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key-E 发表于 2003-11-27 10:36:25

易混淆的词语

[介词和连词]
  
      有些词可以做介词,也可以做连词,比如“和”、“跟”、“同”、“与”等。怎样断定它们的词性呢?可以用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交换位置法。介词两边的词语位置不能互换,换了意思就变了;连词两边的词语位置可以换,换后意思不变。
如:我跟他学外语。≠ 他跟我学外语。(介词)
我跟他是好朋友。= 他跟我是好朋友。(连词)
  第二种方法是前加因素法。介词前面可以加别的词语,连词前不能加别的词语。
如:我曾经和他去过一次。(介词)
我和他都去过一次。(连词)
我多次与他打交道。(介词)
《红楼梦》与《水浒传》都借来了。(连词)


[连词和副词]
  
      连词与一些副词都有关联作用,但不能因为有些副词能起关联作用就误认为是连词。怎样区别连词与副词呢?
  一是用位置移动法来区别。连词位置是不固定的,而副词的位置是固定的:连词可在句前,也可在句中;而副词起关联作用时只能在主语后,谓语前。
如: 如果你去,我就去。“如果”是连词,“就”是副词。
移动一下位置试试: 你如果去(√) 就我去(×)
  二是省略法。连词可以省略,表关联的副词不能省略。
如: 你去,我就去(√ ) 省略介词仍表假设关系。
如果你去,我去(×) 省略副词就不表示假设关系了。


[动词和介词]
  
    动词和介词都带有宾语,很容易混淆,尤其是一些词如在、到、给、跟、比等常常兼有动词和介词两种词类,在具体语境中只能是一种。怎样区别判断在具体语境中的某词是动词还是介词呢?可用以下二种方法:
  一是动词可以单独做谓语;而介词不能单独做谓语,只能构成介宾短语之后做谓语的连带成份。
比如: 例“在” 真理在人民一边(在是动词单独做谓语)
在黑板上写字(在是介词,与黑板上构成介宾短语做写的状语)
  二是动词可带动态助词“着、了、过”。
例“到” 到北京了。到了北京了。√ (动词)
到北京去。到了北京去。×(介词)
“ 跟” 你跟我走。可写成“你跟着我走”。(动词)
你跟谁说话?不能写成“你跟着谁说话”(介词)
  三是动词可以重叠,介词不能重叠。
例:“比” 咱俩比速度。可写成“咱俩比比速度”。(动词)
我比你高。不能写成“我比比你高”。(介词)



[“对”和“对于”]  
   
      “对”和“对于”都是表示对象的介词,在实际运用中常常用错,怎样区别并正确使用“对”和“对于”呢?一般地说,凡是可以用“对于”的地方,都可以用“对”;但是有的用“对”的地方不能用“对于”。大致在如下几方面是这样。
  一、表示人与人这间或人与事物之间的对待关系时,只能用“对”,不能用“对于”。
如: 他对我很热情(√) 他对于我很热情(×) 对党忠诚老实。(√) 对于党忠诚老实。(×)
  二、相当于“跟”和“朝”、“向”的意思时只能用“对”,不能用“对于”。
如:我对他说过了。(√) 我对于他说过了。(×)
他对我笑了笑。(√) 他对于我笑了笑。(×)
不对困难低头。(√) 不对于困难低头。(×)

Artvine 发表于 2003-12-2 01:08:56

..

這個論題正是在機器翻譯程式領域裡極麻煩的問題。
基本上若把如“和”(and)獨立分詞出來,至少要和前置詞和後置詞“各”作
2x2種排列組合,然後刪除同意義情況後,再以此小Unit連結另一Unit,再作
2x2次的排列組合,再挑重覆刪除。依此Loop......
所以人們目前對如中英機器翻譯的效能仍不滿意,正是由於中文相對於如日
文的語境般,較為複雜的緣故(日本Nifty的日英機器翻譯已很準確)
回到一個基本問題:“為什麼要分詞?”
如果要分的詞語是靈動的有機體,要怎麼分?

一樣的詞,就像切蛋糕,愛怎麼分就怎麼分。就像拿著燒杯,%的A+%的B
都可以,只是要調出來的成份要配合何種運算?當然,我們要先想好下一步
的運算可能,再把這些原料倒入,測試成效。

目前學界的運算法則有三種想法:
詞性標注
最長句原則
機率排列

要喝酒了,明日再敘..................Fin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易混淆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