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 发表于 2008-10-1 16:27:34

汪平:上海口音普通话初探

来源:http://wang1ping2.bokee.com/

本文说的上海口音普通话就是带上海口音的普通话。

作为初步的探讨,本文只限于讨论上海口音普通话的语音。对说汉语者来说,语音的差别往往是最表面、最敏感、也是最大量的。在研究中,因为语音的系统比较具体和容易接近于穷尽,对调查材料的要求选择性也低一些。我们计划在对语音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後,再进一步探讨词汇、语法。

本文的材料来自三位发音人,三人都是教师,材料都是讲课录音,方法是在他们正常的讲课时,现场实录,每人一小时(一盒60分钟的磁带)。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材料都是比较连贯的大段谈话,比较集中和自然,就语音来说,声、韵、调各方面的发音比较齐全,也容易取得。缺点是缺乏日常生活内容,尤其看不出词汇特点。但本文只分析语音,这一缺点不会有什么不利影响。以後研究词汇、语法特点,将另外补充材料。

三位发音人说的普通话,其本地话成分依次递减。甲的上海话成分最多,对上海话有所了解的外地人能听懂,从未接触过上海话的人则听起来有些困难。乙的上海话成分居中,完全不了解上海话的人也能听懂,但乙的上海话色彩是明显的。丙的本地话成分很少,交际完全没有困难,对语言不敏感的人可能听不出丙是哪儿人,但敏感的人或受过语言学训练的人仍能听出其吴语的成分。

在上海本地,还有许多普通话说得比甲更差的人。他们跟外地人交谈已有一定困难,甚至很难说他们能说普通话。在经常跟外地人交际的人群中,本文所采用的三类普通话可能是最常见的。

发音人丙就是笔者,笔者是苏州人,但现在常说带苏州口音的上海话。应该说,我的普通话是带苏州口音的普通话,但我们认为,相对于普通话,苏州话与上海话的距离是极小的,上海话和普通话语音差异的绝大部分跟苏州话和普通话的语音差异一致,不一致的地方基本上不影响我们的研究。並且,作为发音人丙,代表的是保留方言口音最少的一类人,其中苏州、上海口音的差别就更小了。

根据笔者的生活经验,我在说普通话时只有部分人能听出我有江浙一带人的口音,但从未见人能听出我带的口音是苏州而非上海。不过在下面的分析中,在必要的时候,仍指出丙的特殊之处。

我们可以假设本文“上海口音普通话”中的“上海”是广义的,代表的是上海及其附近一带(包括苏州)的方言,另一方面,语言学工作者兼任发音人可以为研究提供许多方便,下面的大量分析都是笔者作为发音人的语感进行的。一般的发音人只能提供原始的语言材料,而很难提供基于语感的各种认识。例如,发音人很难说得清,是跟更不同,还是跟更不同,唯一的办法只有通过大量的定量化的调查,从百分比显示差别,而这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下面的分析也利用了笔者多年来的长期观察经验,以补充调查材料的不足。

上海话的语音系统采用许宝华、汤珍珠1988的记法。下面录音材料的标音和上海话、普通话语音对应关系等也均根据此书。

在讨论之前,先引进一些范畴,这些范畴也是测定上海人说普通话时各语音难易程度的指标。我们给每个指标都规定一个值,参照五度制声调符号的方法,我们规定1是最低值,5是最高值,中间有2、3、4三级。值的大小依笔者的语音学知识和经验确定,是一种模糊概念,用以表示不同语音间的相对关系。过于追究其精确度是没有必要的。

1.困难度

指上海人学说普通话语音的困难程度。这是观察上海口音普通话的总范畴、总指标。有两种困难度:一种是音值的,一种是音类的,二者应分别考察。音值的困难度又应该分出上海音(指放弃上海音)的困难度和普通话(指习得普通话)的困难度。音类的困难度表示的则是双方的关系,没有上海话、普通话的区别。
本文将尝试寻找出决定各个语音的困难度大小的因素。

2.相似度

指上海话跟普通话相对应的语音之间在音值上的相似程度。相似度也有上海话的和普通话的两种。例如:上海话的相似程度指跟相对应的普通话的相似程度。不跟对应的其他声母如等不能相比,不存在相似度的大小。

不同人对相似度的估计是不同的。首先,语言学者跟语言使用者的估计不同。在语图仪上,两种话的语音间恐怕没有一对是完全相同的,在语言使用者中,说者跟听者的估计有相当的不同。一般来说,说者的感觉比听者迟钝得多,说者自以为念得不错,听者可能觉得他念得不准。听者之中,不同方言地区的人也会有差别,同一方言背景的人耳朵灵敏程度也会不同。这些都影响人们对相似度大小的估计。

本文的选择是,在考察上海音时采用说者的标准,说者就是笔者自己。考察普通话语音时,采用听者,大体是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官话地区的人的标准。这是根据笔者长期跟这一带人接触中的经验得到的。

相似度跟困难度的关系依话的不同而不同。上海话的相似度跟困难度成正比,普通话的相似度则跟困难度成反比。这就是说,对上海话来说,如果它跟普通话对应的音很相似,说者感觉不出其间的差别,就谈不上放弃它。有些音虽然不很相近,但说者觉得不改变别人也能听懂,就不大有必要放弃;另一方面,对普通话来说,跟上海话越相似,学起来往往越容易。相似度是考察音值困难度的主要指标,大部分语音的困难度都由相似度决定,有少部分语音的情况略复杂一些,除了相似度起重要作用外,还有其他音素的作用。

3.参差度

这是上海话跟普通话相对应的语音之间在音类上的参差程度。每个参差度总是同时属于某两个或两类对应的语音。例如上海话浊的,跟普通话清的送气和不送气的参差度。两种话语音的对应关系可以分别从这两种话的角度看。本文仍站在说者的立场,从上海话的角度看,即只看上海话的一个音对应于普通话哪些音。

参差度的具体含义不仅指一个上海音对应的普通话语音有多少,而且看对应的规律性如何。规律性强,即使对应的音较多,其参差度也不大,困难度也不大;反之,即参差度较大,困难度也大。当然,参差度最小的还是一个上海音只对应一个普通话语音,其规律性也可说是最强的,说者只要简单折合就行,一般不会弄错。
由此可见,参差度跟困难度成正比。参差度是考察音类困难度的主要指标,半数以上的语音对应关系的困难度都跟参差度一致。

4.常见度

这是指某语音在各种方言中的常见程度。同一个语音,对不同方言背景的人来说,常见度是不同的。这裏仍主要以说者的眼光看。对一个上海人来说,除了母语外,较常接触的是其他吴语和江淮官话。上海话或普通话的某语音的常见度主要看它在其他吴语或江淮官话中是否也有,当然也考虑其他方言的情况。
在考察音值时,常见度也分上海话和普通话两种。跟相似度一样,上海话的常见度跟困难度成正比,普通话的常见度跟困难度成反比。就是说,上海话的某音越常见,上海人越不易放弃它,普通话的某音越常见,则越容易学会它。

考察音类时,常见度也有作用。由于音类主要是观察两种话在音类上的对应关系,在音类的常见度中,上海话的常见度跟普通话的常见度关系密不可分,二者恰成互补。例如上海话的阴去对应于普通话的上声和去声,前者的常见度如是1,後者的常见度就是5。所以,只要标出上海话的常见度就可以推知普通话的常见度,後者可以略而不列。

常见度对困难度的影响远不如相似度、参差度直接。特别当常见度处于中等状态时。基本上不起作用。只在少部分语音中,常见度起一定作用,下文将具体讨论这些语音。

5.难发度

这是指从发音原理分析出的语音的发音难度。通常认为,语音是无所谓好发不好发的,母语中有的音就是好发的,没有的就是难发的。这观点大体上是对的,但我们认为还是可以根据发音原理,看出一些音要比另一些音好发一些,例如,就比[æ]好发。在多数情况下,一般来说越好发的音在不同方言和语言中出现频率越高,反之则越少。几乎所有的语言中都有,而只有很少语言有[æ]. 因此便于度量的常见度,可以代替不便度量的难发度。
但是,毕竟有极少数的情况,常见度不能代替难发度,下面的讨论将说明这一点。

(一)表3-3、3-4是音值困难表度,其中表3-3是上海音的,表3-4是普通话语音的。表3-5是音类困难度表。表中用[-Ą]代表[Ą]韵及相应的其他各呼:;用[-aŋ]代表及相应的其他各呼:. 馀类推。

表後是表格的例子。为节省篇幅和便于印刷,三个发音人的录音材料列文末,这裏只用数码代表,读者可按数码到录音材料中查检实例。每行例子开头的编号是表中的排号。甲、乙、丙是三个发音人。我们尽可能为每个音举例,但有少数音常见字太少。甲、乙的录音材料中没有,只能缺例,只有丙不缺例。
表3-3例子
1. 甲:17,65,31,36:乙:17,13,41,10;丙:40,54,55,47。
2. 甲:48,34,52,46,42,29,45;乙:7,33,5,50,14,55;丙:16,26,23,56,52,3,60。
3. 甲:66;乙:49;丙:33。
4. 甲:14;乙:51;丙:33。
5. 甲:32,64,25;乙:19,45,6;丙:15,61,2。
6. 甲:5,37,1,22,34,11,44,55,3,35,18;乙:43,9,20,23,1,25,39,41,33,2,14;丙:18,63,44,17,12,10,36,23,62,49,14,46。
7. 甲:31,67,37,44,16,16,38,39,67,32;乙:19,12,5,33,1,4,2,44;丙:64,70,65,40,66,66,63,67,62,31。
8. 甲:33,26;乙:25,28,11;丙:10,68,14。
9. 甲:36,22;乙:35;丙:62,69。
10. 甲:33,35;乙:16,18;丙:28,57。
11. 甲:3/47,27;乙:33,22,50;丙:15/40,70,71。
12. 甲:29/55,20;乙:27/15,23;丙:3/51,25。
13. 甲:1,5;乙:20,14;丙:4,57。
14. 甲:17,59,41,8,10,50,64;乙:47,40,20,15,56;丙:55,82,50,39,39,6,48,41,43。
15. 甲:44;乙:45;丙:35。
16. 甲:52,49;乙:14;丙:54,31。
17. 甲:25;乙:19;丙:18。
18. 同本表第11排。
19. 甲:47;乙:35;丙:12。
20. 甲:11,13;乙:39,13;丙:37,53。
21. 甲:39,29;乙:2,3;丙:67,33。
22. 甲:19,18,57,59,28;乙:22,23,14,30,54;丙:6,42,65,7,28。
23. 甲:23;乙:1,9;丙:32. 。
24. 甲:9;乙:31,47:丙:30。
25. 甲:42;乙:8;丙:8。

-------------------------------

涉及社会语言学的调查,公认的较好的方法是拉波夫的定量分析法,如果用这种方法,就需要找到相当多(50个,甚至100个)的各种层次的上海口音普通话发音人,每个人都必须有相当长时间(至少是30分钟)的录音材料,並且最好是比较自然的谈话,而不是阅读书面材料,然後从大量的录音材料逐一记下每个人每个声、韵、调的发音情况,再进行大量的定量计算和分析。

根据本文的需要,最好还要设计许多记音对比式,让发音人一项项辨别,从而得到定量的数据,以了解其困难度等项指标情况。
很显然,这是一项规模庞大的调查和研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笔者目前的条件是实行不了的。

进一步说,即使采用上述方法,得到的结果也还只是一种倾向,即模糊概念,这在本质上跟本文的做法並无二致。
有的先生提出采用区别性特征或其他类似方法对各语音间的关系作定量分析。我们认为,这种设想如能实现,将得到比较理想的结果,但难度较大,短期内无法实现,只能作为了今後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湘里妹子 发表于 2008-10-1 16:29:47

音值困难度表(上海话)
表3-3



相似度
困难度


1f ts ts? s
51几乎无差别
2浊塞音塞擦音b d g d?
擦音? z v

擦音 ? z v
32常见度2
3?
22
4?
44
5舌面音 t? t??
?
55
6p p? t t? k k? h m n l ? ?
55
7? u y o -? i? u?n yn
51几乎无差别8-?
22
9-?(相对-an)
33
10-?
33
11前a後ɑ的差别
33
12-?(相对-ai –ei)
44
13-?
44
14喉塞音尾?
34
15?l
44
16-o?
44
17I
55
18鼻化音-a? -ɑ?
44
19阴平?53
22
20阴去?34
22
21阳去?23(相对上声、去声)
22
22各种连调
33
23阴入?5
34常见度4
24阳入?12
34常见度4
25阳去?23(相对阳平)
55

湘里妹子 发表于 2008-10-1 16:32:00

音值困难度表(普通话)
表3-4



相似度困难度说

1
f ts ts? s
51
2
p p? t t? k k? x m n l ??
42
3
舌面音 t? t??
?
42
4
舌尖後音t? t??
?, ?
33
5
?
33常见度2
6
? u y o -a ie u?n yn
51
7
i
42
8
U? y?
42
9
鼻音尾-a?
42
10
?
42
11
?r
42
12
-an(不包括i?n)
13常见度4,难发度2
13
uo
34常见度2
14
-ou
33
15
-ai -ei
34
16
-au
34
17
-I?n
25难发度5
18
U??
25常见度2
19
儿化
25常见度2
20
-?n -??的差别
(不包括u?n u??)
25常见度2
21
阴平?55
22难发度2
22
阳平?35
42
23
上声?214
22难发度2
24
去声?51
22难发度2
25
轻声?0
24


你可以通过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http://wang1ping2.bokee.com/viewdiary.15299356.html

湘里妹子 发表于 2008-10-1 16:33:59

音类困难度表

表3-5



话普

话参差度困难度说
明1
p p? f t t? n ? l
同左
1
1

2
?
?
1
1

3
浊的b d g d?
? z
清送气p? t? k? t?? t?? ts?/清不送气p t k t? t? ts
3
3
古平今送气古仄今不送气
常见度2
4
(白)舌根k k? h ?—(文)舌面t?i t??i ?i ?i
舌面t?i t??i ?i i
2
2
中古二等字
5
(白)舌面t?y t??y d?y—(文)舌根ku? k?u? gu?
舌根kuei k?uei
2
2

6
(白)m—(文)v
?
2
2

7
(白)?—(文)舌z
?
2
2

8
?
x ?/?
3
3

9
?
n/?
3
3

10
浊擦z ?
清塞擦ts ts? t? t??, t? t??/清擦s ?,?
4
4

11
舌尖前ts? ts?? s? z?
舌尖後t?? t??? t??
/ 舌尖前ts? ts?? s?
5
5

12
I?
iou
1
1

13
u?n yn
同左
1
1

14
u? y? uɑ? u?? ?l
uan y?n ua? ua ?r
1
1

15
?
u/其他
3
2
常见度2


你可以通过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http://wang1ping2.bokee.com/viewdiary.15748859.html

湘里妹子 发表于 2008-10-1 16:41:24

续表3-5


话普

话参差度困难度说
明16
(白)o-(文)-?
-a
2
2

17
(白)a?-(文)?n in
?? i?
2
2

18
?
uei/an uan
3
2
常见度2
19
i
i?n/y?n/y/ie/其他
4
3
常见度2
20
u
?/o/u uo
3
3

uo/u
4
4
21
-?
ai ie uai/其他
3
3
部分字有文白读(白)-?-(文)-?
22
-?
-an/-ai –ei
4
3
常见度2
-ai/-ei
4
4

23
开口呼
合口呼/开口呼
4
4
限于部分韵母
24
非儿化
儿化/非儿化
5
5

25
前鼻音尾?n in
前鼻音尾?n in/
後鼻音尾?? i?
5
5

26
入声韵的主元音为非高元音
主元音为高元音i u y ? /非高元音
5
5

27
阴平
阴平
1
1

28
阴去
上声/去声
4
2
常见度1
29
阳去
阳平/上声/去声
5
2
常见度1
30
阳入
阳平/去声
4
4

31
各种声调
轻声
4
4

32
阴入
四声都有
5
5



你可以通过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http://wang1ping2.bokee.com/viewdiary.15748868.html

湘里妹子 发表于 2008-10-1 16:47:57

表3-4例子

1. 同表3-3第1排。
2. 同表3-3第6排。
3. 同表3-3第5排。
4. 甲:6,58,47,6;乙:58,25,16,49;丙:4,36,11,4。
5. 甲:60;乙:8;丙:38。
6. 同表3-3第7排。
7. 同表3-3第17排。
8. 同表3-3第16排。
9. 同表3-3第18排。
10. 甲:15,10;乙:53,20;丙:36,60。
11. 同表3-3第15排。
12. 同表3-3第8和第9排。
13. 甲:43,23;乙:46,9;丙:36,48。
14. 同表3-3第10排。
15. 同表3-3第12排。
16. 同表3-3第13排。
17. 甲:5,14;乙:28;丙:3。
18. 字太少,缺例,最常用的是“翁”(上海话念),据了解,多数人说普通话时念,只有极少数人是.
19. 甲:完全无儿化;乙:未见儿化;丙:45,27。
20. 甲:7/7,19/64;乙:16/21,9/7;丙:20/48, 2/1,71。
21. 同表3-3第19排。
22. 同表3-3第25排。
23. 甲:62,1;乙:39,2;丙:37,67。
24. 甲:13,29;乙:52,3;丙:33,53。
25. 甲:45,60;乙:12,24;丙:22,52,61。


表3-3显示的相似度跟困难度的关系是比较简单清晰的。绝大部分声韵母的相似度都跟困难度一样。其中第2排因非吴语都没有这一组浊音,常见度低,所以困难度偏低。第14、23、24排为入声特征,因上海周围的其他吴语、江淮官话都有入声,常见度高,困难度也偏高。


第1、7排的情况比较特殊。我们发现,当相似度大到几乎相同时,说者直接用乡音代替普通话,别人也听不出区别,困难度反而降到最小。这可以说是一种量变转为质变的现象。第1、7排的声韵母就是如此。


表3-4显示的相似度跟困难度的关系比表3-3复杂些,其中近一半都有其他因素的影响,影响最多的是常见度。例如第5排[?],第19排儿化等,都因为对上海人来说接触较少,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有些音的情况更复杂些,不得不考虑到更多的因素。第15、16排的困难度偏高,前文说到,一般来说,说者总不如听者敏感,相似度也要大些。但这几个韵母的差别更大。由于上海话韵母没有前响复合元音,在上海人听来,[-ai],[-ei]跟[-?],[-au]跟[-?]是比较接近的,所以,不容易放弃自己的口音,也在有前响复合元音的北京人听来,相似度却不那么大,这就造成了困难度偏高的结果。


第14排[-ou]也是前响复合元音,但跟它相对应的上海韵母[-?]的常见度小。吴语地区古流摄读法各地五花八门,这促使上海人比较容易放弃[-?],所发音也较接近[-ou],从而抵消了没有前响复合元音的影响。


第2、3、7、8排的声韵母困难度不大,但与其对应的上海音(表3-3第6、5、17、16排)困难度极大。这是因为这些声韵母听者的相似度虽然略大于的,但大得有限。上海人完全按自己的口音发这些音,北方人虽然能感到有点不标准,但毕竟差距不大。对语音不敏感的人甚至还不能觉察。
声调的情况也有些特殊。普通话的四个声调中,阳平跟相应的上海话阳去调值相近,相似度为4,困难度为2,符合规律。其他三个声调跟相应的上海话声调相似度都只有2,但困难度也都只有2。我们的解释是他们的难发度较小。声调其实是一种简单的音乐旋律,一般人都能大致学会,只是在日常交际的较快速的口语中,要完全说准比较困难,所以困难度是2。


在解释上最感困难的是第12排的[-an](包括),其相似度是所有语音中最小的(这主要是指跟上海话韵母[?]比),但困难度却只有3,除了它的常见度偏高外,我们认为,这可能跟声调一样,也是难发度较小的原因。是各种元音中最常见的,[-n]尾对上海人也还不算困难,实际上,上海人常发成或[??],鼻化是上海人较熟悉的。


还要解释的是,为什么相似度也很低的第17排的困难度为5,大大高于[-an],我们认为,这是因为中的和使[?]的开口度很难变大。在相应的上海韵母的影响下,上海人常常用中间的或代替,从而大大增大了困难度。


表3-5中,“上海话”栏下,用横线隔开的,表示那些兼有文白读的字,如“教”应归第4排,白读,文读,在普通话都是,以区别于只读或只读的字。“普通话”栏下,有斜线隔开的,表示上海话的一个或一类音分化成普通话的几个或几类音。如第8排[?]分化成和[?],或[?]和[?],间没有线,表示这一排中不讨论就[?]的关系。


音类的对应,大部分是能找到条件的,但多数条件只有语言学者才清楚。例如上海话对应于普通话或,能找出其中古音条件,但一般上海人不知道,对他们来说,哪个该卷舌,哪个不用卷舌,几乎毫无规律,所以,参差度是5。表3-5中所注的条件都是不需要语言学知识也能看出来的。如“问”的声母白读,文读,在普通话是零声母。一般人不知道什么“文白读”,但能在无意识中感觉到“问”跟多数只读或的声母的字不同,因此很少弄错。


从表3-5中可以看出,声母的对应关系比较简单、清晰,其困难度完全决定于参差度,但韵母、声调的困难度大多跟参差度不一致,他们都有常见度的影响。如第15排参差度3,但常见度为2,这就是说,上海话读[?]韵的字,在普通话有的读,有的读其他各韵,如上海话猪=知[?ts?]. 上海话这种归类不常见,普通话的归类则较常见,所以,上海人比较容易学会普通话的说法。第28、29排的情况显示,由于上海话声调归类很特殊,常见度小,上海人比较容易学会普通话的相应调类。


以上我们对带上海口音的普通话的语音特点作了一些解释。语音现象是复杂的,有极大的任意性。我们不敢说这样的解释已经完满,尤其是其中有些音(如[-an])的解释还不能令人满意,但作为最初的尝试,我们还是找出了一些影响语音变化的重要因素。我们相信,大量的定量材料只能证实和完善本文的分析,而不大会推翻我们的基本论点。

[附记] 本文发音人钱晓良老师和马晓斌老师,均为华中理工大学教师,在此向他们深致谢意。


附:录音材料

本材料是从三位发音人的讲课录音中摘取记录的,每个例词都有编号,以便查检,括号裏是上海话读音。规范普通话的读音可以查阅有关资料,这裏从略。为了比较这些录音跟上海话、普通话的异同,我们采用严式标音法。请读者注意,同一个人对同一个字,在不同的例子中常常读音不同,这正反映了上海口音普通话的不稳定。

有些语音的细微差别,音标表达较麻烦,这裏统一说明:

1. 三位发音人的清塞音都比普通话紧。

2. 三人的舌面音[t? t??
?]舌位都比普通话略後。

3. 甲、乙的舌位都比普通话高,几乎是,丙的比较接近普通话。

4. 甲的喉塞音[?]比较显著,保留上海话的特征。乙的[?]不显著,比上海话弱,但仍听得出,只有少数字听不出[?]。丙完全没有[?].

5. 乙的卷舌声母多半处于之间,尤其是”人”的声母,正好在之间。丙的卷舌音则略嫌过火,听来不大自然,跟规范的普通话不完全相同,甲则只有舌尖前的等。

6. 上海话许多字有文白两读,文读是早年官话影响的读音。一个字如果有文读,影响普通话读音的就应该是文读,白读不会有影响。所以,凡有文白读的字,本文只注文读音,音标下加双线表示。

7. 上海话连调复杂,这裏从简,声调一般只标本调。

你可以通过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http://wang1ping2.bokee.com/viewdiary.15748974.html

湘里妹子 发表于 2008-10-1 17:10:56

表3-4例子

1. 同表3-3第1排。

2. 同表3-3第6排。

3. 同表3-3第5排。

4. 甲:6,58,47,6;乙:58,25,16,49;丙:4,36,11,4。

5. 甲:60;乙:8;丙:38。

6. 同表3-3第7排。

7. 同表3-3第17排。

8. 同表3-3第16排。

9. 同表3-3第18排。

10. 甲:15,10;乙:53,20;丙:36,60。

11. 同表3-3第15排。

12. 同表3-3第8和第9排。

13. 甲:43,23;乙:46,9;丙:36,48。

14. 同表3-3第10排。

15. 同表3-3第12排。

16. 同表3-3第13排。

17. 甲:5,14;乙:28;丙:3。

18. 字太少,缺例,最常用的是“翁”(上海话念),据了解,多数人说普通话时念,只有极少数人是.

19. 甲:完全无儿化;乙:未见儿化;丙:45,27。

20. 甲:7/7,19/64;乙:16/21,9/7;丙:20/48, 2/1,71。

21. 同表3-3第19排。

22. 同表3-3第25排。

23. 甲:62,1;乙:39,2;丙:37,67。

24. 甲:13,29;乙:52,3;丙:33,53。

25. 甲:45,60;乙:12,24;丙:22,52,61。

表3-3显示的相似度跟困难度的关系是比较简单清晰的。绝大部分声韵母的相似度都跟困难度一样。其中第2排因非吴语都没有这一组浊音,常见度低,所以困难度偏低。第14、23、24排为入声特征,因上海周围的其他吴语、江淮官话都有入声,常见度高,困难度也偏高。

第1、7排的情况比较特殊。我们发现,当相似度大到几乎相同时,说者直接用乡音代替普通话,别人也听不出区别,困难度反而降到最小。这可以说是一种量变转为质变的现象。第1、7排的声韵母就是如此。

表3-4显示的相似度跟困难度的关系比表3-3复杂些,其中近一半都有其他因素的影响,影响最多的是常见度。例如第5排[?],第19排儿化等,都因为对上海人来说接触较少,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有些音的情况更复杂些,不得不考虑到更多的因素。第15、16排的困难度偏高,前文说到,一般来说,说者总不如听者敏感,相似度也要大些。但这几个韵母的差别更大。由于上海话韵母没有前响复合元音,在上海人听来,[-ai],[-ei]跟[-?],[-au]跟[-?]是比较接近的,所以,不容易放弃自己的口音,也在有前响复合元音的北京人听来,相似度却不那么大,这就造成了困难度偏高的结果。

第14排[-ou]也是前响复合元音,但跟它相对应的上海韵母[-?]的常见度小。吴语地区古流摄读法各地五花八门,这促使上海人比较容易放弃[-?],所发音也较接近[-ou],从而抵消了没有前响复合元音的影响。

第2、3、7、8排的声韵母困难度不大,但与其对应的上海音(表3-3第6、5、17、16排)困难度极大。这是因为这些声韵母听者的相似度虽然略大于的,但大得有限。上海人完全按自己的口音发这些音,北方人虽然能感到有点不标准,但毕竟差距不大。对语音不敏感的人甚至还不能觉察。

声调的情况也有些特殊。普通话的四个声调中,阳平跟相应的上海话阳去调值相近,相似度为4,困难度为2,符合规律。其他三个声调跟相应的上海话声调相似度都只有2,但困难度也都只有2。我们的解释是他们的难发度较小。声调其实是一种简单的音乐旋律,一般人都能大致学会,只是在日常交际的较快速的口语中,要完全说准比较困难,所以困难度是2。

在解释上最感困难的是第12排的[-an](包括),其相似度是所有语音中最小的(这主要是指跟上海话韵母[?]比),但困难度却只有3,除了它的常见度偏高外,我们认为,这可能跟声调一样,也是难发度较小的原因。是各种元音中最常见的,[-n]尾对上海人也还不算困难,实际上,上海人常发成或[??],鼻化是上海人较熟悉的。

还要解释的是,为什么相似度也很低的第17排的困难度为5,大大高于[-an],我们认为,这是因为中的和使[?]的开口度很难变大。在相应的上海韵母的影响下,上海人常常用中间的或代替,从而大大增大了困难度。

表3-5中,“上海话”栏下,用横线隔开的,表示那些兼有文白读的字,如“教”应归第4排,白读,文读,在普通话都是,以区别于只读或只读的字。“普通话”栏下,有斜线隔开的,表示上海话的一个或一类音分化成普通话的几个或几类音。如第8排[?]分化成和[?],或[?]和[?],间没有线,表示这一排中不讨论就[?]的关系。

音类的对应,大部分是能找到条件的,但多数条件只有语言学者才清楚。例如上海话对应于普通话或,能找出其中古音条件,但一般上海人不知道,对他们来说,哪个该卷舌,哪个不用卷舌,几乎毫无规律,所以,参差度是5。表3-5中所注的条件都是不需要语言学知识也能看出来的。如“问”的声母白读,文读,在普通话是零声母。一般人不知道什么“文白读”,但能在无意识中感觉到“问”跟多数只读或的声母的字不同,因此很少弄错。

从表3-5中可以看出,声母的对应关系比较简单、清晰,其困难度完全决定于参差度,但韵母、声调的困难度大多跟参差度不一致,他们都有常见度的影响。如第15排参差度3,但常见度为2,这就是说,上海话读[?]韵的字,在普通话有的读,有的读其他各韵,如上海话猪=知[?ts?]. 上海话这种归类不常见,普通话的归类则较常见,所以,上海人比较容易学会普通话的说法。第28、29排的情况显示,由于上海话声调归类很特殊,常见度小,上海人比较容易学会普通话的相应调类。

以上我们对带上海口音的普通话的语音特点作了一些解释。语音现象是复杂的,有极大的任意性。我们不敢说这样的解释已经完满,尤其是其中有些音(如[-an])的解释还不能令人满意,但作为最初的尝试,我们还是找出了一些影响语音变化的重要因素。我们相信,大量的定量材料只能证实和完善本文的分析,而不大会推翻我们的基本论点。

[附记] 本文发音人钱晓良老师和马晓斌老师,均为华中理工大学教师,在此向他们深致谢意。


附: 录音材料

本材料是从三位发音人的讲课录音中摘取记录的,每个例词都有编号,以便查检,括号裏是上海话读音。规范普通话的读音可以查阅有关资料,这裏从略。为了比较这些录音跟上海话、普通话的异同,我们采用严式标音法。请读者注意,同一个人对同一个字,在不同的例子中常常读音不同,这正反映了上海口音普通话的不稳定。

有些语音的细微差别,音标表达较麻烦,这裏统一说明:

1. 三位发音人的清塞音都比普通话紧。

2. 三人的舌面音舌位都比普通话略後。

3. 甲、乙的舌位都比普通话高,几乎是,丙的比较接近普通话。

4. 甲的喉塞音[?]比较显著,保留上海话的特征。乙的[?]不显著,比上海话弱,但仍听得出,只有少数字听不出[?]。丙完全没有[?].

5. 乙的卷舌声母多半处于之间,尤其是”人”的声母,正好在之间。丙的卷舌音则略嫌过火,听来不大自然,跟规范的普通话不完全相同,甲则只有舌尖前的等。

6. 上海话许多字有文白两读,文读是早年官话影响的读音。一个字如果有文读,影响普通话读音的就应该是文读,白读不会有影响。所以,凡有文白读的字,本文只注文读音,音标下加双线表示。

7. 上海话连调复杂,这裏从简,声调一般只标本调。

你可以通过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http://wang1ping2.bokee.com/viewdiary.15748974.html

湘里妹子 发表于 2008-10-1 17:15:13

61 这些 ts???
?i? (ts???
?i?)62 我
?o? (?u?/?u?)63 状态 tsɑ?? t??? (zɑ?? t???)64 确定 t??io?? tin? (t??io??din?)65 分子 f?n? ts?? (f?n? ts??)66 外 u?? (???)67 温度 u?n? tu? (u?n? du?)二、乙的录音材料
1 国家 ko?? t?ia? (ko?? t?i??)2 也
?ie? (?i??) 3 是
??? (z??) 4 话 xua? (?u??)5 与其
?y? t??i? (?y? d?i?)6 选择
?y??? ts?? (?i? z???)7 评论 p?in? l?n? (bin? l?n?)8人
??n? (z?n?)9 作品 tso? p?in? (tso?? p?in?)
10 思想 s??
?ia?? (s??
?ia??)11 原来
?y??? l?? (?y?? l??)12 任务
??n?
u? (z?n?
?u?)13 最 tsu?? (ts??)14 重要 tso?? i?? (zo?? i??)15 累积 lei? t?i??? (l?? t?i???)16 深厚
??n? x?u? (s?n?
???)17 方法 fɑ?? fa? (fɑ?? f???)18 就 t?i?u? (?o??)19 自己 ts?? t?i? (z?? t?i?)20 得到 t??? t?? (t??? t??)21 孟子 m?n? ts?? (m?n? ts??)22 当然 tɑ?? ?an? (tɑ?? z??)23 体会 t?i? xuei? (t?i?
?u??)24 他的 t?a? t??? (t??? ti???)25 看出 k?an? ts?o?? (k???ts????)26 说明 so? min? (s??? min?)27 得来 t?? l?? (t??? l??)28 观点 ku?n? tien? (ku?? ti?)29 忽视 xu???
???(hu??? z??)30 接近 t?i??? t?in? (t?i???d?in?)31 学者 ?y??? ts??(?i??? ts??)
32 从 ts?o?? (zo??)33 大量 ta? lia?? (d?? lia??)
34 创见 ts?ɑ?? t?ien? (ts?ɑ?? t?i?)35 单单 tan? tan? (t?? t??)36 研究 ?ien? t?i?u? (?i?t?i??)37 文章
?u?n? tsɑ?? (v?n?tsɑ??)38 流传 li?? ts?u??? (li?? z??)39 好 x?? (h??)40 刮刮叫 kua?? kua?? t?i??(ku??? ku??? t?i??)41 聪明 ts?o?? min? (ts?o??min?) 42 读书 tu??/tu? su? (do?? s??)43 必须 pi?
?y? (pi???
?y?)44 训练 ?yn? lien? (?yn? li?)45 而且 ??l? t??ie? (??l? t??i?)

你可以通过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http://wang1ping2.bokee.com/viewdiary.15749105.html

霜叶红 发表于 2008-10-2 17:02:24

46 如果
?u? k?? (z?? ku?)47 着急 ts?? t?i? (z??? t?i???)48 规律 kue? ly? (ku?? li???)49 诗外 s?? u?? (s??
?u??)50 黄泉 xuɑ?? t??y?? (?uɑ?? ?i?)51 尿
?i?? (?i??)52 对 tu?? (t??)
53 如何
?u? x?? (z??
?u?)54 密切 mi??? t??i??? (mi??? t??i???)55 符合 fu? x??? (vu?
????)56 正确 ts?n? t??y??? (ts?n?t??io??)57 假设 t?ia? s??? (t?i?? s???)58 证实 ts?n?
???(ts?n? z???)59 介绍 t?ie?
??? (t?i?? z??)60 关于 ku??? ?y? (ku?? ?y?)三、丙的录音材料
丙是苏州人。苏州话跟上海话的区别,值得特别提出来的有:
1. 表3-5第18排:
上海话:罪=善z??
苏州话:罪z??≠善z??
上海话:税=算s??
苏州话:税s??≠算s??
2. 表3-5第15排:
上海话:朱=支=资?ts?
苏州话:朱=支?ts?≠资?ts?
上海话:除=池=词z?? 苏州话:除=池?z?≠词?z?
3. 表3-5第19排:
上海话:米=麵mi?
苏州话:米mi?≠麵m??
上海话:梯=天?t?i
苏州话:梯?t?i≠天?t??
4. 表3-5第27排:上海话阴去苏州话分为上声、阴去。
表3-5第18排:上海话阳去苏州话分为阳平、阳去。
5. 调值方面,上海话阳去(相当于苏州话阳平)、阴入、阳入跟苏州话相同,其馀都不同。
本材料从第74号开始,都不是从讲课录音的自然语言中摘录的,是单独的发音,以弥补例子的不足。甲、乙的材料无此情况。

1 一定 i? tin? (i??? din?)2 辛苦
?in? k?u? (?in? k?u?)3 现在
?ien? tsae? (?i? z??)4 知道 t??? tɑ?? (ts?? d??)
5 着急 t?ɑ?? t?i? (z??? t?i???)6 铅笔 t??ien? pi? (k??? pi???)7 出来 t??u? la?? (ts???? l??)8 斜
?ie? (?i??)9 断了 tu?n? l?? (d?? li??)10 看 k?an? (k???)11 生硬
???? i?? (s?n? ?a??)12 高 kɑu? (k??)13 就是 t?i?u? ??? (?i?? z??)14 圆唇 y?n? t??u?n? (?y??z?n?)15 常见 t??ɑ?? t?ien? (za??t?i?)16 随便 suei? pien? (z?? bi?) 17 状态 t?uɑ?? t?ae? (zɑ?? t???)18 比较 pi? t?i?? (pi? t?i??)19 重读 t???? tu? (zo?? do??)20 振动 t??n? t??? (ts?n?do??)21 太短 t?ai? tu?n? (t??? t??)22 耳朵 ?r? t?u? (??l? tu?)23 共鸣 k??? min? (go??min?)24 注意 t?u? i? (ts?? i?)25 学会
?ye? xuei? (?i????u??)26 调节 t?iɑ?? t?ie? (di??t?i???)27 这儿 t??r? (ts???
??l?)28 舌头
??? t??u? (z??? d??)29 实际
??? t?i? (z??? t?i?)30 学
?ye? (?i???)31 运用 yn? i??? (?yn? ?io??)32 不 pu? (p???)33 念 nien? (?i?)34 规律 kuei? ly? (ku?? li???)35 而且 ?r? t??ie? (??l? t??i?)36 火车 xuo? t???? (hu? ts?o?)37 小
?iɑu? (?i??)38 外国人 uae? kuo? ??n?(u?? ko?? z?n?)39 觉得 t?y?? t?? (t?io?? t???)40 模仿 mo? fɑ??? (mu?/mo?fɑ??)41 作为 tsuo? uei? (tso???u??)42 可以 k???

i? (k?u? i?)43 曲线 t??y? ?irn? (t??io???i?)44 不对 pu? tue? (p??? t??)45 差一点儿 t??a? i? ti?r?(ts??? i??? ti? ??l?)
你可以通过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http://wang1ping2.bokee.com/viewdiary.15749128.html

霜叶红 发表于 2008-10-2 17:05:07

46 还要 xai? iɑ?? (?u?? i??)47 咳嗽 k??? s?u? (k???? s??)48 生活
???? xuo? (s?n??u???)49 借来 t?ie? lae? (t?i?? l??)50 计划 t?i? xua? (t?i??u???)51 内外 nei? uae? (n?? ???)52 说全了
?uo? t??y?n? l??(s???
?i? li??)53 快 k?uai? (k?u??)54 总共 ts??? k??? (tso??go??)55 摩擦 mo? ts?a? (mu?ts????)56 接近 t?ie? t?in? (t?i???d?in?)57 要求 iɑ?? t??i?u? (i??d?i??)58 平声 p?in? ???? (bin?s?n?)59 从 ts???? (zo??)60 符合 fu? x?? (vu? ????)61 清的 t??i?? t?? (t??in? ti???)62 困难 k?u?n? nan? (k?u?n? n??)63 普通话 p?u? t???? xua?(p?u? t?o?? ?u??)64 自己 ts?? t?i? (z?? t?i?)65 语言 y? ien? (?y? ?i?)66 大家 ta? t?ia? (d?? t?i??)67 也 ie? (?i??) 68 交换 t?iɑ?? xuan? (t?i???u??)69 关系 kuan? ?i? (tu?? ?i?)70 互相 xu? ?ia?? (?u? ?ia??)71 情况 t??i?? k?uɑ?? (?in?k?uɑ??)72 带音 tai? in? (t?? in?)73 问题 u?n? t?i? (v?n? di?)74 贵 kuei? (ku??)75 夏
?ia? (?i??)76 跪 kuei? (gu??)77 亏 k?uei? (k?u??)78 徐
?y? (?i?)79 块 k?uai? (k?u??)80 尺 t???? (ts????)81 骨 ku? (ku???)82 恰 t??ia? (t??i???)83 瞎
?ia? (?i???)


(原载《语言研究》1990年第1期)
你可以通过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http://wang1ping2.bokee.com/viewdiary.15749136.htm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汪平:上海口音普通话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