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 发表于 2008-3-29 16:45:06

陈章太:论语言资源

来源:http://www.china-language.gov.cn/


http://www.china-language.gov.cn/cms/gallary/upload_images/31_3227_1200636634919.jpg

[作者简介]陈章太,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语方言、社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北京100010)

    语言是不是资源,怎样看待语言资源,过去国外学界谈论多一些,国内学界讨论不太多。近些年来,这个问题逐渐引起我国语言学界和有关部门的关注,邱质朴(1981、 2000)、黄行(2000)、李宇明(2003、2005)、张普(2006、2007)、孙宏开(2006)、徐大明(2007)等教授对语言资源问题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与论述,发表了很好的意见。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对这一问题十分重视,从2005年起相继建立了“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及多个分中心,对我国语言资源进行监测与研究,先后发表了多部重要翔实的监测研究报告,取得了很好的绩效。现在,学界正在讨论这个问题,2007年10月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的国家语言资源与应用语言学高峰论坛的主要议题,就是国家语言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我国学界讨论的“语言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言资源”是指语言本体及其社会、文化等价值;狭义的“语言资源”是指语言信息处理用的各种语料库和语言数据库,以及各种语言词典等。随着我国现代化、信息化的加速发展,社会对语言实际需求的加大,以及语言功能的变化,人们对语言的认识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视语言为问题逐渐转向将语言看作资源,进而发出保护建设和开发利用语言资源的呼吁,这有重要的意义,对我国语言生活和语言文字工作将产生积极影响。本文讨论的“语言资源”是广义的“语言资源”,还包括文字,具体讨论三个问题: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我国的语言资源状况,语言资源的保护建设与开发利用。

一、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

所谓“资源”,是指有价值、可利用、出效益、能发展的事物。资源学通常将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下面再各分成若干小类。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又是一种社会交际工具,它存在、依附于人类社会,与社会紧密相结合,为社会交际服务,因此被认为离开了社会无所谓语言。语言既是物质的又是社会的,而更多的是社会的。语言以它的物质结构系统,承载着丰富、厚重的社会文化信息,为社会所利用,能够产生社会效益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效益,所以是一种有价值、可利用、出效益、多变化、能发展的特殊的社会资源。

语言资源主要由语言本体和语言社会应用两部分构成。语言本体包括语音系统、词汇系统、语法系统和语义系统,是语言资源的物质基础;语言应用包括语言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和人类社会对语言文字的各种使用及其效益,是语言资源价值和可利用性的具体体现。语言资源的价值有隐性的也有显性的,其隐性价值是语言本体的价值,包括语言地位,规范程度,语言历史,承载的文化、信息,记录的文献、资料等;显性价值是语言本体价值的具体体现,包括语言社会交际作用,使用人口,使用领域,应用效益等。语言资源的隐性价值要通过显性价值加以体现,而所有语言资源价值的显现一般是逐渐、缓慢的,只有在语言功能、语言地位、语言作用发生大的变化之后,某些语言的资源价值才会有较快的显现。如希伯来语,原来只是犹太人在宗教活动中使用的一种“死了的语言”,并不是犹太民族的日常用语。以色列建国以后,因为国家、民族、社会的需要,实行一个国家一种语言的政策,确定希伯来语为国语,从此改变了希伯来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希伯来语成了以色列法定的官方语言和犹太人的日常通用语,这样希伯来语的语言资源价值才从隐性转为显性,很快显现出来。又如马六甲海峡的一种廖内—柔佛方言(Riau -Johor),在1972年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协议共同采用以这种方言为基础的标准马来语为两国共同语以后,这种方言的地位、功能、作用等发生了重大变化,随之,这种方言的语言资源价值也才凸显出来。菲律宾的他加禄语(tagalog)在成为菲律宾国语之后,它的语言资源价值很快显现也是类似情况。

语言资源价值的高低,与语言功能、语言活力和社会需求、国力状况等有密切关系。就语言功能和语言活力来说,凡是语言功能完备或比较完备,语言活力强盛或比较强盛的语言,如一般国家的官方语言,多数民族共同语和许多区域通用语,其语言资源价值就较高;反之,其语言资源价值则较低或很低,如世界上和我国不少弱势或濒危的语言、方言。就社会需求和国力状况来说,凡是社会处于稳定、发展时期,社会对语言的需求就要加大,或是国家综合国力处于上升、鼎盛状态,这都会促使该国家社会主要语言的语言资源价值升高,如我国近期的崛起、发展与汉语普通话语言资源价值的攀升;反之,国家、社会发展缓慢或停滞,其主要语言的语言资源价值则降低,如亚洲、非洲的有些国家与主要语言。

评价语言资源价值,可以参考语言活力评价指标体系,我以为具体指标大致有这样几项:(1)语言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声望情况;(2)语言规范程度及表现力;(3)语言使用人口及其年龄结构与社会分布;(4)语言使用范围与应用领域;(5)语言记录文献和承载信息情况等。依据这个语言资源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大致可以将我国的语言资源分为以下5类:语言活力超强的超强势语言资源,语言活力强盛的强势语言资源,语言活力减弱的弱势语言资源,语言活力缺乏、处于濒危状态的超弱势语言资源,语言活力没有、已经消亡但仍有一定价值的语言资源。超强势语言资源和强势语言资源,一般都达到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或多项指标的较高标准,如国家、民族、地区的共同语,通用语言,官方语言和法定语言等。然而有的超弱势语言,甚至是消亡了的语言,因为具有评价指标体系中某些指标的高标准,如记录文献和承载文化信息较多,这样的语言也具有一定的资源价值,如我国历史上的契丹语、女真语和当代的满语,外国的梵语、巴利语、哥特语等。

二、我国的语言资源状况

上文说过,我国的语言资源大致有这样几类:超强势语言资源,强势语言资源,弱势语言资源,超弱势语言资源,消亡但仍有一定价值的语言资源。

语言活力超强的超强势语言资源。汉语普通话由于形成的历史悠久,记录了极其丰富、珍贵的文献资料,现在使用人口众多,应用地域广阔,使用领域广泛,规范程度很高,语言功能完善,语言活力超强,应用效益显著,语言声望很高,语言影响广泛,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经济文化科技等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等发挥重大作用。近百年来,它先被定为国语,后被确定为国家通用语言,其地位、作用、贡献和利用效益,都是最为重要最为显著最为巨大的,所以可以认为汉语普通话是我国的超强势语言资源。随着国家的更加强盛,社会的更加发达,经济文化科技等的更加发展,国际交往的更加频繁,汉语普通话的资源价值与作用必将进一步显现出来。

语言活力强盛的强势语言资源。语言规范程度较高,语言功能比较完善,使用人口较多,应用范围较广,语言表现力较强,语言活力强盛,在中央及相关民族自治地方法定通用的少数民族语言,如蒙古语、藏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朝鲜语、壮语、彝语,是语言活力强盛的强势语言资源。还有在民族自治州、县公务活动等使用或跨境使用,使用人口较多,具有较强活力的部分少数民族语言,如苗语、布依语、载佤语、侗语、白语、傣语、纳西语、景颇语、拉祜语、佤语、柯尔克孜语、达斡尔语、土语、黎语、傈僳语、哈尼语、独龙语、锡伯语、塔吉克语等。以及汉语中语言活力强盛的主要方言和次方言,如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粤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及其次方言,还有某些地区实际通用的当地方言,如吴方言的苏州话、宁波话、温州话,粤方言的台山话、香港粤语,闽方言的福州话、厦门话等。这些语言、方言因为它们的功能正在增强,价值、活力、使用较大,可以认为是强势语言资源。有的语言或方言虽然使用人口不多,也没有文字,但其价值、活力较强,语言功能很好,在本民族本地区中使用人数比例很大,语言保持和发展情况很好,这样的语言或方言也是强势语言资源,如基诺语和汉语方言的杭州话。

语言活力减弱的弱势语言资源。那些语言规范程度较差、多数没有文字、文献资料较少、使用人口较少、应用地区较小、使用范围较窄、语言功能减弱、语言活力较差、使用效果较弱的部分少数民族语言和部分汉语方言土语,都是弱势语言资源。如土家语、布努语、仡佬语、普米语、乌孜别克语、裕固语、保安语、门巴语、珞巴语和台湾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语言,以及汉语的某些小方言土语和多数边界弱小方言土语,如湘南、桂北、粤北的方言土语,皖南、浙西的某些方言土语,闽中地区闽语几大次方言交界的弱小边界方言等。

语言活力缺乏、处于濒危状态的超弱势语言资源。有些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它们虽然使用人口很少,应用范围很窄,语言功能萎缩,语言活力很差,已经处于濒临消亡的状态,但这些语言和方言还在一些人和某些范围内使用,还有一定价值,这样的语言都属于超弱势语言资源。据学界调查研究,我国的这类语言大致有20 多种。这些语言大多没有文字和文献资料。如满语、畲语、赫哲语、鄂伦春语、塔塔尔语、普标语、仙岛语、康家语、阿侬语、达让语、格曼语、毕苏语、桑孔语、柔若语、图佤语、波拉语、泰耶语、苏龙语、布兴语、俫语、葛玛兰语、赛德克语等。汉语超弱势方言资源的情况很不清楚,已知的情况是有些方言已处于濒危的超弱势状态,如畲话(畲族说的汉语方言)、疍家话、正话、军话、儋州话、站话、伶话,以及各地方言区中的有些方言岛,如闽方言区中的吴方言岛、赣方言岛、客家方言岛和北方方言岛,吴方言区、粤方言区中的有些闽方言岛等。

语言活力没有、已经消亡但仍有一定价值的语言资源。这样的语言多数具有文化价值,有时还需利用。如我国历史上的焉耆—龟兹语(又称土火罗语)、于阗语、西夏语、契丹语、女真语等。已经消亡但还有一定价值可利用的汉语方言,如古吴语、古越语、古楚语、古闽语等。这些语言和方言及其记录的历史文献资料,对研究、解读我国古代历史、社会和文化等极具重要价值。

此外,语言的各种社会变体社会方言,如不同群体的语言、行业专用语,以及特种语言,如盲文哑语等,是否可以看作语言资源或语言副资源。外国语言虽然不是我国的语言,但掌握、利用外国语言,是中国语言生活的重要内容,对国家、社会、事业的发展等有重要价值和意义,从这个角度看,是否可以将具有不同价值的外国语言资源看作我国语言资源体系中的副资源。这些都需要研究。

根据观察和已知的情况看,由于语言接触的密切和语言影响的扩大,我国的语言和方言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语言生活丰富,语言成分多变,语言资源价值不太稳定,多数语言和方言处于强势语言资源和弱势语言资源状态,只有少数语言、方言比较稳定地处于强势语言资源状态,另有少数语言、方言处于濒危的超弱势语言资源状态。这值得我们充分重视和认真研究。

三、语言资源的保护建设与开发利用

语言既是一种资源,对语言资源就应当加以积极保护和科学建设,并进行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这样才能保证语言资源的健康、持续发展和长期有效利用。积极保护、科学建设和合理开发、有效利用,是互相促进、互为因果的辩证关系;积极保护和科学建设是为了更好的开发与利用,而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建设。整合语言资源,是做好语言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做好对语言资源的保护建设和开发利用,下面的几件事情值得重视并认真做好。

调查语言及其使用状况,全面摸清国家语言资源家底,并对国家语言资源进行更有效的监测。关于我国语言文字及其使用情况的调查,过去进行过多次,如20 世纪50年代的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普查,20世纪80年代的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20世纪90年代的民族语言调查,1998年至2004年的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近几年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调查等,还有其他几次规模较小的语言调查。这些调查的成果为我国语言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为语言文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依据,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新中国成立距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现在,国家有了很大的发展,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语言及其使用状况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对国家语言资源应当进行更加全面、细致的调查,以获取新的带有动态性的数据、资料。还要对国家语言资源进行更加有效的监测,随时掌控国家语言资源发展、变化情况。这些都是保护、建设和开发、利用语言资源的重要基础工程,对制定语言政策、语言规划和相关事业发展规划等也有重要意义。

制定和修订适合新世纪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过去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适应当时国家、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语言生活的需要,当然,语言和语言生活有稳定性和连续性,过去有些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仍有现实作用,还要继续执行和实施。而有些则需要适时修订,并且应当依据新世纪国家、社会和语言生活的实际需要,制定新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比如新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要指出认真贯彻、执行《宪法》有关条款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的重要现实意义,说明要依法做好语言文字工作,并作出相关规定;要突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大力推广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并要确保民族语言的地位、作用和权利;要说明方言的价值和作用,恰当保护方言;要强调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作相关规定;还要说明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的重要意义与内容。从语言政策上和语言规划方面作出相关说明和规定,对保护建设和开发利用国家语言资源是重要而有效的。比如怎样创造、提供语言使用的空间和条件,如何进一步实行双语政策和双语教育等。

大力构建和谐语言生活。这不仅是新世纪语言文字工作的新理念和新目标,也是语言规划的新内容,对保护、利用国家语言资源必将发挥重要作用。构建和谐语言生活,似有这样几项具体内容:(1)尊重公民的语言选择,保障公民语言权利,营造和谐语言生活。(2)正确对待、妥善协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民族语言的关系。(3)正确对待、妥善协调各民族语言的关系。(4)正确对待、妥善处理民族共同语、标准语与方言的关系,以及方言与方言的关系。(5)恰当处理母语与外语的关系,重视母语并加强母语教学,同时加强外语的学习与使用。(6)积极保护弱势语言和弱势方言,有效抢救濒危语言和濒危方言。(7)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努力增强语言功能与语言活力。(8)树立语言服务观念,做好语言社会咨询、服务工作。(9)积极保护、科学建设、合理开发、有效利用语言资源,提高语言资源价值。

加强语言研究,促进语言应用。我国的语言研究,从传统的语文学到现代语言学,经历了较长的时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我国的当代语言学则比较薄弱。当代语言学既强调语言本体分析与描写,强调理论概括,又重视语言应用,特别是语言教学与习得,语言与社会、科技应用,语言信息化等。我国的语言研究应当朝这一方向前进,应当将语言本体研究与语言应用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关心、研究语言及其使用的变化,关心社会语言生活,重视国家语言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让语言研究成果的绚丽之花在语言应用中结出硕果。

处理好保护建设与开发利用的关系,是国家语言资源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保护建设是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开发利用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建设。只保护建设不进行开发利用,语言资源价值无从体现,语言不成其为资源;只开发利用或过度开发、不当利用,必然影响乃至破坏语言资源的保护与建设。所以本文提倡对语言资源进行“积极保护、科学建设、合理开发、有效利用”。这方面可以普通话的保护建设与开发利用为例。

普通话是语言活力超强的超强势语言资源,在我国社会语言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其语言资源价值的显现和发挥总体上很好,产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效益是显著的,完全可以说我国大好形势与和平崛起的取得,普通话功不可没。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有效实行积极、稳妥的语言政策和科学、实际的语言规划,对普通话进行积极保护、科学建设和合理开发、有效利用的结果。例如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即确定普通话作为官方语言和全社会共同语的地位,后来又在《宪法》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多部法律中明确规定普通话为全国通用的国家通用语言,加大宣传推广普通话重要意义的力度,在全国范围大力推广普通话,并有效加强普通话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规范,研究、制定普通话水平等级标准,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对教育、行政、广播电视等领域提出使用普通话的要求,并对这些部门的有关人员进行普通话培训与测试,积极促进普通话的普及,现在,全国已有过半的人能够用普通话进行交际,城市的普通话普及率更高,普通话在我国语言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和重要作用日益显现,在国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普通话在国内外的声望越来越高。回顾半个多世纪来我国对待、推广普通话的情况,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很好研究与总结。比如“统一语言”“纯洁语言”的不确提法,推广普通话中有些过急过高的要求,以及普通话规范、教学、培训、测试中一些不当的做法,都不利于普通话的保护建设和开发利用,还会影响普通话的声望,减弱其语言资源价值。正确对待并妥善处理保护建设与开发利用的关系,是保证普通话这种超强势语言资源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参考文献]

[1] 邱质朴.试论语言资源的开发——兼论汉语面向世界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1981,(3).

[2] 邱质朴.应用语言学的新概念.镇江师专学报,2000,(3).

[3] 张普.论国家语言资源.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

[4] 李宇明.关注语言生活.长江学术,2003,(4).

[5] 李宇明.中国语言规划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 黄行.少数民族语言活力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

[7] 金星华.中国民族语文工作.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8]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课题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9]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课题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0] 孙宏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活力排序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11] 孙宏开,胡增益,黄行.中国的语言.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2] 徐大明.国家语言资源发展战略研究.国家语言资源与应用语言学高峰论坛论文集.200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陈章太:论语言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