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的轻波 发表于 2003-10-5 01:23:47

离开方言成吗?

作者: 王建章
寄件者:南腔北调(Knife.Lee) (tony_hit@hotmail.com)
主旨:离开方言成吗?
View: Original Format
网上论坛:alt.talk.weather
日期:2001-06-28 05:47:47 PST
---------------------------------------------------------------------------------------------------
  近些年,无论在荧屏、银幕还是舞台,方言横溢,什么南方的、北方的,粤、
沪、川、陕、东北、西北等南腔北调不绝于耳,各地方言都成了艺术,每当人们看得起
劲的时候,呜啦一声一句方言,让人听又听不懂,猜又猜不准,气得人火冒三丈,于是
骂娘声四起,这是看电视看电影或看戏经常出现的局面。既然,那方言如此不得人心,
为什么还是绵延不绝呢?我看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一是导演需要。中国的导演和外国的导演不一样,不顾观众的反映,只管自己"
玩",因为很多大导演都是不小心"玩"出来的,因此,导演"玩"什么,你观众就得看什
么,连方言都听不懂的观众,就不配看我的作品。那可爱的、作料般的方言,往作品里
一放,多在大气、多幽默、多花哨!你听不懂?听懂就糟了,听懂了,我那捉襟见肘的
手艺还糊弄谁。有人说,这中国的导演就是和别人不一样。是的,长相上我们满脸是大
胡子,说话上尽说些听不懂的话,方言总还是中国话,我们拍片子一天要说好几十个
"OK"呢,那是外国话,你就更听不懂了。

      二是演员的需要。可以说当今演员成群,但是我敢说,有不少是靠方言撑着的。
比如赵本山,虽然他演技很高超,但他敢离开方言吗?我敢说,如果离开方言,老赵恐
怕与我老赵恐怕与我老王差不多,老赵尚且如此,其他演员离开方言的惨象就可想而知
了。在当今文艺舞台上,小品是各种方言烂筐,有时候我不喜欢小品,就是因为很难忍
受那几个演员尖着嗓子吼方言。说方言很简单,只要有个烂记性就行,而要有一身好
技,那就不是一日之功了。作为演员来说,方言能够巧取一些廉价的笑声和掌声,但成
就不了大事业。

      三是媚俗的需要。方言是媚俗的需要,这主要表现在一些电视台和广播电台举办
的文艺节目上。比如笔者所在地是与粤语八竿子打不着的地方,可是当地的电视台在文
艺节目中的一男一女主持人,硬硬的舌头,干干的嗓子,鼻子永远不通地学着那南方软
语。每当到此,我就果断地换频道,因为看见那一男一女就心烦。这是犯什么病了,难
道普通话成了"下人语"了?我曾问过那家电视台,为什么主持人说那种话?电视台的答
复是,现在一些人尤其是年轻人喜欢这口音。悲哀,国语的悲哀!

      普通话是作为国家通用语的科学选择,它能为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而且学起来
方便,易于掌握。实践已经证明普通话在促进国人交流和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
作用,是任何方言不能与之比拟的。方言,永远是一方之言,它的使用人群远远小于普
通话。因此,我希望我们的影视作品和各种媒体,少做些破坏祖国语言的事情,多做些
宣传普通话的好事,人们会永远感谢你们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离开方言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