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叶红 发表于 2007-6-20 19:27:58

感知外语过程中各种感觉的作用

第一节 感知外语过程中各种感觉的作用来源:http://ftp.haie.edu.cn/Resource/GZ/GZYY/YYXKLW/JYLL/WYJXXLX/420R0027ZW_0019.htm
在感知任何一种语言的口笔语过程中,首先是感觉器官发挥着重要作用,离开了感觉也就不可能产生任何言语交际活动。一般言语知觉主要涉及听觉、视觉、动觉等感觉。当然,其他感觉在一定条件下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言语知觉。例如,盲人除听觉外主要依靠触觉以代替视觉来获取信息。此外,在言语活动中还往往伴有如发声器官动作中的平衡觉之类独特的协调性感觉。这里,分别就听、视、动觉略加分析。

一、言语听觉
在感知口语时,听觉无疑非常重要。听觉器官能将频率为16-20000次/秒(赫兹)的音波——适度的听觉刺激——作为声音信息来接受。听觉的主观体验是音高、响度和音色,分别对应于声学上的三个基本量度:频率、强度和振动形式。

(一)音高 语言的音高由声音的频率决定。听到的声音频率愈高,其音调就愈高;频率愈低,音调愈低。男人说话的振动频率约为95-142赫兹;女人说话频率可达272-653赫兹,显然比男人的声音为高。但尽管音调有高低,一般并不影响词义。同样一句话,男人讲或女人讲,意思是一样的。这就是说,就语言材料的本义而言,音调的高低或者说音高不同,并没有什么关系。但如从讲话的语气和修辞方面分析,音调不仅有丰富的感情色彩,而且音的高低实际上可以伴生许多含义。这是因为由声音高低变化可以构成不同的旋律模式即语调。例如,英语中Okey?和Okey前者为升调,后者为降调,含义不同。由此可见,音高虽不决定词义,但在一定的语境中也影响言语意义。

(二)响度 响度是可以听到的声音强度,与音波的物理强度对应。音波越强,振幅越大,声音也越响;音波越弱,振幅越小,声音也越轻。一般响度的相对级可用分贝(db)为单位。响度一般属主观印象,不能用测定功率或振幅那样的方法来客观地测定。一段话语讲得轻些或响些,并不改变语义。但在言语交际中,说话的响度无疑也能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表示礼貌或爱抚,言语的音量当然比较低;表示狂怒或激愤,自然会大声喊叫。不仅如此,有时声音的突然变强变弱也可能表示相反的意义。另外,语音强度与清晰度有重大关系。当强度增至刺激阈限以上时,清晰度的百分数逐渐增加,直到差不多全部语音都被正确听出的水平;强度再增加,清晰度百分数仍保持不变,直到强度增至痛阈为止。一般是以经常超出平均强度的语音作为阈限值。例如,在不同语音的相对强度上以的平均强度为零db,那么[θ]就必须达到25-30db才能被听到。

(三)音长或音延 指一个语音发音所用时间的长度。语音不仅具有音高、响度和音色,使人产生一定的听觉印象,而且能使人听出不同的语长。显然,只要能确定音和音节之间的边界,就能利用仪表,如音谱仪,量度音的持续时间。在有些语言中,元音的长短也是区别词义的特征。例如德语中的 kam(kommen“来”的过去时),其元音是长音,而 Kamm(梳子)中的元音则是短音。在俄语中重读元音总是较非重读元音稍长。在英语中长短元音作为不同的音位。如 sheep(羊)[∫i:p],ship(船)[∫ip];peak(山顶):k],pick(掘)等,其中:],是两个不同的音位,却是长短元音。但这种长短并无持续时间上的绝对值。因为同样的长元音,也会彼此长度不同。如 barn(谷仓):n]中的:],就比bean(豆):n]中的:]显然较长。语音和音节的绝对持续时间取决于话语的速度。传递的平均速度大约是每秒6-20个音不等。快些或慢些一般并不影响言语的可理解性。认知一个语音所要求的时间取决于语音的性质和音高。元音和辅音在这方面有明显区别。元音仅需持续约4毫秒就有可能被认知。音长作为一种时间因素,在语言使用上有一定意义。

(四)音色 音色指嗓音音质的特点,即基本频率和强度相同的情况下附加振动成分(陪音)不同的声音能彼此区别开来的特殊品质。音色是由构成复合音的各个部分音波的相互关系决定的。在复合音中,频率最低而振幅最大的音波叫基音。每个单纯音都包含基音和陪音。陪音的振动频率通常都是成倍地高于基音的频率。这些陪音间隔地散处在不同的频率带。如果基音的频率是每秒振动100次,那末陪音的频率就可能是每秒振动300、600、700或1200次不等。在每个语音声谱中都有少数具有最大振幅的陪音,称为共振峰。不同的音有不同的共振峰组合状态,形成一种语音特调。每个元音都有两个最大的共振峰,辅音也能分析出有些陪音具有最大振幅,可成为这个辅音的特征。因此,不论元音、辅音都有自己的特调。词只有根据言语中每个音的特调音色才能加以区别。如果说音高和响度的变化并不区别词义,而音色的不同却是以根据一定语言的音位体系,划分音位从而区别词义。音色的不同是由于它们的陪音的数目、频率、振幅各不相同所致。为了区别某种语言中语音的音色,需要在听觉分析器中形成根据该语言所具有的音位属性来感知语音的听觉,叫做音位听觉。音位听觉也就是言语听觉。
每个语音的全部构造,可在频谱仪上对声音进行三维地描述。垂直方向表示声音的频率(赫兹);水平方向表示时间;频谱上不同部位的暗影表示强度或响度。暗影愈深则响度愈大。频谱上暗影中色最浓的暗带即共震峰,如图5.1。由于真实言语所作频谱中难于看出主次,一般使用同一话语的简化图示频谱。简化图示频谱包含真实频谱最重要的特性,如图5.2。
共震峰一般并不在同样的频率上保持很久,几乎是在不断改变。为便于说明共振峰,不妨由低至高予以编号。最低的共振峰F1在300-700赫兹左右;第二共振峰F2在1000-1800赫兹附近;第三共振峰F3则在2500-3000赫兹左右。如图5.2所示,频率较高的共振峰声音较轻,没有较低的共振峰那么响。大多数对识别不同音位有用的信息是集中在100至4000赫兹范围内,是包含F1、F2、F3等共振峰的范围。较F3更高的共振峰通常很弱,对识别音位并不重要。但较高的共振峰对于使声音具有人声特点却很重要。没有这些共振峰,言语就变成微弱无力的假声。通过利用合成言语逐个改变共振峰等因素进行的试验,给我们提供了不少语音中的听觉线索。从图5.3中的各种类型可见,区别元音的主要标志在F1和F2之间的关系,而不仅是某个共振峰的特点。例如,F1对/de/(day)和/do/(doe)说来是同一的,主要的F2不同。F2对/d/(daw)和/do/(doe)说来是同一的,F1却不同。由于第三共振峰很弱,一般声音主要以两个最低的共振峰为特征。
{ewc MVIMAGE,MVIMAGE, !427098T1.bmp}
{ewc MVIMAGE,MVIMAGE, !427098T2.bmp}
基于上述频率、振幅、时间等因素的变化,反映在一定语言的言语中,可构成某些有重要意义的言语特性。首先是韵律因素,对言语的听觉有影响。韵律音素包括语调、重音、节奏等。
{ewc MVIMAGE,MVIMAGE, !427099t1.bmp}
1.语调 即音调变化构成的旋律模式。英语和其他许多语言均属语调语言,其中旋律音调模式是句子结构的一部分,而不属于词的结构。语调是语言的一种特性,人们借助语调来使用语言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传递句中表达的思想,表明说话人对他人和思考对象的态度。不同的语调要求作出不同的言语反应或以某种活动作出反应,构成不同的交际类型。问题语调要求回答;命令语调要求执行;请求语调要求予以同意或拒绝……知觉语调的交际类型与认清句子的词汇组成和句法结构密切联系。但按最一般的特点,人们也可能知觉甚至陌生语言的言语语调。
言语的语调与说话人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密切相关。语调是依靠发声器官来实现的。因此对语调的听知觉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谈话对方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的视知觉,而且伴随着听者发声器官模仿发音的神经活动。对某几种语调的知觉特别明显地依赖说话者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表情。这似乎是可以看见的语调。这种伴有表情和手势的语调,不仅表示说话者的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句子的思想内容。人们能从感知语调而领会对方的意思。
语调有意义作用,其物质基础也就是赫兹次数、陪音、振幅等相互联系并随时变化的物理特性。感觉器官把语调的物理特性转换为可知觉的性质,从而人所知觉的不是赫兹次数、陪音和振幅,而是言语的音调音色、响度和重音。但在通常的言语交际过程中,人们并不能清楚地意识到语调的可知觉性质,而知觉到的是某种叙述、问题、敦促或感叹,并对语调的交际意义作出反应。这就是说,在知觉语调时,不仅仅以物理特性为对象,还以意义的(逻辑的)和形象的语言意义为对象。
由于语调有着足够明确的物理结构,与词汇组成、句法结构和句子的交际类型密切联系,可划分为多种语调类型。第一类由以下语调组成:问题、惊奇、诧异、感叹、警告等。这些语调的基本音调为升-降-升,是表示激情的语调。第二类由命令、劝说、邀请、温和的请求、通常的请求、训诫等语调组成。这些语调的基本音调是升-降。这是意志中强的语调,意志与思维或感情联系。第三类由叙述、列举、比较、漠不关心等语调组成。这些语调中基本音调为升-平。属此类的是逻辑语调。第四类是肯定语调。这种语调似乎是意志语调与逻辑语调的结合,近乎升-降-升-平。第五类由训斥、威胁等语调组成。在这些语调中基本音调高低和发音强弱协同有节奏地变化,并以意志语调结束,成为升-降-升-降-升-降。这是明显表达的意志语调。
语调中的形象作用和意义作用是客观的。形象作用在知觉文学作品时得到发挥。语调是表现艺术形象的一种手段。同时,言语中又存在着用语调传达的意义作用。同一句子,由于发音的语调不同能改变其思想内容。例如,英语中“Sing a song!”(唱支歌吧!)“Sing a song?”(唱支歌?)语调不同,意思也不同。俄语中“Кáк вaм скaзaтъ?”(怎么对您讲呢?)“Кáк,вaм скaзáть!”(怎么,对您讲吗?)“Кaк вaм скaзáть!”(按对您说的吧!)都表明同样的句子由于语调不同而意思不同。
另有一种能够区别词义的语调称为声调。汉语属于声调语言。声调语言的词、词义和语法范畴可以用声调特征来区分,声调类型是词的结构的一部分而不属于句子结构。汉语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这是汉语与其他语言不同之处。其他语言一般没有声调上的区别。

2.重音 重音是多音节词中某一音节或句中某词发音响度较大的现象。词的重音是词的语音结构的一部分。在俄语和英语中词的重音均有重要意义。重音错误常引起词义的改变。俄语词мукá(面粉)与мкa(痛苦)重音不同,意义相距甚远。英语词permit(允许),重音在前是名词,重音在后则成为动词,而这类现象甚多。句子的重音亦称逻辑重音,对每种语言都同样重要。重音落在不同的词上突出了不同的意义。显然,我们是结合听觉线索和关于语言重音规则的知识来感知重音的。当然,对重音的主要听觉线索是声音的强度。但音节发音的速度也影响对重音的感知。在light house keeper短语中,/t/和/h/之间短小的停顿能改变所感知的重音。无停顿时,可听到第一重音在light上,第二重音在Keeper上,第三重音在house上,这就是 a keeperof lighthouse,意思是“灯塔管理人”。有停顿时,第一重音分落在 light和 house上,第二重音落在 Keeper上,意思是“管理少量家务的管家”。言语中总是重读音节能较快地被察觉,重音对言语听觉很重要。人们倾向于根据重音位置来解释连贯的言语。

3.节奏 即话语中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的音响运动模式。语言中使用重音的方式对节奏有很大影响。例如,英语、俄语、德语都是以重音计时的语言,亦称重音均拍语言(stress-timedlanguage),即重读音节间的时距大体上相等。而法语则是以音节计时的,亦称音节均拍语言(syllable-timed language),即说每个音节所耗时间大体上相同,有等音节(isosyllabism)特点。说话者在说话过程中是以停顿的次数和长度以及发音所耗时间量来改变产生言语的速度。试验表明,在言语加快时,元音延续时间减少,标志各种辅音区别的线索也有所改变。声音发出时间VOT(voice onset time)是清浊塞辅音的重要线索。发出时间短与/b/、/d/、/g/等浊辅音相联系;发音时间长常见于/p/、/t/、/k/等清辅音。这种发出时间的值对言语速度是很敏感的。言语速度加快,声音发出时间的值就减少。因而发音时间并非不变的,而是取决于上下文。言语中前面的音节用慢的或正常的或快的等不同速度发音时,听者会从后面音节听出不同的声音。速度快时,清浊音之间界限转向较少VOT值,即语音发出时间短。速度慢时则正相反。例如,对/g/和/k/,用正常速度讲话时被感知为/g/,速度较快时则被感知为/k/。
又在重音均拍语言中,一句话可以划分为若干音步,尽管音步的音节数不同,但发音的时间却大体相同。例如,He saw/ablack/bird(他曾看见一只黑鸟。)与He saw a/blackbird(他曾看见一只乌鸫鸟。)节奏不同,意思也不同。前者说明鸟的颜色,后者说明鸟的种类。由此可见,听觉上感觉到言语节奏上的不同,关系到对言语内容的理解。
在多数情况下,言语总是伴有其他声音。由于某种干扰声的存在,有可能产生清晰度阈限升高的效应,亦即清晰度有所降低,这是一种对言语的掩蔽作用。通常噪声掩蔽言语时,语音的觉察阈限和清晰度阈限随噪声强度的增加而增高。言语对噪声的比值(平均言语功率与平均噪声功率之比,略为S/N)在很大的强度范围内是一个常数。只在很低或很高的噪声水平时,S/N才必须增加。就一般噪声而言,S/N必须超过6dB,才能获得满意的通话效果。试验表明,S/N在5dB时,语音强度在70dB左右,清晰度最好。
人的语音的全部频谱是相当宽的。如利用滤波器截除言语频率的某些部分,对清晰度有一定影响,但在适当增加响度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很高的清晰度。言语中的低频携带着大部分功率,但对清晰度帮助并不大。当低于1000赫的频率部分被截除时,言语功率大约降低了80%,而清晰度则仅减弱10%。高频的截除影响辅音的清晰度比影响元音的清晰度为多;截除低频则对元音的影响较对辅声的影响更大一些。人们在通过电声媒体来感知言语时,总是会感到一定程度的失真,这是由于通讯系统为了节约的原因已截除了某些频率部分。必须对频率与言语听觉的关系和本质特点有足够理解,才可能有选择地截除和保留某些频率部分而不使言语清晰度变坏。

言语声波中不仅频率可以截除,其高振幅部分也可削减。这便是振幅畸变。这种削减高振幅的变化称为峰端削波。峰端削波会降低言语的自然程度,却并不影响清晰度。甚至峰端削波达到24dB之后,仍有超过95%的单音节单词被正确地听到。如为中心削波则危害较大,仅削去言语声波的1/4( 2.5dB),就足以使单词清晰度减至30%,削去声波一半(6dB),就只剩下噪声而不是言语了。中心削波是削去整个波形的中央区域,只保留了上下两端。峰端削波则仅声波的波峰和波谷被削平。因为元音一般较辅音强有力(二者可能相差5-10倍),前者振幅大,后者振幅小。峰端对辅音影响不大,只削去元音较大的压力,小的压力仍保存。元音有一小部分与辅音共同使用着声波的中央部分。元音发音变弱,言语听觉所受影响不大。也就是说,人们即使是通过电声系统去感知为节约电力已产生振幅畸变的言语也能达到相当清晰的程度。当然,无论是说话者还是受话者,都有必要了解言语声波和言语听觉的特点并进行必要的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言语听觉,适应各种电声设备传播的言语。

二、言语视觉

通常在有声言语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言语听觉,但言语活动中也往往会产生词和句子的表象。这说明即使在口语中也存在着言语视觉的作用。当然,在感知书面语时,言语视觉才起着主要作用。视觉是辨别外界物体、明暗和颜色特性的感觉。视觉器官眼球的折光系统,包括角膜、水晶体、玻璃体等,能将外界物体所反射的散光聚集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视象。视网膜是眼球的感光系统,其最外层的视细胞是直接感受光刺激并转换成神经冲动的光感受器。视细胞里层的双极细胞能将神经冲动传递给神经节细胞。神经节细胞的轴突汇集成一束,经网膜上的盲点穿入脑内,形成视神经。视神经经交叉后大部分投射到丘脑的外侧膝状体,这是视觉的低级中枢。在外侧膝状体处经过中继的神经纤维呈放射状投射到大脑皮质的视觉区,形成视感觉。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760毫微米到380毫微米之间的光波,也叫可见光,仅在整个电磁波范围中的一部分(见图5.4),在紫外线与红外线之间。视觉的绝对阈限很低,五个光子就能引起视觉。
{ewc MVIMAGE,MVIMAGE, !427104t1.bmp}
对书面语的感知、理解,也就是人类获取信息最重要的形式——阅读。阅读必须作为感觉过程开始,亦即由视觉刺激开始。只有通过视觉,读者才能对图形符号作出识别反应。视觉在阅读中是重要的,人们想象和感知的过程明显地取决于通过眼睛接受的刺激信息。阅读成绩与感觉器官的效率有关。
视敏度是视觉辨认客体或符号细节的敏锐程度。能辨认客体或符号细节的尺寸愈小,视敏度就愈高。通常视力表测试,视敏度1.00表明在标准距离(一般为20呎)看清线宽为1弧分的字母或符号的能力。如果在20呎处只能看清应在40呎看清的字母或符号(即该距离的张角1弧分的字母或符号),则其视敏度是20/40或50%,即0.5的视力。具有很好视觉的人可能达到200%即2.0这样高的视敏度。

影响视敏度的重要因素是光强。在0.0001毫朗伯的星光下,能看到一页书却看不出上面的字;在0.01毫朗伯的月光下,能分辨出一个个字母,还不能顺利地阅读;到10毫朗伯时,明视觉已完全占优势,这才能使阅读感到舒适。光强进一步增加,视敏度还会继续改进。
视敏度标志着视力的好坏。好的视力对从事任何工作都是必要的。但也不能认为视敏度对阅读有太大的影响。一个人在20呎看不清楚的东西,在16呎处还能看得清楚。一般阅读只需要0.3的视敏度就够了。当然,人们应当保持良好的视力,至少应有0.7的视敏度。正常视力以百分之百的视敏度只能看到视野中非常小的一部分,也许不会多于4或5个字母。总的说来,视敏度不高并非阅读不佳的主要原因,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感知的效率。近视的产生并不能区分阅读效果的好坏,一般近视还不致成为成功阅读的障碍。
对感知书面语有重要意义的是眼的运动。眼运动是以注视(眼停)、注视之间的运动即眼动,包括向后的运动即回视等为特征的。阅读所耗的时间有两部分:注视时间和运动时间。注视时间约计为阅读时间92%至94%,而运动时间则约为阅读时间的6%至8%。一次注视的时间因阅读材料的不同而不同,容易阅读的材料约220毫秒(0.22秒),科技文献材料约236毫秒,多项选择试题为270至324毫秒。在注视期间,读者认知字母、单词甚至短语。这时吸收过程暂停而阅读的内部过程产生。注视是眼睛运动的停顿,以便对刺激作出反应。这是阅读的暂停,因为感知中产生的视觉信息输入不是连续的,材料被划分为组块。这些组块由大脑重新装配成时空上连续的视觉词。一次感知组块单位的大小取决于读者认知词的熟练程度、材料的熟悉程度、材料的物理特征等。也有人认为应以对词汇及上下文的熟悉程度作为注视持续时间的决定因素。好的阅读者,注视频率明显地受到其目的和个人特点影响,显示出一种习惯的注视类型。材料的困难程度、内容的熟悉程度以及材料的形式,也都影响注视的类型。每个读者发展自己个人的眼运动习惯,可能与其他人很不相同。注视与注视之间的眼动约为10至23毫秒。眼动时并不能从字里行间获取任何视觉信息,只是仅仅得到一种模糊的印象。一般每次眼动平均可扫视约10个字母。有时作反向眼动,这便是回视。成熟的读者阅读时眼运动有15%的回视。一般可以认为,回视表明读者在材料的某些部分未看清楚或不甚理解,有必要回过去再加分析。阅读能力较低者回视次数较多。通常阅读能力强,读物容易或阅读要求低时,眼停的次数就较少,注视的时间也较短。
要了解注视在阅读中所起的作用,必需熟悉三个术语,即视野、视觉幅度和认知幅度。视野一般由一个约180°的水平弧和约60°的垂直弧组成,包括周遭和中央视觉(最清晰的视觉点)以及视觉中的深度。视觉幅度亦称周遭幅度,即一次注视所看到的量(通常按数目、字、字母或词计量)。有的测试认为,每次注视最多可见6-7个字。按泰勒(Taylor)等编制的表格看来,大学生阅读中每次注视只能看到1.33个词,一年级小学生只能看到0.55个词。认知幅度则是一次注视所认知和理解词的数量。认知幅度的大小是用阅读时所作停顿即注视的数量来除所读词的数量获得的。这种幅度因材料难度和读者的知识而不同。读者对刺激情境了解愈少,在一次注视中能理解的也愈少。
事实上,人们在阅读过程中并非逐词一次次解释所读内容,往往是要读到足够数量的材料才进行解释。他延迟解释视觉吸入的材料,直到感知了足够材料得以领会一个思维单位。这就要求读者记住足够数量的上下文,以便作出最好的解释。也就是说,眼睛实际上已超出了解释产生点一段距离。这段超前距离称为眼忆幅度。这是就默读而言。在朗读过程中,眼睛总是超前于发声开始处,也就是说,读者读到某处时,眼睛已经看到前面去了。眼睛超前的这段距离,称为眼声幅度。成熟的读者有较宽的眼忆幅度和眼声幅度。通常在默读中成熟的读者具有15至20个字母的眼忆幅度。在朗读中则稍少些。阅读速度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减少注视次数和停顿时间,扩大眼忆幅度和眼声幅度。这里谈到的言语视觉乃是阅读的感性基础。

三、言语动觉

言语动觉是由发音器官(包括声带、口腔等)中的肌肉、肌腱和韧带内各种动觉感受器和传入神经将信息返转传入大脑皮层第二、第三额回所产生的感觉。人们在说话和朗读时,借助这种言语动觉和自己的听觉,能立即了解自己讲话和朗读的内容、过程和错误。在默读时,这种言语动觉最为明显。书写时手的动觉也可认为是言语动觉,但通常所说的言语动觉主要指口头言语中来自发声器官的动觉。
言语动觉来自发声器官。一种语言所有的语音完全可根据声道生理结构的运动来描述。空气从肺部发出,经过声道进入口腔或鼻腔。语音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气流是否受到阻挡,在何处和怎样受到阻挡。发元音时,气流不受阻挡,发辅音则气流总是会在某个部位受阻。有些辅音,如/b/和/p/,是在唇部发音的,可称为双唇音。其他如/d/和/t/发音时舌尖紧贴上齿龈形成阻碍可称为齿龈音。又如/g/和/k/,产生于口腔后部,发音时舌后部抬起,紧贴软腭形成阻碍,可称为软腭音(一般发音位置见图5.5)。另按发音方式区分,辅音与辅音之间也不相同。塞辅音是在一段时间完全阻塞气流,然后放开发出的。以上提到的几个辅音全都是塞辅音。擦辅音是不完全阻塞气流产生的,如/f/和/s/,气流从狭窄的唇齿之间或舌齿之间通过,摩擦成音,另一种辅音称为塞擦音,是塞音和擦音的合音。塞擦音是阻塞由随后的摩擦慢慢放开发出的。如chuch中的/t∫/或judge中的/d/,是塞擦音。
{ewc MVIMAGE,MVIMAGE, !427108t1.bmp}
辅音之间最后一种区别涉及空气从肺部流经声带时,声带是并合还是分开。声带之间放开称为声门。如果声带并合,气流必须着力通过声门,从而引起声带振动。构成的音称为浊音,如/b/。如果声带分开,空气完全没有阻碍,这样发的声音称为清音,如/p/。
英语中辅音的特点可归纳如下表:
http://ftp.haie.edu.cn/Resource/GZ/GZYY/YYXKLW/JYLL/WYJXXLX/420R0027ZW_0019_1.gif
表中归纳了英语辅音的发音位置、发音方式及清浊等特点。同样的,英语元音也可以列表说明。元音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其发音位置是在口腔前、中、后部和舌位的高、中、低(见表5.2)@。
http://ftp.haie.edu.cn/Resource/GZ/GZYY/YYXKLW/JYLL/WYJXXLX/420R0027ZW_0019_2.gif 所有这些发音机制,学习者必须在发音练习和言语实践中才能掌握。只有正确掌握所学语言的发音,才能形成正确的言语动觉。言语动觉存在于各种形式的言语活动中。外语学习者言语动觉的形成与完善是外语学习成绩提高的重要标志。

四、言语知觉中各种感官的相互作用

言语听觉、言语视觉和言语动觉,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感知觉。在知觉口语或笔语过程中各种感官总是起着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作用。
在感知口语时,听觉虽然很重要,但在听的过程中实际上伴有一种言语动觉,已如上述。正是在听觉和动觉的相互作用中得以正确感知言语。与此同时,听觉还常唤起相应的视觉形象。除文盲外,一般有文化的人,特别是学习和掌握外语者,听觉形象总是受到视觉形象的检验。当有人说他姓Chéng时,人们一定会问他是哪个Chéng。因为姓“成”或“程”发音相同。这时他回答说“禾呈程”,这才由于视觉的补充而使对方能准确地感知。又如果他回答说“陈,不是成”,这就还应由动觉形象来检验听觉了。因为“陈”应是“Chén”,不是Cnéng。我们在听别人讲话时,不仅听声音,而且看到说话者的发音动作、面部表情、手势和身体姿势。这些动作、表情和姿势,都能不同程度地传播一定的信息,有助于言语知觉。谈话双方都能借助视觉了解客观情景,从而更确切地听取对方的讲话。因此可以说,口语的知觉包含着听觉、动觉、视觉等感官的相互作用。
同样的,在感知笔语过程中,除视觉外,听觉和动觉也都积极参加工作。看到的文字符号都有自己的读音,这些读音都与发声器官的运动相联系。读的过程也就是看到的词向听到的和发声的词转换的过程。因此笔语的知觉也少不了各种感官的相互作用。听得较熟、能够正确发音的词语,读来很快很容易,反之,生疏拗口的词语,阅读也很困难。
感觉虽然仅反映客体的个别属性,但知觉、理解都是在综合各种属性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些个别属性,甚至可以成为有决定意义的重要标志。例如,德语中元音的长短对决定意义很重要。在英语中元音的长短也是决定词义的标志,halve(二等分)按美国英语读音为/h:v/与have(有)/hv/之间的区别只是元音有长短。是元音的长短区别了读音近似的词。又如重音区别词义等在前面有关言语听觉部分已经提到,不予赘述。但必须明确,不论是元音的长短还是重音位置的不同,都是一些个别的语音属性。当然,这些语言现象所反映的也不仅仅是个别属性,实际上也反映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对语音长短的感觉往往是相对的,是比较的结果。应该说,人不仅感觉到各种特性和属性,而且也感觉到对这些客体有代表性的那些联系和关系。对各种联系和关系的所有这些感觉,正如对客体的特性和属性的感觉一样,有着同样的感受性质。对这些属性和关系的感觉,都是言语知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觉口语和笔语过程中总是存在着各种感官的相互作用。这些言语感觉在言语实践中能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外语能力——语感。

五、语感的形成

语感问题,在第四章中已予简单介绍,曾提到在三大范畴中的感性反映。这里进一步分析其形成。
语感的第一个范畴就是反映词与所表客体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这便是复杂的语感结构中的词义感。词义感可以而且应该划分为词的基本意义感和词的具体意义感。词的基本意义感反映词与概念的联系。而词的具体意义感则反映存在于词与该词所指称的那些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系。除词义感外,属于复杂的语感结构的还有语言本身的关系感,首先是词汇及语法的关系感。属于这种关系感的还有许多局部的词汇和语法感。人在实际掌握语言时,不加思索地正确进行词的数、性、格、人称和时间的变化,使用必要的前置词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根据自己的语感。掌握语言还要求具有一系列语音感和修辞感。我们在使用语言时并不考虑所有这些方方面面。有人计算过,如果我们要把所有这些都考虑到,我们必须记忆廿四条规则,这就需要若干分钟的时间。那我们就要在自己的言语中长时间讷讷难言,也永远听不懂别人的讲话。
作为语言内部体系特征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直接感性反映是这样的:在语音方面有语言的单音之间以及完整的语音复合体之间的同异感,还有言语的节奏感、动力感、旋律感等等各种特点的语感。所有这些语音感的总和可称为语音鉴别力。通常只有在学习语言过程中,特别是在学习外语过程中,才意识到语言的语音特点。语言的被意识到的语言特点形成语音知识,或构成对所学语言语音的了解。当学习者在学习外语语音时,做到使这些知识成为自己语音感的真正领悟是非常重要而必不可少的。在语音方面,除听感觉外还有另一种运动因素,即作为说话之基础的发音动觉。这种发音感,也可称为发音基础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要真正领悟作为外语发音基础的所有特点,只有在这种领悟是以相应的发音感为基础的条件下才是可能的。除了词的视、听、动觉结构外,人还具有存在于词的各种形象之间的那些关系感。言语表象包含两类和四种形象,那便是:感觉形象(视觉的和听觉的)与运动形象(发音的和书写的)。言语形象所有的这些感觉和运动的组成部分乃是统一的复杂的联想复合体,是人在使用词时所感性体验到的。
语感的第三种范畴是反映两种不同语言之间联系与关系的语感,这是掌握了好几种语言的人的特征。属于这种语感的基本上是一种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和修辞特点与另一种语言的这些特点之间的同异感。这种同异也可理解为两种语感之间,即一种语感与另一种语感之间的同异。因此,人们只有在直觉掌握第二种语言时,才可能存在第三种范畴的语感。
人借以与别人进行交际的复杂的语言体系是外在的,不依个人意志为转移,以特殊的理智感——语感——形式在人的意识中反映出来。这种语感使人能够不必意识到语言的这些或那些特点而实际掌握语言。语感的心理特征,可归纳为这样三点:第一,语感不是普遍适用的;能感觉一种语言(本族语),并不就能感觉到另一种语言(外语)。第二,语感和所有一般的心理现象一样,不能遗传,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获得的,是培养起来的,是在人的生活中产生和发展的。第三,既然语感的结构非常复杂,人的语感的形成永远不可能是立即的、整个的、各个方面的,而是逐渐形成的。

就外语语感的形成而言,以下几方面因素是有帮助的:

1.先天的素质。 这些素质本身依机体一般的特别是神经系统方面的解剖生理特点为转移。神经生理机制在大脑半球皮层上具有一定的定位。除一般的听觉区域、视觉区域和动觉区域之外,还存在着对实际掌握语言有直接关系的言语动觉区域或发声区域、言语听觉区域、书写动觉区域和言语视觉区域等,每个区域的损伤都会构成相应的失语症。例如言语视觉区域破坏就不可能阅读;言语听觉区域受损就不能理解别人的口语。但也不能认为这些区域是彼此孤立地发生作用。鲁利亚认为象语言这样复杂的机能系统是由很多因素组成的,他反对狭隘的空位论,也反对极端的整体论。那就是说,语言的实现有赖于脑的各个区域的协同活动,但在脑的这种整体的工作中也可以看到某种类似的分工情况。因此人脑各个部分包括中枢到各种感受器以及感觉器官和言语发声器官等各个部分的发展,由于人们生理状态上个别的差异,往往表现为先天素质的高低,表现在感受性的灵敏程度、分析综合能力的快慢等等。所有这些,对语感的形成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但仅仅有这些先天素质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形成语感。

2.语言的理论知识。 语言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语感的形成。力求掌握外语的人在获得关于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特点的理论知识的情况下,语感的产生和形成较学习者企图纯然用直觉的办法掌握语言要早得多快得多。这因为知识有可能成为经常的强化手段,提高感知的效果。但仅仅依靠知识本身永远不能导致语感的形成,没有语言实践它们依然只是些纯语词的,理论的或抽象的知识。

3.实际运用语言的言语实践。 语感最初的产生和以后的发展和完善,只有在相应的实践活动条件下才有可能。言语实践是形成语感的决定因素。没有言语实践就不可能形成所学语言的语感,没有语感要掌握语言也是完全不可能的。
总之,能最快形成语感的那些人,他们第一,具有一定的学习语言的先天素质;第二,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第三,具有足够的实际运用语言的言语实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感知外语过程中各种感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