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望道先生和中国修辞学研究
作者:宗廷虎(作者为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http://www.rwfd.fudan.edu.cn/spirit/xiren/chenwang.htm
我站在复旦园中陈望道先生铜像前,仰望着老师栩栩如生的面容,心潮起伏,难以平静。
我们这批陈望道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为实现老师遗愿,拚搏了七八年的集体产品——《中国修辞学通史》(五卷本),终于问世了(按:有两本已于9月份出版,另三本于11月初面世),据说在西安举办的中国第九届书市上,前两本已获得了好评。这套书的第四卷《近现代卷》在继承我国八、九十年代已问世的汉语修辞学史著传统的基础上,对望道先生的不朽巨著《修辞学发凡》(以下简称《发凡》)也作出了"我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石"和"现代修辞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的评价,这是我国修辞学界对《发凡》的共识。这样的评价,是符合历史事实的。我国现代修辞学研究虽始于1905年汤撮常的《修词学教科书》和龙伯纯的《文字发凡·修辞卷》,但我国修辞学研究真正走向科学,却是从《发凡》开始的。此书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科学而完整的修辞学体系,回答了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它的问世,标志着我国现代修辞学已经走向成熟。《发凡》的影响,在修辞学史上也是空前的。第一,它不仅建国前被各大学用作教材,建国后也被多所学校采用,此后再版达十余次。最近一次由上海教育出版社于1997年再版。第二,它的修辞学体系和研究方法影响后世数十年,被许多著作所仿效和习。第三,它培养出一批批修辞学研究人材。如著名学者郑子瑜、张志公、倪宝元、吴士文等都声称是读了《发凡》,才走上修辞学研究道路的。望道先生的《发凡》和中国修辞学的传承关系于此可见。
其实,望道先生对中国修辞学的影响,从复旦这个“窗口”中也可窥探到重要的一隅。
望道先生早在五十年代就亲自创建了复旦大学“语言研究室”(后改名为“语法修辞研究室”),这是我国唯一的修辞学专门研究机构。望道先生的道德文章、治学方法、创新精神等,是留给这个集体的宝贵财富。几十年来,这个集体也得到历届校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例如1986年谢希德校长在著名修辞学家、新加坡郑子瑜先生的受聘复旦大学顾问教授的仪式中强调:希望在郑先生的帮助下,“把我校办成国内第一流的修辞学基地”。杨福家校长1993年7月1日在全校中层干部会上,提出要保持和发扬我校传统学科优势,“要有人研究修辞学”,“复旦这样的学校,应有少数人去夺国际金牌”。这些年来,这个集体在望道先生精神的感召和领导的关心下。在著名语言学家胡裕树先生领导和支持下,除了在宣传陈望道修辞思想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外,比较突出的还做了以下几件事:
第一,科研成果林林总总,在修辞学理论、修辞学史、语体风格、词汇修辞、实用修辞及陈望道研究方面,都有成果问世,其中部分著作分别获得国家教委、上海市奖励及“陈望道修辞学奖”。最近问世的《中国修辞学通史》(五卷本),是我国修辞学史上第一部多卷本著作,被新闻出版署确定为国家"九五"重点书目,不少海内外名家已准备撰写书评。第二,培养了一批博士生、硕士生,这个基地每年都吸引不少学生报考。第三,接手办了全国唯一的修辞学杂志《修辞学习》(与华东修辞学会合办),该刊两次被评为全国语文类核心期刊,并名列第三。第四,在郑子瑜先生帮助下,筹到资金创办了全国唯一的“陈望道修辞学奖”,面向全国评过两次奖,奖励了一批优秀专著,推动了修辞学研究。所有这些成绩,把复旦的修辞学推向了全国前沿,成为“全国修辞学研究中心”(或中心之一)、“全国一流的修辞学基地”,已是公认的事实。
做到了这一些,是否就能向老师交卷了呢?铜像上望道先生双目炯炯、凝神远思的神态,把我的思绪牵向远方,牵向那二十一世纪……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