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曾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修养方法“慎独”的发明者。《中庸》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①意思是君子要经常检查自己的思想和细微的念头,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要使自己的行为谨慎不苟。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旅途中又饥又渴,走到了一片桃李树下休息,桃李都已经成熟,鲜艳欲滴,这个人休息后,没有去摘桃李来解除饥渴,只是继续赶路。别人看见他这样,迷惑不解,问他为什么这样傻。他回答说:“桃李无心,我心有主。”主人不在,桃李是不会管自己的,但是我去偷吃,我的善心则不存在了。古人说:“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所以只要管住了自己的心,一切犯罪行为都可以控制在萌芽状态之中。曾子的这种慎独功夫到后来发展为程朱理学最主要的修养方法。

       ①“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里的“见”是通假字,即“现”。“隐”是指“暗处”,“微”指“细事”。意思是:“不要在暗处出现恶念,不要认为事小就无所谓。因此君子独处的时候是非常谨慎和小心的。”


顿悟与渐修

       惠能是中国禅宗的六祖,他原来是一个一子不识的砍柴人,被五祖弘忍收留在寺庙,做了八个月的伙夫。弘忍为了传衣钵,叫所有的弟子都写一偈给他。当时的上座神秀在半夜三更时分,趁人不在时在廊壁上写上一首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第二天弘忍见偈后,尽情夸奖,说持此偈可免堕入恶道。连本来准备在这墙上画画的打算也取消了,叫大家好好默诵此偈,了悟心性。惠能听人念诵此偈后,也叫人代他在墙上写了一首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知道后,大为惊叹,就把衣钵传给了一个一字不识的惠能。

       一般来说,佛门中人都知道这个故事,纷纷称赞惠能悟性高。惠能的法是顿悟,神秀的法是渐修。实则顿悟和渐修也是辩证统一的。顿悟虽然道出了修行的最高境界,但是惠能的偈是从神秀的偈而来的。没有神秀的偈,就没有惠能的偈。所以,我们在崇拜惠能的同时,不能忘记了神秀。有个典故叫做“空中楼阁”,来自《百喻经》,这个故事说:从前有一个愚蠢的财主,看见别人家的三层楼房,高广华丽,很是羡慕,心中想道:“我的财富并不比他少,为何我就不能造出这样一座楼房呢?”就唤那建楼房的木匠来说:“请你为我重新造一座那样的楼房。”木匠便开始挖地基。财主好长时间没有看见楼房建起来,就问他在干什么,木匠回答:“正在打地基,做第一层楼。”财主说:“我不想要下面的两层,请先做第三层。”所以说,万丈高楼从地起,没有基础,就没有高楼大厦。神秀告诫我们天天把心上灰尘扫除 ,是没有错误的。他的下手之处与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没有两样。我们不能好高骛远,从脚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才能不断进步。

      当下一念,是最重要的,象曾子一样,反省当下的一念是善还是恶,不久就能进入圣流。正好像佛教偈语所说:“阿那耶识甚微细,一切种子如瀑流。” 阿那耶识就是深层次的意识,是很不容易观察出来的。只要每天不断的反省自己,才能主宰自己的心,只有主宰了自己的心,才算真正主宰了自己的命运!。
 楼主| 发表于 2005-7-16 09: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第五日  治国之道[/center]

     【学而1·5】子曰:“道①千乘②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孔子说:“领导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要严肃谨慎、专心认真地办理各种政务,严守信用,勤俭节约,爱护人民,在农闲季节才摊派劳役。”
                        
①     道:同“导”。领导。
②乘(shèng胜):古代称四匹马拉的一辆车为“一乘”。古代军队使用兵车,每辆兵车用四匹马拉,车上有身着盔甲的士兵三人,车下跟随有步兵七十二人,另有相应的后勤人员二十五人,因此,所谓“一乘”的实际兵力就是一百人,并非单指四匹马拉一辆车。按规定,“八百家出车一乘”。古代衡量一个诸侯国的大小强弱,就是看它拥有多少兵车,所谓“千乘之国”,“万乘之尊”。

以民为本

      儒家的政治理想就是实现仁政,仁政的核心就是以民为本。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者,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人民的利益,只有首先考虑人民的利益,才能真正领导好一个国家。孔子在这里提出了他的治国之道,即是处处从老百姓着想。作为一个最高统治者,不管他领导一个多大的国家,都需要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些职责包括:第一,要严格讲信用,遵守诺言,即所谓天子无戏言也。第二,不能奢侈,要勤俭节约。第三,要处处爱护百姓。第四,不能在农忙季节摊派劳役,只有人民丰衣足食,天下才能太平。归根到底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代表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才能治理好国家。所谓“仁者,爱人”,道出了孔子的中心思想。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这种民本思想,更加鲜明地提出了“民为贵,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不失诚信

      守信是重要的领导原则,言而无信,什么事情也办不成。秦国商鞅变法,就是从提高信用度开始的。商鞅深深懂得,要顺利推行变法,首先必须使自己在百姓中树立言必信,行必果的形象。于是在没有发布变法命令之前,在城南门竖立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向大家宣布:“谁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给予十金的奖赏。”市民都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搬走。商鞅就再次宣布:“能搬走木头的人奖赏五十金!”终于有人来搬走,马上就奖赏了五十金①。此事之后,颁布变法法令,没有敢不执行的,秦国很快走上了强盛的道路。正如《史记》记载:“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①出自《史记》卷68·商君列传第八:“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以法治国

      当今时代,只有维护法律的严肃性,才能从根本上取信于民。不能以人代法,以权代法,使国家无法取信于民。《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①:“皇上命令吏部尚书长孙无忌等与学士法官议定改换刑律,放宽绞刑五十条,改为断右脚趾。皇上还嫌它太惨,说:‘肉刑废除已久,应以另外的办法代替。’蜀王法曹参军裴弘献请改为加重劳役流放三千里,时间三年。皇上下招实行。皇上认为兵部郎中戴胄公直,就提拔为大理少卿。当时因为选拔人才中经常出现假冒资望、祖阴的人,皇上就下招命令自首,不自首者死。没有多久,有假冒事件发现,皇上要杀他。戴胄上奏说按照法律应当流放。皇上生气地说:‘您要守法,就使我失信吗!’戴说:‘命令出于一时的喜怒,法律是国家取信于民的根本。陛下痛恨选拔人才作假,因此就想杀了他。但当已经知道了这样违法,就应当绳之以法。这就叫做忍小忿而存大信。’皇上说:‘您能执法,我还有什么担忧呢?’戴胄经常不顾情面犯颜执法,言如泉涌,皇上都听从他,国家没有冤案。”②唐太宗从仁出发,不以个人的喜怒而违背法律的严肃性,从这一点可以证明他是一位仁君。

       ①唐太宗(598~649),中国唐代皇帝,即李世民,626~649年在位 ,李渊次子。唐太宗即位后 ,居安思危,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终于促成了社会安定 、生产发展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中国封建时代最著名的治世。太宗晚年著《帝范》一书以教戒太子 ,其中总结了他一生的政治经验,也对自己的功过进行了评述。   

      ②《资治通鉴》原文如下:“上命吏部尚书长孙无忌等与学士法官更议定律令,宽绞刑五十条,为断右趾。上犹嫌其惨,曰:‘肉刑废已久,宜有以易之。’蜀王法曹参军裴弘,献请改为加役流徙三千里,居作三年。诏从之。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阴,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泉涌,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提倡节俭

      提倡节俭,反对腐败,是天下大治的根本保障。不管是哪个时代,也不管是哪个帝王,只要上层统治者奢侈腐败了,就没有不灭亡的。《史记》记载黄帝:“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①意思是说黄帝勤政爱民,善于节制。《礼》记载,宰我问孔子说:“我听说黄帝在位有三百年,请问黄帝是凡人吗?为何能够活三百年呢?”孔子回答说:“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在生的时候,百姓得到他的利益有一百年;死后,百姓敬畏他的神灵有一百年;继后,又用他的教化一百年。所以说在位三百年了。”②

① 出自《史记》卷1·五帝本纪第一:“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

②大戴礼云“宰我问於孔子曰:‘予闻荣伊曰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耶?何以至三百年?。’”孔子曰:‘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也。’”

仁政爱民

     仁政的核心就是要“爱人”,所以儒家提倡王道,反对霸道。王道即是“仁民爱物”,霸道即是用暴力侵夺别人的利益。儒家认为君子仁民爱物,先从小事做起。《论语》记:“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①待物如此,待人可知。孟子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他见齐宣王不忍牛之觳觳而就死地,就称赞齐宣王“是心足以王矣!”他认为行王道,先当仁心不杀,“兽相食,且人恶之。”即禽兽互相吞食,人且厌恶它,何况人类互相残杀?孔子说“始作佣者,其无后乎!”即是说第一个造作木偶土偶来殉葬的人,一定会断子绝孙的!孟子解释说“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因为偶像是人形,却用来殉葬,非仁也。孟子说“仁者无敌”,能王天下。充满爱心的人,必然没有敌人。所以,是否“爱人”,是政治成败的关键

①出自《论语》述而第七
 楼主| 发表于 2005-7-16 10: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第六日  爱从自己身边开始[/center]

  【学而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①,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②。”

  【学而1·7】子夏③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学而1·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④改。”

      译文:孔子说:“同学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平易近人,做事谨慎,诚实守信,博爱众生,亲近仁者。这一切都做好了,还有余力的话,就可以去学习文艺了。”  

      子夏说:“敬重贤人,一看见他们就要肃然起敬,改变平时对人随随便便的态度。侍奉父母,能够尽心竭力;服务人民,能够鞠躬尽瘁。与朋友交往,诚实守信。如果这一切都做到了,即使他从来没有入学读书,我也一定认为他是很有学问的人了。”

      孔子说:“君子不自重,就不会有威严,即使学习,也不会牢固。做人要以忠诚和信任为根本,没有哪个朋友不如自己。有了过错不要怕改正。”


    ①“弟子” 之“弟”读dì,“出则弟”之“弟”读tì,通“悌”,指敬爱兄长。

    ②文,诗书六艺之文。古代称《诗》、《书》、《礼》、《乐》、《易》和《春秋》六种经书为六艺,儒家所谓的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等六种才艺也叫做六艺。

    ③子夏,孔子弟子,姓卜,名商。小孔子44岁。战国时很有名气,魏文侯以师礼待之。

    ④惮(dàn),畏难。

从孝悌到泛爱

      这三段话总结起来说的都是为人处世之道。第一条和第三条是孔子教育自己的学生时说的。孔子称呼自己的学生叫“弟子”,所谓弟子我们现在一般解释为“门徒”、“徒弟”,或者接受他人教导并帮助传播和实行的人。有人把“弟子”译为“后生小子”。还有译为“年轻人”的。我认为,孔子的弟子就是他的学生,年龄大的和小的都有,所以他称呼的弟子,可以简单译为“同学们”,年长、年少都是同学。孔子教育自己的学生在家和出家怎么去做好一个人。在家首先是尽到自己的孝道,这是孔子道德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也是当时的显学代表人物墨子①所反对的。墨子提出“兼爱”,故其“薄亲”,如反对儒家的厚葬以及种种繁琐的礼节。实际上,孔子教育弟子做人的入手处虽然是从家庭开始,但其归结点还是要爱洒众生,他说的“泛爱众”与“兼爱”并没有什么区别。孔子何尝不想人人都相互友爱,但是面对人欲横流的世界,如果不先从小我做起,又怎么能够趋向大我。如果实行墨子的“薄葬”,人们就不会尊重自己的父母。连父母祖宗都不要了,还谈什么兼爱呢?孔子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大道的境界,他的根本目的就是希望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礼记》礼运说:“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孔子说:大道推行的时候,夏商周三代的盛况,我没有看到,但我有志去实现。大道实行,天下为公。选拔贤才,荐举能人,互相信任,和睦共处。因此人们不单单是以自己的亲人为亲,而是以自己之亲推及别人之亲;人们不单单是以自己的儿子为子,而是以自己之子推及别人之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的人,都有所养。男婚女嫁,各得其所。人们都不会随意把财物丢弃在地上,也不会私藏而独自享受。竭尽自己的全力办事,并不是为自己。因此人们不用锁门想法防备别人,从来不会有盗贼出现。这种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社会,就是大同世界。)这就是孔子所追求的理想。从《礼记》孔子所感叹的那一段话来看,孔子希望爱心遍及一切众生,一切平等,没有分别,与佛家的大慈大悲又有什么区别呢?孟子②也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话。所以孔子、孟子的下手处虽是从身边的亲人开始,但最终也是要把爱心洒遍人间和众生。

      ⑤墨子(约前468一前376年间)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创始人。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久居鲁国。曾学习儒术,因不满其烦琐的“礼”,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墨子反对儒家的“天命”和“爱有差等”说,力主“兼相爱,交相利”。其本人有“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实践精神。他的“非攻”思想,体现了当时人民反对掠夺战争的意向,他的“非乐”、“节用”、“节葬”等主张是对当权贵族“繁饰礼乐”和奢侈享乐生活的抗议。他重视生产,强调“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他还提出“尚贤”、“尚同”的政治主张,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企图用上说下教的方法说服当时的王公大人,以改善劳动者、小生产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必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则得治”。墨子学说对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现存《墨子》五十三篇,是研究墨子和墨家学说的基本材料。

    ⑥孟子(约前372――前 289) 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最有影响的大师,封建时代被尊为“亚圣”,又与孔子并称“孔孟”。曾游历齐、宋、滕、魏等国。孟子则宣扬“仁义”,主张实行“仁政”、“王道”,与弟子著书七篇261章,即《孟子》。主张“省刑罚,薄赋敛”,使民有“恒产”,能安居乐业,并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劝告统治者要“与民同乐”,反对虐政害民。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的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的杰出散文著作。

“贤贤易色”就是不要女色吗?

      因为孔子教育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道德境界,所以他把做人的学问和读书的学问区别开来了。在孔子那里,真正的学问不是书本上的学问,而是他为人处事是否尽到了自己职责,是否符合“仁”的要求。孔子的学生子夏就特别理解孔子的这一番苦心。子夏所说的那段话与孔子的话没有什么区别。也是从出家和在家两个方面,说明怎么做人的道理。对于“贤贤易色”这句话也几种不同的理解。“贤贤”与孔子说的“亲仁”实际上没有区别,一般也没有引起歧义。问题是这个“易色”。朱熹①说:“贤人之贤,而易其好色之心,好善有诚也。”,意思是学习贤人的优秀品德,就会改变人的好色之心。这话实在不对劲。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里面说到这里觉得好笑,一旦亲近贤人,就连女色也不要了,女朋友不要了,太太也不要了。实际上孔子根本就不是这个意思。国内有些注本也觉得朱熹不妥。如杨伯峻译为:“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这样翻译也有点牵强。这句话就应从字面上去理解,“易”就是“改变”的意思,“色”即脸色和态度。看见有仁德的贤人来了,应该改变平时随随便便的态度。

     ①朱熹(1130~1200),中国南宋思想家。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朱熹早年出入佛、道。31岁正式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心儒学,成为程颢、程颐之后儒学的重要人物。他继承二程,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元朝皇庆二年(1313)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试士子,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精神支柱。朱熹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四书集注》、《四书或问 》、《 太极图说解 》、《 通书解 》、《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此外有《朱子语类》,是他与弟子们的问答录。

孝亲和事君

      子夏从孝亲和事君说了做人的基本要求。首先一个人要尽到孝道。所谓“事父母能竭其力”即是做子女的要尽心尽力去侍奉父母。《诗》说“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所要报的恩德,就好象苍天一样无边无际啊!)佛陀说:“父母之恩,世莫能报。假令左肩担父,右肩担母,大小便利,随之而下,亦不能报。又使尽世间珍羞,供养父母,经恒沙劫,亦不能报。”但是尽心竭力,还是要守自己本分。如果侵犯别人的利益去养亲,也不能叫做真孝。即使“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也要去全面衡量。《文昌化书》里面记载了文昌帝君①的一个故事说:“我的先父之所以冤死(被周厉王放逐),是因为南风成毁谤中伤,满朝都知道这件事。杀父的痛恨,我从来没有忘记。以后风成死了,他的儿子温叔,很有才能并且贤良。韦师氏曾对我说:“风成的儿子,勤奋学习,从不满足,讲话符合礼法,当今贵族子弟中没有他这样杰出的人。天命难测,竟没有意料到风成会有这样一个好儿子!”我与风成虽有不共戴天之仇,但听到他的儿子的善行,心里非常爱慕高兴。我提拔为大夫后,保氏职位缺人,就推荐温叔担任这个职务,并且自始至终帮助他做好这个职务。”所以从“小我”的孝还要过渡到“大我”的孝。“大我”的孝就是要把一切众生都当成自己亲人,正如佛陀所说,一切众生无量劫来,轮回六道,互为六亲眷属,所以都不应该相互伤害。

      “事君能致其身”就是一种“大我”的孝。君一般来说指君王,即统治者或者诸侯王。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里面解释为整个社会上的人,也很有道理。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么,象中国的雷锋、孔繁森等等都是这样的人。有这样一个历史故事:明朝淳安年间徐氏兄弟分家产,老大分得一匹马,老二分得一头牛,三寡妇分得一个阿寄老奴。阿寄年纪已经五十多岁了,寡妇哭着说:“马可骑,牛可耕,老仆只能白吃饭啊!”阿寄说:“难道主人以为我连牛马都不如吗?”于是就尽心尽力为主人出谋划策,发家致富。寡妇全部金银首饰,有十二金,阿寄把它拿去山中做油漆生意,一年得了三次利息,再过二十年,家产已达几万金。阿寄又帮助主母嫁了三个女儿,又请来老师教育两个儿子,长大后都娶了大家闺秀,并送入太学读书。阿寄一看见徐家人,即使是孩子,也一定下拜,从来没有轻视主母,她的女儿虽小,也不和她平起平坐。到最后得病快要死的时候,就拿出全家的粗细帐目,归还主母说:“老奴牛马之报已经尽了!”看他的家居,没有一寸丝一粒粟,一妻一子,衣服只能遮体罢了。这样的忠心真是世间少有,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⑧文昌帝君,道教奉祀的文章科举之神。又称文曲星,文星。来源于中国古代星辰崇拜,本为司命神,掌理人间禄赏仕进。

君子不交比自己差的朋友吗?

    “无友不如己者”朱熹是这样注解:“无、毋通,禁止辞也。友所以辅仁,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如果真像朱熹这样解释,孔子也不能是圣人了。只因为朱熹的注解被统治者提升为封建社会“开科取士”的依据,历代知识分子受其害的不少。不管哪位伟人,他们都是很谦虚谨慎的。佛陀说:“一切众生都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为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中国净土宗十三祖印光法师①曾经说:“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独我是凡夫!”孔子也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圣人千言万语都要我们消除分别心,发出平等心、慈悲心,怎么还会歧视众生呢?所以谦虚是一种美德,孔子在这里是加以提倡的。在《周易》上六十四卦,所讲的都是天地阴阳变化的道理,教人做人的方法。每一卦爻中,有凶有吉,凶卦是警戒人去恶从善,吉卦教人要日新又新。独有谦卦,每一爻都吉祥。《易》说:“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是故“谦”之一卦,六爻皆吉。(易经谦卦上说:“天的道理,不论什么,凡骄傲自满的,就要使他亏损,而谦虚的就让他得到益处。地的道理,不论什么,凡骄傲自满的,也要使他改变,不能让他永远满足;而谦虚的要使他滋润不枯。就像低的地方,流水经过,必定会充满他的缺陷。鬼神的道理,凡骄傲自满的,就要使他受害,谦虚的便让他受福。人的道理,都是厌恶骄傲自满的人,而喜欢谦虚的人。”)《尚书》说:“满招损,谦受益。”所以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的意思,就是要人永远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看一切朋友都没有不如自己的。这里与前面的“君子不重则不威”形成对比,“重”即自重,要增加人的自信心,人才能前进。但是过分的自信就会变成骄傲自满,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唯独自己一切都好,别人都不如自己。这样下去,君子也就变成小人了。所以“君子不重则不威”和“无友不如己者”从两个方面提出君子的处世的人生态度。

        ①印光法师(1861—1940),中国莲宗(净土宗)十三祖,名圣量,别号常惭愧憎。俗姓赵,名绍伊。陕西合阳人.二十一岁出家于终南山莲花洞寺,次年受具足戒,遍参南北丛林、归心净土宗。以后隐居终南入念佛三昧,又去普陀山闭关,朝夕念佛,深入大藏,几达三十年。徐蔚如、高鹤年二居士得遇,取其文,刊行于《佛学丛报》,名声大震。以后又到苏州报国寺闭关,初不见客,四方信众,归往日多,才延客开示。民国二十六年,避战乱于灵岩山寺。虽德行闻名四方,仍粗衣淡饭,洒扫洗涤。创办过南京念佛放生道场、佛教慈幼院、上海弘化社。流通《安士全书》等法典达四、五百万册,著有《印光法师文抄》。
发表于 2005-7-16 10:5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虎子,能不能说说以上内容是哪位大师讲的?偶等引用起来也方便哪!
 楼主| 发表于 2005-7-16 10: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to:老孙头

发表于 2005-7-16 11: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虎子这样隆重的回复!
 楼主| 发表于 2005-7-16 11: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论语》目录

------------------------------------------------------
第一日  寻找永恒的快乐
第二日  孝悌和仁的关系
第三日 说话的学问
第四日  定力从哪里来
第五日  治国之道
第六日  爱从自己身边开始
第七日  孝道的本质
第八日  孔子的人格魅力
第九日 处世的艺术
第十日 “好学”就是好好读书吗
第十一日  孔子的“大政治”
第十二日  孔子评《诗经》
第十三日 道德与法律
第十四日 从十五岁到七十岁的人生渐进六阶段
第十五日  孝子不能违背什么
第十六日 怎样才能做到孝
第十七日 养马与养亲的区别
第十八日  尊敬长辈最难做到的是什么
第十九日 何谓大智若愚?
第二十日  怎么看人?
第二十一日  孔子学琴的启示
第二十二日 君子不是“东西”
第二十三日 光会说话没有用
第二十四日 “入党”以后怎么办
第二十五日  学习与思考的关系
第二十六日  什么是异端邪说
第二十七日  求知的捷径
第二十八日  求官的捷径
第二十九日 治国的诀窍在用人
第三十日  民风的转变靠什么
第三十一日 孝与政治的关系
第三十二日 生命诚可贵,诚信价更高
第三十三日 孔子预测三千年
第三十三日 抨击见义不为的人
第三十四日 天子的舞乐到了卿大夫家
第三十五日 “ 礼”的根本要用“心”去体会
第三十六日 古代边远地区的民族
第三十七日 季氏祭祀泰山
第三十八日 君子参加的射箭比赛
第三十九日 从《诗经》中的美女看“礼”的根源
第四十日 有  “礼”的变质
第四十一日  向鬼神祈祷可以免灾吗
第四十二日  孔子为何称赞周礼
第四十三日  从射箭比赛看“礼”的体现
第四十四日 爱羊还是爱礼
第四十五日  君臣之间要建立什么关系
第四十六日 从《关雎》一诗来谈爱情
第四十七日  孔子怎么批评不懂装懂的宰我
第四十八日 孔子批评管仲
第四十九日 孔子谈音乐
第五十日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第五十一日 为何要选择住地
第五十二日 寻找富贵的捷径
第五十三日  怎么培养平等心
第五十四日  容人之过,见贤思齐
第五十五日 永生不死之“道”
第五十六日 读书人追求什么
第五十七日 君子如何面对天下的人和事
第五十八日  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第五十九日  礼让可以治国吗
第六十日  如何立身处世
第六十一日  孔子给曾子传授“一贯之道”
第六十二日  如何对待父母的错误
第六十三日 父母在,不远游吗
第六十四日  君子为何不多说话
第六十五日  直言可贵
第六十六日  孔子选女婿
第六十七日  孔子评论子贱和子贡
第六十八日  孔子称赞冉雍和漆雕开
第六十九日 子路是个什么人
第七十日 孔子给学生打评语
第七十一日 孔子和子贡说颜回
第七十二日  宰予朽木不可雕吗?
第七十三日  无欲则刚
第七十四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七十五日  孔子眼里的好官
第七十六日 贤相晏子的魅力
第七十七日  迷信与占卜
第七十八日 什么人才算得上“仁”
第七十九日  月是故乡明
第八十日  孔子评古人
第八十一日 孔子和学生谈理想
第八十二日 出身低贱的冉雍有多大本事
第八十三日  颜回的仁
第八十四日  孔子的经济学
第八十五日  什么人适于从政?
第八十六日  伯牛之病
第八十七日  “君子儒”和“小人儒”
第八十八日 与众不同的两个人
第八十九日  “道”不远人
第九十日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第九十一日  三种人
第九十二日 敬鬼神而远之
第九十三日  智者和仁者的区别
第九十四日  回归古道
第九十五日  骗人等于骗自己
第九十六日  孔子见美女
第九十七日  中庸之道
第九十八日  述而不作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第九十九日  孔子的“忧”和“乐”
第一百日  有教无类,全面发展
第一百一日  启发式教学
第一百二日 圣人与众不同的地方
第一百三日  命自我立
第一百四日  谨慎面对三件事
第一百五日  音乐的威力
第一百六日  智慧和口才
第一百七日  富贵如浮云
第一百八日  学《易》可以趋吉避凶
第一百九日  圣人饿肚子的时候
第一百一十日  子不语什么
第一百一十一日 面对恶人的时候
第一百一十二日  愿得天下英才而教之
第一百一十三日 仁民爱物
第一百一十四日 浪子也有回头的时候
第一百一十五日  “仁”的顿悟
第一百一十六日 同姓不婚
第一百一十七日  谦虚让我们走向真理的顶峰
第一百一十八日 圣人的祈祷
第一百一十九日 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
第一百二十日  君子与小人各有什么心境
第一百二十一日  地位越高,架子越小
第一百二十二日 不要王位的人
第一百二十三日  “礼”的内涵和作用
第一百二十四日  临终前的曾子
第一百二十五日  曾子评颜子
第一百二十六日 君子可以托六尺之孤
第一百二十七日  在诗书礼乐中成长
第一百二十八日  民可使由之
第一百二十九日  动乱的根源
第一百三十日  君子不可骄傲或吝啬
第一百三十一日  读书做官吗
第一百三十二日  隐士风度
第一百三十三日  “狂”好不好
第一百三十四日  尧舜禹三代之治
第一百三十五日  孔子“三不言”
第一百三十六日  变中求不变
第一百三十七日  从“无我”得到生命的解脱
第一百三十八日  圣人不怕杀头
第一百三十九日  孔子是圣人吗
第一百四十日  没有知识的“知识”
第一百四十一日  龙凤不见了
第一百四十二日  孔子礼让三种人
第一百四十三日  孔子要卖美玉
第一百四十四日  孔子说自己的本事
第一百四十五日  河边的哲学思考
第一百四十六日  欲海谁回狂?
第一百四十七日  颜回的精进
第一百四十八日  后生怎么才可畏
第一百四十九日  匹夫不可夺志
第一百五十日  孔子的“三达德”
第一百五十一日  正与反的辩证关系
 
出版前言

      常言道:“半部论语治天下。”靠什么治天下?靠《论语》中的大智慧!《每日论语》书名的寓意就是让我们每天都在圣人的大智慧中陶冶自己的身心,大而成就自己入世的事业以至于生命的解脱,小而也能够解决人生的各种问题和烦恼。2000年各国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发表了宣言,其中说:“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从中国的孔子这里找智慧,就要从《论语》里面去找智慧。

    要想得到人生的大智慧,我们每天都不能忘记读诵《论语》、学习《论语》和运用《论语》。“每日论语”的意义在于提醒每一个人,每天都能从《论语》中吸取人生的智慧,来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和生活质量。即如《论语》所言:“朝闻道,夕死可焉!”、“吾日三省吾身”!每天的学习都不间断,一辈子都不间断,那么我们就自然会得到人生的真正快乐与幸福!

    自古以来,儒家思想就是中国人的正统思想。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论语》是东方的圣经,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生命力最强大的著作之一。过去《论语》是科举考试的教材,现在我国教育部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里面也明确规定为中学生的必读书籍。《每日论语》为我们认认真真一字一句学《论语》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每日论语》注重从大道之理去分析圣人的微言大义,其最大的特点是从人文典故或历史故事中来阐述孔子的思想,旁征博引,儒释道等各家思想互相融通,让我们在比较分析中和典型的事例中去体会圣人的大智慧。有关《论语》文义的翻译和注释,综合了古今多种注解,对一些有争议和误解的地方,作者提出了新的理解,给人以新的思想启迪。

      这本书注重通俗性与学术性的统一,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思想性与故事性的统一。《论语》的精神是出世不离开入世,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所谓出世就是生命的最高境界,所谓入世就是生命的最高境界还得落实到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出世的精神不是离开现实生活的高谈阔论。所以《每日论语》通过对圣人智慧的阐述,使出世的最高境界不再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

     如果我们一年365天每日都不间断地学习《论语》,不仅生活的天地会焕然一新,而且人生将更有意义,并找到生命的真谛。现在《每日论语》第一版只是象征性地编写到151日。第一版发行后,我们将根据读者的需求及时推出第二版增补本。

     这本书适合于老中青各种层次的读者。一般青少年读者,可以从学习古文中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把圣人的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解除青少年时期的许多烦恼。对于广大中老年读者,每天读一则,则能以道养身,日趣圣人之境界,并得到人生的许多感悟。

巴蜀书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3-29 08:55 , Processed in 0.10667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