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家二说任务型:对2016年广州二模题的意见与审题建议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2ccc5b0102w3kk.html广东省高考评卷专家组成员胡家俊
◆2016年广州二模作文题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球星大黎以队长身份带领球队为北兴俱乐部赢得了赛季冠军,他与俱乐部的合同也已到期,竞争对手南旺俱乐部以更高的待遇力邀他加盟。北兴俱乐部以对他多年的培养为由希望他留下继续效力,球迷因对他感情深厚也苦苦挽留。大黎为了实现自己更高的人生价值,最终还是转会到南旺俱乐部。为此,大黎受到北兴俱乐部球迷的责骂,北兴俱乐部也未按惯例邀请他参加盛大的冠军庆祝仪式,但私下仍然把象征冠军荣誉的戒指给了他。此事引发了人们的热议,北兴俱乐部、南旺俱乐部、北兴俱乐部的球迷和大黎均遭到了非议。请你从北兴俱乐部、南旺俱乐部、北兴俱乐部球迷和大黎等四方中选择一方,写一篇文章回应人们的非议,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
◆对这道题的意见与建议:
一、区分好材料内容与材料原型事件的关系。这道题明显是改编自北京首钢男篮俱乐部球星李根转会新疆广汇男篮俱乐部的事情,整个事情完整,基本反映了事情的原貌,但是缺乏一些细节的支撑。在这个时候,我们考生就要按照这个材料的内容和含意来作文,不要受材料原型的影响。例如,材料只是说“球星”,没有说是篮球还是足球,还是别的球的球星,所以考生写成别的球星也是成立的。生活的外延很大,我们考生只能对试卷负责,只能对试卷呈现出来的事件负责。二、关于本题的审题意见。
一、审题要素的梳理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要关键抓几个要素:情景的创设,任务的布置,写作任务的关键词,事件的现实针对性,矛盾冲突的安排,写作的要求与限制。
1.情景的创设:围绕着球星大黎转会的事情而引发的非议。
2.任务的布置:请你从北兴俱乐部、南旺俱乐部、北兴俱乐部球迷和大黎等四方中选择一方,写一篇文章回应人们的非议,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3.写作任务的关键词:选择回应 非议
4.现实的针对性:商业原则与情理之间的矛盾
5.矛盾冲突的安排:各自都站在自己的立场来考虑问题
6.写作的要求与限制:
(1)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回应人们的非议,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2)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3)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二、对“非议”的解读是审题的关键。
这道作文题的写作任务,是从四个身份中选择一个作为写作人得身份,发出对自己(或部门、群体)非议的回应。
“非议”在材料中没有直接表述,但是从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中还是可以读出来的。
对北兴俱乐部的非议:为什么不能给出比南旺俱乐部更好的待遇留着大黎?在感情留人和待遇留人之间为什么不能满足大黎的要求?处理事情不够大度,不够大气,在大黎转会已经既成事实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能大度一点,也邀请大黎参加冠军庆祝仪式,体面地给大黎颁奖?……
对南旺俱乐部的非议:自己不培养球星,靠提高待遇挖人,挖走别的俱乐部的冠军队主要成员,是否合适?……
对北兴俱乐部球迷的非议:自己的偶像成为敌手的明星,难以接受,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商业球赛,讲求的是商业规则,球员不一定从一而终为某个俱乐部服务。当大黎没做出决定的时候,球迷苦苦挽留,体现了球迷对俱乐部球队的热爱。但是当大黎已经决定转会了,成为事实了,为什么我们不能祝福大黎,感谢他为球队做出的贡献,祝福他在新的球队中获得更大的发展?……对大黎的非议:为更好的待遇不顾感情,毅然抛弃带来冠军的球队,给球队带来损失。在商业最大利益追求与感情之间应该如何平衡更好?他该不该得到北兴俱乐部和球迷的尊重,还他一个体面的冠军庆祝仪式和戒指颁授仪式?……
要强调从材料文字阅读中读出相关信息,要有依据。
三、符合题意的写作
关键看:
(1)写作人的身份是确定,就是体现了“选择”。(2)有回应对自己(或团队,或群体)“非议”。满足这两个要求就可以判定为“符合题意”。
可以如何立意呢?下面的可供参考:
(1)商业规则下待遇留人要比感情留人更有效;尊重曾经为团队作出过贡献的每个人;(2)买人与培养人哪个更有效率(3)尊重商业规则;放开心结,欣赏球技;祝福曾经自己热捧球队的球星。(4)如何平衡利益与感情的关系;如何处理事情能够为各方所乐意接受;……
四、基本符合题意的判断
(1)从事件中引出或者截取出某个概念判断,然后单独论证。(2)把这个事件扩充成一个故事,没有自己的思考与态度。(3)只是评论事件,而不是回应非议的。
五、偏离题意的判断
(1)写作不体现任务,不完成写作任务。(2)脱离材料内容进行写作。
转载保留:本文来自语文月刊公众号
名师聚会,热议二模:2016年广州二模作文这样写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2ccc5b0102w3kk.html
鲁力:10:01广州二模作文,写作出发点是:回应人们的非议,而不是直接去评论球星转会引发矛盾的各方。估计会有不少考生中招。 茂名姚:10:13但是“回应人们的非议”要求确实可能被一部分学生忽略 鲁力: 10:21要转换写作角度,是一个巧妙的机关! 茂名姚:10:24@深圳鲁力请教您,这个题目四方选一方的要求是否要求学生写作必须用四方之一的身份?如果是这样,题目没有明确给出非议的具体内容是否不太严谨? 茂名陈 10:36争议焦点应该是他该不该转会,至于非议点可能需要考生自定靶子,写驳论容易。 鲁力:10:44茂名姚老师:分析有理。假设为其中一方当事人,去回应人们的非议。这样可能会更切题,但议论须以材料给定的人、事范围为焦点!然后阐述自己的理由! 茂名姚: 10:49这样学生发挥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广州袁10:49我认为任务驱动只是形式,防止学生写作时不顾对象和目的,满嘴跑火车。其实质落在考学生思辨力,充分深入说理上,写作本质一点没变,发现很多老师过分解读任务驱动。 鲁力: 10:50找准了角度,还是有话可说!袁老师言之有理! 李: 10:50说得好[强][强]不能写鸡汤作文了 省实谢: 10:51“请你从……中选择一方,写一篇文章回应人们的非议”,对这句话的理解有两种:第一,针对一方,你写一篇文章回应人们的非议;第二,选择一方作为写作的身份,然后写一篇文章回应人们的非议。而后面的要求是“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强调“你的”。据此,我倾向于第一种考生针对一方回应人们的非议就可以了,不一定要转换角度。 广州袁 10:52说白了,就是一种真实情境下的说理能力考查。并不神秘。 深圳徐: 10:53我也认为是第一种。(针对一方,你写一篇文章回应人们的非议) 李: 10:53关键是说理,说理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考察。 省实谢10:55任务驱动型作文不应成为一场阴谋。如果要求一定要转化角度就要说清楚! 茂名姚: 10:57感觉这个题目太多空白,不知道是出题的问题还是故意为之,让学生自己借助生活体验填补 鲁力: 10:58按第一种写法,不是不行,但学生写起来容易游离。我在监考时发现了这种状况。 深圳徐: 11:01非议一词,必须是否定吧?先立再破 茂名姚: 11:02驳论文 茂名陈 11:02对,一定要立靶子 深圳徐: 11:02这怕是比以前要求高了些 省实谢 11:03不建议在评分中要求转换角度,学生能把问题说清楚就行了。矛盾焦点在北兴与大黎。 深圳徐 11:04二模题的意图明了,提高了写作难度。以前三方,现在变成了四方。以前写立论文,现在写驳论文 深圳徐 11:08非议的靶子要从材料里去找。 鲁力: 11:09体现两个关键点就行:一是选择其中一方,二是回应人们的非议。转不转换不是硬任务,好下笔入手就行。切题,深刻就行。 省实谢: 11:13所谓“回应非议”,就是要回到材料,分析材料,找出问题。写出一篇文章阐明你对一方的观点态度就可以了,就算回应了。 李 11:14我也认为不一定是驳论 茂名陈: 11:16不一定驳论,但立论阐述己见肯定会引出非议点 鲁力: 11:30省实谢老师的观点,兼容![强]
2016年广州二模作文题目解读及参考范文□师硕(一) 题目解读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目。它以2015年CBA球员“李根转会事件”为蓝本改造而成。“李根转会事件”是现实发生的一个非常具有讨论价值的事件,命题者将之改造成“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很具时代性与思辨性。题目材料的显性论题是“人们”对事件各方的“非议”,但它的隐性论题亦即深层内涵则是:对当下商业化社会发生的情感、利益、法理三者纠结矛盾的某些现象的批判性思考。不管命题者自不自觉,这道作文题目客观上确实是在逼迫考生作这样的批判性思考。在“大黎转会事件”中,北兴俱乐部、球迷和大黎三者间无疑有着较深厚的感情。正因如此,北兴俱乐部和球迷为挽留大黎而大打感情牌;也正因如此,当大黎终于弃北兴俱乐部和球迷而转投竞争对手南旺俱乐部时,北兴俱乐部和球迷做出了一些感情冲动之举。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材料中的四方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延揽、挽留和远走,其本质就是一场激烈的利益博弈。此外,法理在事件中也充当着重要角色,因为大黎合同期满而转会是符合相关法规的,无论北兴俱乐部和球迷多么不愿意,都必须将大黎放走,这样就构成了感情与法理的尖锐对立。对“大黎转会事件”中情感、利益、法理三者纠结矛盾的批判性思考,有利于我们理智处理当下商业化社会普遍存在的类似事件。在遵守法理的前提下允许追求利益的更大化,即使它与我们的情感尖锐对立,可我们还是要理智接受——这是现代公民必具的素养之一。如果我们能够多作这样的批判性思考,我们的整体国民素质必将提高,当下社会发生的一些暴戾事件也将大为减少。由此而言,这道作文题目的宗旨在于倡导智性。要写好这道作文,需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是明确写作任务与诸要素。写作任务非常明确,就是要求考生“从北兴俱乐部、南旺俱乐部、北兴俱乐部的球迷和大黎等四方中选择一方,写一篇文章回应人们的非议,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选择一方”,意味着考生必须从四方选其一,并在文中明确表述自己所选是哪方;同时也意味着必须站在所选的这一方的立场、角度去行文。“人们的非议”,意味着考生首先要明确“人们的非议”具体指什么。由于题目材料没有直接阐明“人们的非议”是什么,而“人们”对四方的“非议”是各不相同的,故而需要考生依据题目所材料去筛选、提炼“非议”的具体内容及含意。“回应”,意味着考生要站在所选择的一方的立场、角度对“人们的非议”进行回复。“回应”中,必须表明考生的“态度”和“看法”。也就是说,这个回应非议的文章必须是议论性的。这样就规定了这篇文章的文体——议论文。如果写成书信,也必须是议论性的。此外,“人们的非议”,可以是合理或部分合理,也可以是不合理或部分不合理。故而考生站在某一方立场进行“回应”时,可以对自己的作为进行辩护性、反驳性议论。如果考生觉得“人们的非议”合理,则可以对自己的作为进行反思性批评。
第二是在具体分析材料中回应非议。“任务驱动型”作文其实是一种“事评型”作文——按任务的具体要求对材料之人事作具体分析。要把这种“任务驱动型”作文写好,搬照以往那种先由材料提取主题然后抛开材料大论主题的写法是不行的。因为,以往的材料作文的立意点(观察视角)是宽宏的“大意”,追求的是高大、抽象的“思想”;而“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立意点(观察视角)却是具体的“事实”,追求的是朴素、具象的“思辨”。这种作文命题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本质上是对思维方式导向的根本性变革。诚如孙绍振先生所言:“议论文写作以具体分析为纲。”如果我们不对题目任务指向的相关“问题”、“细节”作细致的具体分析,不可能把任务完成好、把文章写好。布莱克的“一粒沙一个世界,一朵花一个天堂”,由以往的材料作文视角来解读,就是:考生看到题目的一粒沙一朵花,就要把它想象成一个世界一个天堂。它的观察点不在沙和花本身,而在想象中的世界和天堂。这个世界和天堂跟沙和花无需多大关系,只需考生能够进行类似联想即可。至于这个联想靠得住靠不住,不在考生和命题者的主要思考范围内。由现在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视角解读,则是:考生仔细观察题目中的一粒沙一朵花,然后把它细致生动地描绘,就像世界和天堂那么具体、饱满、美丽。它的观察点在沙和花本身,世界和天堂是观察沙和花的过程中自然而生的美的结果。两种材料作文的视角方式(思维方式)是截然相反的,前者粗糙、感性,后者细致、理性。吴冠中在论绘花技巧时说:“花宜细描,不可远写。”细描,则可见出花之天堂世界;远写,则只见出一团花之形与色。议论文之写作,正如花之描绘,要在“具体分析”之细描,而最忌“高大抽象”之远写。总体而言,这是一道较为出色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不过,它也有两处明显的不足。其一,题目材料中“人们的非议”出现得非常突兀,“非议”的具体内容也因人而异而模糊不确。在材料最后突然插进“人们的非议”,其为设题而强加的意味十分明显。而这样一种仓促、蛮横的强加,使得题目的整体流畅感被打断、合理度也随之受损。因为,在题目材料前文并没有明确交代“人们的非议”细节的情况下,突然在题目最后生硬插进这一内容,必然使得题目前后内容、含意不连贯、不合理。这种不连贯、不合理,导致了“人们的非议”的内容和含意的模糊、多变、差异。 首先是“非议”的具体内容到底指什么。这在题目中是含糊不清、由考生自行依据题目材料去判断的。但考生在依据材料判断“非议”内容的过程中,必然存在解读的个体差异——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如胡家俊教授在《对2016年广州二模作文的意见与审题建议》中“对北兴俱乐部的非议”是:为什么不能给出比南旺俱乐部更好的待遇留着大黎?在感情留人和待遇留人之间为什么不能满足大黎的要求?处理事情不够大度,不够大气,在大黎转会已经既成事实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能大度一点,也邀请大黎参加冠军庆祝仪式,体面地给大黎颁奖?……而我“对北京俱乐部的非议”则是:为什么北兴俱乐部未按惯例邀请他参加盛大的冠军庆祝仪式?可能还有一些“人们”这样非议:为什么北兴俱乐部要把冠军戒指交给大黎?这种因不同的“人们”对“非议”内容的不同确定与解读,使得此题目失去“人们”(考生)共持的论题。论题有差异,则论述的评判标准难以统一。而且,这样还会使作文陷入困境:在评判考生的“回复”(论证)是否合理之前,先要评判考生所确定的“非议”内容是否合理。这种困境实际也是以前很长一段时间至当下的中国高考作文命题的困境的延续:我们的作文命题,都带有“审题”(审定论题)的要求;可是,不同的人对同一则题目材料的“论题”的审定往往不一致,而参考答案又有其规定的“论题”范围,一旦超出参考答案范围,则被判为跑题。我想,这是不科学的。高考作文题目应考查考生的思维辩力,而不是考查其“审题”力——审题对不对,关键是看符不符合命题者的参考答案,而参考答案却是主观不定且有限的;更严重的是,一些思维力优秀的考生,他们往往能够突破平稳平庸的参考答案范畴,发见新颖深刻之处,但是,对不起,你跑题了,不及格!而那些思维力平庸的考生,却能在四平八稳的“审题”中不出差错,以“稳”取“胜”。这样,对“审题”的考查便成了优秀生的“险境”、平庸生的“福地”。所以,作文命题不仅不应设置“审题”障碍,还应该取消“审题”的要求——直接提出论题即可。欧美系的高考作文题目,是直接抛出论题,让考生去作辩论。如新加坡的高考作文题目:科学提倡怀疑精神,宗教信仰镇压怀疑精神,你对此认可多少?(引自孙绍振《从作文命题看中国与西方之差距——评2008年高考作文题》)直接、简单、明晰,考生不必战战兢兢去“审题”,只需集中力气把这个论题论述好即可。其次是“人们”的含义被同一概念化。什么是“人们”?所有的“人们”对材料四方的“非议”都是一样的吗?恐怕不是吧!对北兴俱乐部的“非议”,胡佳俊教授的和我的就不一样,但我们都“被人们”了。这种笼统的“人们”观,是很不科学的。而之所有造成这种大家都“被人们”的缺陷,很大原因在题目材料本身未能清楚交代“人们”的“非议”内容。其二,题目材料中“人们对大黎的非议”和“球迷对大黎的责骂”高度重合。人们对大黎的“非议”些什么呢?胡家俊教授在《对2016年广州二模作文的意见与审题建议》中的解读(部分)是:为更好的待遇不顾感情,毅然抛弃带来冠军的球队,给球队带来损失。而题目材料中球迷对大黎的“非议”,合理的解读是:你大黎见利忘义,重财轻情。这二者不是高度重合吗?这样,球迷“非议”(指责)大黎见利忘义,而“人们”也“非议”(指责)大黎见利忘义;可反过来,“人们”却“非议”起球迷来。这不是很不合逻辑吗——非议大黎见利忘义的“人们”非议“球迷”非议大黎见利忘义!球迷们可以不干啊,他们可以反驳“我们”:“凭什么你们非议大黎见利忘义就对,我们非议大黎见利忘义就不行呢?”我想,造成这个尴尬逻辑怪圈的主要原因,是命题者在考虑不周的情形下在题目材料结尾生硬塞进了“人们的非议”,从而导致顾此失彼,酿成谬漏。 (二)考场范文见利忘义辩——来自《大黎日记》离开北兴。加盟南旺。人们非议我。说我见利忘义。我想:人们错了。球员职业寿命短。长则十数年,短则数年。训练,比赛,伤患无数。退役,一身是病。趁能打拼,多挣些血汗钱。职业球员是精英。精英,少,贵。球星,更少,更贵。南旺予我高薪,合我球星价值。退役,保障,钱。精英,价值,钱。钱,利。北兴少,南旺多。别北兴。奔南旺。何错?职业球员求更高荣誉。助北兴冠军,荣誉高峰。助南兴冠军,荣誉更高峰。荣誉,价值,利。北兴高,南旺更高。别北兴,奔南旺。何错?转会促进联赛发展。人才,转会,流通。竞争大,球队强,联赛火。长留北兴,球员不转会流通,联赛一潭死水。发展,利。长留弊,转会利。别北兴,奔南旺。何错?球员有小义大义。小义。忠一队,爱一队球迷。大义。敬业,献精彩比赛,促联赛、运动发展,爱天下球迷。大义有大胸怀。球王。马拉多纳不死忠一队,非不义,是有大义。故足球兴。皇帝。詹姆斯加盟热火,非不义,是有大义。故篮球盛。有大义必有小义。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共献精彩比赛,共促联赛、运动发展,共爱天下球迷。别北兴,奔南旺。何不义之有?球员当求利。球员当大义。谨以此与人们非议辩。
2016年广二模作文立意之我见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76d34a0f0102wbhm.html
球星大黎以队长身份带领球队为北兴俱乐部赢得了赛季冠军,他与俱乐部的合同也已到期,竞争对手南旺俱乐部以更高的待遇力邀他加盟。北兴俱乐部以对他多年的培养为由希望他留下继续效力,球迷因对他感情深厚也苦苦挽留。大黎为了实现自己更高的人生价值,最终还是转会到南旺俱乐部。为此,大黎受到北兴俱乐部球迷的责骂,北兴俱乐部也未按惯例邀请他参加盛大的冠军庆祝仪式,但私下仍然把象征冠军荣誉的戒指给了他。此事引发了人们的热议,北兴俱乐部、南旺俱乐部、北兴俱乐部的球迷和大黎均遭到了非议。
请你从北兴俱乐部、南旺俱乐部、北兴俱乐部球迷和大黎等四方中选择一方,写一篇文章回应人们的非议,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
比起广一模作文来,广二模的作文明显提高了难度,尽管两道作文试题有着性质上的相似性。广二模作文的难点在于确定“非议点”,这一点恰恰在原题中以“留白”的艺术方式省略掉了。本文将从材料性质、题目性质以及立意细节方面,提出拙见,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材料性质
从表达方式上看,材料属于“叙事类”;而从效能上看,则属于“讨论类”。欧阳国胜老师在《“任务驱动型作文”名称溯源、命制要求与写作指导》一文中指出了命题材料的五个特征:一要具有叙事性,事态发展具有层级性,所以“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全名应该为“任务驱动型叙事体新材料作文”。二是具有真实性,即让考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表明对事件的看法。三是事件本身具有矛盾与争议性,事件往往具有争议的焦点,并非简单的是与非可以回答。四是事件要能以小见大。材料切入口小,却能映照出大道理。五是事件材料具有思辨性,要求考生说理时能就事件本身的矛盾做出分析,并能从概念辨析中体现辩证的思维。这也启示我们,平时加强学生在叙事性、争议性材料上的训练力度。
材料中出现的四方,从事件本身的角度看,当然存在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之分,例如大黎无疑是核心人物,大黎与北兴俱乐部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但是从写作要求上看,材料中的四方在“写作地位”上,是完全平等的。或者说,这四个角度应该是平行角度。
二、题目性质
这道作文题依然属于“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这一点争议不大。在我看来,无论如何挖掘“任务驱动”的内容都不过分,毕竟,材料的第二段即“提示语”决定着写作对象、写作范围以及立意的方向。
首先,提示语中的“你”应该是写作者。这个“你”既可以是实际的考生,即具体的写作者,也可以是四方中的某一个人或集团的代言者。这就像一篇第一人称的小说,“我”既可以是叙述者,也可以是旁观者,也可以是作者的代言者,甚至是多重身份的混合体。或者说,“你”从考生的角度上看,当然就是考生“我自己”,而“你”也可以是大黎,是北兴俱乐部球迷中的一员,可以是北兴俱乐部的人,可以是南旺俱乐部的人等等。而后者也往往是创新点所在。
其次,“从北兴俱乐部、南旺俱乐部、北兴俱乐部球迷和大黎等四方中选择一方”,这一点看似容易理解,恰恰存在理解的偏差。这篇文章的写作对象不是这四方的行为,而是“人们”对“这四方”的非议。“回应人们的非议”一句话中省略了状语,完整的表述应该是“回应人们对上述四方的非议”。也就是说,这篇文章的写作对象与内容应该是“你如何看待人们对上述四方的非议”。但在写作时,必须“选择一方”,不能面面俱到,平均用力。
再次,提示语中的“回应”,也要辩证理解。有老师认为要写成驳论文,大体不错,但“回应”不是“回击”,而是“回话,回答;响应,应和”。就是说“回应”可以“回击”,但不一定必须“回击”。“我认同人们对大黎的非议”,这本身也是一种“回应”。如果只从反方向立意,写成单一的“驳论文”,我想并不符合出题者的意图,也不符合“辩证分析”的材料特征与写作内在要求。
第四,“非议”就是责备,指责,“人们的非议”就是人们对这四方的指责,“非议”本身就带有明确的否定性。如果要阐述“对人们的非议的态度”,就必须先弄清楚“非议点”在哪里。可惜,材料中并没有任何这方面的明示,找出“非议点”还需要写作者进行合理的推测,这也是本道题最难的地方。
第五,如果将“你”和“人们对四方”的非议结合起来看,那立意的创新点就更多了。例如“大黎对人们对大黎的非议的回应”,应该也属于符合题意的立意。再比如“北兴俱乐部的某球迷对人们对大黎的非议的回应”,也不能算是偏离题意。甚至可以写“大黎对人们对北兴俱乐部球迷的非议的回应”,等等。两两结合,也在符合题意的范围内。第六,“表明你的态度”,态度带有强烈的主观性。但“态度”与“回应”一样,不一定要反击人们的非议,最好就是辩证分析,因为“辩证”也是一种态度。不过为了避免态度“不明确”的倾向,需要在行文中分清主流与支流,避免出现“双方各打五十大板”的情况。
三、“非议”分析
上文讲过,写作的前提是寻找、发掘“人们对四方”的“非议点”。这是写作的关键,之后才是“回应”,即辩证分析。值得注意的是,这四方是以大黎为核心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不能割裂理解,当然,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也无法割裂。
首先是人们对北兴俱乐部的非议点。这个点容易寻找,即“北兴俱乐部也未按惯例邀请他参加盛大的冠军庆祝仪式”,这件事容易引起人们的非议。即人们会认为,即使大黎转会到南旺俱乐部,但毕竟是以队长的身份为北兴俱乐部赢得了冠军。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北兴俱乐部未免过于狭隘,其胸怀不够宽广。至于“北兴俱乐部以对他多年的培养为由希望他留下继续效力”并没有错,不应该是非议点。
其次是人们对北兴俱乐部球迷的非议。“球迷因对他感情深厚也苦苦挽留”,这不是非议点,人们对球迷的非议点在于“大黎受到北兴俱乐部球迷的责骂”。大黎到哪个俱乐部工作,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职业自由。作为球迷,可以表达出强烈的感情倾向,甚至可以提出理性的建议,但“责骂”本身就有点过分。
再次是人们对大黎的非议。大黎“为了实现自己更高的人生价值”本身没错,人们对大黎的非议点应该在“大黎为了更高的待遇离开了北兴俱乐部”,说白了,就是追求高新,追求金钱,大黎放弃了与北兴俱乐部的感情。这一点是人们的非议点。
最后是人们对南旺俱乐部的非议。这个点最不好找,还需要去合理推测。人们为什么会指责南旺俱乐部?是指责它以不正当竞争的手段,“挖别人墙角”?还是以“更高的待遇”为由挖对方的人才,而破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者说,高薪挖人,应该是人们对南旺俱乐部的非议点所在。
四、“立意”分析
当弄清楚人们的“非议点”之后,便是“回应”,即真正进入写作构思阶段。
首先,人们对北兴俱乐部的非议并无不妥,毕竟北兴俱乐部在没有邀请大黎参加冠军庆祝仪式这件事上显得缺乏度量与胸怀。但北兴俱乐部的心态也值得理解,毕竟北兴与南旺是竞争关系,大黎加入南旺俱乐部可能给北兴俱乐部带来负面影响,例如比赛成绩、社会影响以及市场收益,而从情感上讲,大黎是北兴俱乐部多年培养的“人才”,培养的过程充满了艰辛,北兴不仅为大黎花费了巨大的财力,同时也给他提供了一个展示能力的平台。而今,大黎“头也不回地说走就走”,也让北兴俱乐部在感情方面受到了伤害。从这一点上说,人们对北兴俱乐部的非议似乎也站不住脚。
其次,人们对北兴俱乐部球迷的非议也可以进行辩证分析。球迷的“迷”主要表现在迷恋甚至崇拜,过度迷恋与崇拜自然会失去理性,失去应有的判断。这一点球迷确实有不当之处。但站在球迷的角度考虑,看到自己崇拜的偶像离开北兴,走向“竞争对手”一方,感情上难免接受不了,一时的失去理智也在情理之中。不过,对于球迷的非议,批评的成分应该多与理解的成分。
再次,对于大黎,人们的非议也有值得辨析之处。不管他出于“人生价值”的目的还是“金钱利益”的目的,他选择去哪个俱乐部完全是个人自由的选择。再说,他与北兴俱乐部的合同已经到期,他的选择并未违法,只是略显“薄情”而已。现代社会,人才的良性流动属于常态,尽管他的离去会给北兴俱乐部带来暂时的损失,但从长远看,一个真正的自由人是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职业的。
最后,对于南旺俱乐部,人们自然可以非议他们高薪挖人,但他们也没有违背法律,他们只是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在行事。此时,大黎与北兴俱乐部的合同已经到期,即使是“高薪挖人”也不能受到道义上的指责。
也就是说,对于人们对“四方”的非议,都有值得辨析之处。这样才符合新材料作文多角度立意的特征。当然,对于球迷的行为,辩证分析略显无力。其实,这道作文题真正辨析清楚之后,写作难度自然会降低。令人担忧的是,考生在写作时,或许会对“四方”的行为进行评析或道德判断,而没有审清题意中“对人们的非议”的态度与回应。总的来说,广二模的作文题目,符合新材料作文的精神,具有时代感,也可以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与思考能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