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少平 发表于 2007-12-24 20:11:02

《歧路灯》的校释

中州书画社出版的《歧路灯》,那校释还真算不错。尤其是跟后来那个什么狗屁“中州古籍出版社”的那套明清笔记小说丛书比起来,简直就好到了天上。
       这是比较。单说它本身的话,也还是有不少毛病的。我买的是初版,相想必我发现的问题,人家已经发现并且更正了,那就算我废话吧。
       有的毛病呢,显然是排印工的责任。譬如把“乌猪白羊”印成“鸟猪白羊”。
       有的就很难说是什么原因。譬如,官场上的“吊坎”,把一万两银子称为“一方”,一千称为“一撇”:这到现代还在使用,是珍贵的历史材料,尤其是研究贪污受贿史的,更是考察出处的依据。三百称为“《毛诗》”,二千五百为“师”,这我都明白。偏偏有个五百称为“族”,这就很不可思议了。照我看,这个“族”一定是“旅”。可是这是校点者的错呢,还是排字工的错呢?我就不敢猜了。
      还有的呢,不知道是校点者还是我记错了,就是“悲哉,秋之为气也”这一句。校点者说是出自欧阳修的《秋声赋》。《秋声赋》我三十年前也背过的,好象没有这么一句,我记得这一句的著作权应该是宋玉的。可惜我的《文选》现在都不知在哪个角落里搁着,无法核对,只好请大家帮忙确定一下,究竟是我记错了,还是该书的校注者弄错了。
      还有的,我敢断定是校注者弄错了。书中有一句诗,结尾是“鬼一车”三个字。校注者说这乃是“鬼车”,就是“九头鸟”。因为我是湖北人,“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老”嘛,所以对家乡风物还是特别关心的,特地考察过“鬼车”之类的名物。照我看呢,这“鬼一车”跟我们家乡的“鬼车”实在是不相干。“鬼车”是鸟,是在天上飞的。“鬼一车”就是“一车鬼”,是坐在或者站在车上的,出处该是《易经》吧?记得是“载鬼一车”……至于为什么载鬼,那我可不明白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歧路灯》的校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