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子 发表于 2015-11-3 11:34:25

大学的最大问题是僵硬划分知识门类

来源:http://weibo.com/1940231843/profile?topnav=1&wvr=6

   现在很多人都在思考什么是好的大学,争论大学的排名,却忘记了大学教育最根本的问题,其实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我所理解的博雅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个在传统意义上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一个有教养,有知识,会思考,懂生活,有情趣的人。

    我参加了2015级新生的入学面试工作。在面试过程中,同学们思想之开阔和活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对生命的期限和对来世的思考,到流行音乐的冲击,从亚里士多德的思辨,到科幻小说《三体》绚丽的想象,同学们在中学时代思考的问题,似乎无所不包。

    相比之下,我们的高等教育,并没有给人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我个人觉得,目前高等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对系科和知识门类进行僵硬的划分。在这样的制度下,经过四年的教育,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少了许多的活泼,多了几分教条。

   博雅教育,迈出的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打破知识的分割,追溯知识的源头,在古典思想的资源中,寻找现代知识的意义。我所理解的博雅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个在传统意义上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一个有教养,有知识,会思考,懂生活,有情趣的人。

    这样的博雅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典范,它常常让我想起,英国人文传统教育中最好的东西。这一传统,现在很少有人提起,我想借此机会,提出几点,和大家共勉。

   第一,做一个彻底的amateur(非专业型、技术型的人才)。传统英国学术文化最看重的品质,就是不受专业知识的限制,从自己的兴趣出发,读自己喜爱的书,做自己喜欢做的事。Amateur翻成中文是“业余”,词义不是很正面,但在英语中,amateur,源于法语,意思是“爱”。做一个amateur,就是做一个懂得爱的人,就是说,我们对知识的追求始于“爱”,终止于“爱”。一个amateur,可以在不同领域工作,适应不同的挑战。

    第二,努力培养common sense。Common sense是传统教育中极为注重培养的能力。Common sense和天性有关,但也是文化的,可以通过教育,后天培养。Common sense其实就是强烈的现实感,敏锐的本能,是平衡理想和现实的能力,是能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创造最大可能的技巧。意大利思想家维科认为,只有具备了common sense,才是成熟的人。Common sense也是教我们为人处世,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提醒我们要接地气,行为靠谱。大学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完善我们在生活、学业、思想各个层面上的common sense。

    第三,拒绝mediocrity(平庸)。英文中的mediocrity,原意是“中等”,“平均大部分”。就是和大部分人一样,位于中流。拒绝mediocrity,需要我们不求中庸,不随大流,培养自己的个性和喜爱。
博雅的教育,为你们提供了实现人文教育理想的最佳条件。现在很多人都在思考什么是好的大学,争论大学的排名,却忘记了大学教育最根本的问题,其实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如果同学们愿意做一个amateur,自觉培养自己的common sense,拒绝mediocrity,我想同学们一定会成长为自己喜欢的人。

   最后,希望同学们不忘博雅的初衷,做一个快乐、随意。但有common sense的学生,也希望博雅的四年,是同学们成长过程中,无法忘怀的岁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学的最大问题是僵硬划分知识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