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glia_f 发表于 2006-5-25 18:36:35

请教一个字:赊

请教各位,“赊”字可有“距离远”之意?

影達 发表于 2006-5-26 00:52:35

有的。王勃《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foglia_f 发表于 2006-5-26 11:54:13

请教影达先生:这个可是“赊”的本意?

影達 发表于 2006-5-26 14:36:19

赊字从贝,所以本义应该是和买卖货物有关的赊欠,不知会不会由延期付款而引申为遥远。

foglia_f 发表于 2006-5-27 16:04:08

谢谢影达先生!我还想知道除了王勃用“赊”指遥远之外,还有谁这样用吗?既然不是本意,那是从什么时候有这样的意思的呢?

影達 发表于 2006-5-28 03:51:32

戎昱《桂州腊夜》:“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韩愈《赠译经僧》:“ 万里休言道路赊,有谁教汝度流沙。”

在网上搜查“路赊”,可以见很多人用过的,如刘遵《相逢狭路间》:“青楼临上路,相期觉路赊。”

此外,“赊”还有长、久、渺茫、稀少等意思,我觉得都是引申而来的。《慈恩传》:“死期已至,势非赊远。”

什么时后开始有遥远的意思,就不清楚了,不能从上面几个出处下个断言的。待有识者赐教。

孙兰荃 发表于 2006-5-28 10:14:05

《辞源》中“赊”的义项及其产生时间

1.买物还偿其价曰赊(《周礼》,先秦)。
2.宽松、迟缓(《文选》,南朝梁)。
3.长、久、遥远(《玉台新咏》,南朝)。
4.稀疏(《杜工部草堂诗笺》唐)。
5.奢侈(《后汉书》,南朝宋)。
6.助词,表语气。(韦应物诗,唐)

[ 本贴由 孙兰荃 于 2006-5-2810:16 最后编辑 ]

foglia_f 发表于 2006-5-28 16:01:03

谢谢两位版主指点!!!

xiaown 发表于 2006-7-19 15:01:27

学习了谢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请教一个字: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