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舟人 发表于 2005-8-15 17:58:55

流入内地的港澳台词语

作者:彭宗平
来源:《北京日报》
2005.8.1

      近几年来,流入内地的港澳台词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共同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认知条件为基础的词语,例如:草根(平民百姓)、人蛇(非法偷渡者)、牛肉干(夹在车窗上的违章罚单)、红衫鱼(百元港币)、垃圾虫(乱扔垃圾的人)、私隐(隐私)。一类是能为不同地域的使用者所理解、所接受的新生事物命名类,
如:楼盘、物业、巴士、八卦、蛇头、靓女、问责制、烂尾楼、弱势群体、按揭、劲减、松绑、拍档、违例、泊车、缩水、炒鱿鱼、包二奶、耍大牌。

  以上两类都是内地能够接受的。

  另外,还有一些是内地已经有的不需再借鉴的词语,如:防盗眼(猫眼)、滑鼠(鼠标)、按金(押金)、渴市(畅销、走俏);带有方言含义和方音特用字,或夹用英文的不易借鉴的,如:揾银(挣钱)、企街(妓女站在街边拉客)、辘咭(刷卡)、睇水(望风)、开O.T(加班)、乱UP(胡说八道)、快D(快点儿);与现有词语发生混淆的不能借鉴的,如:单位(单元房)、书记(文书)、取料(采访新闻)等。

foglia_f 发表于 2005-12-18 14:28:35

可是真正使用与否,却要看使用者的态度啊。象”巴士“,内地不是有”公共汽车“吗?然后用”公交车“,”公车“,可是还是有很多人喜欢说”巴士“,为什么?

常舟人 发表于 2005-12-19 07:17:11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啊!

词汇变异产生纷繁,纷繁才多姿多彩啊!现在的普通话词汇是真正意义上的满园春色。放眼全球华人社区词汇,就更五彩缤纷了。让我们期待编纂中的《全球华语词典》早日问世。

foglia_f 发表于 2005-12-19 18:16:41

所以我觉得这句话有点绝对化了:“还有一些是内地已经有的不需再借鉴的词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流入内地的港澳台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