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最后十天,那件重要的小事叫“好好睡觉”
一、盆友啊盆友,你为什么会失眠?一般来说,失眠常见的有三种因素分别是:
1、身体痛觉:如果考生生病了或者其它因素导致身体疼痛,可能导致考生难以入睡。
2、食物方面的问题:如果一些考生考前喝了浓茶或者咖啡,还有过辣的食物,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睡眠。
3、担心不能驾驭第二天的事情,导致失眠。现实中,第一种情况不是很普遍,因为考前这段时间比较注意身体,在食物方面家长和考生也很谨慎,最主要的就是第三个方面,担心不能驾驭考试,导致的紧张、焦虑从而影响睡眠。
二、北鼻,我们一起好好睡觉吧!
我们围绕第三个方面的问题来谈论。我们看看,在考前的这10天里,晚上应该干什么最有效?从晚饭后到睡觉前有四五个小时的时间,这些时间可以用来干什么?或者怎样做有利于驾驭第二天的考卷?
1、梳理一下最让你担心的事情有哪些?
既然紧张、焦虑肯定有原因,10天以后考试,你最担心什么,哪些题型你没有掌握还是怕作文没有思路或者时间分配有问题?等等问题你在晚上梳理一下,想想应对措施。如果说某种问题,一直困扰着你,比如说一些学生数学不好,解析几何不能解到底,那么今天晚上你担心就能帮助你解到底了?肯定不行,三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一个晚上怎么能行啊?如果你担心一些要点由于这段时间疏忽的因素没有复习到,那么今晚还有时间把相关的拿过来浏览一遍。考前哪怕是6月6号,还是给你留下调整的时间。
2、肯定自己
肯定自己一直以来的努力,肯定自己曾经解决过很多属于你自己的问题,尽力就好。还记得《捕蛇者说》中的情景,那个捕蛇者夜里听到外面叫嚣收税的声音,他赶紧起床,看看蛇还在,就放心的睡了。高考一样如此,上面已经讲了,你已经把担心的问题总结了,并根据不同问题逐步分析了。特别焦虑的晚上,你可以拿曾经做过的试卷来过一遍解题思路,看看不同的题型怎么解答。哪怕是走马观花,对你来讲都是有效的,因为对你来讲,不可能一无所获。
3、建立愉悦感
其实对于小伙伴们来讲,好奇心还是有的,明天的试卷会以怎样的方式呈现在你的面前,今晚谁都不知道,人生有很多经历会早就永恒,不管怎样那都是属于你的试卷,你有理由善待它,带着一种好奇心,抱着学习态度来走进考生,哪怕有某个题目让你束手无策,一样是属于你的题目。最大限度完成它,把握好过程,尽力就好。 4、接受试卷中有部分难题
高考既然是选拔性考试,如果没有拉分题的,那么一些优秀的人怎么脱颖而出呢?因此说有难题是正常的,你不能,也不可能把每道题都做对,即便是状元都做不到,因此你没有必要担心某个题目你无法入手,只要你能驾驭的最大限度把握就好。
这个世界只有自己才能决定自己,同样对待一天,人生短暂,你有理由让这一天变得美好,不是吗?
http://mmbiz.qpic.cn/mmbiz/E7Hja3G7UOKM57XIItUtBaXehYjrOdldHia5RcsRKcX8fRgnFlDiafE5E2S05icwtIHBGtj1ibVicVny8fXo0ndOnJQ/0?wx_fmt=gif
报志愿困难户们继续看过来咯!
高考填志愿要小心
同一专业不同院校方向有差别
在选择专业时,需要仔细辨别,切忌望文生义,避免因专业选择失误而带来遗憾。要了解各高校的专业设置,看明白报考指南上的专业介绍,尤其要读懂这些专业的内涵,建议考生和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了解专业的基本情况
考生首先需要读懂各所高校招生宣传材料中的专业介绍,专业介绍一般会涵盖专业开设时间、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方向等几大要素,这些内容对了解这个专业的基本情况十分重要。
1。开设时间
一个专业的开设时间可以看出该专业是否有着悠久的历史还是新开设的专业。有的专业介绍中会拿出一大段介绍专业的历史,这往往显示该校的这个专业有较深厚的办学底蕴和较高的学术知名度。如果这个专业对开设历史的介绍一笔带过,说明该专业开设时间较短,还处于培育期,选择该专业时就更要全面地考虑了。当然专业的开设时间也不能一概而论,有时开设时间悠久的专业也会显得缺少创新,新开设的专业可能是这所高校学科新的增长点,投入的资源较多,这需要考生综合考察。
2。培养目标
一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这个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要求,可以看出这个专业培养的是重基础理论的,还是重实际应用的;培养的是宽口径人才,还是技能型人才。考生可从培养目标中可以看出自己的志趣与该专业是否一致。如果一个专业的培养目标越具体,说明这个专业培养体系相对成熟,培养手段相对丰富。我们也可以看到有的专业培养目标仅仅罗列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规定的基本培养目标,说明该专业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培养特色,该专业还处在发展摸索阶段。
3。课程设置
一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现了这个专业教学开展的实际情况,也能间接看出这个专业的师资力量。一般而言,一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含了公共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等方面,专业主干课程包含了教育部列出的必修课程,含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往往能体现出该专业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如有的专业介绍中会体现全英语(课程)专业课程开设情况,有的专业会写明开设拓展专业知识的专业选修课程数量和种类,这往往能反映出该专业的师资力量是否强大。考生也可以从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大体看出该专业本科四年主要的学习内容和培养方向,进而可以判断该专业与个人的兴趣和能力是否契合。
4。就业方向
一个专业的就业方向说明了该专业历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所从事职业的范围。
如果考生选择专业时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就业方向,这样就能更快地明确将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更好地适应职场生活。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供需矛盾依然突出,部分专业由于一些高校重复开设、专业特色不鲜明等原因导致就业率较低,考生在选择这类专业时就应三思后而行。有的专业介绍中显示就业方向十分宽泛,毕业后继续升学人数较多,甚至于绝大部分毕业生选择了与本专业完全无关的职业,这些情况就值得考生和家长深思。尽管有调查表明,目前某些地区毕业生找工作时专业对口率相对较低,但是如果一个专业的毕业生出现绝大部分“转行”的现象,说明该专业培养的学生无法学以致用,市场已处于饱和状态,这与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之外,考生和家长在阅读专业介绍时还需留意该专业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情况、是否属于重点学科、硕博士点的数量、招生人数的变化、授予学位门类、修业年限、是否高收费等情况,这些指标能客观反映该专业的综合实力,可以作为选择专业的依据之一。尤其是有些专业介绍中会用百分比统计体现出来,两相比较就可大致反映专业的建设水平。
二、了解不同高校同一专业的差异
考生和家长还需要了解不同高校开设同一专业的差异,例如目前国内有80%以上的高校开设了英语专业,既有综合性院校,也有专业院校,不同背景的高校开设的同一专业可能有不同的培养特色和要求,因此了解不同高校同一专业的差异才能有的放矢,更好地选择专业。
以新闻学专业为例详细来看,全国有很多高校开设该专业,其中上海有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12所高校开设。复旦大学的新闻学专业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在新闻理论研究领域处于领先水平,其培养的毕业生广泛分布于新闻媒体、党政宣传部门、文化机构等领域,为中国新闻传播力量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新闻学专业则是全国外语(课程)院校中建立的第一个复合型专业——国际新闻专业(即现在的新闻学专业),秉承“精英化、国际化”的理念,其最大的特色就是专业加外语的复合型教学,外语课程和外语专业同步,课程内容多,教学要求高,四年下来等于既学习了国际新闻专业知识,又精通了两门外语,这正符合当今中国对外传播急需的既懂专业知识、又懂外语、能与国际接轨的专门人才,如今上外培养的新闻学专业毕业生遍布我国主要对外传播媒体,如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复旦大学新闻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专业培养目标和特色是有差异的,考生如何选择,关键要分析自身特点和专业兴趣,并结合未来的发展方向综合考量。
通过新浪高考志愿通“专业开设院校查询”(网址:http://zhiyuan.edu.sina.com.cn/query/yxlb/)功能,可以看到一本批次中有39所院校开设“新闻学”专业,涵盖了全国大部分地区。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院校,为自己的未来做一个好的铺垫。在新浪高考志愿通中,除了查询专业开设院校,还可以查询院校往年各院校专业录取分数线、往年考生去向店等信息,对家长和考生来说是高考志愿填报最好的参考。新浪高考志愿通电脑购买地址:http://zhiyuan.edu.sina.com.cn/query/card/,手机购买地址:http://zhiyuan.edu.sina.cn/query/card/,咨询电话010-58983379。新闻学一本批次开设院校;图来自新浪高考志愿通
三、了解同一高校不同专业方向的差异
考生和家长还需要注意同一高校不同专业方向的差异。同一所高校开设的同一个专业,有时会分为不同的专业方向,一般会以括号的形式在专业名称后标注出来。因为专业方向不同,同一个专业在培养方向和专业课程设置上也不一样。例如,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专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专业,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属于相同的专业代码020401,均授予经济学学士,但是两者的差异是明显的。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专业培养的是精通英语、掌握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法规政策的复合型专门人才,而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专业培养既擅长日语又懂经贸的复合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上,两个专业方向不仅完整开设经贸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的英语教学要求和英语本科专业基本相同,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专业的日语课程要求与日语本科专业相近。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专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专业的发展历史也是截然不同的,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专业最初是在上外英语系设置国际贸易方向,随后逐渐孵化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而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专业则是最初在上外日语专业开设国际贸易方向,随后逐渐发展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专业。
由此可见,了解同一所高校不同专业方向的差异对考生选择专业是十分必要的。如果考生进入大学后对专业方向的课程不感兴趣,那么将使学习陷入被动之中,甚至影响将来职业发展的方向,最终带来的遗憾可想而知。为了避免这些遗憾,家长和考生可以联系志愿填报专家,参考专家的建议做出最适合考生发展的选择。新浪搜罗志愿填报经验丰富的专家,经过严格审核,组成新浪志愿填报专家团(http://zhiyuan.edu.sina.com.cn/solution/view/),是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的强大助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