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禾妞 发表于 2006-5-23 16:05:07

福建规范语言文字 “粉丝”等网络语言没遭禁

来源: 新华网 2006-03-31 15:32:01 

  本月初上海立法禁止网络语言使福建省正在进行的语言文字立法备受关注。3月28日,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了《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草案并未出现对网络语言有所限制的规定。

  此次审议相对初审,增加了应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用字的10种情形,其中最后一种情形涉及网络,但也仅仅是规定网站的网页用字、中文信息技术产品的用字应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用字,而使用“美眉”、“恐龙”、“PK”、“粉丝”等网络流行语言并未被判定为违法行为。对此,省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解释说,对于网络语言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一些网络语言因为使用多了也许以后就能变成约定俗成、可登大雅之堂的词汇。

  除了未禁止使用网络语言,二审稿还有一大亮点,即在市民关注的道路、建筑物乱命名管理方面有了明确说法,今后这项工作将由民政部门主抓。乱命名有几种情况,一种是名不副实,如明明没有花园的小区要叫某某花园等;还有一种是道路、建筑物名称标志不使用规范汉字或命名格调低俗。出现这些情况,民政部门要协同有关部门对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整改,拒不改正的将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李白蕾)(来源:福州日报)

柴禾妞 发表于 2006-5-23 16:07:36

沪新闻报道出现恐龙PK粉丝等网络语言属违法(图)

来源: 新华网2006-03-02 08:02:02  

上海立法禁止网络语言

http://cimg2.163.com/catchpic/2/21/21AF00249807053CABAF04691278CC4D.jpg

  新华网上海3月1日电(记者季明)从3月1日起,如果在上海的政府文件、教科书和新闻报道中出现诸如“美眉”、“恐龙”、“PK”、“粉丝”等网络流行语言,将被判定为违法行为。

  根据1日起开始生效的《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国家机关公文、教科书和新闻报道中将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言。这也是国内首部将规范网络语言行为写入法律的地方性法规。

  对于这部包含限制网络语言使用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王耀羲解释说,汉语文出版物种类众多,包括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期刊、图书这类出版物针对其读者群使用一些网络语言是可以的。但是,教科书作为一种特殊的出版物,对语言文字使用有示范和规范的重要作用,应当对其使用网络语言作出禁止性规定。

  此外,新闻报道由于对社会影响大,也应当对其使用网络语言作出限制性规定。因此,《办法》规定新闻报道除客观需要外,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汇。在日常对话和写作中频频使用网络语言,在中国的年轻人中已成风尚,但是许多教师和家长对许多未成年人的作文里也大量出现网络语言,感到无法容忍,他们担心长此以往,未来的中国人将无法再写出诗一般的语句。

  前不久,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汉语的危机》一书,指出英语的围困、翻译腔的盛行、网络语言的失控等等,已经对汉语的纯洁性造成了严峻的挑战。

  台湾作家白先勇在总结现代汉语的命运时说:“‘百年中文,内忧外患’。其一是受西方语言冲击,汉语被严重地‘欧化’,其二是受到网络等大众文化及现代传媒的冲击、渗透与同化。”

  上海立法限制网络语言“泛滥”,绝不止停留在文字层面。根据规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语言文字使用进行管理和监督;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和信息产业等行政管理部门,则负责对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媒体以及中文信息技术产品中的语言文字使用进行管理和监督。同时,上海各级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还建立起监测工作网络,对各类媒体、公共场所用语、用字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向社会公示。

  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朱蕾说,“层出不穷的网络语言,我们不能一概否定”。她举例说,版主、主页、链接、下载、上传等词汇都源自网络,但符合现代汉语词汇、语法规范和汉语造词规律,充满时代气息,这样的词语不妨大胆使用;而“青蛙”、“:P(吐舌头笑)”、“7456(气死我了)”等词用数字和符号,虽在部分年轻人中流行,但还是应该把它限制在网络生活之内。

  不过对于上海地方的这项新规,还是有许多网民表示不同意见。上海一位中学教师在网上留言说,网络语言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由许多人集体创作而成的,有其诙谐、智慧的闪光点,如果一概进行封杀,其实也就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上海大学教授李白坚认为,如果仅仅是禁用,也许很难起到所预想的效果。中国人大可不必视网络语言为洪水猛兽,而是应该以一种更平和的心态去面对,通过提高国人对汉语的鉴赏力,教会大家如何进行甄别,吸收接受有思想有创意的健康的网络语言,而摒弃那些低级粗俗的语言。

柴禾妞 发表于 2006-5-23 16:13:32

相关链接

上海立法禁网络语言 PK、粉丝不能乱用(图)

上海将规范网络语言行为写入地方性法规草案

上海拟立法规定教科书不得出现"PK"等网络语言

上海教科书拟禁用PK等网络语言 将引入城管管理

上海学校教科书拟禁用“PK”等网络语言

大背景
·媒体使用网络语言将受限 “PK”等词不能乱用
·网络短信校园流行 “快餐文化”挑战传统文化

·网络语言一头雾水 媒体时代的流行共识?

http://cimg2.163.com/cnews/0602/23/spread_arrow.gif


热新闻
·上海将规范网络语言行为写入地方性法规草案
·上海出台规定限制使用网络语言但不排斥方言
·沪拟立法规范普通话 “说话”不合格或影响就业
·儿网络方言搞晕父亲 专家称造词是破坏普通话
·四川一名14岁女儿网络语脱口而出 母亲气个半死

http://cimg2.163.com/cnews/0602/23/spread_arrow.gif


冷观点
·人类网络聊天着装进化简史
·专家:让网络语言留在网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建规范语言文字 “粉丝”等网络语言没遭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