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 发表于 2004-6-30 00:53:35

[声调辩正] 河北方言与普通话在声调上的差异

来源:http://www.hebyw.net/showfybz16.ht
2003-8-8 11:35:48
---------------------------------------------------------------------------------------
       河北方言与普通话在声调上的差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调类差异,二是调值差异。河北方言调类的数目,有的是三个,有的是四个,有的是五个。从古今声调的演变关系看,调类数目相同的方言,古今调类的对应关系未必相同;即使对应关系相同,同一调类的字在不同方言的调值也不一定相同。例如滦县、定州都是三个声调,滦县等处是平声、上声、去声,定州等处是阴平、上声、去声;保定、张家口都是四个声调,保定等市县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张家口等市县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邯郸和万全、怀安都是五个声调,邯郸等市县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万全、怀安则是平声、上声、去声、阴入、阳入。同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调值也有很大差异。例如阴平的调值,北京是55,石家庄是24,深州是33,乐亭是31,沧州是214,大名是35;阳平的调值,北京35,保定是22,石家庄是53,乐亭是213;上升的调值,北京是214,石家庄是55,广平是53;去声的调值,北京是51,石家庄是31,广宗是312。
    1、 明辨自己方言的调类
    学习普通话,应该对音韵知识有一点了解,这样才能掌握自己口中各字的调类。可以尝试用下面4组例字鉴别方言中的调类。
    (1)阴平 师方 | 桌——捏
    (2)阳平 时房 | 福——没~有
    (3)上声 史纺 | 尺——辱
    (4)去声 事放 | 册——木
    竖线前面的字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竖线后面的是古入声字。鉴别时用方音一一去读。竖线前面4组字读成四种调值,说明本方言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声调,与“师方”同调的是阴平字,与“时房”同调的是阳平字,与“史纺”同调的是上声字,与“事放”同调的是去声字。“师方”、“时房”同调的方言,是平声不分阴平、阳平的,可以总称平声,本方言与“师时方房”同调的字,也都是平声字;“时房”、“史纺”同调的方言,是阳平和上声不分,可以总称上声,本方言与“时史房纺”同调的都是上声字。用方音读竖线后面的古入声字,这八个字有一部分或者全部与竖线前任何一组调值都不同,则说明本方言有入声调。这些自成调类的字就是本方言的今入声字,其他调值同此的字都是本方言的入声字。竖线后的字都不自成调类,说明本方言今无入声调。这八个字所属的调类与普通话相同与否,还可以进一步鉴别,以便了解自己方言的声调特点。
    2、 记住古入声字的今调类
    古入声字在方言今调类的归属是区分方言的一个条件,学习普通话,要掌握古入声字与今调类的对应规律,不同的方言入声字归属的今调类不同,但与普通话有一定的对应规律,例如保定话,古清音声母入声字分别归入阴阳上去四声,归入上声的字比北京多,“福附抚国节结觉~悟角~色职吉菊昔惜各逐足俗读烛袭媳鲫咳~嗽决”等字,保定今读上声,北京读阳平;“发理~复覆附腹质室册雀鹊劣掠侧赤“等字,保定今读上声,北京读去声;“郭鞠”等字保定今读上声,北京读阴平;“竹级橘卓革折浙哲驳帛箔”等字保定今读阴平,北京阳平。这些字在石家庄今都读阴平。字数虽然不多,但很顽固,需要逐个记忆。
    有入声调的方言,需要把常用入声字都找出来,逐个记忆它们在普通话所归属的调类。有些规律可以帮助记忆:
    (1)今韵母是 -i [?]、er、uai、uei 或带鼻音韵尾的韵母没有入声字;
    (2)声母是m 、n、l、r的,一般都读去声,例外字只有m` 抹~布 、m8 摸、m9 膜、m0 涂-抹、m5i 没-有、ni4 捏、l` 拉 垃邋-塌l2 喇-叭、l4i 勒-紧、lu-捋 -树叶儿、r] 辱等十几个;
    (3)零声母字除“额恶心一壹揖乙压押鸭噎屋挖曰约”外,也都读去声。
    3、分辨阴平字和阳平字
    有些方言不分阴平和阳平,如昌黎-滦县小片的滦县、滦南,张家口小片、赞黄-平山小片等晋语区的市县。这些地区的人学习普通话,首先要按照普通话的分法把方言中的平声字分成阴平、阳平两大类,然后重点记忆阳平字。
记忆阳平字可遵循规律:
    (1)平声字中声母是m、n、l、r的,普通话除“妈猫捞扔撩摸抹拉垃噜眯咪溜搂拈蔫闷抡蒙”等二十多个字有阴平的读法,其余一律读阳平。
    (2)b、d、g、k、j、z、zh、sh、s这九个声母与鼻辅音韵母相拼的字,除“什绳甭哏咱神扛狂”少数几个字外,都不读阳平。方言中的这类字,可以判定它读阳平。
    (3)uai韵母字只有“怀淮槐徊踝”五个阳平字,记住这五个阳平字,整个uai韵母阴平阳平不分的问题就解决了。这种记少不记多的办法,可以用到所有韵母,例如ing韵母的阳平字共52个,除“乒青清蜻莺”五个字读阴平,其余都读阳平。
    (4)有些音节只有阳平字,分不清阴平阳平时,这些音节的平声毫无疑问是阳平。如“您得群佛谁贼能腾”。
    (5)有些音节没有阴平字,分不清阴平阳平时,这些音节的平声肯定也是阳平。如“人容饶柔燃粮则如没名煤埋棉模忙民棱临连炉驴来狼滦兰槐痕泥奴农宁层儿”。
    4、 区分阳平字和上声字
    河北省有些县只有三个声调,阴平、上声、去声,其中相当于普通话阳平的那一部分字,和上声同调,如定州、孟村、盐山、海兴、黄骅、滦县、滦南等市县。这些地区的人学习普通话也需要把阳平字找出来,逐个记忆。最好利用同韵字表,寻找规律记忆,效果较好。声母、韵母都是帮助记忆的条件,当字数悬殊时,采取记少不记多的办法,更是事半功倍。例如z、s自成音节只有上声,没有阳平,c自成音节上声只有“此”一个字,其余都是阳平。b、d、g、j、zh、z声母与鼻音韵母拼合的音节,阳平调没有字 ,如果分不清阳平上声,这些音节的字肯定是上声。这样的规律需要自己总结,把难点化整为零,一个一个的突破。
    5、 改读方言的调值
    河北人学习普通话,除北京官话区外,都需改读调值,不过因与北京话的差异大小,改读的多少不一罢了。保定话的阳平为低平调,调值是22,保定人学普通话就把阳平的低平调改读成中升调,调值是35,保定话的阴平、上声、去声的调值与北京话相同。石家庄话阴平是低升调,调值是24,阳平是高降调,调值是53,上声是高平调,调值是55,去声是半降调,调值是31。石家庄人学说普通话,四个声调的调值都要改读。阴平的低升调要改读成高平调55,阳平的高降调要改读成中升调35,上声的高平调要改读成曲折调214,去声的半降调要改成全降调51。邯郸人学普通话,不仅要改读阴阳上去的调值,还要把入声调的字都归入阴阳上去四声。改读方言调值,应先学会熟练地读准普通话四声的调值,把本方言的某一声调的调值与普通话作一比较,体会两者的差别,然后用方音和普通话分别读同一调类的字,如保定话“田穷陈娘”等字的调值是22,普通话这些字的调值是35,先读方言tian22,再读普通话tian35 ,依次类推,qiong22-----qiong35、chen22------chen35 、 niang22-----niang 35 ,反复体会对应规律,然后再用普通话的调值读所有的阳平字,直至掌握为止。石家庄话四声的调值分别是24、53、55、31,改读成普通话,四声调值,依次改为55、35、214、51,反复练习,掌握对应关系,先读同调字,然后异调交叉读。

[ 本贴由 山豆杰 于 2004-6-3012:54 最后编辑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声调辩正] 河北方言与普通话在声调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