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城市方言调类一览表
来源:http://tieba.baidu.com/f?kz=1396731083声调区:新疆乌鲁木齐(西北)、山东青岛(胶辽)
4声调区:北京(北京官话)、辽宁沈阳(东北官话)、河南郑州(中原官话)、江苏徐州(中原官话)、山东济南(冀鲁官话)、黑龙江哈尔滨(东北官话)、天津(冀鲁官话)、甘肃兰州(西北官话)、重庆(西南官话)、成都(西南官话)等地
5调区:上海市区(吴语)、江苏南京(江淮)、安徽合肥(江淮)、江苏扬州(江淮)、浙江宁波(吴语)、安徽黟县(徽语)、湖南张家界(西南)、四川泸州(西南)、湖北孝感(江淮?)、山西太原(晋语)、内蒙古呼和浩特(晋语)等地
6调区:江苏泰州(江淮)、江苏昆山(吴语)、湖南长沙(湘语)、广东梅州(客家话)等地
7调区:福建厦门(闽南)、台北(闽南)、广东潮州(客家话)、江苏苏州(吴语)、浙江杭州(吴语)、江苏南通(江淮)、江西南昌(赣语)等地
8调区:江苏无锡(吴语)、江苏苏州(吴语)、浙江温州(吴语)、浙江绍兴(吴语)、广东汕头(客家话)、福建泉州(闽语)等地
9调区:广州(粤语)、江苏溧阳(吴语)等地
10调区:广西南平(平话)、江苏吴江(吴语)
11调区:江苏吴江(吴语)
水平有限,
难免有遗漏,欢迎补充 吴闽方言历史音韵比较—声调
http://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579/10/51510110.pdf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