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强国不息,逐梦前行(2022高考乙卷范文)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tUWSBK051dA7jFjKERObAA全国乙卷高考作文题。(适用地区:安徽 河南 山西 江西 甘肃 陕西 黑龙江 吉林 宁夏 新疆 青海 内蒙古)材料作文:2008年北京奥运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相关材料题目:跨越再跨越http://i3.hexun.com/2022-06-07/206095536.png双奥之城,闪耀世界。两次奥运会,都显示了中国体育发展的新高度,展示了中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也见证了你从懵懂儿童向有为青年的跨越。亲历其中,你能感受到体育的荣耀和国家的强盛;未来前行,你将融入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卓越永无止境,跨越永不停歇。请结合以上材料,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强国不息,逐梦前行赤峰新城红旗中学 高二语文组宋雪冰
作为一名正奋战在高考考场中的学生,我在紧张之余,心中也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期盼。毫无疑问,我们这代年轻人是无比幸运的,我们赶上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时代。首都北京的两次惊艳亮相,证明了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奥运圣火的夺目光芒也照亮了国人勇敢前行的锦绣前程。同时,也鼓舞着新时代的年轻人为缔造更强大的共和国而继续奋斗,沿着梦想的路标一往无前。
回首百年,感慨良多。当美轮美奂的圆明园在英法强盗的烈火中哭泣的时候,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晚晴名臣开启了洋务运动的先河;当侵华日军的铁蹄在神州大地上肆意践踏的时候,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视死如归的中华儿女毅然决然地奋战到底;当改革开放的春风从深圳吹向全国的时候,经济发展的大好势头便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可见,无论是动乱还是和平,时代的主题虽然在变,但强国富民、勇于胜利的信念是不变的。这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绵至今的思想元气,也是不断开创未来的精神动力。
两届北京奥运会先后成功举办了,高速列车的里程在全世界领跑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建筑强势崛起了,信息化、科技化的发展方向明确了,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新时代的华夏民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累起可观的信心。“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一切成绩和信心的源头当然要上溯到不竭的奋斗与努力中来。当成功变成一种责任,当卓越成为一种习惯,民族的内在力量将会变得愈发强盛,我为能身处其中、并为之奉献一份绵薄之力而庆幸不已。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不要为疫情影响后的经济衰退而过分担忧,无需理会外部势力的不良挑衅,不能动摇发展经济事业的初心,只要站在奋斗不息、强国有望的精神制高点上,我们就能拨开浮云,望见壮丽的明天。绿水青山终将化作金山银山,探月入海终将化为科技佳话,中国力量终将在复兴之路上铸就不朽的奇迹。
强国不息有我在,逐梦前行有初衷。汉朝人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迈宣言,唐朝人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誓语,站在新时代伟大转折点上的青年,我们也要踵武前贤,不辞辛苦,披荆斩棘,与所有有志之士共襄盛举,共创未来。
更多2022高考范文请点以下链接阅读:
1.下棋如人生,妙手“本”天成(2022新高考Ⅰ卷范文)
2.心中有本手,生活才有妙手(2022新高考Ⅰ卷范文)
3.移用化用不足夸,独创才是真赢家(2022高考甲卷范文)
4.青年逐浪潮头立(2022高考乙卷范文)
5.夯实基础根基牢,循序渐进入佳境(2022新高考Ⅰ卷范文)
6.像一道闪电(2022高考作文北京卷范文)
7.发展与格局——从“跨越”到“再跨越”的感受和思考(2022高考乙卷范文)
8.立于本手之根,方有妙手之成(2022新高考Ⅰ卷范文)
9.传承借鉴应当时 创新才是硬道理(2022高考甲卷范文)
10.欲成创造之举 ,当筑厚实之基(2022新高考Ⅰ卷范文)
11.守本以窥道,妙在其中矣(2022新高考Ⅰ卷范文)
12.独立的人格与独立的精神(2022高考甲卷范文)
13.“本手”登堂,“妙手”入室(2022新高考Ⅰ卷范文)
14.新时代事业三境界(2022新高考II卷范文)
15.棋语人生,得心应手(2022新高考Ⅰ卷范文)
16.诗意之美在和谐朦胧里翩翩起舞(2022高考甲卷范文)
17.本手为基,妙手自成(2022新高考Ⅰ卷范文)
18.强国不息,逐梦前行(2022高考乙卷范文)
19.守正创新 行稳致远(2022新高考Ⅰ卷范文)
20.勤练内功方出彩(2022新高考Ⅰ卷范文)
21.人间烟火气正浓(2022高考天津卷范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