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其手、感同身受、遇人不淑、呼之欲出
:rolleyes::rolleyes::rolleyes: 各位,如果您有时间有兴趣,请翻翻成语词典,看看下面这几条成语是怎么解释的:上下其手、感同身受、遇人不淑、呼之欲出
现在还有多少人用它的本义?
上下其手几乎跟非礼同义,感同身受并不用于代人表示感谢,遇人不淑常指遇到损友,呼之欲出常形容波霸。
可是,在成语词典中大多没有反映,也有人批评这样用不正确。
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些语用现象?:sleeping::sleeping::sleeping: 前面三例是典型的望生义文.可能是因为真正不懂得这些成语意思而造成的误用."呼之欲出"的意义估计谁都明白,因而这种用法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成语使用者故意使用成语的字面意义,以取得一定的表达效果.这种用法在不正规的文体中使用不伤语言的大体. 成语也是可以多种语意的啊.汉语的用法好象是在语境中体现自己的魅力用途的.
不要拘泥啊~~~~
词义会发生变化的啊
词汇会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作为词汇内容的词义当然也会发生变化啊。如词义扩大、缩小、转移等现象是很多的啊。如“烈士”过去指刚强坚毅之人,现在指为正义事业献身的人。勾当过去是中性词,而现在是贬义词等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