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要做语言学家吗?
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区别一下日常应用和学术研究的,毕竟工具书一般是供给大家学习和应用的,而假若将学术探讨的问题带入到老百姓的日常应用中,那又将是一种怎样的混乱局面?就“购置”一词的应用上,我并不觉得仅仅是备用的意思,我相信《现代汉语词典》上解释的意义更普遍一些,不是因为迷信权威,而是出于现实考虑的。想想看,假如某单位需要购置十台电脑用以提高工作效率,那么他是买来使用呢?还是买来备用?假如不急着用干吗要买?您不知道电脑不用的话贬值是最快的吗?这样的事例几乎适用于所有情况。另,“置”有摆在那里不用的意思,应该也有摆在那里使用的意思吧?我想这里的“置”在我们的现实情况中就包含了这两种情形,现实中用用停停的情况会更多,而永远地“用”和永远地“停”毕竟是很少的。
假如我们每个普通人都如同xychy兄一样过于细腻去斟酌字词的意思,那么我的社会可能会出来一批语言学家,但其综合国力必定一落千丈。这里没有贬低语言学家的意思,而是说大家都不顾及约定俗成的语言文字功用,而要煞费苦心地自己研究,那我们还能做别的事吗?我想这就是日常应用和学术研究的区别所在吧。
可怕
“备用”并不表示不用。购买任何物品都是为了准备用。可能马上用,也可能过几天用,也可能根本用不上。这不比“长时间用”灵活吗?“长时间用”意味着是固定资产。我原先也想过用“固定资产”代替,实际上“购置”的宾语可以包括易耗物,我已经证明过。风兄说:“假如我们每个普通人都如同xychy兄一样过于细腻去斟酌字词的意思,那么我的社会可能会出来一批语言学家,但其中和国力必定一落千丈。”
“多出来一批语言学家”是好事呀,我觉得我国语言学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尤其是有本事的太少。语言学家多和“但其中和国力必定一落千丈”有必然关系吗?果真如此,那就必须打倒一批,或是叫他们下岗。反正现在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市场“无形之手”自会使他们适者生存,根本不必操心,又何惧之有?
好在我不是语言学家,也从来没有自封语言学家,否则。。。。。。我可受不起惊吓。
啊,不对!
哦,我知道风兄的意思了。。。。。。
我有自知之明。
我以后收口就是。
[ 本贴由 xychy 于 2003-11-2423:55 最后编辑 ]
还是那句话
我发现“断章取义,望文生义”是您最好的写照。实话实说,请勿见怪!:-P ?!!
?!?!
。。。。。。。。。。。。。。。。。。。。。。。。。。。。。。。。。。。。。:)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