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key-E 发表于 2004-1-22 15:46:57

中外诗人同台朗诵诗歌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03年6月25日
----------------------------------

中外诗人同台朗诵“SARS之后的中国诗歌” “我是根,一生一世在地下/默默生长,向下,向下……我相信地心有一个太阳。”这是著名诗人牛汉的一首旧作。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吴思敬前天晚上朗诵该诗时,当最后一句“沉甸甸的果实,注满了我的全部心血”落音后,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喝彩声。80岁的牛汉坐在台下,因嗓子不好未能登台。6月22日晚8点,海淀购书中心举办了一场名为“睁开眼睛——SARS之后的中国诗歌”专场朗诵会,各个时期、各个派别的20多位诗人和近千名读者一起被诗歌唤醒,睁开了眼睛。 不到19点,海淀购书中心万米店堂为朗诵会安排的活动区便座无虚席,印制精美的诗集吸引了读者的目光,成为早到的读者们相互传阅的热门读物。朗诵会由诗人简宁主持。开场后第一个上台的是诗人阿坚,他朗诵了《马蜂蜇马,马跑得快》,之后春树的《天津五月》、李亚伟的《我飞得更高》、李红旗的《一个介绍》等先后登台。虽然诗人们朗诵的功底不比专业播音员,但因来自五湖四海,他们用各自带明显地方口音的普通话朗诵本人各具特色的作品,也别具一格。观众席中时而有会心的笑声, 时而有“再来一个”的喝彩声。荷兰的汉学家柯雷不仅用荷兰语朗诵了一首诗,还以萨克斯为朗诵会的压轴节目——被称为“圆明园最后一位行吟诗人”黑大春的朗诵伴奏,协助他再次进行著名的“诗歌与爵士乐的融合”。黑大春在长号、贝司、萨克斯的伴奏下,吟诵了《夜黑黑》等作品。年仅12岁自告奋勇登台的小读者王冰,声情并茂地朗诵了自己的作品《雷》,赢得了满场掌声。 诗人沈浩波说,因为诗歌派别很多,大家很少这样聚集到一起,小范围的朗诵会时常会有,但像这次这么大规模的很难得。他认为,此次的朗诵会,不仅让读者看到了当代诗歌发展的多样性,而且确实表现出了经历了“SARS”之后,诗人开始慢慢“睁开眼睛”看世界,不再傲慢,不再矜持,不再冷漠,正视自己的读者和社会现实,一个时代的诗歌将被改写。海淀购书中心的副总经理蒋琬文介绍说,海淀购书中心将把“睁开眼睛”组织成一个长期举行的诗会活动,不但诗歌界的诗人们可以定期来此进行新作发布和交流,也将安排热爱文学的读者来此朗诵自作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外诗人同台朗诵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