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詞知識庫與部份研究全文
http://ckip.iis.sinica.edu.tw/CKIP/index.htmlhttp://ckip.iis.sinica.edu.tw/CKIP/new/page4/chinese_year.htm#1988 谢谢水电师傅。
可惜只有少数几篇文章可以打开。
哀無聲樂
臺灣這十五年來政局紛亂;本來作得很好的漢學研究,已失去方向。目前所有的碩博士論文,都是無償全文分享的。
敝書屋曾開臺灣史論壇,只可惜真的研究臺灣史的學者不多。
在十五年間,我們的政府一直暗示我們是臺灣人,不是中國人;
所以學術能有多少貢獻呢? 台湾有很多高素质学者。不过他们用西方的方法研究汉语处理有点不得要领。还是对汉语研究不够透彻的问题。
希望你把网上的论文作成可检索阅读的形式,那就功德无量了。
..
有關這些方法論的問題很希望討論!畢竟我也是這樣被教育出來的!关于动词分类
任何学术创新都是前人的基础上生根发芽的。所以我对如何用外国人的方法研究汉语处理也很感兴趣。国内几乎都采用外国人的方法研究汉语处理,只是比台湾慢半拍。
台湾学者根据Levin用可以进入的句式考察动词的方法给汉语动词分类是学得很好的例子。
我采用形态标准进行动词分类。例如,我把能否发生时态变化(后附“了”“过”“着”)作为动态动词和静态动词的分类标准。助动词(如:能、等)、认识动词(如:以为)、依赖动词(如:取决于)等等是静态动词。动态动词中只可以用“没”否定的动词是完成体动词。例如,不能说“不病”,只能说“没病”,“病”是完成体动词(或者叫做非自主动词)。马庆株(天津大学博导)把助动词也算做非自主动词是错的,例如,把“肯”归入非自主动词,难道“肯不肯”都不能自主?
我把能后带“着”而发生持续态变化的动词归入持续性动词。带“着”而可以用处所词做主语或宾语的是状态动词,“着”是后缀。例如,“我家挨着电影院”里的“挨着”就是状态动词。这样就可以分化“山上架着炮”这样的歧义句(可以是“(战士)正在山上架炮”的意思,也可以是“山上有炮”的意思)。
然后再根据句法语义关系表达式进行分类。同一个动词有多个义项都可以用这个办法分开。例如,“吃食堂”因为带处所宾语,“吃”是用餐的意思,“吃劳保”里“劳保”的语义格是来源,“吃”是依靠劳保生活的意思。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