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叶红 发表于 2009-11-18 12:56:06

保护小语种,从保护湛江方言开始

作者:中间小谢 来源:http://www.blogms.com/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See.aspx?cBlogLog=1001288867

   “一个语种的死亡和消失,等于永远失去我们对人类思想的认知和理解的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摘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濒临消失的语种版图》报告.世界九成语言将于2050年消失,蛮讲面临严重威胁。

   对于世界来讲,当英语成为统治全世界的“语言帝国”,其它语种已经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威胁。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今年2月20日公布的《世界濒临消失的语种版图》报告指出,从欧洲到亚洲,从美洲到大洋洲,联合国登记在册的全球6000多种语言中至少有3000多种面临消失的危险。对于中国而言,推广汉语普通话是推动国家进步与密切人民交流的手段,而因推广普通话而忽视或禁言地方语言却也使中国的小语种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消失威胁

  有关资料显示:全世界有50种语言的使用者不到10人,500种语言的使用者不到100人,1500种语言的使用者不到1000人,3000多种语言的使用者不到1万人,5000种语言的使用者不到10万人。英国《卫报》今年5月公布曼彻斯特大学一个科学小组的研究报告称:全球90%的人类语言将于2050年从地球上消失。这四十多年时间两代人的出生,如果不加紧蛮讲语的保护,蛮讲人难逃被灭文亡语的厄运。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人类文明最初的记忆,是地方文化的活化石。一个民族的智慧、技艺、宗教、风俗、医术、传说,都深深地蕴藏在他们的母语里。每一种土著语种,都是一个民族灵感的源泉、创造力的钥匙以及文明的承传载体,失去一种语种就意味着断送一种文明。  早在199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倡议:从2000年起,每年的2月21日为“世界母语日”。倡议指出:“语言是保存和发展人类有形和无形遗产的最有力的工具。各种促进母语传播的运动,不仅有助于语言的多样化和多语种的教育,而且能够提高对全世界各语言和文化传统的认识,以此在理解、容忍和对话的基础上,促成世界人民的团结。”

  如果说中国的兵马俑、柬埔寨的吴哥窟、德国的魏玛古城、英国的圣奥古斯汀教堂是一种有形的文化遗产,那么,阿拉斯加的艾雅克语、拉脱维亚的莱文尼安语、法国东北部的凯尔特语、冰岛的萨加语、安第斯山区盖丘亚语则是一种无形的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无形文化部负责人爱川纪子表示:“语言是人们精神生活和理念的基础,如果语言开始死亡,那么以此为依托的文化也就会消亡。维持尽可能多的语言如同维护生物多样性是同样的道理,我们需要语言上和文化上的多样性,否则,整个世界就会单一化,所有的人都说一种语言,举止行为如出一辙,这样,我们就会丢失掉祖先传下的文化遗产。因此,一种语言无论大小都是我们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都需要善加保护。”  “世界母语日”唤起了全社会对语言多样性问题的关注,欧洲联盟委员会去年做出决定:把2001确定为“欧洲语言年”,号召欧洲国家积极保护自己的民族语言。为配合“欧洲语言年”,丹麦还发行了一套名为“使用语言”的纪念邮票,邮票设计家莱米•莫斯科从丹麦传统儿童读物《哈夫登•拉斯穆森字母表》汲取了设计灵感。

  语种的消失还引起了联合国环保署的关注。去年2月,联合国环保署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公布一份报告说:一些濒临消失的土著语言不仅记载着语言使用者对居住地自然环境的了解,而且还记载着传统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比如位于肯尼亚西北部的图尔卡纳族人,他们的部族语言掌握着根据犀鸟和绿木戴胜科鸟的行为来规划播种作物时机的知识。土著语言的消失将使传统知识失传,最终导致当地农作物的歉收,并且剥夺了人们对认识土生植物的了解和掌握。会议呼吁:应该把保护语言作为保护环境的宏观计划的一部分

  应邀出席这次会议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尼日利亚作家沃莱•索因卡指出:“语言是知识和科学的最初发源地。对自然的了解始于对地方文化的了解。”

著有《剑桥语言百科全书》的英国语言学家戴维•克里斯特尔博士认为“文化语种消亡与物种灭绝一样可怕”,他去年在英国《展望》月刊发表文章指出:“我们应当关注濒临灭亡的语言,其原因就如同我们关注灭绝的动物或植物。物种的灭绝会破坏我们这个星球的多样性。在语言的问题上,我们谈论的是智能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而非生物多样性;但结局是一样的。”

 语言文字是维系一个民族的文化纽带和精神支柱,包含着一个民族的自尊。无论是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还是美国作家亚历克斯•哈里的长篇小说《根》,都表现了人们为捍卫母语而不屈不挠的抗争。

  面对英语的威胁,法国宪法里专门有一条附加条款——“共和国的语言是法语”。法国语言学家莫里斯认为:“捍卫法兰西语言与加强国防同样重要!”直到互联网出现的时代,法兰西学院还把“Internet"以法文译作“Latoile”、把“E-mail”以法文译作“courrier electronique"。所以,英国一位历史学家感慨说:“如果有人强迫法国人一层一层地剥掉那些标志着他们民族特性的外衣,最后剩下的就是他们的语言了。”©三元社区 -- 把握时代脉搏,共同打造壹网美好家园! 
 
  如果说法国是依靠法令来抵制英语,那么德国则是集合了“保护德语学会”一批语言学家,试图通过语言改革,把德语词汇的拼写、语法的规则改造得更简单易学,然后开始在学校和报纸上推广脉搏,共同打造壹网美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无形文化部负责人爱川纪子认为,只要各方努力,任何一种濒危语言都是可以拯救的,她以她的祖国日本举例说:“在日本,土著阿伊努人的语言曾经几乎灭绝,80年代末只有8个人能讲这种语言。对此,政府进行了政策调整,振兴语言,他们建立了基金会,开办阿伊努文化馆,让阿伊努人的后代学习自己的语言,现在,这种语言开始慢慢地恢复了。”
  
      很多家长认为子女只要学好汉语与英语就行了,很少有人考虑自己子女是否已忘却自己的母语蛮讲,其实语言对人智力的发展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而蛮讲做为一种带有粘着特性的语言,与汉语国语和英语的差距是很大的,能同时讲蛮讲、汉语国语与英语就等于大脑的智力开发比只能讲汉语与英语的人多了一个层次,况且蛮讲作为我们的母语,与我们血气相通,是只以汉语普通话为母语的人们所没有的与生俱来的优势,为什么不好好珍惜呢!

   从历史渊源看——,湛江是一座特殊的移民城市,秦、汉、唐、元、明对本 世纪中叶等几次 历史性的大移民,形成了湛江今日的人口和方言布局。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讲白话的人 先来,占领了平地、台地;讲雷话的其次,占领了海边;讲哎话的最后,只好到山区和丘陵 地区。这种说法虽然难有准确的历史考证依据,但也大体上反映出湛江在移民过程中不同方 言人口占有土地资源的情况。由于移民时期争夺生存、生产资源,不同方言人口之间根深蒂 固的冲突意识是长期形成并确实存在的。也许可以这样说,普通话可促进几者的融合,但恰好就是小语种被消灭的最快途径!
在遂溪,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会说雷州话,而他们的祖先的母语是雷州话。带外地居住的第二代,连听也不会听了。类似大情况在其他地方也出现!因此,保护小语种非常重要!

余少平 发表于 2009-11-20 13:28:03

保护湛江方言,我是赞成的,可是湛江方言是方言,不是小语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保护小语种,从保护湛江方言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