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 发表于 2006-9-1 17:16:23

李如龙: 《汉语方言学》讲义 第二章:汉语方言的形成和发展

汉语方言学

讲授:李如龙

第二章汉语方言的形成和发展

一 汉语方言的形成

1. 方言差异的形成

   a. 社会的分离(如莆仙方言的形成)
    b. 人民的迁徙(几乎所有汉语方言的形成都和人口流动有关)
    c. 地理的阻隔(方言总是和一定地域相联系的)
    d. 民族的融合(南方方言-壮侗语、苗瑶语;北方汉语—阿尔泰诸语言)
    e. 语言的接触(方言-共同语-民族语言)

2.方言系统的整合

常见的方言差异整合方式:
    叠置式(不同时代形成的方言特征组织在一个多层的结构系统中)
    覆盖式 (移民方言替换原有方言)
    混合式 (多种来源;无明显的主次强弱之分)
    蜕变式 (边界方言;长期的大面积的渗透)

3.汉语方言形成的上古期与中古期有不同特点

   上古:山川的阻隔;民族的融合
      中古:移民的历史
      东汉末年
      唐五代
      宋末

4.现代汉语方言的形成大多是多层次多来源的
      
          这是方言形成的时空条件所决定的:
      一个方言区的形成,要产生和积累相当数量的方言差异,要经过一定方式的整合,这就需要相当的历史过程,稳定地分布在一定地域。不论这个地域多大,总是难免要与周边地区的异方言交往,有了交往便会相互渗透。即使不与外方言接触,总也少不了要与共同语接触,各种语言接触在方言形成和整合的过程汇中也会发生一定的作用。
          我们绝不能用直线式、单线式的观点去考察汉语方言之间的关系。

二汉语方言的扩展和流播

方言扩展的原因

   民间自发移民;
   外出谋生(河北、山东→东北;山西→内蒙古;兴化→ 潮州、雷州、海南;客家人:赣南、闽西→ 粤东粤北→ 四川……);
   官方组织的移民或征战屯垦(官话→ 西南、西北;闽南→ 台湾)

方言流播的方式

延伸型(向方言区边界就近移民扩展造成方言区域的延伸,这种类型往往见于民间自发的长时间小批量积累的移民。)

穿插型(小批量向区外移民的常见方式;方言岛)

填空型(移民到人烟稀少的地方拓荒、垦殖。如:江淮→ 云贵川)

三 汉语方言的演变和发展

1.方言存在的全过程都有变异和整合的交替
2.影响方言演变的因素
3.汉语方言的发展大势:
   明清以前:分化趋势;
   明清之后:缓慢、持续地趋向于同一。

湘里妹子 发表于 2006-9-2 10:53:16

第二章   思考与练习

1、查查前人研究结论并用史料核实,说明你所熟悉的方言形成于什么年代,其中包含了多少不同的历史层次。

2、为什么说汉语方言的形成大多是多来源、多层次的?这和中国历史的特点有什么关系?
      在现代社会里,方言的演变速度和发展前途有什么新的动向?

湘里妹子 发表于 2006-9-8 09:15:24

第二章参考文献

李如龙 (1997) 福建方言福建人民出版社
陈支平 (1997) 客家源流新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侯精一 (1999) 现代晋语的研究商务印书馆
桥本万太郎 (1985) 语言地理类型学(余志鸿译) 北京大学出版
徐通锵 (1991) 历史语言学商务印书馆
连横   (1983) 台湾通史商务印书馆
葛剑雄等 (1993) 简明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如龙: 《汉语方言学》讲义 第二章:汉语方言的形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