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里 发表于 2003-11-21 23:55:55

马克·吕布《中国印象》

来源:《中国摄影师》

http://www.photo.gd.cn/overseas/lvbu/lb02.jpg

  马克·吕布Marc Riboud1923生于法国的里昂。在他14岁时,他父亲给了他一台柯达相机,从此马克·吕布就与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
  二次大战期间,马克·吕布参加了法国地下反法西斯游击队,反抗法西斯统治。战后,马克·吕布进入位于里昂的Ecsle Centrale学院学习机械工程并于1948年毕业。但到1951年,他决定放弃他的稳定的工程师工作,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摄影中。最初作为一名自由摄影师,到1952年加入到著名的玛格南图片社。1959年,马克·吕布当选为玛格南欧洲分部的副主席,又于1975年、1976年当选为玛格南欧洲分部主席。
  马克·吕布的作品并不一定是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在他到世界各国旅行期间,他敏感地拍摄当地人民的生活变化,特别是通过一些细微的生活细节反映出一些重大和深远意义的内容。他不但用黑白材料拍摄新闻报道摄影,也用彩色材料拍摄,而他的这些彩色作品不但构图精彩,而且色彩优雅、细微。
  马克·吕布出版了大量摄影作品专集,其中有《日本妇女》1951年,《加纳》1964年,《北越:面孔》1970年,《中国印象》1981年,《火车和车站》1988年等。

.......................................................................................................................................................

  马克·吕布《中国印象》——喜欢马克·吕布是因为在他的镜头里都收藏一些细微的东西,有平实的感觉。可是有时候触动你的正是那些细枝末节,时代的变化也是从这些微小之处显现出来。

http://www.photo.gd.cn/overseas/lvbu/lb4-4.jpg
广州1956

http://www.photo.gd.cn/overseas/lvbu/lb04.jpg
3个小孩儿勾肩搭背的往前走着,我只想到一句地道的北京话——“发小”。看到这张照片,你有没有想到自己小时候的伙伴呢?那些纯真的感情洁净得让现在的我……(北京1957)

http://www.photo.gd.cn/overseas/lvbu/lb13.jpg
穿开裆裤的小孩子正在吃力的翻越门槛。看背景应该是在某个公园里吧。(1957北京)

http://www.photo.gd.cn/overseas/lvbu/lb14.jpg
留影(北京 1957)

http://www.photo.gd.cn/overseas/lvbu/lb17.jpg
热气腾腾的劳动场面。(山西1957)

http://www.photo.gd.cn/overseas/lvbu/lb18.jpg
上扫盲夜校的农民。看到这个我就想到新凤霞唱的评剧“巧儿我自幼儿许配赵家,我和柱儿不认识我怎能嫁他。我的爹在区上已经把亲退,这一回我可要自己找婆家。上一次劳模会上我爱上人一个,他的名字叫赵振华。都选他做模范,人人都把他夸。”
那个年代的爱情也是如此的纯洁~~~(山西1957)

http://www.photo.gd.cn/overseas/lvbu/lb3-2.jpg
北京大学宿舍里的女学生(1965)

http://www.photo.gd.cn/overseas/lvbu/lb03.jpg
北大女学生,喜欢这个女学生脸上生动的表情。这张照片距离现在已经快40年了,那个风华正茂的女学生定已鬓发斑白了。(1965)

http://www.photo.gd.cn/overseas/lvbu/lb08.jpg
从一家店铺的门窗里看出去,街上的人被巧妙的分隔成6小块。整体协调但是单独的也恰巧自成一幅。摄影师90应该有这样敏锐的视角8?(上海 1965)

http://www.photo.gd.cn/overseas/lvbu/lb4-2.jpg
振臂高呼的年轻人脸上的热情多少让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后脊背发凉。青春的血液总是这么容易沸腾的么??(北京1965)

http://www.photo.gd.cn/overseas/lvbu/lb09.jpg
这张里被批判戴高帽子游街的外国人不知道是不是有马克·吕布,这样的政治气氛下不只是外国人感到岌岌可危吧?(北京1965)

http://www.photo.gd.cn/overseas/lvbu/lb3-5.jpg
痛苦也要面对啊,忘记就意味着背叛不是?
其实发这套图片也是想让大家看看中国的变化吧~~~~(山西1965)

http://www.photo.gd.cn/overseas/lvbu/lb3-1.jpg
广西1965

http://www.photo.gd.cn/overseas/lvbu/lb4-5.jpg
深圳乃至中国的种种变化都归功于他——我们的开拓者,小平同志(邓小平 1982)

http://www.photo.gd.cn/overseas/lvbu/lb11.jpg
上海在国人心中一直是时尚的代言词,商场购物的人流在扶梯上显得尤其突出。而人这么多,想必和当时的社会情况也是紧密相关的。(上海 1992)

http://www.photo.gd.cn/overseas/lvbu/lb12.jpg
深圳,中国的录象厅就是从这里发源的8?因为播放的内容多是武打色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去录象厅在我心中都是坏孩子才做的事。现在这样的录象厅好象都销声匿迹了。这也是时代的产物啊~~~(深圳 1992)

http://www.photo.gd.cn/overseas/lvbu/lb3-8.jpg
大檐帽,蛤蟆镜,旅游鞋是那个年代最流行的装扮了。恩,还有老崔的摇滚……
“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崔健《假行僧》(北京1993)

http://www.photo.gd.cn/overseas/lvbu/lb4-3.jpg
巩俐1993

http://www.photo.gd.cn/overseas/lvbu/lb3-7.jpg
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给城市带来了很多的不稳定因素。(深圳 1994)

http://www.photo.gd.cn/overseas/lvbu/lb16.jpg
时髦艳丽的外国女郎眼神很是迷茫。这也代表了那个时代大背景下浮躁迷茫的中国人吗?拍摄地点是在北京的故宫。(北京1995)

http://www.photo.gd.cn/overseas/lvbu/lb4-1.jpg
深圳在我心目中一直是整洁的,看到这张我才知道……(深圳 1995/85?)

http://www.photo.gd.cn/overseas/lvbu/lb3-4.jpg
2家相连的店铺,484也很对比呢?(上海 1995)

http://www.photo.gd.cn/overseas/lvbu/lb15.jpg
立交桥下,套用报纸杂志的话叫“东方的国际大都会”。还有具中国特色的自行车。(上海 1995)

http://www.photo.gd.cn/overseas/lvbu/lb3-6.jpg
长三角后来居上,也在奔小康(浙江1995)

xychy 发表于 2003-11-22 11:14:44

精彩!

风兄总是出其不意地奉献一些好东西,照片的解说也的确精彩。谢谢!

厚人 发表于 2003-12-9 23:17:27

时间可以流走,照片可以看到过去

再见夏天 发表于 2004-1-27 21:55:45

这是一笔珍贵的财富!谢谢你献给我们带来了对过去的思考跟对未来的憧憬!谢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马克·吕布《中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