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核查
在在1998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361页,有具体的说明,“流言飞语”也作“流言蜚语”。改正错误
一.填空2.有5个浊辅音,分别是m,n,l,r,-ng
25.汉字变革的内在动力是实用
26."老"是不成词语素
二.是非
9.X....应该是句子成分分析法
28.X.....不能独立存在,而要依附理性意义存在
本人觉得是非题的2.6.8.14.17.24.的答案是错的,希望各大侠认正一下,麻烦大家了,若有错误请改正
我想问汉语拼音方案是以什么为基础构成的? 四.综合分析题
鼓手是支配式???为什么
洋气是支配式??
2.放心是动词??积极是形容词??
改正:四.4.(8)獭是读第三声的
回复 #13 car 的帖子
獭 tǎ第三声 水~ 、旱~ 、海~的统称。通常指水獭。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现代文员专业《应用汉语教程》试题
2005年12月24日 shenglei
来源: http://ddzx.hntvu.tv/file_post/display/read.php?FileID=2353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言语
2,元音
3.六书
4,语素
5.词汇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语言从根本上说,是一种—— 。
2.声母是一个音节的开头部分,都由——充当。
3.复合元音韵母ie和ue中的e,当它自成音节时应写成——。
4.形声字不仅直接记录语音,而且同时兼顾——。
5. 从汉字历史上五次大变革来看,汉字变革的内在动力是 。
6.合成词“老师”中的“老”是一个 —— 语素。
7.词的——意义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屈性在人脑中的概括反映。
8.词义由原先表示中性意义或贬义转变为表示褒义,叫作词义的——·
9.句子总是在一定的——中运用的。
10.由具有主从关系的分句构成的复句叫——。
三、是非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说明: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X”。
1.语言中一个句子的长度是有限制的。( )
2.韵母都是由元音来充当的。( )
3.普通话任何一个音节里都不能没有韵腹。( )
4.汉字“组字”时期所造的汉字多数是形声字。( )
5. “六书”理论中一种用抽象符号来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叫“会意”。( )
6.词是由语素构成的,语素都不能独立构成词。( )
7.词义具有主观性特点。( ) .
8.词的附加意义是跟理性意义相对而独立存在的意义。( )
9.从语气角度给句子划分出来的类别叫句型。( )
10.主谓句就是可以分出主语和谓语的句子。( )
四、综合分析题(共20分)
1.指出下列合成词的结构类型(6分)
①胆怯/
②领队
③江山——
2.指出下列各词的词性(4分)
①放心
②放映
③草原
④讨论
3.指出下列各组同义词的主要差异(4分)
①打听——询问
②失望——绝望
4.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歧义词组(6分)
a没有必要的解释 b没有必要的解释
五、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语言符号有哪些特点?
2.声母和辅音的关系如何?
3.什么是外来词?汉语外来词有哪些借用方式?
4.单句的构成在词语搭配上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试卷代号:220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现代文员专业《应用汉语教程》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言语是人们利用语言符号和规则来造句的行为和所造出来的句子。
2.元音是发音时气流不受阻,声带振动、声音比较响亮的音素。
3.“六书”是有关汉字造字方法的传统理论,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现认为前四种是造字方法,后两种是用字方法。
4.语素是语言里音义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5.词汇是一种语言所使用的词语的总和。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符号
2.辅音
3.e
4.意义
5.实用
6.词缀
7.理性
8.扬升
9.语境
10.偏正复句
三、是非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非 2.非 3.是 4.是 5.非
6.非 7.是 8.非 9.非 10.是
四、综合分析题(共20分)
1.指出下列合成词的结构类型(每个词2分)
①陈述 ②支配 ③并列
2.指出下列各词的词性(每个词1分)
①形容词 ②动词 ③名词 ④动词
3.指出下列各组同义词的主要差异(每组2分)
①语体色彩的差异 ②词义轻重的差异
4.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歧义词组(两种分析各3分)
五、问答题(每小题lo分,共40分) .
1.语言符号有哪些特点?
①线条性。语言符号在应用中是以线条排列的。语言符号用声音作为标记,人们所说的话表现为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线条”。
②多层次性。捂言符号在结构上是由多个层次的要素组成的。语言结构的各个要素具体表现为:从语音角度划分出来的音素、音节,从语义角度划分出来的义素、义项;从语音和语义结合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索、词、句子等。用语言符号来表达的任何一句话,都表现为这样一个多层次的结构。
③强生成性。一是表现在语言结构的多层次性所提供的效能上,即以少驭多,由较少的低层次语言单位,经过组合可以生成越来越多的高层次语言单位,最终生成难以数计的词和无限多的句子。二是表现在利用旧的语言材料生成新的语言单位,比如让旧的词汇具有新的意义,使用旧的语索创造新词等。
2.声母和辅音的关系如何?
①声母和辅音都是分析音节得出的概念,两者关系密切,但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②传统音韵学把一个字的读音分为声母和韵母两个部分,这是从组成音节的成分而言的。语音学里一个音节可以分析成最小的语音单位音素,音索有元音和辅音两大类,这是从构成音节的语音单位而言的。
③声母都由辅音充当,但辅音不一定都是声母。(举例)
3.什么是外来词?汉语外来词有哪些借用方式?
①外来词是指从外族语言中吸收到本族语言中的词,也称为借词。
②汉语中的外来词,按借用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A、音译。即将外族词的音和义照搬过来。(举例)B、音译加意译。有两种情况;一是在音译的外来词成分之前或之后加上一个表示事物属性或类别的汉语语素;(举例)二是对外来语一部分音译,一部分意译。(举例)。C、音译兼意译。即按原词的结构用汉语材料翻译过来,力求汉化的外来词。(举例)D、借形。如汉语中借用日本语词的汉字书写形式而用汉语普通话来读音。(举例)
4.单句的构成在词语搭配上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①符合语法关系。词与词的组合,首先必须注意词的语法特点,弄清楚哪些词与哪些词能搭配,哪些词不能搭配。(举例)
②符合事理逻辑。词与词的组合,必须符合常理。(举例)
③符合语言习惯。语言中有些习惯说法,可能不符合语法,不符合事理,但已经约定俗成,则可以使用。(举例)需要注意不能由这种习惯说法去类推,造出一些并不符合语言习惯的句子来。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
期末考试现代文员专业《应用汉语教程》试题
来源:http://ddzx.hntvu.tv/file_post/display/read.php?FileID=23522005年12月24日 shenglei
一、术语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语言
2.音节
3.“六书”
4.词
5.句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所有的符号都由“能指”和————两部分组成。
2.从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声音,叫——。
3.普通话声调里,“上声”的调值是——。
4。汉字造字方法的“画字”时期所造的汉字多数是——文宇。
5.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行政命令手段推行的文字改革发生在——。
6,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
7.语言的发展变化最明显的是词汇,这主要表现在——的增添上。
8.社会方言词包括行业语、阶层习惯语、隐语、——语等。
9.句子表达客观现实和陈述主观意图这两个特点,总称为句子的——。
10.从结构角度给句子划分出的类别,叫作——。
三、是非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说明: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X”。
1.语言符号的“约定性”是不讲逻辑的,是任意的。 ( )
2.北京话就是普通话。 ( )
3.韵母都是由元音来充当的。 ( )
4.《说文解字》的作者是东汉时的班固。 ( )
5.汉字造字方法的“组宇”时期所造的汉字多数是形声字。 ( )
6.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一个汉字又可以表示几个语素。 ( )
7.“神仙、妖精、地狱、天堂”等并不存在,这类词的产生不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 )
8.词义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特点。 ( )
9.有主语和谓语就是句子。 ( )
10.从语气角度给句子划分出来的类别叫句型。 ( )
四、综合分析题(共20分)
1.指出下列合成词的结构类型(6分)
①心烦——
②冒险——
③冰箱——
2.指出下列各词的词性(4分)
①生动——
②进展——
③进行——
④突然——
3.指出下列各组同义词的主要差异(4分)
①小气一吝啬
②请求一恳求
4.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歧义词组(6分)
①爸爸和妈妈的朋友 ②爸爸和妈妈的朋友
五、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为什么从根本上说语言是一种符号?
2.元音和辅音有哪些区别?
3.什么是基本词?基本词有哪些特点?
4.单句的构成在结构和语义关系上应注意些什么? 试卷代号:220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
期末考试现代文员专业《应用汉语教程》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4年7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语音和语义相结合的符号系统。
2.音节是语流里最自然的、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
3.“六书”是有关汉字造字方法的传统理论,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现认为前四种是造字方法,后两种是用宇方法。
4.词是代表一定意义的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5.句类是从语气的角度给句子所作的分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所指1
2.语音
3.214
4.表义
5.秦代
6.语崇
7.新词
8.禁忌
9.表述性
10.句型
三、是非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是 2.非 3.非 4.非 5.是
6.是 7.非 8.是 9.非 10.非
四、综合分析题(共20分)
1.指出下列合成词的结构类型(6分,每个词2分)
①陈述②支配③偏正
2.指出下列各词的词性(4分,每个词1分)
①形容词②名词③动词④形容词
3.指出下列各组同义词的主要差异(4分,每组2分)
①语体色彩的差异②词义轻重的差异
4.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歧义词组(6分,两种分析各3分)
a爸爸和妈妈的朋友 b爸爸和妈妈的朋友
|——||—| |——||——|
偏 正 并 列
五、问答题(每小题lo分,共40分)
1.为什么从根本上说语言是一种符号?
①符号是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是一种记号。所有记号都是用一定的事物作为标记来表示一定的内容的。语言是用声音作为标记,来表示一定的意义的,但由于它表义非常丰富、复杂,不同于一般表义简单、具体的记号,所以称为“符号”。
②所有符号都由“能指”(用作标记的事物)和“所指”(所标记的内容)两部分组成。对于语言来说,人类说出话语的声音是“能旨”,这种声音所代表的意义是“所指”。语言学中分别把这两者称为“语音”和“语义”。语言就是由语音和语义构成的符号系统。
③语言与其他符号都具有“约定俗成”的性质。约定性是指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语言中的语音和语义之间的联系最初也只是一种约定,因而在不同的语言里,同样的意义可以用不同的语音来表示。俗成性是指语言符号的形式和内容之间的联系一旦约定,即语音和语义之间的搭配一旦形成,就不是某一个人或几个人可以随意改变的,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一经社会“约定”而进入交际之后,它对人们就带有强制性。“约定俗成”是所有符号的共同性质。
2,元音和辅音有哪些区别?
①发元音时,声带一定振动,声音比较响亮;辅音发音寸,大多不振动声带(浊辅音例外),声音不响亮。
②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发音器官的其他部位不形成任何阻碍;发辅音时,气流都在发音器官的某一部位造成阻碍,呼出的气流只有克服这种阻碍才能发出音来。
③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发辅音时,只有形成阻碍的那一部分器官特别紧张。
④发元音时,声音可以延长;辅音由于大多只是在排除阻碍的一瞬间发出的,所以大多数辅音不能延长。
3、什么是基本词?基本词有哪些特点?
①基本词是词汇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那些词,是人们进行交际离不开的、历史年代久远的那部分词,是词汇系统赖以丰富发展的基础和主体。
②基本词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普遍性。也称全民常用性。第二,稳固性。指这些词在历史发展中长期存在,时间悠久,而且词义演变很缓慢。第三;能产性。指绝大多数基本词有很强的构造新词的能力。
③普遍性、稳固性、能产性这三个特点并不集中体现在每个基本词上,有些词只具有其中一个或两个特征,也是基本词。
4、单句的构成在结构和语义上应注意些什么?
①首先要注意结构的完整。当句子结构比较长时,如果缺少必要的成分,结构不完整,就会使得句意不明确。(举例)
②其次要注意结构和语义关系明确。在组词成句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词语之间结构关系
和语义关系的明确,避免因混淆而造成歧义。(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分别举例)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2—2003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
期末考试现代文员专业《应用汉语教程》试题
来源:http://ddzx.hntvu.tv/file_post/display/read.php?FileID=17712005年10月27日 盛 蕾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音节
2.形声
3.词
4.基本词
5.句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语言符号的“约定性”又常被称作 。
2.普通话声调里,“上声”的调值是 。
3.既可以充当声母,又可以用作韵尾的辅音音素是 。
4.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行政命令手段推行的文字改革发生在 。
5. 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分水岭。
6.对汉语的词进行分类,必须以词的 为依据。
7.社会方言词包括行业语、阶层习惯语、隐语、 语等。
8.根据词在词汇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将词汇分为基本词和 两大类。
9.从结构角度给句子划分出的类别,叫作 。
10.任何一个句子,在句末都带有一个特定的 。
三、是非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说明: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语言和文字都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
2.从声母的发音部位看,唇齿音只有一个f。( )
3.“自治”的汉语拼音是zìzhì,它们的韵母是相同的。( )
4.秦始皇统一文字所使用的字体是楷书。( )
5.在写错字和写别字两种情况中,最常见的是写错字。( )
6.单纯词都是单音节语素构成的词。( )
7.“溜达”和“散步”的主要差别是感情色彩中的褒贬意义不同。( )
8.词义的演变是指词的形式和意义都发生了变化。( )
9.句子层次分析法的好处是便于抓住句子主干,从整体上把握句子的结构格局。()
10.“这个故事我曾经听到过。”这是一个主谓谓语句。
四、综合分析题(共20分)
1.指出下列合成词的结构类型(6分)
①始终 ②船头
③车辆
2.指出下列各词的词性(4分)
①明朗
②明天
③禁止
④智力
3.指出下列各组同义词的主要差异(4分)
①揭露一揭穿
②事情一事件
4.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歧义词组(6分)
a. 访 问 英 国归 来 的 科 学 家
b.访 问 英 国 归来 的 科 学 家
五、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什么是“言语”?它和“语言”的关系如何?
2.汉语的音节结构有何特点?
3.举例说明什么是词义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4.举例说明句子有哪些重要的特征?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2—2003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
期末考试现代文员专业《应用汉语教程》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音节是语流里最自然的,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
2.形声是由表义的形符和表音的声符组合成字的一种造字方法。
3.词是代表一定意义的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4.基本词是词汇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是人们进行交际离不开的、历史年代久远的那部分词,是词汇系统赖以丰富发展的基础和主体。
5.句型是从结构的角度给句子分类而得出的句子类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任意性
2.214
3.n
4.秦代
5.隶书
6.语法功能
7.禁忌
8.一般词
9.句型
10.语调
三、是非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非 2.是 3.非 4.非 5.非
6.非 7.非 8.非 9.非 10.是
四、综合分析题(共20分)
1.指出下列合成词的结构类型(每个词2分)
①并列②偏正③补充
2.指出下列各词的词性(每个词2分)
①形容词②名词(时间词)③动词④名词
3.指出下列各组同义词的主要差异(每组2分)
①词义轻重的差异②范围大小的差异
4.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歧义词组(两种分析各3分)
五、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什么是“言语”?它和“语言”的关系如何?
①言语不同于语言。所谓言语,是指对于语言的使用及其结果。具体地说,就是人们利用语言符号和规则来造句的行为和所造出来的句子:通俗地说,就是说话和所说出来的话。
②语言和言语的关系,首要的是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语言的符号和规则都是从言语中抽象出来的。离开言语,我们无从认识语言;离开言语,也就没有所谓语言。(举例)
③语言的符号和规则一旦从言语中归纳出来,又对人们的言语活动产生约束力,人们使用语言必须遵守大家都认同的符号和规则。(举例)
2.汉语的音节结构有何特点?
①汉语的音节最多可以有四个音素,最少只有一个音素。
②每个音节都有元音,少则一个(即韵腹),多则三个。三个元音连续排列,分别充当韵头、韵腹、韵尾。充当韵头的元音只有i、u、ǖ三个,作为韵尾的元音只有i、o、u三个。
③有的音节没有辅音。有辅音的音节里,辅音的位置比较固定,或者在音节的开头(充当声母),或者在音节的末尾(充当韵尾的鼻辅音),没有两个辅音连续排列的形式。作为韵尾的辅音只有n、ng两个。
④每个音节都有声调。
⑤汉语的音节里辅音较少,元音占绝对优势。一般说来,辅音音色较弱,元音音色响亮,再加上音节有高扬转降的声调变化,因此汉语音节发音清晰、悦耳、富有音乐性。由于汉语音节中每个辅音的前面或后面总有元音,汉语音节就显得段落分明,结构整齐,易于掌握。
3.举例说明什么是词义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①词义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概括反映。
②词义所反映的内容,包含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认识是各式各样的,因此词义也是各式各样的。有的词义反映的是事物或现象,有的词义反映的是动作行为的变化,有的词义反映的是性质状态等。
③有少数词反映的对象在客观世界中并不存在,如“神仙、妖怪、嫦娥、天堂、地狱”等,但不等于这类词不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类词的产生依然不能离开自然和社会,只不过它们的意义反映出人们对客观存在的原始的、愚昧的或虚幻的、歪曲的认识而已。
④词义既然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概括反映,那么词义的形成也就离不开人的主观认识,所以人们对词义的认识往往具有主观性。
4.举例说明句子有哪些重要的特征?
句子除了具有表述性特点之外,还有一些重要特征。主要是:
①句子离不开语境。句子要表达客观现实,陈述主观意图,因此句子总是存在于一定的语境之中。离开了语境,即没有了说话的客观环境,陈述主观意图也就失去了意义。同时,理解句子,准确把握句子的意义也离不开语境。(举例)
②句子的结构成分可以省略。句子同语境密不可分,因而在运用上十分灵活,可以省略成分,常常是将表示旧信息的成分省略。在对话中,句子成分的省略更为常见。(举例)
③句子带有语调。任何一个句子,在句末都带有一个特定的语调,语调可以说是句子的语法标志。与句子表示的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语气相应,句子的语调也有四种:平直、高升、低降、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