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叶红 发表于 2012-1-19 09:54:21

《普通话水平测试概论》出版

本帖最后由 霜叶红 于 2012-1-19 09:56 编辑

来源:中国语言文字网

http://www.china-language.gov.cn/cms/gallary/upload_images/67_4918_1313116142781.jpg
作者:姚喜双、韩玉华、聂
丹、黄霆玮、孟晖   著
出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年8月

目 录

引言·······································1
第一章
普通话的推广······················ ········4第一节 普通话的由来(古代一1956年)······················4
第二节新中国的普通话推广(1956-1978年)············· ·······11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普通话推广(1978年至今)·········· ·······18第二章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发展历程················ ·······28第一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酝酿研制(1982-1994年)················ 28
第二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组织实施(1994-2001年)················ 38第三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发展创新(2001年至今)········· ······· 41第三章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理论基础······················· 52第一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意义和目的····················· · 52
第二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地位和作用············· ········· 58
第三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性质、特征和原则·········· ········· 65
第四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活动的要素和模式·····················74
第五节语言测试理论概说···························· 88第四章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实践活动······················· 105第一节 实践规程·······························105第二节 测试活动································130第五章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研究概况·······················142第一节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总结性研究·······················143第二节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研究领域························147
第三节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研究脉络························190
第四节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研究基础························199第五节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研究展望························203第六章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发展趋势······················
225第一节测试主体的多功能化···························226第二节测试对象的扩展性····························227第三节测试依据的适应性····························230第四节测试手段的现代化····························232参考文献····································235后记······································238
后 记

在2011年新年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普通话水平测试概论》一书终于定稿。回首当初酝酿写这本书的缘由,主要出于四方面的考虑:一是因为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历史需要总结,二是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三是普通话水平测试研究的学科需要建设,四是普通话培训教学活动需要用书。掐指算来,普通话水平测试从开展测试实践至今已有16年了,但是从它的科研酝酿、课题研制算起.已接近30年的时间,测试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测试体系业已初步建成,测试规模之大堪称国内语言测试之首,这样的历史需要我们认真地进行回顾总结,研究其中的发展规律。测试实践需要理论指导,目前全国已经测试3 300万余人次,培养了5万多测试员,建立了1 200多个测试站,测试实践形成了网络体系,迫切地需要总结和指导。普通话水平测试作为应用语言学学科里面的硕士和博士研究方向,其学科已经初步建立,但是学科的建设任务还很重,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工作来填补空白,奠定基础。在普通话教学方面也迫切需要一本理论的教材,而不仅仅是业务的训练。所以,各方面都呼呼我们能够尽快出版一本《普通话水平测试概论》类的书,用以满足实践需求、教学需求和理论研究的需求。
在这样的形势下,近年来我一直在思考,同时也在构建一本《普通话水平测试概论》的书,但是由于工作任务比较重,深感力不从心。尤其是在我开设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研究”的博士方向后,在给博士生上课的时候,讲到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真切地体会到如果能有一本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理论专著,该多有意义啊!在没有现成的书本的情况下,我和博士生们一起学习,不光是学习理论,还要创建理论。在普通话水平测试研究的课堂上,我要求他们为普通话水平测试理论的创建作出贡献。这样,把课堂由讲授变成了研讨,把学习变成了思考,直至最终把我们的研究变成了书稿。可以说,这本《普通话水平测试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既是我们研究的成果,又是我们学习的记录、学习的体会,算是我们交给诸位同仁的一篇作业。说是作业,因为它具有探索性、练习性,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有许多需要大家修改完善、批评指正的地方。在此,我们也真诚地向广大同行、专家学者求教,请大家对我们的作业进行指正和批改。
前几年,我的第一个博士生聂丹一入学,我就给她提出了写作《概论》的这个任务,我们一起来思考《概论》的主要思想,同时一起研究,一起定出了书稿的纲要。后来.我的博士生黄霆玮、韩玉华、孟晖相继加入到这个书稿的撰写任务中,大家不断地进行讨论,各自承担了一定的任务(聂丹撰写了第五章;黄霆玮撰写了绪论和第三章;孟晖撰写了第四章;韩玉华撰写了第一、二、六章,并承担了统稿的任务)。经过大家的集体研究、分工合作、反复推敲,前后历时三年,并在2010年集中写作,终于完成了这本书稿。这是师生之间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是诸位博士生之间交流启发的过程。这几位博士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她们都具有从事语言测试实践和研究的基础,都具有积极钻研问题的治学精神,这也是书稿得以及时完成的重要条件。
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基本看法,我在代前言里面已经讲了,这里再强调几点。这本书力图反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三方面特点,在反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理论性和学术性的基础上,同时突出它的知识性和实践性,最后体现出它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首先,我们考虑要能够反映它的理论性和学术性。这是因为,从研究现状来看,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实践总结和具体规程的设置,以及一些实践活动中的论文和文章都比较多,研究具体的测试技巧和方法的文章著作也比较多。总的说来,还是缺乏系统的、概括的理论研究。同时,学科建设和教学用书也需要理论的支撑。
写一本《概论》,就是要探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问题,那么首先要确定这本书的研究对象.我认为,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就是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活动。研究普通话水平测试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要素、基本规律、基本特征、基本原则、基本方法等。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基本矛盾,就是施测与被测之间的矛盾,施测与被测构成了普通话水平测试这一事物的矛盾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延伸和发展,使我们看到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基本要素。这个基本要素,首先包括施测,即测试主体,因为施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我们称其为测试主体。一个测试活动的成败,关健取决于测试主体。再一个要素就是被测,即测试客体(对象)。测试主体和测试客体(对象)在相互作用的过程当中,就需要有一定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测试依据。这是测试活动的另一个要素,测试依据也是一个大概念。它至少包括凭什么测,即我们的《测试大纲》;测什么,即我们的测试内容。再一个要素就是测试手段,测试手段也应该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包括测试环境、测试条件、测试方式,等等。可以说,有上面这四个基本要素才能构成普通话水平测试。我们探讨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基本规律就是要研究这四个基本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规律。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我们这个学科,就是研究普通话水平测试活动发生发展的规律的科学。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规律,有的规律已被我们发现,比如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一个重要规律就是需求,社会的需求、职业的需求,以及人们对普通话推广的需求,这些都是促成普通话水平测试活动的重要规律,有些规律还需要进一步好好思考研究。研究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规律关键是找到测试的特征。既研究它和其他测试共有的特点,也要研究它自有的特点,这二者加在一起才是它完整的测试特征。具体说来,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特点有:它是标准参照性的考试,是口语的测试,是以汉语为母语的测试,是具有一定主观性的测试。此外,这项测试也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特点,它的测试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同时。它也具有科学性,它是水平考试。它还具有简便性和时间短、易操作的特点。它更具有典型的现实性特点,它适合中国的国情,如此大规模的测试,测试对象定位在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群,这是符合当前教育的情况的,符合中国的实际发展水平。此外,普通话水平测试具有权威性,它是国家唯一一个法定的语言测试,具有国家考试的地位。这些特点都需要我们不断地认识和认真的研究。当然,任何一个考试,都要求公平公正,具有科学性、真实性,才能保证测试的质量和持续的生命力。我们从学术角度,力求把上述这些问题都试做回答。我们也引用了国外的一些测试理论,进行了一些借鉴,给大家提供学术研究和测试实践的参考。同时,我们在书中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学术研究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力图对大家在学术方面的研究提供比较实用的帮助。
其次,本书力求人们注意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知识性和实践性。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我们在本书中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具体的规程、测试方法、测试流程,都进行了阐述,使大家能够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一般知识,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操作的过程,了解测试工作的规则和相关规定,同时对测试员的培训和测试工作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我们希望这本书能够梳理出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知识理论,能对指导实践提供帮助。可以说,这本书来源于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力图把规律反映、提炼出来,它最终也要回归实践,接受实践的检查、运用、评价。
第三,本书力求体现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时代性和前瞻性。我们写这本书力求能够反映出今天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实践情况,反映测试主体的多功能化,测试对象的扩展性,测试依据的适应性,测试手段的现代化,力求勾勒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时代特征。我们在编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根据现在的规律,结合测试实践活动的发展历程,对未来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索和预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帮助。
在编写本书的时候,我们访谈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创始人之一刘照雄先生,在此对他表示诚攀的感谢!最后,这本书能够出版,还要衷心感谢高等教育出版社文科出版事业部迟宝东副总经理和吴军编辑为本书付出的心血!岁末年初,心愿了结,合上此书的瞬间,似乎已经望见普通话水平测试如同一株嫩绿的幼苗从泥土中萌生,苗壮成长,而它的未来发展前景将如参天大树一般,挺拔健壮,苍劲勃发!

                  姚喜双                2010年12月30日于北京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普通话水平测试概论》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