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话中对“姑娘”的称呼
作者:叶建敏 来源: 原创1.
媛闺儿:为名词,有“女孩”,“未婚女子”之意。
温州方言中有以下用法:
媛闺囡儿;媛闺儿家;
在《温州方言字典词典》叶建敏 著 第五版中已经指出温州话中对“姑娘”的称呼。温州话中对“姑娘”的称呼为“媛闺”或“媛闺儿”及“媛闺囡儿”、“囡儿”。而非经常写成白眼字为“圆珠儿”。更有甚者,有人杜撰、牵强附会的考证出为“院主儿”;这些都是错误与可笑的,那是对温州文化及文字理解不深、不透彻的表现,也太小看温州文化与人民的汉语水平了。
“媛”字很好,平时在汉语中对别人千金的称呼就有“令媛”一词,而养在深闺人不知的女孩当然就是“媛闺”了!这是考证出来的,不是叶建敏我造出来的。
所以把姑娘的称呼写成“圆珠儿”或“院主儿”的,几乎是不懂与不知国学、汉语知识以及温州文化,做学问也难免太不负责任了,我希望他们改正。
而且我们也就此可以发现绍兴话与温州话有很多共同之处,有30%左右是一样的。绍兴的方言与文学作品里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与温州话一样的字词及其发音,从唐宋开始就有记载。在鲁迅先生小说里的豆腐西施就是叫“圆规”。这是采用谐音“媛闺”的,至于为什么不写“媛闺”是有原因的。一是豆腐西施已经是一个年轻的寡妇了,不再是姑娘了,二是文章已经形容她的体形像“圆规”了。
类似的其它指示称呼还有“抬家娘”、“抬家爷”等等,以后我们会逐一提到与论述、欣赏!
所以研究温州话是一门很有趣又很高深的学问。
欢迎学者叶建敏先生的到来!
原帖由 叶建敏温州 于 2008-8-20 10:46 发表 http://www.xlmz.net/forum/images/common/back.gif在鲁迅先生小说里的豆腐西施就是叫“圆规”。这是采用谐音“媛闺”的,至于为什么不写“媛闺”是有原因的。一是豆腐西施已经是一个年轻的寡妇了,不再是姑娘了,二是文章已经形容她的体形像“圆规”了。...
感觉您以上的解释有一点点自相矛盾.个人认为主要是第二点:形容她的体形像“圆规”了,不然不太好作为您上文的"佐证".
请教一下:温州方言里对"已婚女子"是怎么称呼呢?谢谢!
湖南益阳方言中,“女孩”,“未婚女子”称为"妹姐"(或"红花妹姐"),而“已婚女子”则称为"堂客们"."们"在这里不表示复数.对"未婚男子"称为"丫姐"(或"红花丫姐",而“已婚男子”则称为"男人家". 温州方言中对已婚女子称呼为“老佞客”,丈夫称自己妻子为“老佞——谦称”或“老媪”、“吾屋地(个)”;而对已婚男子称呼就比较一般化了,为“男子客”——有别与“后生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