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音的记录和整理
来源:http://elearning.ccnu.edu.cn/普通话语音系统和汉语各个方言的语音系统有整齐的对应关系。因此在学好普通话语音的基础上,还应该对方言的语音系统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学好普通话语音,才能开拓学习汉语语音的视野。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记录和整理方音的一些基本方法。
一方音的记录
记录方音一般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订的《方言调查字表》为材料。它是以广韵音系为框架,用现代语音学原理加以编排的。记录完这个调查字表,便能摸清某个方言的语音系统,并能比较容易地整理出方音跟普通话、古音的对应关系。《方言调查字表》由声韵调例字表和单字表两部分构成,声韵调例字表字数较少,通过它可以整理出方音的语音系统,单字表字数比较多,通过它可以整理出方音的同音字表。
1.声调的记录
记录方音的声调可利用《方言调查字表》中的《声调例字表》。见下:
声调例字表
第一组1高猪专尊低边安
2开抽初粗天偏
3婚伤三飞
4穷陈床才唐平
5寒神徐扶
6鹅娘人龙难麻文云
第二组7古展纸走短比碗
8口丑楚草体普
9好手死粉
10 五女染老暖买网有
11 近柱是坐淡抱
12 厚社似父
第三组13 盖帐正醉对变爱
14 抗唱菜怕
15 汉世送放
16 共阵助贱大病
17 害树谢饭
18 岸让漏怒帽望用
第四组19 急竹织积得笔一
20 曲出七秃匹
21 黑湿锡福
22 割桌窄接搭百约
23 缺尺切铁拍
24 歇说削发
25 月入六纳麦袜药
26 局宅食杂读白
27 合舌俗服
《声调例字表》是按古调类和古声母的清浊排列的。第一组是平声字,其中1-3行是清声母字,4-5行全浊声母字,第6行是次浊声母字。第二组是上声字,其中7-9行是清声母字,第10行是次浊声母字,11-12行是全浊声母字。第三组是去声字,其中13-15行是清声母字,16-17行是全浊声母字,18行是次浊声母字。第四组是入声字,其中19-24是清声母字,25行是次浊声母字,26-27行是全浊入声字。
2.声母的记录
记录方音的声母可利用《方言调查字表》中的《声母例字表》。见下:
声母例字表
第一组布—步别怕盘门—闻飞—灰冯—红 扶—胡
第二组到—道朵太同南—蓝怒—路女—吕莲—年—严
第三组贵—跪杰开葵岸—暗化—话围—危—微午—武
第四组精—经节—结酒—九秋—丘
齐—旗修—休全—权旋—玄
第五组税—费
第六组糟—招—焦仓—昌—枪曹—巢—潮—桥散—扇—线
组—主—举醋—处—去从—虫—穷苏—书—虚
增—争—蒸僧—生—声粗—初锄—除丝—师—诗
第七组认—硬绕—脑—袄若—约闰—运而—日
延—言—然—缘—元软—远
声母例字表共有115个字,可以分为七组。这个例字表是按北京音排列的,同时照顾古音。第一组考察北京唇音声母字在方言中的读音,第二组考察北京舌尖声母字在方言中的读音,第三组考察北京舌根音字和零声母字在方言中的读音,第四组考察方言尖团音的分合情况,第五组考察北京话sh与u介音拼合时方言的读音,第六组考察北京话塞擦音和擦音在方言中的读音,第七组考察北京话r、n以及零声母在方言中的读音。
3.韵母的记录
记录方音的韵母可利用《方言调查字表》中的《韵母例字表》。见下:
韵母例字表
第一组资—支—知耳爬 河蛇
第—地 架姐
故 花过
野—以—雨色 虚靴
第二组直日辣舌合割北百
急接夹铁—踢落—鹿—绿
木出刮各—郭—国活
确—缺月—欲—药
第三组盖—介倍妹饱—保桃斗—赌丑母
怪—桂—贵帅 条流 烧收
第四组短—胆—党酸—三—桑竿—间含—衔根—庚
减—检—紧—讲连—林—邻—灵心—新—星
光—官—关良—廉魂—横—红温—翁东
权—船—床圆—云群—琼—穷勋—胸
《韵母例字表》共有111个字,可以分为四组。第一组考察北京开尾韵在方言中的读音,第二组考察古入声韵在方言中的读音,第三组考察北京元音韵尾在方言中的读音,第四组考察北京鼻音韵尾在方言中的读音。
4.记录方音是应注意的问题
在记录声韵调例字表时要注意下面的一些问题:
第一,记录方音一般从声调开始。声调记音就是记录声调例字的调值。记调值一般用五度标调法,可以用调型符号或数字表示五度音高的变化。记字调时要仔细辨别音高的变化,确定调值时要注意字调的相对音高。调值记录完毕以后,再进行调类的归纳,把调值相同的字合为一类,调类的名称仍然沿用古代平上去入四声的叫法,如果每一类内部还有分化,则按声母的清浊分为阴阳两类分别命名,即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声调记音可以让发音人先把例字表每一行的第一个字读一遍,看看可能有几种调值,然后一行一行地记,调值记在每行例字的末端,一行之中如有不同的调值,可把少数不同的字圈起来,并记下不同的调值。
第二,调值、调类确定以后再记声母例字和韵母例字。一般情况下,声母和韵母例字的声韵调要全记下来,如果记全字音有困难,也可以分开记,声母例字只记声母,韵母例字只记韵母,然后再从头来记每个字的全字音。
第三,声母韵母例字表中,有些字之间有一条横线,这是比较字音用的。前后两个字完全同音或不同音的,可以在横线上用不同的记号表示出来。
第四,方言里有些字有文读和白读的分别时,文读和白读都要记下来,并且用不同的记号表示出来。
第五,整理出声韵调的初稿。声韵调的排列要按音理排列,并列举有代表性的例字。
二方音的整理
1.音位的归纳
上面记录的声韵调例字,是按照音素的实际读音记录的,下面的工作是归纳音位,即将那些具有辨义功能的因素分为不同的音位,将那些不具有辨义功能的音素并为同一个音位。在归纳音位时应该注意语音的对补性、相似性、系统性等基本原则。
如果几个相关的音素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能够区别意义,那么这几个音素具有音位的性质。例如北京话的“霸”和“怕”,韵母和声调相同,其意义区别是通过声母和来实现的,那么和就具有音位性质,应该归纳为两个不同的音位。如果几个相关的音素出现在互补分布的语音环境中,那么这几个相关的音素就可以合并为一个音位。例如北京话的元音和[ɑ]出现的环境就是互补的,出现在韵尾或的前面,[ɑ]出现在韵尾或的前面,而没有韵尾的时候是,那么这三个元音就在北京话中就应该归纳为一个音位。
在归纳音位时应该注意相似性原则,即属于同一音位的几个不同音位变体在音值上应该具有相似性。例如北京话的舌面音[þ]和舌根音出现的环境是互补的,前者只能和齐齿呼和撮口呼韵母相拼,后者只能和开口呼和合口呼韵母相拼;但从相似性原则考虑,两者在音值上的差别明显,所以应该归纳为不同的音位。需要指出的是,几个音素的音值是否相似,应该以说这种方言的人的语感为标准。
语音系统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系统性,因此在归纳音位系统时一定要考虑系统性原则。这种系统性表现在音位上就是音位往往呈现出很整齐的对应关系。例如北京话中有和、和、和、和、和的对立,它们一个不送气一个送气。又如上海话中有和、和、和的对立,它们一个是清音,一个是浊音。当然,一个语音系统不可能所有的音位都存在这种整齐的对应关系,也有少数不整齐的现象,例如在北京话语音系统中只有舌尖前清擦音,而没有与之对应的舌尖前浊擦音。
2.音系的描写
整理方言除了要归纳一个语音系统的音位之外,还要对这个语音系统的语音成分、结构规律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说明,这就是音系的描写。下面以湖北宜昌方言为例,说明在对音系描写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方言的声韵调通常采用列表的方式进行描写。声母表按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排列,同一横行发音部位相同,同一竖行发音方法相同。韵母表要照顾介音、主要元音和韵尾,通常按四呼排列,开尾韵在前,尾、尾、鼻韵尾、塞音韵尾韵母依次随后。声调表按古调类平上去入次序排列,分阴阳的先阴后阳。
第二,声韵调表里的音标符号标注的是语音系统的音位,但是它们所代表的实际音值有时候可能有些出入,所以列表之后还得给这些音标符号作些简要的说明。
第三,声韵调表中都要列举有代表性的例字。例字一般要大致能反映声韵调的拼合情况;如果一个音位有不同的音位变体,那么要尽量把每一个音位变体的代表字列出来;例字要尽可能地提供古今语音演变规律和方言之间的语音对应规律的线索。例如宜昌方言的平舌音z、c、s包括了北京话的平舌音和卷舌音,那么例字要能反映这种对应关系。
宜昌方言的声韵调系统
1.声母(18个,包括零声母)
p包倍笔 pÁ 坡普迫 m麻买貌 f夫肥放
t 多岛得 tÁ 他涛特 n拿努略
ts 资最主 tsÁ 此擦茶 s斯扫舒
½ 柔绕如
tþ 机建甲 tþÁ 其巧洽 þ西袖学
k规改戒 kÁ 堪考困 x挥好懈
Ø埃摇于
n可以自由变读为l,n与l不区分意义。
t§、t§Á、§与ts、tsÁ、s相混,都念成舌尖前音ts、tsÁ、s,但有舌尖后浊擦音声母½。
零声母字的范围比普通话的略大些。如“牛、逆、孽”等古疑母字,宜昌话都念成零声母。
2.韵母(37个)
a 马诧八 ia嘉雅夏 ua瓜夸化
o波泼莫 io约脚却 uo多卧课
F则车射 ie耶且铁 ye掘雪月
µ去
Ô儿耳二
紫词是 i比皮益 u布故忽 y鱼举叙
日
ai 该开彩 uai淮外快
ei悲培每 uei灰翠微
au高到劳 iau焦消要
«u 头走沟 i«u流就秀
an南谈看 iEn廉剑言 uan酸管弯 yEn权宣院
«n跟深邓 in音心星 u«n温困昏 yn均群训
aN张刚昂 iaN讲良样 uaN光黄望
oN东中宋 yN雄穷勇
uo在零声母音节中和与组声母相拼时更为明显。
µ是后、高、不圆唇元音,宜昌市方言中µ韵母字只有一个kÁµ(“去”的口语音)。
韵母只与[½]相拼,常用字只有一个“日”字。
开、合、齐、撮四呼齐全,撮口呼韵母最少,只有y、ye、yEn、yn、yN 5个。
3.声调(4个,不包括轻声)
阴平:Š55,诗刚尊飞
阳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