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隐喻
来源:http://ling.ccnu.edu.cn/yy/article.asp?cat_id=&select=&keyword=【分 类 名】语言文字学
【作 者】胡壮麟 (北京大学)
【正 文】
提要:隐喻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比喻,一种生动的源自生活的表达方式。在英语专著中对隐喻的较新的
定义为:“将一个词从其本义转为一般不能换用但却相似的另一个词,强调其认同,即两者相似,但不是明
喻”(Larham,1991∶100)。那么,什么是语法隐喻呢?目前尚无一个公认的清晰的定义。我个人
认为在构成隐喻的两个概念领域中,其中至少一个领域应与语法形式有关。本文就是从这个最基本的认识出
发,介绍几种主要的语法隐喻形式。
关键词:隐喻 语法
⒈ 古典时期的语法隐喻
不论是西方还是我国,许多语法术语来自对现实世界的隐喻。古希腊的斯多葛学派认为语法中“格(cas
e)”这个术语有心理学的和形而上学的依据(Alford,1982)。“格”源自希腊语的ptosis(直译为“
跌落”),它反映了从词源学上当时的人们对该术语功能的模糊认识,即一个词跌落在另一个词上面,表示
词与词之间的关系。由于主语总是挺然直立的,它从不跌落于其它词之上,因而格又可分为ptosis eutheia
(直格)和ptoseis plagiai(斜格)(Robins,1951;岑麒祥,1988)。我国虽没有类似西方的完
整的语法体系,但“助词”这个术语上承《谷梁传》的“遂,继事之辞也”;复数的概念早先为“众辞”,
也见于《谷梁传》的“人者,众辞也”。至于像“部首”、“实词”、“虚词”、“方言”等术语都是源自
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比喻。
如果我们把“隐喻化”过程以“→”表示,那么这一时期的语法隐喻的特征可表示为“现实世界→语法
术语”。
⒉ 中世纪的语法隐喻
大量运用语法隐喻的昌盛时期在中世纪,特别是在12至14世纪。当时在诗歌(轻浮的或严肃的)、
布道、理论或哲学论文中都大量应用,其内容涉及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其方法或与语法术语或与语法结构
有关。
2.1 语法隐喻在生活领域中的应用
2.1.1 圣经、宗教领域 中世纪的诗人注意到像casus(格)和declension(变格)这样的语法术
语都表示“fall(跌落、堕下)”之意,从而将语法同圣经中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作比较。原罪被隐喻为“第
一次变格”,亚当和夏娃是“oblique(斜格)名词”,是从上帝那边堕落下来的(Lehmann,1963∶5
3,106)。
又如,Buckminster Fuller曾写过下面的诗句,表示他对上帝的看法。
God,to me,it seems,(上帝,对我说来,似乎
is a verb 是个动词
not a noun, 不是名词,
proper of improper.专有的或不专有的。)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Quotations,3rd ed.
这段话的意思是上帝主要指导人们的行动,而不一定专属某人。
2.1.2 政治领域 在英国统治苏格兰时期,Exeter公爵曾于1414年写信给国王亨利四世汇报
说:Scotland is like a noun adjective that cannot stand without a substantive(苏格兰像一个名词
性的形容词,没有一个体词,它自己站不住)。1858年苏格兰人再次被蔑视为“those northern adject
ives,not able to subsist without England(那些北方的形容词,没有英格兰就不能生存)(Alford,1
982)。英国统治者在这里巧妙地使用了语法术语之间的主从关系来隐喻英格兰对苏格兰的宗主国地位。
2.1.3 哲学领域 《牛津英语词典》在“conjugate”词条中提供这样一个例句,1783年一位
匿名作者给《绅士杂志》写信问道:Can any of you all impart a rule to conjugate the heart:To show
its present,perfect,future?Its active,passive,and its neuter?
(你们中是否有人可给我提供一条使心脏变位的规则来表示它的现在式、完成式和将来式?它的主动式
、被动式和中动式?)
2.1.4 性领域 公元一世纪Lucillius曾写过一个警句,对语法术语作了性的暗示。他说Zenonis
留住大胡子的语法老师Menander,说她已经把儿子交给他了,但他晚上从来没有停止过让她操练case(格,
隐喻为“躺下”),conjunctions(连词,隐喻为“交配”),figures(修辞手段,隐喻为“姿式”)和co
njugations(变位)(Paton,1926∶139)。
Lehmann(1963∶108)引用的下面一首诗也大量使用了语法术语作双关语。
Vocatives oculos,
ablatives loculos
gerunt mulieres.
Si datrivus fueris
quandocunque veneris
genitivus eris.
本诗前半部分的意思为:女人的“呼格的”眼眸和“离格的”钱包(指女人以色相换取男人的钱财,钱
包又隐含女性生殖器之意);后半部是诗人向男性读者警告:如果你要做一个“与格”,频频向女人施舍,
最后以“属格”告终,成了一个爸爸。
2.2 语法隐喻的形式
以上的介绍旨在说明语法隐喻使用的场合,从构成语法隐喻的形式上可归纳为以下三种。
2.2.1 以语法术语来隐喻现实世界 语法隐喻的最简单形式就是利用语法术语(特别是格的名称
)的多义性,来隐喻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相当于一个扩展的双关语,其社会功能是抨击罗马教廷的堕落和社
会生活中的腐朽现象。例如,有一个语法隐喻说著名语法学家Donatus确认语言有六个格,但罗马只要两个就
可,那就是与格(dative)和宾格(即控告格,accusative),——前者隐喻贪污,后者隐喻虚伪的诉讼。
这把当时的罗马教廷一手捞钱,一手整人,刻划得入木三分。
也有使用其他语法术语的,如代词。今天我们指家庭关系破裂的一个原因是第三者插足。在中世纪时期
则常用“secundam personam(第二人称)”。如一位不守教规的牧师被警告道:他对圣经中诗篇的虔诚对他
一无用处,只要他违禁地继续保持“第二人称”。
2.2.2 以语法结构来隐喻现实世界
Saint Jerome在一封讨论翻译原理的信中曾谈到语法隐喻在《圣经》不同版本中的应用。他指出,在翻
译时一般是意思对意思,不是词对词,但翻译《圣经》除外,因为在《圣经》中词序是神秘的。他举的例子
为:《旧约·出埃及记》中有一个短语regnum sacerdotale(a priestly kingdom,一个教士的王国)。这
个短语把“王国”作为中心词,说明当时人们认为王权大于神权。但在《新约·彼得书》中,这个短语译为s
acerdotiun regale (a kingly priesthood,国王似的全体教士),“教士”成了中心词。这个句法上的词
序变化,隐喻神权大于王权。
2.2.3 以语法理论来隐喻现实世界 由语法术语构成的隐喻虽然为数众多,却很少突破双关语的
水平或者修辞学的意向。由语法理论生成的隐喻既可实现修辞目的,也可表达深层的哲理,一举两得。这时
,焦点不在名词上,而是语法形式形成的过程。中世纪的学者John of Salisbury说尽管语法有了一定的发展
,而且主要是人的创造,语法模仿的毕竟是自然,其起源部分归之于自然(Metalogicon 1.14,p.39
)。
语法隐喻在中世纪广为应用的原因有二:一是拉丁语在当时继续保持活语言的地位,影响较大,因而人
们喜用语法术语作为隐喻的基础;二是人们认为语法是理智或自然的反映,这鼓励人们使用语法概念作为逻
辑或自然的喻体。
从中世纪语法隐喻的使用来看,原先从现实世界隐喻借鉴而成的语法术语和理论,转而隐喻现实世界的
各种现象。其特征可描写为“语法形式→现实世界”。
⒊ 系统功能语言学派: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
系统功能语法对语法隐喻的研究始自韩礼德。他在1985年的《功能语法导论》一书中的最后一章专
门讨论语法隐喻的问题(参见朱永生,1994)。韩礼德认为语法隐喻主要见之于概念元功能和人际元功
能。
3.1 概念隐喻
3.1.1 关系过程的隐喻化 功能语言学的概念元功能中,及物性系统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表述。
韩礼德认为修辞学中的隐喻、转喻和举喻都是及物性的关系过程的隐喻化。
韩礼德的及物性理论认为人类主、客观世界的活动可描写为六个过程,分别为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
系过程、主语过程、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每一个过程又可按精密度细分为若干个次过程,如关系过程可进
一步区分为“集约型(intensive type)”,“环境型(circumstantial type)”和“所有型(possessive
type)”。现在我们看看隐喻与这些过程是如何发生联系的。
1a. The government still hopes to stem the tide of inflation.(隐喻)
b. To resist the force is to stem the tide.(集约型关系过程)
2a. Keep your eyes on the ball.(转喻)
b. The gaze is (directed)from the eye.(环境型关系过程)
3a. At this point the strings take over.(举喻)
b. Violins have/contain strings.(所有型关系过程)
以上各个例句表明,像“to stem the tide”,“keep your eyes”和“the strings”都是各种关系过
程的转喻。也就是说,1a、2a和3a的斜体部分都是喻体,1b、2b和3b说明这些表达式如何转成隐喻。
3.1.2 及物性系统内各过程的隐喻化
但韩礼德更想说明的是及物性系统中的各种过程都可以隐喻化,即一个过程可以隐喻为另一个过程,如
下例所示。
1a. They climbed the mountain on the fifth day.(物质过程)→
b. The fifth day saw their ascent on the mountain.(心理过程)
2a. They danced in Hungarian style.(行为过程)→
b. They did a Hungarian dance.(物质过程)
3a. We ate there in the evening.(物质过程)→
b. We had supper there.(关系过程)
由于过程的转化,与过程有关的参与者和环境因子也发生变化。如例1a中的on the fifth day原为表环
境的语义成分,在句法中体现为状语,但在1b中转喻成了The fiftn day,是心理过程的“感觉者(senser)
”,体现为名词词组;以动词体现的“过程”climbed则转换为ascent,隐喻为由名词词组体现的“现象”(
phenomenon)”,原来的the mountain的语义功能为“范围(range)”,变成on the mountain后,隐喻为
环境成分,句法上是个介词短语体现的状况。对其余两句我们也可做类似的分析。这样,这类语法不是具体
的事物之间的比喻,而是功能结构之间的隐喻化。本来是物质过程,可隐喻化为心理过程或关系过程;本来
是行为过程,可隐喻化为物质过程。韩礼德把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句式,如1、2、3例中的a句,叫做“一致
式(the congruent form)”,把隐喻化的句式叫做“隐喻式(the metaphorical form)”,如各例中相应
的b句。
3.1.3 词汇语法层次的隐喻化 上述各个过程之间的隐喻化都是在语义功能的层次上发生的变化
。这些语义范畴要经历“体现(realization)”过程才能进入词汇语法。这样,在词汇语法层次上也有隐喻
化。最常见的是“名词化(nominalizing)”。名词化是将过程(其词汇语法层的一致形式为动词)和特性
(其一致式为形容词)经过隐喻化,不再是小句中的过程或修饰语,而是以名词形式体现的参与者。试见以
下各例。
隐喻化
is impaired by alcohol →alcohol impairment
they allocate an extra packer →the allocation of an extra packer
some shorter,some longer →of varying length
they are able to reach the computer →their access to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is getting better →advances in technology
同样,本来由名词词组体现的参与者可隐喻为过程,如butter和knife原为表实体的名词,被隐喻化为表
物质过程的动词:
1. We buttered the bread with cheap magarine.
2. The man knifed the lady.
3.2 人际隐喻
人们使用语言时除了如实地表述主、客观世界外,是为了建立人际关系,确定说话的轮次,对一些事情
表示自己的主观判断和评价。这些都是系统功能语法的人际元功能。在体现其中一些功能范畴时,我们发现
一些语法形式是可以互为隐喻的。
传统语法历来以情态动词来表示情态意义。这些情态动词的生成是否与隐喻化有关,先不在这里讨论。
有一点可以肯定,表示这些语义的情态动词可以隐喻化为其它语法形式。如:
1. He might not come→Probably he will not come.
It is unlikely that he will come.
I don't think that he will come.
2. It would be foolisb to deny that... →Every one admits that...
It is obvious that...
语气的表达上存在着更为隐含的语法隐喻,如I'll shoot the pianist的语气具有He threatened to sh
oot the pianist的隐含意义。
3.3 对语法隐喻的理论阐述
韩礼德认为隐喻是意义表达的变异,不仅仅是词汇的选择。同时,我们不是“自下而上地”看语法隐喻
,即一个表达在意义上的变异,而是“自上而下地”看语法隐喻,即一个意义在表达上的变异。正因为如此
,“直译”的概念不妥,不如把隐喻化不强的变式称为“一致式(congruent form)”。试比较左右两例。
“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
直译 隐喻化 many people [protested]
a moving a moving a large number a flood
mass mass
of water of feeling[of protests] [of protests]
flood 一致性 隐喻化
以上介绍说明,系统功能语法学派对语法隐喻的理解有了新的发展,即它将一个常见的语法形式,即一
致式,隐喻为另一种语法形式,即隐喻式。人们会对哪一种是一致式,哪一种是隐喻式,有不同理解,这个
分歧不很重要,关键的是隐喻中的两个领域都与语法形式有关,可描写为“语法形式a→语法形式b”。
⒋ 美国功能主义:象似性,语法化和概念化隐喻
美国功能主义虽没有明确提出语法隐喻的术语,但关注“象似性(iconicity)”,形义对应(isomorph
ism)和“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的研究。也有人研究概念化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和结
构性隐喻(structuralmetaphor)等。这些研究在我看来都应属于语法隐喻的范畴,其理论基础是皮尔士的
观点:“在每一种语言的句法中,有某种受到常规辅助的逻辑图象...”(Peirce,1940∶106)。早
期的研究者有Jacobson、Benveniste、Bolinger和Greenberg等。现时的代表人物为Givon、Haiman等。
4.1 象似性和形义对应
象似性包括语言学文献中常报道的音义统一性,如英语的拟声词cuckoo就是模仿布谷鸟的鸣声,至于hig
h/low,wide/narrow,top/bottom,large/small各对词的发音都与语义有关,前者的语义要求开口度大。这些
可看作词汇层或者音系层的隐喻化,但不是纯语法层的隐喻化。
语法隐喻强调的是语义与语法形式的关系。这就是说,象似性应以形义对应的概念为前提。形义对应认
为语言的语码(即结构)和意义之间存在着有动因的非任意的联系。Haiman(1985∶1147——48
)曾报道过形式上的复杂性反映了概念上的复杂性。如ladder/ladders这一对词,后者在概念上复杂,多了
一个“复数”的语义,其形式便也复杂,多了一个后缀。汉语中“我”与“我们”的区别也是如此。Givon(
1985∶196)曾提出一个主题配给的定量梯度,如下表,在上者是在语篇中连续性和可预见性最大者
,因而最有选为主题的可能。
最有连续性和可预见性
零式照应
未强调的代词动词一致关系
强调的代词
完整的名词短语
带修饰词的完整的名词短语
较少连续性和可预见性
对上述梯度,Givon制定了如下的编码原则:“一个主题的预见性、可及性和连续性越小,在语言中需要
的编码材料越多。”“在处理主语—名词短语时所化的精力越大,即确定在语篇中所指的认同性,在语言中
使用的编码材料越多。”
Givon还制定了一个邻近性原则,其内容为:“两个概念在语义上或功能上越接近,它们在词汇层上,形
态配列上,句法上被放得越邻近。”如下表所示:
“结合”最邻近(最具使役意义,最直接,最符合意图,最成功,最易操作)
He made John fall(bare-stem verb)
He let go of John(pred raising)
He told him to leave(INF-COMP)
He wanted him to leave(INF-comp)
He wished that he would leave(SUBJUNCT)
He knew that John left(PAST-comp)
“结合”最不邻近(最不具使役意义,最不直接,最不符合意图,最不成功,最不易操作)
邻近性原则主要说明概念上的距离与语言中的距离相符,即说话时时间上的距离,写作时的空间距离。
在the famous delicious Italian pepperoni pizza(那著名的美味的意大利肉肠烤馅饼)这个词组中,词
语的排列反映了它们与由名词体现的实体在概念上的邻近程度,与该实体关系最密切的最靠近pizza这个中心
词(Radden,1992∶515)。
此外,顺序原则对缺乏屈折变化的汉语最为明显(Tai,1983)。如下例中,场所状语出现在动词之
前,因为根据说汉语者的习惯,先要从某地出发,才能来到某地。
他从中国来。
He from China came.
但下句中的状语却在动词之后,因为到达目的地应在动作之后。这是现实事件在语法结构中的隐喻。
他到达了美国。
He arrived in the U.S.
4.2 语法化
美国功能主义者所研究的“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grammatization)可看作是语法隐喻的一种。
语法化指一个词语的语义逐步变为抽象经历了隐喻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可线性地排列如下(Heine等,199
1∶157):
人>物>过程>空间>时间>性质
上述的每一个范畴都代表一个对构筑经验极为重要的概念领域。其相互关系则是隐喻性的,即任何一个
范畴可用来使右边的任何范畴概念化。因此,隐喻化的抽象是将“更抽象的”内容跨越概念领域联系到更具
体的内容,后者构成前者的喻体。例如,下面各个词组中自上而下地由具体变得越来越抽象。
a. lie on your back (指人的身体的具体部位)
b. the back of your shirt(指物体)
c. to play back(指过程)
d. three miles back(指方位)
e. three years back(指时间)
上述“范畴隐喻(categorical metaphors)”的每一步抽象化,可分别隐喻为SPACE IS AN OBJECT(空
间是一个物体)或TIME IS SPACE(时间就是空间)等,其中第一个范畴构成喻体,第二个范畴是本体。
语法化在汉语中叫做“实词虚化”,下例中的“在”原先的意义只指场所,隐喻化后成为指向另一个领
域中越来越抽象的意义:
a. 香港中文大学在新界。
b. 他在体育馆打篮球。
c. 他在打篮球。
d. 在困难面前他从不低头。
从象似性和语法化的研究来看,美国功能主义者的道路是西方早期探讨语法与现实生活关系的深化,即
人们关心的不再是个别语法术语的产生过程,而是某些语法结构的生成过程,应当描写为“现实世界→语法
结构”。
⒌ 结束语
在本文起始,我曾谈到从现有文献尚未发现一个比较清楚的能包含不同模式的定义。但从古典时期到现
时期对语法隐喻的研究,我们仍可找到一些共性。首先,语法隐喻之不同于隐喻,在于在本体或喻体中至少
有一个领域应与语法有关。第二,隐喻化的过程是双向的,人们或者用现实世界的概念来隐喻语法领域的概
念,或者用语法领域的概念来隐喻现实世界的概念。第三,既然涉及的是语法,对本体或喻体进行比较或建
立联系的不一定是具体事物,可以是一种抽象的形式关系,即语法关系。最后,对语法隐喻的研究可引起我
们哲学的思考,即我们在自然科学中认识到的能量之间的转化,在自然语言中意义也能以语法隐喻化的方式
得到转化,何其相似乃尔!
参考文献
Alford,John A. 1982. The grammatical metaphor: A survey of its use inthe middle ages.Specul
um 57,4.728-760.
Birch,David & O. Toole (eds.). 1987.Functions of Stvle.London & New York:Pinter.
Black,Max.1962.Models and Metaphors, Ithaca,N.Y.
Brooke Rose,Christine.1958/1970.A Grammar of Metaphor.London:Secker Warburg.
Bubler,Karl.1990. The metaphor in language,in Theory of Language. TheRepresentational Funct
ions of Language.Amsterdam:John Benjamins.391-406.
Givon,T.1985.Iconicity,isomorphism and non arbitrary coding in syntax,in Haiman,John ed. Ic
onicity in Syntax. 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187-219.
Halliday,M.A.K.1994.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2nd edition.London:Edward Arnold.
Heine,Bernd.1993.Auxiliaries:Cognitive Forces and Grammaticalization.New York:Oxford.
Heine,Bernd.Ulrike Claudi and Friederike Hunnemeyer.1991.From cognitionto grammar-vidence f
rom African languages,in Traugott and Heine eds.1991.149-187.
Hoffman,Robert R.1985.Some implications of metaphor for philosophy andpsychology of science
,in Paprotte,Wolf & Dirven,Rene eds.The Ubiquityof Metaphor.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
ns.
Lakoff,George.1987.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Ch
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Larham,Richard A.1991.A Handlist of Rhetorical
Term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ehmann,Paul,1963.Die Parodie im Mitterlater.Stuttgart.
MacLennan,Carol H.G.1994.Metaphors and prototypes in the learning andteaching of grammar an
d vocabulary. IRAL,Vol.XXXⅡ/1,February.97-110.Paprotte,Wolf & Dirven,Rene.eds.1985.The Ubiquit
y of Metaphor.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aton,W.R.tr.1926.The Greek Anthology,Vol.4.London.
Radden,Gunter.1992.The cognitive approach to natural language,in Martin Putz ed.Thirty Year
s of Linguistic Evolution.Philadelphia/Amsterdam:John Benjamins.
Richards,I.A.1936.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Oxford University Press.Robins,R.H.1951.Ancien
t and Medieval Grammatical Theory in Europe.London.1-47.
Thibault,Paul J.1987.Knowing what you're told by the agony aunts.in David Birch & Michael (
)'Toole.eds.Functions of Style.London and New York:Pinter.
Traugott,Elizabeth Closs & Heine,Bernd.eds.1991.Approaches to Grammaticalization.Vol.1.Amst
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岑麒祥,1988,《语言学史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朱永生,1994,英语中的语法比喻现象,《外国语》1994年第1期,8—1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