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叶红 发表于 2013-5-23 16:02:26

政府官员网络形象之变:从"官腔官调"到"网言网语"

来源:新华网 http://www.gmw.cn 2011-03-14 07:07:45 

中国网事:从“官腔官调”到“网言网语”

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政府网络形象之变

  新华网北京3月13日电(“中国网事”记者詹奕嘉、姜琳、季明)“神马都是浮云、科学发展才是真经”“拍砖使人进步、灌水使人落后”“手握鼠标、胸怀天下”……这些令人忍俊不禁而又发人深思的“网言网语”,并非出自普通网友之手,而是来自国内多个地区的党政领导干部。  部分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接受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采访时认为,从“官腔官调”到“网言网语”不仅仅意味着官员表面上变得“活跃、幽默”,更体现出他们正在积极掌握互联网时代的执政技巧,正在学会以平等姿态对待网民群体,正在以宽容胸怀容纳来自不同方面的意见。

  官员“触网”同样“能说会道”

  【官员网事】懂得使用“网言网语”,已经成为许多领导干部和网友们交流的必备技巧之一。今年春节前夕,不少地方的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都频繁采用网络时髦语言,向网友道喜拜年。如江西省委省政府的“希望各位网友一如既‘网’关注江西、一‘网’情深支持江西”,云南省委省政府的“神马都是浮云,科学发展才是真经,转变发展方式最给力”,全

  然颠覆了传统“官话”,一时引发大量转载和跟评。

  而在网络问政工作中,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也开始打破“文件语言”和“太极”作风。“拍砖使人进步,灌水使人落后” “当领导不是过路打酱油的”……这些幽默活跃、在网上流传一时的“网言网语”,就是出于广东河源市委书记陈建华之口。

  【网友评价】网友“孙金栋”说,“网言网语”无形中拉近了官民距离,融合了民情、民心,深受民众欢迎。这种趋势恰恰说明网络问政已经深入人心,政府官员越来越关注网络舆论。网络语言不是政府官员的装饰性语言,而是勾通社情民意的必备工具和手段。但愿官员平日多上网,多熟知网络世界舆情,多“潜水”、“拍砖”,多与网友调侃,当一个受网友

  喜欢的网民,人民喜欢的好官。

  【两会反响】全国人大代表张硕辅表示,在网上“能说会道”、避免“官腔官调”是网络时代对党政领导干部的新要求,也是服务意识的体现。网络舆论不仅反映民意,而且也促进政府加快行政体制改革步伐。他告诉中国网事记者:“作为地方父母官,我本人在互联网上就被网友称为‘张同学’,大部分网友都愿意跟我说真话说实话。我们党政领导干部也需要自我加压,多熟悉网络特点,洞察网络民意,即时阐释政策信息,有效引导网络舆情,少说正确的废话,多说实在话、掏心话,这样表态才有更有效。”

霜叶红 发表于 2013-5-23 16:03:55

钱江晚报:网语拜年,官意与民意接轨
来源:钱江晚报 2011-01-28 14:24:13 http://www.gmw.cn  

  阅读提示:31位省级党政领导网络拜年 给力神马等成问候语

  我国农历传统的“小年”这一天,全国17个省区市的31位党政领导齐聚网络,通过人民网发表新春贺辞,向网友拜年并致新春祝福。各省领导在贺辞中纷纷采用“给力”、“围观”、“神马”等当下网络“潮语”,有些领导通过微博发表新春寄语。

  俗话说,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到了网上不说几句网语,似乎不够时尚。但是,细细读一读几位省领导的贺辞,并不是“入乡随俗“那么简单。看看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广东省省长黄华华是怎么说的:我们真诚希望,广大网民朋友继续发扬“思想活跃、理性务实、敢说真话、热情参与”的优良传统,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当好“潮人”“脖主”,坚持“灌水”“拍砖”,多多“围观”“给力”。

  汪洋、黄华华的新春贺辞,充分体现了对网络民意的尊重;他们对网络民意的态度,显然与一些人不同。有些人看网络,看网络民意,总觉得不那么顺眼,“灌水”、“拍砖”、“围观”等行为,不无“负面”色彩,是“不理性”、“情绪化”、“民粹化”的。

  这里有一个对网络民意的基本认识、基本判断问题。网络民意的主流是什么?是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主张、争取宪法赋予的公民权利与尊严,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原则问题。所谓“网民”,放在过去,就是“人民群众”,所谓“网络民意”,就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共同愿望;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人民群众”有了更多、更方便、更全面获得信息的渠道,有了更多的发言权。事实证明,网民和网络民意已经成长为建设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力量:在汶川地震救灾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网络成为凝聚民众意志、动员民众力量的强大工具;在以“李刚门”为代表的维权事件中,网络成了有效的舆论监督工具、“围观”平台,对廉政工作的贡献不可低估。

  但是,有些人显然不喜欢、不习惯(也不准备习惯)这个时代,他们喜欢和习惯的是“一言堂”时代、喜欢“长官意志”独尊的时代;而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不愿意接受群众的监督。当然,他们不会直说,而是用“不理性”、“情绪化”、“影响稳定”等冠冕堂皇的说辞对网络民意污名化。

  在网上,“不理性”、“情绪化”的帖子、言论确实存在,但这不是网络民意的主流。温家宝总理24日下午在国家信访局与来访群众面对面,众多网民在网上留言对温家宝此举表示支持、感谢、感动的,跟一年前温家宝表示“要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时候一样,当中央领导的意志和广大群众的愿望高度一致,就只有一种“情绪”了:为国家有希望、个人有奔头而欢欣鼓舞!问题是有些官员不愿意像温家宝所要求那样,“把群众的利益维护好,把群众的情绪疏导好,把群众的意愿反映好”,而是相反,自己不肯这样做,还要压制群众意见,让群众感到生活没有希望,引发了“不稳定情绪”后,还要把群众当作“维稳”对象。这样的官员嘴上也说“和谐社会”,其实他只要自己乌纱帽的稳定,不要群众生活的和谐;在他眼里,“灌水”、“拍砖”、“围观”永远是“负面”的,在他们眼里,汪洋、黄华华满口网语,太不像“领导”了。戎国强本报首席评论员

  我国农历传统的“小年”这一天,全国17个省区市的31位党政领导齐聚网络,通过人民网发表新春贺辞,向网友拜年并致新春祝福。各省领导在贺辞中纷纷采用“给力”、“围观”、“神马”等当下网络“潮语”,有些领导通过微博发表新春寄语。

  俗话说,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到了网上不说几句网语,似乎不够时尚。但是,细细读一读几位省领导的贺辞,并不是“入乡随俗“那么简单。看看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广东省省长黄华华是怎么说的:我们真诚希望,广大网民朋友继续发扬“思想活跃、理性务实、敢说真话、热情参与”的优良传统,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当好“潮人”“脖主”,坚持“灌水”“拍砖”,多多“围观”“给力”。

  汪洋、黄华华的新春贺辞,充分体现了对网络民意的尊重;他们对网络民意的态度,显然与一些人不同。有些人看网络,看网络民意,总觉得不那么顺眼,“灌水”、“拍砖”、“围观”等行为,不无“负面”色彩,是“不理性”、“情绪化”、“民粹化”的。

  这里有一个对网络民意的基本认识、基本判断问题。网络民意的主流是什么?是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主张、争取宪法赋予的公民权利与尊严,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原则问题。所谓“网民”,放在过去,就是“人民群众”,所谓“网络民意”,就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共同愿望;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人民群众”有了更多、更方便、更全面获得信息的渠道,有了更多的发言权。事实证明,网民和网络民意已经成长为建设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力量:在汶川地震救灾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网络成为凝聚民众意志、动员民众力量的强大工具;在以“李刚门”为代表的维权事件中,网络成了有效的舆论监督工具、“围观”平台,对廉政工作的贡献不可低估。

  但是,有些人显然不喜欢、不习惯(也不准备习惯)这个时代,他们喜欢和习惯的是“一言堂”时代、喜欢“长官意志”独尊的时代;而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不愿意接受群众的监督。当然,他们不会直说,而是用“不理性”、“情绪化”、“影响稳定”等冠冕堂皇的说辞对网络民意污名化。

  在网上,“不理性”、“情绪化”的帖子、言论确实存在,但这不是网络民意的主流。温家宝总理24日下午在国家信访局与来访群众面对面,众多网民在网上留言对温家宝此举表示支持、感谢、感动的,跟一年前温家宝表示“要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时候一样,当中央领导的意志和广大群众的愿望高度一致,就只有一种“情绪”了:为国家有希望、个人有奔头而欢欣鼓舞!问题是有些官员不愿意像温家宝所要求那样,“把群众的利益维护好,把群众的情绪疏导好,把群众的意愿反映好”,而是相反,自己不肯这样做,还要压制群众意见,让群众感到生活没有希望,引发了“不稳定情绪”后,还要把群众当作“维稳”对象。这样的官员嘴上也说“和谐社会”,其实他只要自己乌纱帽的稳定,不要群众生活的和谐;在他眼里,“灌水”、“拍砖”、“围观”永远是“负面”的,在他们眼里,汪洋、黄华华满口网语,太不像“领导”了。戎国强本报首席评论员

霜叶红 发表于 2013-5-23 16:04:55

高官“潮语”拜年,官话确当“辞旧迎新”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11-01-28 10:04:43 http://www.gmw.cn

  农历传统的“小年”,全国17个省区市的31位党政领导齐聚网络,通过人民网发表新春贺辞。各省领导文章篇幅普遍短小精悍,并且更有网络的味道,字里行间无不带着“给力”“围观”“拍大砖”等当下时髦“潮语”,最令人难忘的当数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云南省省长秦光荣将“十一五”发展总结为:“神马都是浮云,科学发展才是真经,转变发展方式最给力”,跟帖网友纷纷叫好。(1月27日人民网)

  辞旧迎新之际,领导发表新春贺辞是礼节、是惯例,并不新鲜。可今年各地领导在人民网上的贺辞却有些不同寻常,短短的几句话不仅言简意赅,还采用了网民受用与喜欢的表达方式。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其实谁都知道,讲话和作文,吸引人恐怕是第一要素。不能入眼入耳,怎能入脑入心?正因为如此,经济学家西蒙才提出:“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人们的注意力”。事实上,从政者,很需要提升表达与传播能力。否则,再英明的决策,再正确的主张,公众不能理解,没有认同,是难以产生凝聚力与向心力的。

  但是长期以来,各种场合充斥着“官样文章”,被群众戏称为“常说的老话多、正确的废话多、漂亮的空话多、严谨的套话多、违心的假话多”。以至于一些领导讲话发文千篇一律、老生常谈,令听众昏昏欲睡,观者难以卒读。

  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也引起公众普遍的不满。去年5月,江苏省睢宁县进行了一场特殊的评选──“上年度会议讲话和会议形态评选”,一篇名为《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抓好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官样文章”高票当选该县上年度最差讲话稿,这篇文章讲话标题很大,讲完各种意义之后,关于下一年工作打算的部分只有区区280字。

  据报道,这场别开生面的评选得到近5万名睢宁县群众的欢迎与支持,他们通过网络、信件等形式参加投票。而舆论普遍认为,此次评选的目的就是要革新“官话体系”,掌控主流话语权,要给习惯“长、空、假”的官员一个警示。

  古人云:“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说话为文对一个人而言是综合素质的体现,对一个政党而言是党风、政风的直接展示。而现实生活中的不良文风、话风、会风,其实是不良“官风”的表现。如果任由不良文风蔓延,将损害领导者的威信与形象。

  “官话”被一些人看成是“正确的废话”的代名词,有多方面原因,但根本的原因是一些讲官员“腹中无物、心中无人、手上无法”,浑然不知群众所思所盼所想,因此说起话来,写起文章来,想让群众愿意看、看得懂,愿意听、听得进,简直是缘木求鱼。更关键的是,他们利用“官话”、套话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地,四平八稳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今年农历小年,全国17个省区市的31位党政领导在网络上发表新春贺辞,能够贴近网民,字里行间无不带着“给力”“围观”“拍大砖”等当下时髦“潮语”,这已经显现从思维方式到表达技巧的可喜转变。不知能否以此为契机,带动时下仍然通行却并不给力的“官话体系”辞旧迎新,在新一年实现新的转型?郑福汉

霜叶红 发表于 2013-5-23 16:06:39

本帖最后由 霜叶红 于 2013-5-23 16:08 编辑

专家:地方官员上网拜年 重视网络 体现民情变化
来源:京华时报 2011-01-28 07:00:47 http://www.gmw.cn 

  新春佳节来临,全国17个省区市的31位党政领导齐聚网络,通过人民网发表新春贺词,向网友拜年并致新春祝福。这30份来自东西南北不同地区的贺词充满浓郁的“网络味儿”,“给力”“拍砖”等当下时髦“潮语”被写进省级领导贺词。

  其中,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云南省省长秦光荣两位领导的贺词引来网友跟帖热潮,他们将“十一五”发展总结为:“神马都是浮云,科学发展才是真经,转变发展方式最给力”。

  新春贺词

  >>网味儿浓郁祝福篇

  不少省领导的贺词“网络味儿”浓郁,邀请网友多拍“大砖”。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广东省省长黄华华:我们真诚希望,广大网民朋友继续发扬“思想活跃、理性务实、敢说真话、热情参与”的优良传统,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当好“潮人”“脖主”,坚持“灌水”“拍砖”,多多“围观”“给力”。

  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云南省省长秦光荣:神马都是浮云,科学发展才是真经,转变发展方式最给力。

  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过年了,借用网络语言向广大网民朋友送上新春的美好祝愿:祝新的一年身若仙兔、业如脱兔、前“兔”(途)一片光明!

  青海省省长骆惠宁:希望广大网友多多关注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多上“好铁”,多拍“大砖”。今年,我也会挤出更多时间上网,与各位网友在线交流、讨论问题。

  >>问政于网表决心篇

  也有贺词对互联网发展发表了见解,并普遍表示,2011年会“将网络问政进行到底”。

  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我们会更加重视借助网络,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把网友的关切转化为执政为民的实践,把网友的监督转化为改进工作的动力,把网友的智慧转化为改革发展的成果,在与网友的良性互动、同频共振中,不断把兴皖富民大业推向前进。

  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福建省省长黄小晶:网络无疆、网民有力。网络已成为我们听民声、纳民意、聚民智的有效载体,网民已成为我们发现不足、查找问题、改进工作的重要力量。衷心希望关心福建发展的“粉丝”们,一如既“网”关注福建、支持福建,也衷心希望人民网一如既“网”地宣传福建、推介福建。

  上海市市长韩正:真诚期盼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给予上海更多的关注,我和我的同事们在“潜水”时一定认真倾听大家对上海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择时更多地在网上与大家直接对话沟通。

  >>工作安排篇

  有的省领导在贺词中介绍了“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的工作安排。

  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我们要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解决民生困难作为群众工作的第一要义,把听取包括网友在内的群众意见作为决策的第一信号,为群众排忧解难、增进福祉,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水平、收入水平、健康水平、科技教育水平。

  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新的一年将是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一年,将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继续大幅改善的一年,将是基础设施和特色优势产业大建设、大发展、大跨越的一年,将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大团结更加巩固的一年。(本报记者孙乾)

  专家点评

  官员网络贺岁体现民情变化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政策与安全研究所教授毛寿龙 (微博)认为,首先,这些省级领导干部纷纷网络贺岁,从生动的网络语言、从对问题的看法,从敏感度这些角度来说,至少能够体现出他们的民主意识。

  进一步来说,领导干部开始重视网络,也体现了民情的变化。领导干部原来多使用的政府官方语言,现在则使用网民形成的独特的网络语言。这是因为经过多次网络事件的影响,官员也已经意识到网民通过网络民主参与的方式已经影响到政治的运作,社会已经从单纯的宣传动员,向网络无组织社会的转变。在此情况下,官员开始意识到网络的重要作用。

  毛寿龙认为,网络贺岁虽然是个形式,但这种姿态至少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说明官员已经开始主动适应网络。“网络民主的力量需要很有技巧的处理,政府部门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政府官员网络形象之变:从"官腔官调"到"网言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