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 发表于 2016-3-19 12:06:09

[高考] 2016年“广州一模”语文卷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2016年广州一模语文作文题目是什么?
来源:http://gz.bendibao.com/life/2016317/212980.shtml


【导语】:2016年广州一模考试时间为3月16日-17日,那么2016年广州一模语文作文题目是什么?难不难?


   有“高考风向标”之称的广州市高三综合测试 (一)(下称“一模”)昨日开考。今年广东高考首次采用全国卷,“一模” 更让人关注。记者了解到,“一模”作文要求学生为某报的专栏选稿,有受访考生认为常有阅读报刊习惯的话,作文会写得更好。
  据了解,今年广东高考首次采用全国卷,对于考生来说除了之前的“省测 ”以外,没有系统地接触过本地的全国卷模拟题。
  而广州市教研院表示,今年是首年采用全国卷,对全国卷的命题思路、特点、风格、趋势以及广东自主命题与全国命题之间衔接的研究成果,将充分展示在接下来的一模和二模当中。因此,作为省内最具参考意义的大型考试,“一模”参考价值更强。
  不少同学都表示,今年“一模”语文难度不大,题目“很正常”,跟平时训练的差不多。今次“一模”作文题很特别。
  【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  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害一副珍贵名画,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  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中,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湘里妹子 发表于 2016-3-19 12:10:14

2016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国内外学界在讨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时,首先就会想到古代的朝贡制度以及中国中心主义,由此关注起中国儒家的天下观。不过,天下观只是儒家的世界秩序学说,在涉外实践中如何实现理想的世界秩序,儒家学者们还提出了一套涉外理念与之配合。儒家的天下观旨在构建理想的“天下”秩序。要使“天下”有序,就要“协和万邦”。《尚书·尧典》中记载,帝尧家族内部关系融洽后,又先后在各部落以及更远的外邦间次第推行德治与仁爱,使各部落以及外部邦国和平有序。显然,儒家把“和”看作是处理中国与外国关系的思想准则。“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即“和”是天下通行的道理,是天下各安其所的交往方式。而“和”的本质是“仁”, “仁”不仅适用于人际关系,也适合于国家间的关系。《左传》将这种“仁”推及国家间的关系,认为“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儒家崇尚和谐,强调“和为贵”。如何达到“和为贵”?其中的重要途径是“和而不同”。孔子曾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在处理国家间的关系上,就是要允许、承认并尊重各国间的文化、信仰和制度的不同,求同存异,从而达到和谐共处。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尽管儒家主张“天下一家”,但后世儒者却多主张“王者不治夷狄”。他们旨在阐述,“中国”帝王不要去直接统治“夷狄”,应与“夷狄”各守其境,和平相处。所以,即使是明朝派遣郑和率领庞大水军巡游东南亚以及印度洋诸国时,他们也是秉持着“圣王”对于“夷狄之邦,则以不治治之”的坚定理念来处理与这些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亲仁善邻,协和万邦,还要处理好“王道”与“霸道”之间的关系。所谓“王道”,就是道德来感化四夷。孔子曾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而“霸道”,则是使用武力以制服四夷。儒家并不是完全排斥武力的使用,而主张“以力辅仁”。《左传》曾谈到军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谁能去兵。兵之设久矣,所以威不轨,而昭文德也。”于此可见,“兵”只是昭示“文德”的手段。“厚往薄来”也是儒家治理天下的一条原则。孔子所总结的周朝治理天下的九条纲领中就有:“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关于“厚往薄来”,据唐朝孔颖达解释:“厚往,谓诸侯还国,王者以其材贿厚重往报之。薄来,谓诸侯贡献使轻薄而来。” “君子”(统治者,有德者)应当以“义”作为自己最高的行为准则。不过,孔子并不否定“利”。孔子所否定的是不义之利。在“义”与“利”的关系上,孔子将“义”置于“利”之上,提倡“以义制利”。而孟子主张,“君子”应持“义”而忘“利”。后来的中国封建帝王,为了表现“天子有德”的风度,对于“四夷来朝”的行为也就一概施行“厚往薄来”的方针。譬如,十分节俭的明太祖就曾指示:“诸蛮夷酋长来朝,涉履山海,动经数万里,彼既慕义来归,则赍予之物宜厚,以示怀柔之意。”儒家文明在今天仍然具有极强的普遍价值。如上所述的这些涉外理念,今天对于我们也有十分宝贵的理论价值。(摘编自陈尚胜《中国古代的涉外理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研究中国古代地外关系,既要关注古代的朝贡制度、中国中心主义和儒家的天下观,也要考虑与之配合的涉外理论。B. 儒家认为,“和”是构建理想天下秩序的思想准则,是国家之间的交往方式,应以此实现“协和万邦”,使各国和平相处。C. 外交上,儒家主张既要有“王道”,又要有“霸道”,但要“以力辅仁”,即以“王道为主,以“霸道”为辅”。D. 儒家的义利观批判见利忘义,主张“以义制利”,表现在外交上就是“厚往薄来”,尽其所能来回报对方的深情厚谊。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左传》认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重要的是要友善地与邻国相处,以达到“亲仁”的理想境界,这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法宝。B. 儒家认为求同存异才能和谐共处,故其所倡导的“和”是建立在承认并尊重各国间的文化、信仰和制度差异的基础上的。C. 明朝郑和率领水军巡游诸国时,对“夷狄之邦”奉行“以不治治之”的理念,体现了与邻国相处“和为贵”的思想。D. 明太祖十分节俭,但是在赏赐来朝使节时却非常大方,这是为了表现“天子有德”的风度,以显示对蛮夷之邦的怀柔之意。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协和万邦”“天下一间”“厚往薄来”等涉外理念,是建立理想世界秩序的重要保证,这对解决当今国际问题的困局有借鉴价值。B.后世儒者提出的“王者不治夷狄”的主张,虽然与儒家所持的天下观并不完全相同,但同样显示了“和而不同”的理念。C.一个国家要赢得别国的尊重,除了施行仁爱、道义之外,还需要拥有显示国家威力的军队,因此“弱国无外交”是有道理的。D.儒家的重义轻利的思想,告诉我们不要计较眼前的利益,而要着眼于未来发展的大局,这样才有助于推进国与国之间的合作。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崔郾,字广略,姿仪伟秀,人望而慕之,然不可狎也。中进士第,补集贤校书郎。累迁吏部员外郎,下不敢欺,每拟吏,亲挟格,褒黜必当,寒远无留才。三迁谏议大夫。穆宗立,荒于游畋,内酣荡,昕曙不能朝。郾进曰:“十一圣①之功德,四海之大,万国之众,其治其乱,系于陛下。自山以东百城,地千里,昨日得之,今日失之。西望戎垒,距宗庙十舍,百姓憔悴,畜积无有。愿陛下亲政事以幸天下”。帝动容慰谢,迁给事中。敬宗嗣位,拜翰林侍讲学士,旋进中书舍人,谢曰:“陛下使臣侍讲,历半岁不一问经义。臣无功,不足副厚恩。”帝惭曰:“朕少间当请益。"高釴适在旁,因言:"陛下乐善而无所咨询,天下之人不知有响儒意。”帝重咎谢,咸赐锦、币。郾与高重类《六经》要言为十篇,上之,以便观省,迁礼部侍郎,出为虢州观察使。先是,上供财乏,则夺吏奉助输,岁率八十万。郾曰:“吏不能赡私,安暇恤民?吾不能独治,安得自封?”即以府常费代之。又诏赋粟输太仓者,岁数万石,民困于输,则又辇而致之河。郾乃旁流为大敖②受粟,窦而注诸艚。民悦,忘输之劳。改鄂、岳等州观察使。自蔡人叛,鄂、岳常苦兵,江湖盗贼显行。郾修治铠仗,造蒙冲,驶追穷蹑,上下千里,岁中悉捕平。又观察浙西,迁检校礼部尚书,卒于官。赠吏部尚书,谥曰德。郾不藏赀,有辄周给亲旧,为治其昏丧。居家怡然,不训子弟,子弟自化。室处庳漏,无步庑,至霖淖,则客盖而屐以就外位。治虢以宽,经月不笞一人。及涖鄂,则严法峻诛,一不贷。或问其故,曰:"陕土瘠而民劳,吾抚之不暇,犹恐其扰;鄂土沃民剽,杂以夷俗,非用威莫能治。政所以贵知变者也。"闻者服焉。(节选自《新唐书•崔邠传》)【注】①十一圣:穆宗之前的十一个皇帝。②敖:通“廒”,储存粮食的仓库。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或问其故曰/陕土瘠而民劳/吾抚之/不暇犹恐其扰鄂/土沃民剽/杂以夷俗/非用威莫能治/政所以贵知变者也/B. 或问其故/曰陕土瘠而民劳/吾抚之不暇/犹恐其扰/鄂土沃民剽/杂以夷俗/非用威莫能治/政所以贵知变者也/C. 或问其故/曰/陕土瘠而民劳/吾抚之不暇/犹恐其扰鄂/土沃民剽/杂以夷俗/非用威莫能治政/所以贵知变者也/D. 或问其故曰/陕土瘠而民劳/吾抚之/不暇犹恐其扰/鄂土沃民剽/杂以夷俗/非用威莫能治政/所以贵知变者也/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舍,古时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如退避三舍;军队住一宿也叫舍。B.《六经》,指《诗经》《尚书》《礼记》《论语》《周易》和《春秋》六部经书。C.礼部,古代的官署,随唐起为六部之一,党管礼仪、祭祀、学校等事宜。D.赠,追赠,古代皇帝给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爵或荣誉称号。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崔郾忠于职守,严格要求官员。他在吏部任职,亲自考查官员,注重选拔人才;在虢州为官,对下属官吏不赡养父母、不体恤百姓的行为给予了严厉批评。B.崔郾为人耿直,善于劝谏皇帝。他从祖上基业、国家安危和百姓生计的角度直谏宗勤于朝政,后委婉劝谏敬宗习读懦家经典,他的建议都被采纳。C.崔郾推行善政,体恤百姓疾苦。他在虢州修建粮仓和运粮通道,免去了百姓长途运粮之苦;在鄂州、岳州整治军务,消除了老百姓所受的盗匪之患。D.崔郾居家简陋,关心亲朋故友。他的房屋低湿,又没有走廊,客人们在雨天只能站在屋外;他不积蓄钱财,经常周济亲朋好友,供他们办理婚丧大事。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使臣侍讲,历半岁不问经义。臣无功,不足副厚恩。 (2)治虢以宽,经月不笞一人。及莅鄂,则严法峻诛,一不贷。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次韵送张山人①归彭城苏轼羡君飘荡一虚舟,来作钱塘十日游。水洗禅心都眼净,山供诗笔总眉愁。雪中乘兴②真聊尔③,春尽思归却罢休。何日五湖従范蠡,种鱼万尾橘千头。
【注】①张山人:即张天骥,北宋时彭城(现徐州)云龙山的一位隐士,苏轼的好友。②雪中乘兴:指王子猷雪夜访戴逵兴尽而返的故事。③聊尔:姑且如此。
8.请指出颔联的巧妙之处,并简要赏析。(6分)9.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诗经·氓》中“ , ”两句运用了比兴手法,告诫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2)李煜《虞美人》中,“ , ”写出了物是人非之感,抒发了诗人心中的无限幽怨。(3)苏轼《赤壁赋》中,通过“, ”的描写,侧面烘托了箫声的哀婉缠绵、凄恻动人。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右边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鱼的故事张炜父亲也被叫到海上拉鱼了。我沿着父亲的足迹,去海上看那些拉大网的人。海上没有浪,几个人把小船摇进去。随着小船往海里驶,船上的人就抛下一张大网。水面上留下一串白色网漂。小船兜一个圈子靠岸。剩下的事儿就是拽住大网往上拖,费劲地拖。这就是“拉大网”。网一动,渔老大就呼喊起来,嗓门吓死人。所有的拉网人随号子嗨呀嗨呀叫,一边后退一边用力。大网慢慢上来了,岸边的人全都狂呼起来。我这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活蹦乱跳的鱼一齐离水。各种鱼都有,最大的有三尺多长,头颅简直像一头小猪。有一条鱼的眼睛睁得老大,转动着,一会儿盯盯这个,一会儿盯盯那个。我相信它懂事。岸边早排好了长队,都是赶来买鱼的人。他们有的推车,有的担筐。鱼不值钱,卖鱼的扔下一块钱就可以随便背鱼。 父亲真辛苦,每天要拉好多网,早晨要拉“黎明网”,这网最重要。这时也是海上老大最精神的时候。拴网绳了,喊号子了,领头喊的人两手伸得像大猩猩一样长,一举一举大喊。海上老大就高兴这样。父亲也跟上喊,额头冒着汗珠。父亲学会了做一种毒鱼。这种鱼肉最鲜,可偏偏有毒,毒死的人数不完。母亲一见它就吓得叫起来,说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冒这个险。父亲把衣袖绾起,用一把小刀剖开鱼肚,然后分离出什么,把鱼头扔掉。用清水反复冲洗,又将鱼脊背上那两根白线抽掉,说:“没事了。”母亲喘着把鱼做好。一种奇特的鲜味飘出。真好吃。这才叫好吃。父亲从酒葫芦里倒出一点酒,让我和母亲都尝了一小口。这天晚上愉快。父亲还唱起了一首拉网的歌。母亲为他缝补衣衫。我胆子大了,伏到父亲背上。脊背热得像炕。父亲常把海上的欢乐带回,又差点全部抵销。这次父亲又捎回几条毒鱼,扔在地上就睡去了。母亲仿照父亲上次那样把鱼剖开,从头全做一遍。还是鲜气逼人。美吃一顿。一个多钟头过去,我有点晕。真的晕了。接着我看见父亲全身抖动,手指像按在一根琴弦上,又颤又挪,嘴里吐出了白沫。母亲比我们好一点,脸也黄了。母亲摇晃过来,我们扶在一起。母亲说:“到外面采一点木槿叶,采一点解毒草。”我往外连爬带跑。草地上全是一样的草稞,根本分辨不出有什么不同。这些草稞像是向我伸来,抚摸我。我低下头,它们像火焰一样烧我的脸。    母亲已经采到了一株解毒草,她先嚼碎一些,吐在我嘴里。原野在眼前变成一片紫色,又变幻出更奇怪的颜色。整个原野都有一层紫幔,下面像有一万条蛇在拱动。它不停地抖、舞,升上来。眼看就要把我覆盖了。我不能挣脱。我想起了妈妈,睁大眼找。四周一个人也没有。我喊,不知喊了多久,才听到一阵脚步声。我躺在小茅屋里,旁边是父亲。母亲坐在那儿,旁边的碗里是捣成稀汁的解毒草。她说:“孩子,你说胡话……”吃毒鱼后一个多月的晚上,外面起了大风。风很大,搅弄得整个荒滩不得安宁,风声大得使我害怕。我睡着了,接着就梦见一条小鱼。好俊的小鱼。它打扮得像一个小姑娘一样走进了茅屋。母亲把她抱到怀里,给她梳理透明的头发。真漂亮,除了有两个鱼鳍,到处和人一样。我扯着她的手在院里玩,一起逮蝉。    后来我才知道,母亲想让她做我的媳妇。我不好意思。不过,幸福啊。她说她要走了,但是还会常来小屋。走前她告诉我:她的爷爷、奶奶、哥哥、弟弟,所有的亲戚都给海上老大逮来了。他们死得惨。她让我求求岸上人,求求他们住手吧。如果他们做得到,她就可以嫁到岸上来。我哀求母亲答应她的话,哀求母亲去找海上老大,母亲答应了。小鱼姑娘又来了。她哭着,告诉我:他们还在捕鱼,海里那么多姐妹再也看不到了。她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所以刚才路过渔铺的时候,给好多睡觉的拉网人腿上胳膊上都扎了红头绳:“我把他们扎住了,他们就不能下海了。”梦做到这儿就醒了。我觉得像失掉了一个真正的朋友,竟然哭了。母亲赶紧把我抱到怀里,问怎么了?我就告诉了这个梦。天亮后父亲要到海上去,母亲让他小心一点。她把我的梦告诉了他,说:“孩子梦见好多拉网人都给扎上了红头绳。”父亲瞥了母亲一眼,走了。后来我才知道:那天父亲把我的梦告诉了海上老大,老大只是一笑。那天傍晚风息涛平,老大就让小船出海。想不到一场风暴突来,出海的五个人就在人们的眼皮底下跌进了狂浪。他们无一生还。父亲跑回来嘴唇都紫了,双手抖着跟母亲讲了风暴。母亲一句话也没说,只直眼盯着我。这就是鱼的故事。我再也忘不掉,一直没忘。尽管许多人说那只是一次巧合……(选自《上海文学》2003年第11期,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以一个小孩子的视角,叙述了捕鱼人因拒听鱼姑娘的劝告,捕鱼过多而遭到大自然的惩罚,最终都坠海而死的故事,警醒人们要敬畏自然。B.小说的语言富有特色,抒情色彩较浓。在作者的笔下,捕鱼生活虽然艰辛却充满了乐趣,而鱼也带有灵性,甚至还化为人来向人类报信。C.作者在文中强调拉网拉上来的鱼很多,其用意在于告诉读者:人类捕捞已经过度了,人类对大自然的索取已经到了没有节制的地步。D.“我”一家因吃大海中的毒鱼而濒临死亡,却又在草地上找到解毒草而获救。这个情节启示我们:大自然可能带来灾难,也能帮助我们渡过危难。E.在“我”的梦里,鱼姑娘说给拉网人扎上了红头绳,让他们不能下海。母亲因此提醒父亲,但父亲却不以为然,结果发生了意外,情节让人意料。 (2)小说中“我”的父亲作为打鱼人的代表,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3)小说围绕鱼写了捕鱼、吃鱼、梦鱼三件事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赏析。(6分)(4)小说为什么详写“我”做的梦?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真率自然的画笔人生徐锐
1898年丰子恺出生在浙江省崇德县。丰子恺9岁在云芝私塾求学的时候,按《芥子图画谱》勾描人物,被塾师发现,塾师遂令他画一幅孔子像以供同学朝夕礼拜,从此,丰子恺便有了“小画家”的名声。1914年秋,丰子恺考入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期间,在李叔同的指点与鼓励下,丰子恺一方面努力写生,一方面观摩西洋名画,学习绘画理论,画艺进步很快;而时任国文老师的夏丐尊则教导严厉,要求习作“不准讲空话,要老实写”,对丰子恺影响很大。1919年丰子恺赴日学习绘画。留学期间,他与著名画家竹久梦二结下了不解之缘。从竹久梦二那里,他得到了更多漫画的灵感,将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和自己对个体生命与艺术的感受融会其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漫画风格。回国后,迫于生计的丰子恺在春晖中学授课讲学,并开始了漫画创作。好友朱自清把其中一幅拿去,刊登在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上。此后,丰子恺在《文学周刊》上多次发表作品,并冠以“漫画”的标题,于是中国才开始有了“漫画”这个名称。丰子恺尤其喜欢画儿童漫画。丰子恺认为,儿童是最能保全人的本性的,他们彻底的真实,纯洁而不虚饰。他的儿童画往往从日常生活中捕捉童趣,显示出一个漫画家对童心的珍视和呵护。丰子恺也是一位大胆创新的艺术家。他的作品题的是古诗词句,画的却往往是现代的人物,他称之为“古诗新画”。“古诗新画”是对传统山水画的创新,意在捕捉现代生活中的古诗意,其“取材少而精,立意深而长”的创作原则使之具有鲜明的写意性。为祝贺弘一法师50岁生日,丰子恺与法师合作,创作了《护生画集》。丰子恺作画,精通佛法的弘一法师撰文,珠联璧合。这套画集不仅融入了师恩和情谊,也融入了丰子恺一生所倡导的“和平、仁爱、悲悯”。丰子恺从小就受到祖父母不杀生的影响,认为杀生是一件残忍的事,出于这种心情,他以画为径,劝人戒杀、放生。丰子恺强调,“护生”就是为了“护心”——这也是画护生画的真正目的。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当时丰子恺已近40岁。国难当头之际,丰子恺、叶浅予等漫画家以自己的方式组成了一支特殊的抗战队伍——“救亡漫画宣传队”,去当时的抗日中心城市武汉,用画笔作枪,展开了一系列抗日救国的文化运动。1938年5月,漫画家们将大量的抗战题材作品运上了两架开往日本的飞机。两架飞机飞抵日本本土后进行投掷,各种反战宣传物品就像一枚枚真正的炸弹,深深震撼了那些有良知的日本人员的心。强烈地动摇了日军的后方阵地。丰子恺由此深感漫画抗战的力量,写下了《漫画是笔杆抗战的先锋》一文,发出“最后的胜利已经在望了,全国漫画家齐冲锋”的号召。除了声名远播的漫画作品,丰子恺的散文也备受读者的关注和肯定。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他的以“闲适”为特征的随笔散文蔚为风行。丰子恺的首部散文《缘缘堂随笔集》里的文章写的多是些平凡生活中的琐事,表达出作者的人生哲学,读起来轻松自在,毫无牵强做作之感,却足以引人深思。他的散文带有淡淡的“禅味”,在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丰子恺散文的禅味不仅是参禅顿悟,还有对人生、现实深切至诚的关怀。他始终关怀着人间苦难,戒惧罪恶,对生命充满爱惜,从不放弃用爱与美来拯救世道人心的努力。丰子恺以佛家的慈悲和他与生俱来的悲悯情怀关爱这个世界,他的文章始终充溢着一种人性的光辉。丰子恺不是一个形式上的佛教徒,他始终以清醒的头脑关注社会人生,不屑于与那些自以为信佛就可免灾的人为伍,入佛道却不为佛道淹没。与其说丰子恺信佛,倒不如说是佛家给了他一种思维方法,为他营建了一个乱世中的心灵栖息地。热衷于现世又不被生活磨难所击垮,丰子恺颇有苏轼的随意与旷达,也有海明威那般的“硬汉”风度。丰子恺是一个传统的中国文人,但他创作与生活中体现出来的人生态度不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选自《传记文学》2012年第6期,有删改) 相关链接:①我认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艺术文化,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丰子恺《我与弘一法师》)。②听说丰子恺先生的《缘缘堂随笔集》又将出版,而且听说那里面还收有好多篇从未发表过的文章。据丰一吟同志说,丰先生白天坐“牛棚”,挨批斗,这些文章是丰先生在清晨灯光下悄悄地写出来的。丰先生本来是一位慈祥恺悌的君子,可是他这种韧性的战斗,就不是我们一般人所能及,更不必拿那些随风而倒的小丈夫来对比了。(林放《丰子恺先生一事》)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丰子恺的绘画和散文这两类作品有相似之处,十分重视从日常生活中取材,作品的思想充满着人性的关怀,有很强的现实意义。B.丰子恺在云芝私塾求学的时候,受到塾师的鼓励画了一幅孔子像,因此对绘画产生了兴趣,并从此走上了专业创作之路。C.丰子恺的漫画受李叔同、竹久梦二等人的影响,融合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和对个体生命与艺术的感受,呈现出质朴清新的风格。 D.丰子恺的散文作品闲适自然,毫无牵强做作之感,与他早年的老师夏丐尊教导习作“不准讲空话,要老实写”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E.丰子恺继承了中国艺术传统,更重要的是学习了西洋绘画理论,这决定了他的艺术创作体现出来的人生态度不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2)丰子恺在绘画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3)丰子恺认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物质、精神和灵魂三个层次,他个人的生活就体现了这三个层次,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4)文中说佛家为丰子恺“营建了一个乱世中的心灵栖息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拉贝日记》以具体而真实的文字,记载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 ,有力地控诉了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所犯的累累罪行。 ②鲁迅杂文的语言,多一字会显冗余,少一字则现不足,妙喻层出,讽刺深刻,旁征博引,可谓____ __,充分展示了作者非凡的文字功力。③位于新加坡的同盟会南洋支部旧址晚晴园,能得以翻新与重新开放,新加坡当时的新闻及艺术部部长的倡议 ,起到了关键的作用。A.一字千钧         一言九鼎    一字千金B.一字千金       一言九鼎    一字千钧C.一言九鼎       一字千金    一字千钧    D.一字千钧       一字千金    一言九鼎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虽然中国已经在法律法规的层面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规范,但由于某些地方对利益的渴求,依旧纵容走私“洋垃圾”等行为,有法不依。B.新出台的网络支付管理规则,充分考虑了未来小电商发展的空间,不仅保护日交易额小于万元的交易,而且保护了超过百万元的大额交易。C.2015年岭南古琴音乐会在“十香园”举行,演奏区设置在池塘中的亭子里,观众席绕池而设,整个园林变成了一个实景的剧场,创意十足。D.“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优秀事迹分享团由21名当代好青年组成,他们走进基层与青年们面对面交流,提高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风气。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大数据的发展要遵循实践应用与理论升华相结合的科学路径。事实上,在大数据的概念被提出之前,已经有很多关于大数据获取、存储、处理和应用的研究和实践成果。 。基于这点,我们要建立并完善大数据相关的理论体系,以更好地发现利用大数据中的潜在价值,推动数据产业的健康发展。
A.理论的升华一定能够促进实践的发展,即使不少大数据实践应用是在理论研究之前。B.虽然实践应用是先于理论研究,但是凝炼的理论升华是实现大数据社会价值的必须。C.因为理论指导实践是普遍的科学研究路径,所以建立完善的大数据理论是很重要的。D.实践应用与理论研究是相辅相承、缺一不可的,厚此薄彼的做法是错误的发展路径。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 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海岸侵蚀是指由海水动力的冲击造成海岸线后退和海滩下蚀的地质现象。导致海岸侵蚀的原因虽然有很多, ① 。例如:沿岸采沙直接减少了海岸陆域面积,沿岸开采地下水使地基产生沉降,而开采珊瑚礁、采伐红树林等活动则使海岸失去庇护。 ② ,我国则是侵蚀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防治海岸侵蚀时,一些欧美国家在重要的岸段划有预警线, ③ 。而在我国不少的旅游海岸,别墅和娱乐设施直接建在沙滩上,这就极易酿成灾祸。
17.请描述下面的中国民间剪纸画,并说明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6分)
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
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坏了一幅珍贵名画。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
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上,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湘里妹子 发表于 2016-3-19 12:21:47

2016年“广州一模”语文卷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1.【概念理解】(3 分)  D(原文中“厚往薄来”的意思是:“厚往,谓诸侯还国,王者以其材贿厚重往报之。薄来,谓诸侯贡献使轻薄而来。”本项“尽其所能来回报对方的深情厚谊”的转述不正确。)  2.【内容理解】(3 分)  A(原文“亲仁善邻,国之宝也”中的“亲仁”不是一种理想境界,而是处理好国家关系的 方式。本项“以达到‘亲仁’的理想境界”的理解不正确。)  3.【内容分析】(3 分)  A(原文中论述的“涉外理念”并不包括“天下一家”,也没有说“天下一家”是建立理想 世界的重要保证,本项的分析不正确。)  4.【文言断句】(3 分)  B(“或问其故”的主语是“有的人”,“曰”的主语是崔郾,“曰”应属下句;“吾抚之 不暇”表意完整,“不暇”应属上句;“犹恐其扰”表意完整,另外“鄂土沃民剽”与前文的 “陕土瘠而民劳”句式对称,因此“鄂”应属下句;“非用威莫能治”表意完整,“政”是“所 以贵知变者也”的主语,因此“政”应属下句。)  5.【实词理解】(3 分)  B(《论语》不属于《六经》,应改为“《乐经》”。)  6.【概括分析】(3 分)  A(“不赡私”指不能供养自己和家人,而不是不赡养父母;“不赡私”和“安暇恤民”都 是崔郾的假设,不是事实。)
  7.【文言翻译】(10 分)  (1)陛下使臣侍讲,历半岁不一问经义。臣无功,不足副厚恩  译:陛下让我担任侍讲学士,过了半年并没问过一次经书义理。臣下没有功劳,不能与皇上的厚恩相称(对不起皇上的厚恩)。  “使”1 分,可以翻译为“让”,或者“派遣”,或者“任命”等  “侍讲”1 分,可以翻译为“担任侍讲学士”,或者“为皇帝讲学”  “历”1 分,可以翻译为“经过”,或者“经历”,或者“过了”  “不一问”1 分,可以翻译为“没问过一次”或者“”  “副”1 分,可以翻译为“符合”,或者“与……相称(相符)”或者“对得起”    (2)治虢以宽,经月不笞一人。及莅鄂,则严法峻诛,一不贷。  译:(崔郾)用宽松的政策治理虢州,整月没有鞭打过一个人。等到了鄂州任职,却施用严法重罚,对罪犯一概不予宽免。  “治虢以宽”状语后置,可以翻译为“用宽松的政策治理虢州”  “经月”可以翻译为“一个月”,或者“整一个月”,或者“整月”  “莅”可以翻译为“到任”,或者“到职”  “诛”可以翻译为“惩罚”,或者“处罚”,翻译成“诛杀”不得分  “贷”可以翻译为“宽容”“宽恕”“宽免”“宽宥”皆可    8.【技巧鉴赏】(6 分)  (1)用词巧妙。“洗”“供”分别写出了水的澄澈和山的隽美,“禅心”乃水洗出,“诗笔”因山供给,新奇而有韵味。  ①答出“用词巧妙”或“用词生动”或“讲究炼字”得1分  ②准确找出“洗”“供”字得1分(仅仅找出一个字不得分)  ③写出“洗”“供”在诗中正确的含义得1分。  (2)构思巧妙。上句说水洗出禅心,连眼睛都变得纯净了,有层进意味;下句说山给自己赋诗赞美的冲动,却又为自己不能像朋友一样尽情游历山水而发愁,有转折意味。  ①答出“构思巧妙”或者“着笔巧妙”得1分  ②答出上句大意“水洗出禅心,连眼睛都变得纯净了”得1分  ③答出下句大意“山给自己赋诗赞美的冲动,却又为自己不能像朋友一样尽情游历山水而发愁”或者“山给自己提供写诗歌的素材,但自己内心中总有一种愁绪挥之不去”得1分。  (3)手法巧妙。上句以实写虚,借水的澄澈写出内心的纯净通明;下句运用拟人手法,山色秀美,为诗人提供写诗的欲望和冲动。  ①“手法巧妙”得1分  ②答出上句的“以实写虚”得1分,结合诗句阐释如何体现“以实写虚”得1分”此处共2分; 或者 答出下句的“拟人”得1分,结合诗句阐释如何体现“拟人”得1分,此处共2分。    9.【主旨把握】(5 分)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山水的喜爱之情。以范蠡泛舟五湖的典故,表达了对泛舟江湖、养鱼种橘的惬意生活的向往。以“水洗禅心”“山供诗笔”,表达了山水的喜爱之情。  ①答出“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得2分,结合诗句“以范蠡泛舟五湖的典故”“期盼泛舟江湖、养鱼种橘”答出“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加以正确的阐释得1分,共3分。  ②答出“对山水的喜爱之情”得1分,结合诗句“以‘水洗禅心’‘山供诗笔’,写出表达了山水的喜爱之情”得1分,共2分。  ③若答“抒发自己与张山人之间的深情厚谊”且能合理分析得2分。  ④若答“羡慕朋友自由自在的生活” 且能合理分析得2分。  ⑤答“惜别之情”“依恋之情”“对朋友的思念”等情感不得分。  
  10.【名句默写】(6 分)  (1)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2)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3)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11.(2)【形象鉴赏】(6 分)  ①勤劳纯朴。靠捕鱼维生,每天很早起来拉“黎明网”,一天都要拉好多次的网,每一次都得“费劲地拖”。  ①答出“勤劳”即得1分,从文中正确引述表明父亲等渔民勤劳的事例得2分,共3分。  ②答“纯朴”得1分,从文中正确引述表明父亲等渔民“纯朴”的事例得2分,如渔民们的捕捞生活只是考虑到养妻活儿,思想单纯,意思对即可,共3分。  ②坚忍乐观。拉网捕鱼的工作非常艰辛,但他们没有怨言,反而非常享受劳动的快乐。  注释:①答出“坚忍”或者“乐观”得1分,从文中正确引述表明父亲等渔民“坚忍”或者“乐观”的事例得2分,共3分。  ③见识短浅。对捕捞不知节制,没有意识到人与自然是一种对等的关系,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  注释:①答出“见识短浅”或者“环保意识不足”得1分,从文中正确引述表明父亲等渔民“坚忍”或者“乐观”的事例得2分,共3分。    (3)【技巧鉴赏】(6 分)  ①从线索角度:线索清晰(1分),小说以鱼为线索,把事情串连起来,清晰明了(1分)。  ②从情节角度:层层推进(或者环环相扣)(1分),由捕鱼到吃鱼到梦鱼,三个故事层层推进,引人深思(1分)。  ③从主题角度:内容丰富,深化主题(1分)。通过捕鱼的故事,写出了自然给予人们丰厚的馈赠;通过吃鲜美的毒鱼差点丧命和梦见小鱼姑娘的故事,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1分)。    (4)【特色探究】(8 分)  ①借梦突出主题。梦中鱼化身为美丽的小姑娘跟我玩并答应嫁给我,这寓意捕鱼给人们带来的欢乐,自然可以给予人类幸福的生活;但也告诫人们如对自然的索取不加节制,就会带来灾难;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  ②为下文埋下伏笔。梦中鱼姑娘的请求暗示人类捕鱼已经过度了,给拉网人扎上红头绳的交代为后文所述的捕鱼人的意外死亡埋下伏笔。  ③为文章增添浪漫主义色彩。梦中的鱼儿化身为美丽的小姑娘,会说话,有感情,用红头绳扎住拉网人的预言竟然在现实中实现了,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12.(2)【筛选整合】(6 分)  ①将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和自己对个体生命与艺术的感受融会其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漫画风格。(或:创作“古诗新画”,革新传统山水画,捕捉现代生活中的古诗意趣。)  ②在中国首创“漫画”的名称。  ③把和平、仁爱、悲悯的思想融入画作中,创作护生画。  本题要紧扣丰子恺在绘画方面取得的“成就”作答,如考生答“促进了儿童漫画的发展”得1分,如只答丰子恺绘画的特点,如“他的画中有和平、仁爱、悲悯的思想”得1分。    (3)【内容分析】(6 分)  ①衣食方面:从日本回国后,丰子恺迫于生计,在春晖中学授课讲学,是为了满足衣食(物质生活)的需求。  ②艺术文化:丰子恺在教书之余专注漫画创作,创新绘画艺术,这是艺术文化(精神生活)的追求。  ③宗教:丰子恺多年学佛,以戒杀、护生、善行为题材创作《护生画集》,倡导的“和平、仁爱、悲悯”,这是追求灵魂生活(宗教信仰)的体现。  本题要抓住“相关链接①”中的“衣食方面”“艺术文化”“ 宗教”三方面分别作答。    (4)【价值探究】(8 分)  佛家思想给了他一种思维方法,让他以佛家的慈悲及与生俱来的悲悯情怀关注社会人生,使他在佛家思想中找到了心灵归宿,心灵得到了充实和慰藉。  主要表现在:  (1)他在国难当头之际,组织救亡漫画宣传队,号召抗日,并把宣传品投放日本本土,以唤醒有日本人的良知,体现了佛家的慈悲情怀;  (2)在动荡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创作禅味散文以关怀人间苦难、戒惧罪恶,不断尝试用爱与美来拯救世道人心,体现悲悯情怀;  (3)文革坐牛棚、挨批斗的时候,他坚持写文章,表现人性的光芒,这使人的心灵找到了寄托、得到了满足。  “心灵栖息地”的解释要写出佛家思想影响了丰子恺的心灵和思想,给了他一种思维方法,意思相符合即可。  
  13.【成语辨析】(3 分)  D(一字千金: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价值极高,不可更改。一字千钧:形容文字有份量。一言九鼎: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这三个成语都能用于形容语言重要,有份量,但又有差别。其中“一言九鼎”偏重语言(说话) 起决定性作用;“一字千金”强调文字不可更改;“一字千钧”,着重在文字有分量上。第① 句强调的是《拉贝日记》的文字有份量,应填“一字千钧”。第②句表述的是文章语言的精彩, 不能增删,应填“一字千金”。第③句表述的是部长的倡议(语言)有分量,应填“一言九鼎”。)  14.【语病辨析】(3 分)  C (A 项成分残缺,第二个分句缺少主语,应将“由于”与“某些地方”对调;B 项语序不 当,递进关系不合逻辑,“百万元的大额交易”应与“小于万元的交易”对调;D 项搭配不当, “提高„„风气”应改为“引领„„风气”。)
  15.【语言连贯】(3 分)  B (语段的话题是大数据发展的科学路径。文段表明,大数据的发展现状是实践成果在前,理论研究滞后。要科学发展大数据,应该走“实践应用与理论升华相结合之路”。B 项第一个 分句承接上文,回应“实践应用先于理论研究”的文意;第二个分句用转折语气强调“理论的 研究对大数据研究的重要性”,引出下文,语意连贯。A 项“„„一定能够„„”表述与前文 承接不紧,且说法过于绝对,与文意不符。C 项“理论指导实践„„”的说法,与语段的话题 不一致。D 项第二个分句,语意突兀,文意承接不够紧密。)
  16.【准确、连贯、简明】(5 分)  答案示例:  (1)但是人类活动是重要原因  答出体现转折意义的词语“但是”“而”“然而”等得1分;  答出“人类活动”同义相关的词语,如“人类的开发”“人类的开采”等得1分。  (2)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海岸侵蚀  答出体现世界范围内的词语“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得1分;  “存在海岸侵蚀”得1分。  (3)在预警线内不得修建人工建筑  ①答出“不得”的同义词“禁止”“不允许”“不能”得1分;  ②答出“修建人工建筑”的1分,必须要答出“人工建筑”或者相关的同义词“人工设施”等)  
  17.【准确、简明、连贯】(6 分)  【答案示例】:  (1)剪纸画由“福”“寿”两字和一头梅花鹿构成,画面是回头的鹿载着“福”,装着“寿”。  如答出“福、寿、鹿”得1分,答出“福、寿、梅花鹿”得2分,  (2)其寓意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生活幸福,健康长寿,俸禄丰厚。  ①如只答出总括“寓意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得1分。  ②答出具体的三点“福禄寿”每点1分,共3分。  
  18.作文评分细则  【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  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害一副珍贵名画,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  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中,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材料与审题:  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叙述了三则新闻,它们分别为“油条哥”坚持不用“复炸油”、老父亲等候挂号排队看望儿子、主办方宽容12岁男孩无意损坏珍贵名画。这三则新闻均为有温度和人情味的事件,体现出向他人或社会传递的温暖。  第二部分提出写作要求,明确写作任务。第一,必须从这三则新闻中选择其中一则新闻;第二,围绕“温度和人情味”这两个关键词,阐述选择该新闻的理由;第三,把选择的新闻与其他两则新闻进行对比性分析,凸显所选择新闻的温暖所在。  因此,符合题意的立意,综合而言应该为“向他人或社会传递温暖和人情味”。  对三则新闻能进行权衡,则属于符合题意,如果没有权衡这三则新闻,亦属于符合题意。  如果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不写“向他人或社会传递温暖和人情味”的内容,则属于偏离题意;如果没有做出选择判断,只是分析了三则新闻的温暖,则亦属于偏离题意。
  二、角度与立意:
  1、选择第一则新闻:“油条哥”坚持不用“复炸油”,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  坚守良心,温暖他人。  ‚诚信经营,传递正能量。  ƒ面对利益的诱惑,坚守道德底线。
  2、选择第二则新闻:老父亲等候挂号排队看望儿子  理解和尊重亲人,凸显关爱。  ‚遵从秩序规则,方便他人。
  3、选择第三则新闻:主办方不惜珍贵名画受损,宽容12岁男孩。  面对他人无意的过错,主动宽容。  ‚理解孩子的过失,呵护成长。  ƒ面对利益受损,理性处理。
  三、偏离题意的立意:  三个主角都有温暖,没有突出更合适的新闻。  ‚脱离材料内容,只谈“学会选择”。  ƒ脱离材料内容,只写“温暖和人情味、正能量”等。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http://uploads.xuexila.com/allimg/1603/631-16031G01H5314.png  说明:  ①800字以上,结构不完整,最高不超过40分;  ②600字以上但不足800字的,结构完整,按每50字1分的标准扣分,结构不完整,35以下评分;  ③400字以上但不足600字的,结构完整,30以下评分,结构不完整,25以下评分。  ④400字的,20以下评分。  其它:  ①缺题目扣2分。  ②错别字每个扣1分,重复的不计,最高不超过8分。http://gaokao.eol.cn/shiti/yw/201603/W020160316434784124326.jpg

http://gaokao.eol.cn/shiti/yw/201603/W020160316434784147247.jpg

http://gaokao.eol.cn/shiti/yw/201603/W020160316434784156602.jpg

http://gaokao.eol.cn/shiti/yw/201603/W020160316434784166493.jpg


2016广州一模试题及答案汇总
来源:http://gaokao.eol.cn/shiti/moniti/201603/t20160316_1376759.shtml

 “广一模”又叫“广州一测”,往年的详细名称叫“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广州高三一模历年都被认为是高考风向标,通过分析广州一模的命题特点,可以嗅出当年的高考命题动向!
  2016广州一模(广州一测)于3月16-17开考,今年的广一模试题难不难?有什么特点?对比前两周刚刚考过的高考全国卷适应性考试又有什么不同呢?中国教育在线高考频道第一时间为大家整理了广州一模试卷及答案(各科完整版),预祝大家都能考个好成绩!



湘里妹子 发表于 2016-3-19 13:02:33

2016年“广州一模”作文(教师下水)

                                                           一面之难,带来的不只是温暖  广东茂名 吴彬丽  《暖闻》栏目准备从三则新闻中选取一则来引导读者用温暖的眼光来看待社会。一是良心“油条哥”坚持不用“复炸油”,一是老父亲需挂号才能与老父亲见上一面,一是主办方顾及小男孩成长对其不小心弄坏名画采取了备案而不报案的做法。  我认为,老父亲与医生儿子的一面之难最温暖人心更符合《暖闻》栏目的出发点和意旨。  温暖如冬日里的暖阳,驱逐寒冷的同时,带来明亮,带来暖和,更重要的是,它能给人们带来对春天的期望,对未来的希望。而老父亲和儿子的一面,恰恰有着不仅限于带来温暖和感动的作用。  乍一看, 老父亲和儿子的一面之难是何其冷冰冰啊。家庭是社会的小单位,是每个人心灵的栖息地,是幸福感的发源地。家庭中的亲情起着重要的维系作用,父母子女之爱,朴实无华却动人心弦。可是,当别人与孩子在公园里嬉闹游戏的时候,当别人与孩子共享丰盛的晚餐的时候,老父亲就好久没见过自己的孩子了!他只得亲自到医院去,可儿子太忙了,等了两个多小时,最后挂了号才能见到一面。这一面,实在让人为老父亲感到心疼,感到心酸,感到有点无地自容。  然而,这一面之难带来真的只是心酸吗?这一面越难,折射出来的还有什么?  这一面之难,体现的是那沉重而无言的父爱,体现的是一份尽忠职守的职业精神。正是因为这“难”,他们的形象更为高大,他们的行为更温暖人心。真正的爱,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理解。老父亲深知作为医护人员的忙碌,想念儿子亲自到医院看他,等了好久才不得已挂了个号见上一面。他不打扰,不打断,淋漓尽致地阐释了父爱无声的感人。儿子忙于工作,将百姓的健康放在心上,连头都没时间抬,也不就是“医者父母心”的践行吗?一个爱子,为小爱;一个爱人,为大爱,都是那么令人动容,热泪盈眶。  老父亲和医生儿子的一面之难,最温暖的关键在于引导人们用温暖的目光看待社会和生活 ,进而创造温暖。生活中不缺少温暖,缺少的是发现温暖的眼睛。在医患关系紧张的环境下,我们也会看到主刀医生用动画片安抚小萝莉情绪的有爱故事,也会看到医生长时间手术后累倒在地上的画面,现在也看到了医生的父亲见儿子一面是那么难。其实,只要我们多点理解,多点体谅,矛盾和冲突便少了许多,医患关系乃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更和谐,更温暖了吗?而一面之难暴露出来的制度里的人性化的缺失,也应该引起人们的思考,进而提出建议,让老父亲见儿子不再难,让普天下的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这温暖!  王蒙说:喜对天下,处处可喜。当我们用温暖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的时候,我们感受到了温暖;但当我们用温暖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会给人带来温暖。暖对天下,处处温暖,这个才是中国梦的真正要义。  老父亲与医生儿子的一面之难,带来的不仅仅是温暖那么简单。

湘里妹子 发表于 2016-3-19 13:13:54

解读2016广州一模试题 作文转向让学生为专栏选稿

来源:http://gaokao.eol.cn/guang_dong/ ... 60318_1377824.shtml


       今年,广东高考首次进入“全国卷”阵营。在经过了广东高考适应性测试之后,16日和17日,广州的高三学子迎来了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俗称“一模”。  “一模”向来有“高考风向标”之称。广州市教研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广东首年采用全国卷,对全国卷的命题思路、特点、风格、趋势以及广东自主命题与全国命题之间衔接的研究成果,将充分展示在“一模”和接下来的“二模”中。  今年的“一模”考了些什么?如何发现当中的变化和亮点?
  【语文】         亮点:体现生活与语文之间的紧密联系
  记者采访了解到,相比往年,今年广州市一模全卷难度不大,处处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考察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积淀,很好地体现了从广东卷向全国卷的变化。  据分析,今年广州高考一模试题中,古诗文占24%,现代文占23%,语用占13%,作文占40%。最主要的变化体现在阅读和作文上。  应该关注的变化有:古诗文阅读,不再单独考查实词的意义与虚词的运用,而是把它放到了翻译中具体考查,同时,新增了古代文学、文化常识题。
  变化一:新增古代文学、文化常识题
  应对:走出题海训练,以“聚焦高频,重点突破”为目标
  鉴于此,考生需要注意掌握名词、动词等实词的活用,要抓住特殊句式(倒装句、被动句和省略句)的句式特点,同时建议考生复习古代文学和文化常识题时,要聚焦课文、课外阅读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也就是常说的“高频词”,不要盲目进行题海训练,以“聚焦高频,重点突破”为最终目标。
  变化二:文本阅读新增“五选二”题型
  应对:加强对文本的整体认读能力训练
  选考中,实用类文本阅读是受大多数学生青睐的。不论是全国卷还是广东卷,考查的文体都以人物传记为主。但全国卷新增了“五选二”这种题型。它的考查难度较高,要求考生要有较强的文本整体把握能力,要能够深入文本内部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为此,对文本的整体认读能力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变化三:作文关注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
  应对:巧妙地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写进文章,传达并影响他人
  不过,记者采访了解到,这次一模变化最大的是作文。今年“一模”作文题目是“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觉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让你从新闻中挑选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上,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六中考生小陈表示,平时自己在图书馆也会浏览到《中国青年报》的《暖闻》专栏,所以感觉很熟悉,写起来有话可说。
  不过,有高三老师留意到,以往的作文题大多关注传统与创新、人文思想、意识形态,而此次广州市高考一模转向引导学生关注人际关系、关注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人生价值观的认知。
  卓越教育考试研究院高考团队的老师建议,全卷最大的亮点是充分体现了生活与语文之间紧密联系。考生写作文时可以从“责任”、“人与社会”、“社会公德”、“宽容”等角度进行立意,在行文时侧重考生对现实的关注、对人生的领悟,让阅卷老师产生共鸣是赢得作文高分的关键。在备考阶段,写作时,要善于巧妙地把自己的体验写进文章,传达并影响他人,可采用“以小见大”式、“开门见山”式。“作文要想得到理想成绩,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特而深入的生活体验或人生认识,才能‘小中见大,细处感人’。”
【文科数学】
  亮点:注重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文科数学向来是文科生的“拦路虎”。采访了解到,本次广州高考文科数学卷的考点分布平均,与全国卷一脉相承,整套试卷比较完整的体现了全国卷的命题方向与思路。  从各板块占比来看,本次考试与全国卷考点分布一致,三角函数、函导数、立体几何等六大板块在试卷中占比较重,小板块的考查以基础和中档题为主。
  变化一:对立体几何的考察难度略有提高  应对:注重空间思维能力的训练
  如果从题型分析的话,选择题知识点与全国卷一致,但是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所以整体难度低于全国卷。不过,此次考试对立体几何的考察难度略有提高,例如第10题考察的是比较冷门的正六棱柱内接于球;而第12题三视图求表面积,着重考察了学生的图形还原能力,难度较大,这说明全国卷十分注重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另外以11题对于命题的考察,涵盖了集合、函数等多方面知识,综合性较强。  填空题整体难度平缓,13-15题都属于常规考点,中档题,第16题解三角形给出较多条件让考生自己作图,符合全国卷重视图形能力的特征。
  变化二:解答题看上去常规但难度较高  应对:重视基础,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
  解答题延续了全国卷的一贯命题思路,其中数列考查差比求和的基础计算,与2014全国卷类似,这类题计算的准确性非常重要。立体几何图形与2014全国卷类似,第二问求点到面的距离需要用到等体积法,计算难度较低。解析几何的考查略有难度,需要由直角联系到圆,这个部分就需要考生平时对于题型的积累,最后的导数大题第一问求切线,属于送分部分,第二问含参的函数求最值,看上去很常规,但是难度较高。
  卓越教育考试研究院高考团队老师指出,本次高考一模考试文科数学非常重视基础,近几年全国高考强调“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建议考生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确保基础分。二轮复习是查漏补缺的关键时期,建议文科学生做好改错,可将平时的作业、考试中的错题,仔细研究、对比、分析,整理出自己的解题思路,找到失分点,力争拿满分。要对自己的薄弱章节有针对性地多用一些时间,进行有选择地、针对性地强化训练,巩固薄弱环节。
【理科数学】
  亮点:考点考法与近年全国卷相似
  据分析,本次广州高考一模理科数学考试的考点分布比例与2015年全国卷十分接近,比如概率统计、解析几何、立体几何,各板块分布很平均。但略有不同,比如函导数分值比重略有下降。而题型和难度上,与全国卷靠近,尤其数列部分和解析几何的题型和难度都与全国卷相差无几。
  变化一:选择题出现创新点  应对:建议复习时有所偏重
  选择题部分,大多都很常规,延续了近三年全国卷的传统,比如2015年全国I卷的第11题,就是考查已知三视图求表面积和体积,但本题计算量加大;第 12题,更是让大家心跳加速,竟然出现了“九章算术”和“杨辉三角”,在15年全国I卷的第6题也出现过。“虽然本质还是考查数列知识,但是这些创新的着眼点可能会给考生造成心理压力。”  填空题的前2道,是很常规的考法,比如第14题,与2015年全国I卷的第5题相似,考查了圆锥曲线和向量的结合。第15题,考察了二项式定理,比较符合全国卷的偏好,比如2015年全国I卷的第10题和2014年全国I卷的第13题,都是需要先进行因式分解,所以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可以有所偏重。
  变化二:解答题向全国卷靠拢  应对:练习近三年高考真题
  至于解答题,换掉了数列,考到了解三角形,这是情理之中的,算是对全国卷投其所好;立体几何更适合用建立直角坐标系的方法,难度比广东卷更难;解析几何更符合全国卷的口味,“煮”出了一道椭圆、直线和圆的“大杂烩”。
  “本次高考一模考试理科数学试卷贴近全国高考试卷,建议考生分专题分模块练习近三年高考真题。”卓越教育考试研究院高考团队老师建议,尤其是全国新课标卷真题,适应全国卷的试题特点,做完试题后要进行对比分析,从考点、命题方式、出题习惯进行研究,探寻全国卷高考命题特点,让复习能够更加轻松、更加高效。
  据介绍,高考一模主干知识占70%,建议考生认真复习教材重点内容:函导数、数列、三角函数、几何体中的线面关系、直线与圆锥曲线、概率统计,特别是变化比较大的选考内容(如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等要重点复习。同时理科考生可在二轮复习时适当加大难度,突破难点内容,如压轴题的解析几何和导数大题。



湘里妹子 发表于 2016-3-19 13:23:17

2016年广州高考一模语文阅读和作文变化大来源:http://gd.qq.com/a/20160316/047768.htm

在广东首次进入全国卷阵营背景下,刚品完全省适应性测试大餐,广州市高考一模又新鲜出炉,相比往年,今年市一模全卷难度不大,处处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考察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积淀,很好地体现了从广东卷向全国卷的变化。与2015年的高考全国卷相比,“稳”是主基调,目的在于引导考生向全国卷平稳过渡。语言运用题部分,经典的成语运用、病句题仍旧保留。第14题继续考查了高中生最常见的病句类型——“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结构混乱”,完成一轮复习的大部分考生应该游刃有余。不过,按照高考出题回避模考已经重点考过的考点惯例,其它类型的病句如“语序不当”不可忽视。卓越教育考试研究院•高考团队温馨提示:总结全卷试题考点规律,提炼答题技巧,强化训练提高表达的准确度和对病句的敏感度仍是全国卷的必杀技。现代文阅读部分,第1、2题考查了“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第3题考查了“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常见的问题(如“偷换概念”、“混淆范围”、“混淆因果”、“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和“以偏概全”),学生在二轮复习时需要进行专题训练,培养对文本的整体认知能力和规范严谨的答题习惯。今年广州市一模语文试题的“变”主要体现在阅读和作文上。总体来看,2016广州高考一模与2015年高考广东卷相比,整体上保持一致:
http://img1.gtimg.com/gd/pics/hv1/143/35/2037/132464993.jpg

应该关注的变化有:古诗文阅读,不再单独考查实词的意义与虚词的运用,而是把它放到了翻译中具体考查,同时,新增了古代文学、文化常识题。鉴于此,考生需要注意掌握名词、动词等实词的活用,要抓住特殊句式(倒装句、被动句和省略句)的句式特点,同时建议考生复习古代文学和文化常识题时,要聚焦课文、课外阅读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频词”,不要盲目进行题海训练,以“聚焦高频,重点突破”为最终目标。选考中,实用类文本阅读是受大多数学生青睐的。不论是全国卷还是广东卷,考查的文体都以人物传记为主。不过,全国卷新增了“五选二”的这种题型。它的考查难度较高,要求考生要有较强的文本整体把握能力,要能够深入文本内部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为此,对文本的整体认读能力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当然,变化对考生影响比较大的题目还是作文。试题的形式没有变化,不过,试题引导学生关注的重点还是有变化的。以往的作文题大多关注传统与创新、人文思想、意识形态,而此次广州市高考一模转向引导学生关注人际关系、关注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人生价值观的认知。卓越教育考试研究院•高考团队建议考生可以从“责任”、“人与社会”、“社会公德”、“宽容”等角度进行立意,在行文时侧重考生对现实的关注、对人生的领悟,让阅卷老师产生共鸣是赢得作文高分的关键。在备考阶段,写作时,要善于巧妙地把自己的体验写进文章,传达并影响给他人。可采用“以小见大”式、“开门见山”式。全卷最大的亮点就是充分体现了生活与语文之间紧密联系。现代文阅读考查了儒家思想;文学类文本阅读着重学生对生活中的小事的认知;语用题17题则以传统文化的一个代表事物——剪纸作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作文还从“关注人际关系、关注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人生价值观的认知”这个方面对学生的生活感知能力、人生认知能力进行了测试。此次作文的三个材料同样来源于现实生活。这与文学的本质是相通的:生活中有语文,语文中有生活。卓越教育考试研究院•高考团队要特别提醒考生多注意留心生活中的小事,把对生活的观察从自己转向身边的人,把对时事的观察视野从国内拓展到国际,体现大国风范,过滤提炼媒体、网络、亲人等多信息渠道形成对社会的认识,形成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人生态度,传递对主流价值观,这也是历年高考的主导方向。高三考生心中要铭记:作文要想得到理想成绩,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特而深入的生活体验或人生认识,引起阅卷老师的共鸣,才能“小中见大,细处感人”。

梦的轻波 发表于 2016-3-23 13:02:59

2016年“广州一模”作文审题立意及范文评析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76d34a0f0102w8p0.html

(一)审题立意分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

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害一副珍贵名画,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

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中,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此次广州一模作文题目与2015全国卷二语文作文题目极其相似: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 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中“温度和人情味”、“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是关键词句,考生无论选择哪则新闻为最合适的《暖闻》新闻,都必须围绕这些关键词句来论析。由于题目材料中有“选择一则”、“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的语句,故而行文时必须通过三则材料的对比分析,突出考生所选新闻在“温度和人情味”、“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方面的“更合适”性。

此文审题立意不难,只要在三则新闻中选择一则为“更合适”的新闻,然后分析、说明这样选择的理由即可。不过,在实际考试中,相当一部分考生忽略“温度和人情味”、“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的关键限定,而由某一则新闻抽取无关“温度和人情味”、“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的主题,然后大作论述;或者是走另一个极端,为了“突出”自己所选择的新闻在“温度和人情味”、“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方面的“更合适”性,不惜否定、丑化另两则新闻的“温度和人情味”;或者是不能将三则新闻进行比较分析,而只是谈论其中一则新闻的“温度”、“人情味”和“温暖的视角”;也有些考生干脆三则新闻的“温度和人情味”都谈,却不明确哪一则新闻“更合适”。

行文中,一些考生虽然能够选择某一则新闻,且也能与其它二则新闻作比较,突出所选新闻“温度和人情味”,但未能超越就事论事的浅层解读,不能将文章主题上升至“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的高度。而“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正是此作文题目的明确要求与深刻之处。

综而言之,这道广州一模作文题目审题不难,难在思辨三则同为正面新闻哪一则“更适合”表现“温度和人情味”、更能“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这是一个极高的要求。

(二)教师范文二篇评析

【范文1】最暖是温情

广东佛山顺德乐从中学谢植宣

三则新闻,读罢均令人动容,或为之鼓掌,或为之感动,但若问我们哪一则最有温度和人情味,则无疑是珍品画展主办方那润物细无声的温情。

“油条哥”多年坚持不用有害油,诚信经营,良心做人,在这个诚信缺失、行为失范的当下,确实难能可贵,但诚信经营、良心做人难道不是一位商人所必须遵循的底线吗?当底线居然也成为了大部分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最高标准的时候,你所感受到或许不是那初读的暖意,而是那充满荒诞与反常的寒意。而面对那苦等了两个多小时,只求和儿子见一面的老父亲,我眼泛泪花,内心感动,但唯独感觉不到温暖。这是一位勤勉敬业的儿子,这是一位父爱如山的父亲,理性告诉我应该要为之点赞,但感性的我,更希望儿子能抬一下头,看一看那等待多时的老父亲。而儿子最终看到那等待了两个多小时的老父亲,想必也会潸然泪下,那泪中,有感动、有愧疚、有深情,但在儿子的心里,或许并不温暖。

而珍品画展的主办方,我为之鼓掌,为之感动,更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暖流,因为面对那不慎损坏名画的12岁男孩,本可按章处理,报案索赔,追究责任,毕竟那是一幅珍贵名画,虽非无意,但确实造成了严重后果,但是主办方却没有,因为名画再珍贵,也不如人心珍贵,何况那是一位才12岁的男孩的纯真心灵。他才刚开始用他的心灵去感受这个世界的温度,用他的眼睛去仰望这个世界的光明,而这一切,随着那不慎的一跌,都有可能被严苛、惊吓所取代。法规不外乎人情,一个没有温度、没有人情味的严苛处理,虽合规合理,但如果缺乏了对人的关注,对人的呵护,那么其意义、价值便大打折扣。而主办方的处理方式无疑是充满温情和人情味的,面对珍贵名画的被损失,此时此刻,算计的不是自己的损失有多大,而是用满怀深情的方式呵护孩童那敏感而纯真的心灵,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对这个世界抱以足够的善意,对身边的人和事给予必要的理解和宽容,在这个人心冷淡、信任缺失的年代是多么的弥足珍贵。

这个世界,有必为之事,如“油条哥”的秉持良心、待人诚信,这本应为生活的常态;也有应为之事,如那忙得抬不起头的医生儿子,勤勉工作,这是职责,但职责之外,我们也希望能感受到更多的温度与人情味,毕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而为难为之事,如那主办方的润物细无声的温情,则尤其令我们动容,令我们感动,因为此处的温度与人情味超越了个人的私利与得失。此次珍品画展,展出的不仅有那珍贵的名画,更有那暖人的温情与宽容理解的人情。最暖是人心,温情涌动,世界便不再冷漠,人情依旧,彼此便不再隔阂。

因此,无疑,主办方的温情与人情是最暖人心的,我为之鼓掌,为之感动,更在这乍暖还轻冷的时节感受到如沐春风的暖意。   

【评析】

谢植宣老师的这篇下水作文,能紧扣“温度和人情味”对三则新闻进行比较分析,突出第三则新闻“更适合”性。但此文缺点较多。

其一是语言较僵硬,斧凿痕迹很明显,读着难能舒畅与自然。个别地方有繁杂赘余的毛病,如第二段的“在这个诚信缺失、行为失范的当下”,“这个”是赘余;又如第三段的“而珍品画展的主办方,我为之鼓掌,为之感动,更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暖流,因为面对那不慎损坏名画的12岁男孩,本可按章处理,报案索赔,追究责任,毕竟那是一幅珍贵名画,虽非无意,但确实造成了严重后果,但是主办方却没有,因为名画再珍贵,也不如人心珍贵,何况那是一位才12岁的男孩的纯真心灵”,不仅标点符号不规范,出现一“逗”到底的错误;而且这种关联词繁多的长复句,很使语意表述繁复不畅,令人不堪卒读。

其二是这是一篇议论文,本应以理性之逻辑分析为主,忌感性之滥情;可是,此文 竟是感性与理性纠杂,甚尔有时感性要于理性。如“我眼泛泪花,内心感动”,又如“但感性的我”,再如“更在这乍暖还轻冷的时节感受到如沐春风的暖意”。此类“感性”之语,不仅很假而使文章失却真诚,更使文章失去理性之冷思与深刻,从而使文章走向浅薄的“抒情化”。

其三是此文格局较窄,议论仅仅停留在就事论事的浅表层次,未能拓展、升华至“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这一宏深层面。此文仅仅论析了“为什么第三则新闻更适合”,却未能以此而深化议论,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这类文章,很难评上一等文。

其四是以非是即非的一元化思维去评判三则新闻。作文题目中的三则新闻,本都具“温度和人情味”,都能“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考生所要做的,是通过比较分析来说明为什么其中一则“更合适”,而不是为了“树立”其中一则而“打倒”其余二则。可是,在谢植宣老师的笔下(思维里),竟然为了强调第三则新闻而不惜否定其余两则新闻的“温度和人情味”。这既错解了题目材料的原意,也暴露了作者思维的简单与偏执。作为一名高三语文教师,这种错误是很不应该的。


【范文2 】 一面之难,带来的不只是温暖

广东茂名吴彬丽

    《暖闻》栏目准备从三则新闻中选取一则来引导读者用温暖的眼光来看待社会。一是良心“油条哥”坚持不用“复炸油”,一是老父亲需挂号才能与老父亲见上一面,一是主办方顾及小男孩成长对其不小心弄坏名画采取了备案而不报案的做法。

    我认为,老父亲与医生儿子的一面之难最温暖人心更符合《暖闻》栏目的出发点和意旨。

    温暖如冬日里的暖阳,驱逐寒冷的同时,带来明亮,带来暖和,更重要的是,它能给人们带来对春天的期望,对未来的希望。而老父亲和儿子的一面,恰恰有着不仅限于带来温暖和感动的作用。

    乍一看, 老父亲和儿子的一面之难是何其冷冰冰啊。家庭是社会的小单位,是每个人心灵的栖息地,是幸福感的发源地。家庭中的亲情起着重要的维系作用,父母子女之爱,朴实无华却动人心弦。可是,当别人与孩子在公园里嬉闹游戏的时候,当别人与孩子共享丰盛的晚餐的时候,老父亲就好久没见过自己的孩子了!他只得亲自到医院去,可儿子太忙了,等了两个多小时,最后挂了号才能见到一面。这一面,实在让人为老父亲感到心疼,感到心酸,感到有点无地自容。

    然而,这一面之难带来真的只是心酸吗?这一面越难,折射出来的还有什么?

    这一面之难,体现的是那沉重而无言的父爱,体现的是一份尽忠职守的职业精神。正是因为这“难”,他们的形象更为高大,他们的行为更温暖人心。真正的爱,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理解。老父亲深知作为医护人员的忙碌,想念儿子亲自到医院看他,等了好久才不得已挂了个号见上一面。他不打扰,不打断,淋漓尽致地阐释了父爱无声的感人。儿子忙于工作,将百姓的健康放在心上,连头都没时间抬,也不就是“医者父母心”的践行吗?一个爱子,为小爱;一个爱人,为大爱,都是那么令人动容,热泪盈眶。

    老父亲和医生儿子的一面之难,最温暖的关键在于引导人们用温暖的目光看待社会和生活 ,进而创造温暖。生活中不缺少温暖,缺少的是发现温暖的眼睛。在医患关系紧张的环境下,我们也会看到主刀医生用动画片安抚小萝莉情绪的有爱故事,也会看到医生长时间手术后累倒在地上的画面,现在也看到了医生的父亲见儿子一面是那么难。其实,只要我们多点理解,多点体谅,矛盾和冲突便少了许多,医患关系乃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更和谐,更温暖了吗?而一面之难暴露出来的制度里的人性化的缺失,也应该引起人们的思考,进而提出建议,让老父亲见儿子不再难,让普天下的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这温暖!

    王蒙说:喜对天下,处处可喜。当我们用温暖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的时候,我们感受到了温暖;但当我们用温暖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会给人带来温暖。暖对天下,处处温暖,这个才是中国梦的真正要义。

    老父亲与医生儿子的一面之难,带来的不仅仅是温暖那么简单。


【评析】:

   与《最暖是温情》相比,这篇文章在语言表达及思考深度上都要胜出。在语言表达上,此文简洁、舒畅、自然,较好地体现了高三语文教师应有的水准。在思考深度上,此文能由第二则新闻“看见”其表层之父母深情(文中所言的“小爱”),又能思及“医患关系紧张”现实背景下的医者父母心(文中所言的“大爱”)。这无疑远比《最暖是温情》深刻。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深度思考,文章便有了第七段开拓致远的较深层次的议论。

但此文也有明显的缺点——未能将三则新闻比较分析。这是一个很大的失误。如果不能对三则新闻进行比较性分析,则其中一则新闻无论多么有“温度和人情味”,多么能“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都无法服众,无法证明其“更适合”入选《暖闻》栏目。忽视了三则新闻的比较分析,是审题的错误,这种文章应该评为偏跑题意作文。身为地级市重点中学高三语文教师,吴彬丽老师显然未能审慎审题。

此外,这篇《一面之难,带来的不只是温暖》的深刻也仅是相对的。吴彬丽老师能够看到第二则新闻的深刻之处,却未能将之论析深刻。我们读第七段“王蒙说:喜对天下,处处可喜。当我们用温暖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的时候,我们感受到了温暖;但当我们用温暖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会给人带来温暖。暖对天下,处处温暖,这个才是中国梦的真正要义”,很容易发现吴彬丽老师所提出的“解决办法”较套语与虚泛,不能有效解决问题。所以如此,是之前分析问题欠充分与深刻。


梦的轻波 发表于 2016-3-23 13:05:40

油条飘香,情暖社会

凛凛冬日,街角飘来熟悉而浓郁的味道。手捧油条,咬一口,松脆间又溢满了幸福的味道。诚然,老父挂号看儿子让人心酸而动容、画展主办方爱护损画男孩令人欣慰赞叹,我却认为良心“油条哥”的新闻有更大的温暖,应被刊登。

首先,良心“油条哥”的事迹闪现着社会上衰弱的无私精神。纵自古先贤常怀“大同”的至高理想,纵孙文“天下为公”,奔走呼号,我们当今的社会,其实已是私欲横流。而此刻,一种无私的精神便显得尤为亟需,尤为可贵。虽然老父与画展主办方的故事闪现着温暖的光辉,却在“无私”一点上少了那么一种力量。父亲看儿子是出于“小家”之心,恐怕儿子聊不上几句又要招呼下一位病人;画展主办方是为男孩一人着想,这种胸怀亦是比不上关爱全民的良心“油条哥”。“油条哥”不为当今各种黑心卖家所获利润动容,多年如一日为买油条的人们提供健康油条,既守住了人们的安心,又守住了社会的良心与公心。今年春节,一报团队走访北京街头记录小贩们平凡而温暖的故事,其中坚决不涨价的老夫妇、卖羊蹄前手洗得干干净净的大妈,不正像良心“油条哥”般,因无私而更具人情味吗?此种温暖,罕有而绵长。

再者,良心“油条哥”代表了更广泛的社会群体,更具社会意义上的温暖。试想,若《暖闻》刊登父亲挂号看儿子之事,又有多少人能从中获得启示?这种做法不具普遍借鉴意义不是吗?若刊登画展主办方之事,又会有多少人产生共鸣、回想自己在展览中有没有发生什么事?唯良心“油条哥”的新闻,让人于熟悉而亲切的群体身上读出了平凡背后的伟大,细细品嚼出“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的暗香。它微小,却提醒步履匆匆的人们缓一缓,发现温暖、传递温暖;它平凡,却像一只小小的蚂蚁悄悄爬入人们麻木的心,让人在微痒中开怀大笑,重寻失落的美的视角、善的思考。《南方周末》在30周年庆时曾刊登一句话:“让无力者有力,让孤单者前行。”若《暖闻》刊登“油条哥”的故事,想必亦能使无数的社会个体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获得前行的力量。

也许有人说:“油条哥”的人情味带着那么一点招徕客人的“俗气”,我却不以为然。正是这样易被人猜测却依旧坚守温暖的人,方能为信任危机盛行的社会注入一剂定心良药,让人们渐渐明白细微处的温暖,方可集成最大的力量,拯救冷漠的人心。

静水流深,总有一种力量在默默中玉汝于成;细水流长,总有一种声音冲破岁月依旧洪亮。那便似温暖的油条哥声声的吆喝,清脆却暖意悠长。


任是无情也动人

两天前,我的总编辑给我发了三则材料:一则是良心油条哥多年坚持用新鲜油;一则是画展主办方原谅了一位因不慎而损坏了名画的男孩;第三则是一位老人来探望做医生、正在坐诊的儿子,却因他太忙,只能挂号与他见了一面,叫我决定用哪一则登在新开的《暖闻》专栏上。

我正想从屏幕上删去最后一条,想着想着,却把它放在了前两条之上。或许,它的冷,才暖得令人感动?

是啊,那位良心哥是对食客信任的坚守,主办方是对孩子宽容的保留。但那位医生,却是对所有病人无私的守候。卖油条的人,或许有两分卖油条的打算;原谅孩子,或许是应为之义,但拿着固定的工资,面对着多日未见的爸爸,那位医生却选择了先救治更紧急的病人,与今日那些动辄拳脚相向的医患相比,高出了多少?或许是他的“无情”,或许是他的牺牲,或许是因为没有留下赞美,却送走一个个不再为病痛而苦的人,他的平静,却让我感到那份远超个体与社会意义的爱。他的责任,是对任何一个向他求助的病人。任是“无情”也动人,一至于斯。

我也曾想,那样一来,他的父亲又该如何自处?后来我才明白,一个对于自己的工作能有如此崇高的姿态的人又怎么真是不孝的人?孝悌,仁之本欤,而既是大仁之人岂无孝悌哉?当他的爸爸坐到他面前,或许他会惭愧,或许他会为自己的疏忽而自责,但没有人,包括他自己,会真的觉得他没有丝毫孝心。舍小家而顾大家,是因为他拥有无分贵贱亲疏,只以生命为先的仁爱之心,那么给他机会,他又怎么会撇开他的父亲?也许他在放假时,会抽空去陪陪老父亲喝喝酒,下下棋,以慰不能绕膝定省之苦。但一旦有病人,他便是,只能是那个最冷静的医生。

在今天,我们或许不再缺少诚信待人的好人,再也不缺愿意宽以待人的善人,但宁可放下自己最切身的家庭,为所有人的生命而强迫自己忘掉思念与自己的大爱之人,能有几个?所幸医者不灭,此仁心决计仍存。在以前,李时珍散尽家财,以身犯险,只为天下人不因误食草药而失却哪怕一条生命;有一位医生骑着摩托车穿过瘟疫横行的非洲,挽救一条又一条不曾被时人尊重的黑人的生命。或许不是所有医者都曾看到过《日内瓦宣言》,但有多少人,默默地不分国界、不分种族,救治每一条他们力所能及可挽回的生命,直到死神,把这些曾与之搏斗的勇士带走?家与义,或许一时不能两全,但有承天下之苦痛的大爱,何尝没有过怜子恤老的小爱?正因这样的舍弃,似是无情,偏偏却滚烫得有眼泪的温度。

我把邮件发了出去,我想,没有一个人,会否认这则新闻的温度吧。


暖在照顾你的心

岂无暖闻?老父亲到医院看望医生儿子,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通过挂号见面,暖则暖矣,但是父子情深中总有工作压缩亲情的悲哀,让人痛心;卖油条青年多年坚持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暖则暖矣,但是类似事件太多,其正能量不够震撼人心,唯男孩不慎损坏名画主办方未报案一则新闻,让我感受到人情之暖,暖在照顾你的心。

面对情有可原的犯错,我们应该选择去原谅。小男孩探身观赏名画时不慎跌倒而损坏名画,这件事上小男孩没有犯错的动机,“损坏名画”又不是不可挽回的滔天大罪,我们应该选择去原谅,留给小男孩以错为鉴的机会。中学生柏宇不小心刮花了路边汽车,她主动留下联系方式,自觉承担责任。车主觉得她只是出于不慎,便没有继续追究。面对情有可原的犯错,选择去原谅不仅体现你的胸襟,更体现了你的人性关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告诉我们,原谅情有可原的犯错,是一种博大的胸怀,人性之暖。

这原谅最暖人心的地方在于照顾他人的感受。我相信新闻中那个小男孩面对自己的错误是心怀愧疚的。如果主办方一味去追究男孩的责任,虽然且这样做也理所应当。但那将会在小男孩纯白如纸的内心划下怎样的一道墨线,在小男孩干净如初生婴儿的档案上刻下无法挽回的裂痕!原谅最暖人心的地方在于照顾他人的感受,其背后是浓浓的人情味。主办方是可以追究法律责任的,但他们没有,他们相信小男孩是无心造错,所以他们选择了备案而不是报案。伤害的力量是强大而无法挽回的,就像墙上的钉子,即使拔了下来也会留个窟窿。主办方的行为就是最好的例证,它超脱了法律冷酷如冰的铁锁,带着人性的温暖播撒着爱的种子,原谅是暖的,暖在照顾了你的心。

照顾人心之暖是可以传播的,它将像星星之火一样温暖小男孩和大众的心,这便是我选择刊登这则新闻的理由。如果凡是情有可原的事我们都选择照顾他人的感受,选择原谅,那么悲剧就不会一次次不可避免地重演。“复旦投毒案”中假如二位能在发生矛盾时照顾对方感受,原谅对方的错,青春的火焰就不会戛然而止;如果在小女孩偷窃后母亲照顾了女儿的感受,而不是选择羞辱和谩骂,甚至出手伤人,花季少女就不会跳楼自殒,抓住偷窃者的超市就不会因一块被偷的巧克力被索赔八十万元。如果我刊登了这则新闻,或许会因此温暖这些伤害别人的人,扼止伤害行为,甚至将这温暖传播到千家万户,终止悲剧的重演。

照顾你的心,才是最暖的行为。它使夏萤流彩于夏日。

梦的轻波 发表于 2016-3-23 13:11:24

2016年广东省适应性考试及2016年广州一模作文小榷二则

一、

广东佛山顺德乐从中学谢植宣老师写了一篇“2016年广州一模”的下水作文《最暖是温情》,其中有语句“我眼泛泪花,内心感动”,我以为这句话很有问题。

一是逻辑颠倒。正常的语序应该是“我内心感动,眼泛泪花”,先“感动”,然后才“泛泪花”,这个逻辑次序是不能颠倒的。

二是累赘冗余。“感动”必在“内心”,故而只说“感动”而不必赘言“内心”。依文章语境,“眼泛泪花”即由“内心感动”,故删去“内心感动”而只言“眼泛泪花”更简洁达意。


二、

《羊城晚报》2016年3月18日刊“广东省全国卷适应性考试”专题《“被” 行善,一定要接受吗?》,其中载有广州市六中语文教师陈洋老师对易文杰同学作文《蠹》的评语。评语有曰:“作为学会了伪装的成年人,我们可以用许多种人性关怀、宽容理解甚至是羡慕支持来面对流浪汉,但我们真的愿意去成为他们吗?”我以为殊不妥。

首先,陈洋老师犯了论断先行与极端论断的错误。“作为学会了伪装的成年人,我们……”,这种极端的武断将所有成年人视为“学会伪装者”,或者“伪装者”。这是非常错误的。成年人中,有的学会伪装,有的不学会伪装,有的伪装,有的不伪装,有的有时伪装有时不伪装,有的大多数时候伪装。我们不能如陈洋老师那样,给所有成年人贴上“伪装”的标签。如果陈洋老师的话成立,那么,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都是成年人,就一定是“学会了伪装”的人;大多数共产党党员是成年人,那么他们就一定是“学会了伪装”的人——这个推理,陈洋老师恐怕是不敢担责的。而且,未成年人也能“学会了伪装”的,不只是成年人才会,依陈洋老师的理论,成年人只要是对 “流浪汉”表示“人性关怀、宽容理解甚至是羡慕支持”的,就一定是“伪装”者;那么,那些未成年的高三学生对“流浪汉”表示“人性关怀、宽容理解甚至是羡慕支持”的,就一定是“伪装”者了——不妥吧!

其次,陈洋老师犯了偷换概念、逻辑错乱的错误。陈洋用“但我们真的愿意去成为他们吗?”去反驳那些对 “流浪汉”表示“人性关怀、宽容理解甚至是羡慕支持”的成年人,以证明这些成年人对 “流浪汉”表示“人性关怀、宽容理解甚至是羡慕支持”是伪装”的。这是很大的错误。从概念上说,“人性关怀、宽容理解甚至是羡慕支持”“流浪汉”与“我们真的愿意成为他们(流浪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性关怀、宽容理解甚至是羡慕支持”“流浪汉”是一回事,“我们真的愿意成为他们(流浪汉)”又是另一回事,我们不能将二者简单粗暴地等同为一。如果将二者等同,那么岂不是说,只要我们关怀、宽容、支持流浪汉,就说明我们想成为流浪汉了?党和中央正大力开展“扶贫”工作,在贫困人群中,就有一些是好逸恶劳的,以陈洋老师的逻辑,党、中央积极“除贫”,就是党和中央愿意成为“贫困者”了?——这个推理,陈洋老师怕是不敢担当的。概念既已偷换,逻辑便也荒唐。陈洋老师评语的前后句之间,不能构成合理的因果逻辑推理。因为,“用许多种人性关怀、宽容理解甚至是羡慕支持来面对流浪汉”与“真的愿意去成为他们”间,没有构成因果关联的逻辑关系。陈洋老师将二者生硬混接在一起,不仅无法为己说增添说服了,反而暴露了他在逻辑思维上的薄弱与错乱。

依陈洋老师的思维逻辑,我们可以得出如此结论:只要是成年人,必然是伪装的;只要是“人性关怀、宽容理解甚至是羡慕支持”流浪汉的成年人,就一定是伪装的;只要是“人性关怀、宽容理解甚至是羡慕支持”流浪汉的成年人,如果他不是伪装的,就一定是“真的愿意去成为他们(流浪汉)”。

——真是太不妥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考] 2016年“广州一模”语文卷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