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舟人 发表于 2006-1-7 11:03:26

要有海纳百川的从容襟怀

汪惠迪
      去年圣诞节和元旦前夕恰好都是星期六,所以许多商店决定延长营业时间,直至午夜才打烊。早报获悉后便在头版发了一则新闻,标题是“未来两个周末圣诞‘血拼’到午夜”。不料因为用了“血拼”一词而招致读者严厉的批评。有位读者写信给报馆,责问“堂堂大报因何沦落到与低俗无知者同流合污”?
      我猜,“低俗无知者”是指“血拼”一词的始作俑者和追随者,还有那些把它挂在嘴上的“血拼一族”,他们竟然造出或应用这么“低俗”的词儿。“同流合污”者自然是说写新闻的记者、编新闻的编辑,还有让“血拼”见报的编辑部的有关人士,他们在“堂堂大报”工作,竟然照用这个“低俗”的词儿,或为它开放绿色通道,以致“谬种流传”,让污水流进华语。
      早报错了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血拼”是什么“东东”——请原谅,我没有用“东西”。
      “血拼”是用“增义音译法”,从英语的shopping翻译过来的汉语外来词。“增义音译”是指汉语处理音译外来语词的时候,汉字不仅是表音的符号,往往还兼有表示意义的功能,而且有时词义有所增值,并不局限于外语词语固有的意思,诸如“可口可乐”(coca-cola)、“黑客”(hacker)、“伟哥”(viagra)都是(王希杰:《修辞学导论》第158页,浙江教育出版社)。
      “血拼”的原产地可能是台湾,然后流传到港澳、新马和中国大陆等华人社区,已经成为国际流行语了。较早收录“血拼”的新词语词典叫《酷语2000》(钱乃荣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释义是“购物”。这本小词典编得有点特别,在词条下除了释义和例句外,对有些词语还“作些说明或议论”。对“血拼”的“说明”是“来自香港”。“议论”则有一段:“很佩服发明者出众的想象力——从口袋里大把大把地掏出‘血汗钱’,不是‘大出血’是什么?何况在那样一个购物天堂(指香港),‘血拼’是件快乐的事,在铜锣湾或是中环逛上一圈,不知不觉中,就把你的‘血’拼光了”。这是对用“血拼”对应 shopping的一种说明。另有三种说法:
      一是在抢购热潮中,常会在匆忙之中选错货品,回家后才发现,因后悔而吐血(当然是夸张之辞);二是价廉物美,许多人买到囊空如洗始肯停手,心有不甘地回家,就像被抽干了血那样。待“疗”好钱“伤”,重新出战,再“血拼”一场;三是商家自称不惜血本,大平卖、大出血。据说,第三种说法最不可信,因为人们看到顾客疯狂血拼时,商家无不窃喜甚至喜形于色。
      我认为不管哪一种说法,用“血拼”音译shopping,是谐译,“血拼”则是戏谑语,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消费者在购物时的状态。先富起来的中国人,他们的“血拼之旅”已由港澳、新马泰转战至东京、巴黎。中国游客在境外人均消费已达987美元,为全球之冠。巴黎某名店负责人说,一次,他们接待30个中国旅客,在一小时内买了50万美元的东西。这种买法,这种买相如果仍用“购物”描述,你觉得生动不生动?我觉得太平淡了,无法反映这帮购物狂的花钱豪情。用“血拼”,在“血”(shop)中“拼”(ping),就传神得多形象得多生动得多。
      佳节将至,辛苦了一年的新加坡人,尤其是年轻人要好好奖励一下自己,买东西要买到半夜三更,或者到三更半夜才去买。有鉴于此,早报采编人员用“血拼”表述,我认为用得很好。要说时髦,其实也不是太时髦了,因为“血拼”用了几年了,可是无论如何比“购物”要新鲜得多,“购物”用了几百年了吧?附带介绍一下,同是shopping,有许多人用“瞎拼”。我认为不如“血拼”到位,钱再多也是真金白银,是辛辛苦苦赚来的,还不至于闭着眼睛瞎买一通吧?不过,从夸张的角度来看,“瞎拼”也是蛮不错的。所以在搜索网上,我们可以看到,“血拼”的用例是“瞎拼”的25倍。
      上面的语用事实告诉我们,早报用“血拼”并不是“沦落”,而是“提升”,是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报纸报道新闻,理应同时采用新词新语,而新词新语往往是通过媒体得以传播的。报纸应当与时代同步前进,与受众同步前进。
      新加坡从开埠那天起就是一个开放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一个遐尔闻名的国际大都会了。新加坡的特点就是多元化、现代化、个性化、精致化,新加坡人应该有海纳百川的从容襟怀。
      新词新语扩大了我们的视野,影响了我们的语文生活,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今天是生活在地球村里,而不是在早年的甘榜里,决不能对自己看不懂的或不习惯用的,就采取否定的态度,不容许它存在。那种保守的老化的思维模式和语用观念必须转变。看不惯听不懂,就要多思考多学习,而不是自以为是地粗暴地把人家教训一通。不要以为自己只是在批评早报,其实被批评者斥之为“低俗无知”或“同流合污”的是大中华地区千千万万在使用“血拼”的人。我想,批评者的本意也不是要得罪广大的“血拼一族”吧。


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2006年1月5日言论版

孙兰荃 发表于 2006-1-8 12:37:51

支持汪先生的观点

那位读者的指责是不可以的。因为语言它就是约定俗成的东西。

foglia_f 发表于 2006-1-8 16:28:53

如果只看标题,确实有点吓人,因为会联想到“流血火拼”,那可就成了恐怖主义了。不过细看,倒也真是血拼一词用以疯狂购物再好不过了。
语言如果没有了新词汇就会死掉的。

mengqing 发表于 2006-1-8 22:01:55

如果没有“新词”,还会有语言吗?

从语言诞生的那天起,“新词”就是一个接一个诞生。

没有“新词”,就没有语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要有海纳百川的从容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