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韦 发表于 2003-10-29 22:29:17

裴学海简介

裴学海(1899~1970)

      语言文字学家。曾用名裴会川,河北省滦县人。1928年入北京清华国学研究院,受业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等。后于1954年调河北大学工作,任中文系古汉语教研室主任。他在语言文字学方面的贡献主要集中在古汉语虚词研究及音韵、训诂方面。他的代表作是《古书虚字集释》(商务印书馆,1932年)。该书因汇集了刘淇的《助字辨略》、王引之的《经传释词》、俞樾《古书疑义举例》、杨树达的《词诠》、章炳麟的《新方言》和孙经世的《经传释词补》等书中对虚词的解释而名为集释。该书“以解古书之疑义为要旨”(《凡例》),总结了前人与当时许多讲虚词和涉及到虚词的著作,吸收其优点,订正其错误,补充其不完备甚至是有所缺漏的地方。该书的出版引起当时学术界的一致好评。在文字、训诂学方面,他著有《尚书盘庚篇释义》(《天津国学月刊》第1卷第3、4期)、《尚书成语之研究》(《铃铛》1934年第3期)、《评高邮王氏四种》(《河北大学学报》1962年第3期)等论文。其中,《评高邮王氏四种》一文对清音韵训诂学家王念孙和训诂学家王引之的《经义述闻》《经传释词》《读书杂志》《广雅疏证》四部书进行了总体的分析与评价,列举了它们的优点和缺点,认为它们的优点是主流,缺点是支流,属“大醇小疵”。在音韵学研究方面,他著有《音韵考原》(《铃铛》1934年第3期)、《续音韵考原》(《铃铛》1935年第4期、1936年第5期、1937年第6期)、《隋时“支”、“脂”、“之”同音考》(《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59年第1期)、《古声纽“船”“禅”为一“从”“邪”非二考》(《河北大学学报》1961年第1期)等。此外,他还著有古汉语教学的一些论文。


转自中国语言文字网http://www.china-language.gov.cn/webinfopub/list.asp?id=783&columnid=121&columnlayer=0021012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裴学海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