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专辩论会专题(二)-----狮城舌战
来源:http://www.shuku.net:8080/novels ... cheng/shicheng.html国际大专辩论会
狮城舌战
主 编:王沪宁、俞吾金
副主编:张霭珠、林尚立
http://www.eshunet.com/img/a/2200/2194.jpg
复旦大学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火中击败台大荣获第一届“国际大专辩论会”冠军。本书从四个部分详细再现了他们的雄风:
第一部分主要是对整个辩论赛过程的回顾和描述,几篇文章对复旦大学辩论队参加辩论的前前后后、台前台后、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做了多层面、多角度的描绘;
第二部分分析辩论的一般技术性的问题和技巧性的问题,主要是从辩论的理论、知识背景、辩论人格、辩论心理和实战运用等方面来论述的;
第三部分是复旦大学辩论队在新加坡参加的三场辩论的辩词和评委的评论;
第四部分是附录,主要是辩论规则、大事记、报刊选摘等,以及我们为复赛和决赛准备的正方辩词,虽然我们在复赛和决赛中均抽到了反方,但是我们觉得我们准备的正方的辩词也是有价值的,可以对比来看我队的反方辩词,所以也收在附录中。
狮城舌战------首届国际大专辩论会目录
--------------------------------------------------------------------------------
序
贺信
前言
第一编 星洲圆梦
第01篇 狮城再圆复旦梦
第02篇 青春无悔
第03篇 文华之巅的遐思
第04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第05篇 挥不去的情
第06篇 辩论忧喜录
第07篇 成功背后的光辉
第二编 辩论艺术
第01篇 辩论是综合素质的较量
第02篇 辩论中的十大关系
第03篇 顾问手记
第04篇 闲话辩论心理
第05篇 以学心听,以公心辩
第三编 狮城舌战
第01篇 初赛辩词实录
第02篇 半决赛辩词实录
第03篇 决赛辩词实录
附 录
第01篇 一九九三年国际大专辩论会比赛章程
第02篇 复旦大学辩论队大事记
第03篇 复旦大学辩论队准备的正方辩词
第04篇 海内外报刊评论选摘
序
杨福家---------------------------------------------------------------
首先,我对荣获新加坡“首届国际大专辩论会”冠军的复旦大学辩论队表示热烈的祝贺
!今年的新加坡大专辩论会,首次突破了华语地区的限制,向国际社会开放。参加这次比赛
的共有8个团队,我校辩论队经过认真准备、集体的努力,捧回了冠军奖杯和最佳辩手奖,
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喜事。
这次复旦大学辩论队的顾问王沪宁教授、领队兼教练俞吾金教授和四位辩论队员——姜
丰、季翔、严嘉、蒋昌建同学为夺魁立了大功。值得向大家介绍的还有辩论队候补队员何小
兰、张谦同学和他们顾全大局、甘为人梯的精神,还有为辩论赛的成功默默作出奉献的参赛
领导小组组长张霭珠副教授、副教练林尚立副教授、联络员张一华老师及专家指导团全体专
家和陪练队员。
这次辩论赛是一场智慧的竞争、凝聚力的竞争。这次辩论赛的夺冠,充分体现了我们复
旦师生争创一流、勇于竞争、敢于夺冠的精神风貌,向世界展示了复旦人的形象;也充分说
明了发挥集体智慧、团结合作、协力实干是我们获胜的根本保证。从今年4月份开始的辩论
赛组织工作,得到了全校师生员工的极大关注,也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在赛前,
我们组织了30多位专家、教授对辩论队员进行专门辅导,国际政治系选派了12名研究生
为辩论队充当陪练队员,学校各部门、各单位都为辩论赛工作开了绿灯……所有这一切,都
为参赛获胜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我想,我们把这些为参赛获胜作出默默贡献的人们,称之谓
“无名英雄”是非常恰当的。今天,参赛获胜的辩论队得到了很高的荣誉,这些甘为人梯的
人们同样应当受到尊敬。因为成功与美德是衡量人生事业的两种尺度,同时具备这两者的人
,才是真正的幸福者。
在此,我要提醒辩论队的成员: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就,都应该饮水思源
,应当记住是许许多多的人们为你的成长播下了最初的种子。英国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曾经说
过:如果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协作的精神应当处处体
现在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team work应当成为我们复旦的精神。
在上学期,我校同学还获得了各类荣誉,其中包括在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统考中,我
校学生成绩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校男、女射击队今年暑期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射击比赛
中又一次囊括全部金杯和金牌,第九次蝉联全国大学生射击比赛冠军;在“上海市普通高校
非计算机专业等级考试”中,我校参加考试的1100余名学生取得了优异成绩,等等。这
些,都是复旦的骄傲,都是集体协作精神的结果。在这里,我谨向为学校争得各类荣誉的个
人和集体致以崇高的敬礼!
最后,我还要向辩论队的成员提一个希望: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因为世界上的事没有
绝对的成功,只有不断上进,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创一流大学贡献聪
明与才智!
1993年10月1日
贺信
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教授
一九九三年国际大专辩论会已圆满结束,我们藉此机会恭贺贵校辩论队在辩论会中取得
最高荣誉!
这次辩论会得以成功举行,贵校的参与支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深信各参赛队伍在
切磋交流的同时,也建立和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希望国际大专辩论会能定期举办,也希望
贵校继续支持辩论会。
在此,我谨代表新加坡广播局和中国中央电视台向贵校及贵校代表队致以衷心的谢意。
此致
台安
朱亮亮
国际大专辩论会筹备委员会主席
一九九三年九月十三日
前言
《狮城舌战》编完了,这是复旦大学辩论队参加新加坡广播局和中国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1993年国际华语大专辩论会的一个副产品。应该说,对我们整个辩论队来说,这是
一个珍贵的副产品。在辩论赛的准备工作刚刚进行的时候,复旦大学出版社的社长兼副总编
辑张德明先生就主动来找我们,说将来要为辩论队的活动、比赛和体会出一本书。他是具有
高度的出版敏感性的。当时,我们还不觉得有出一本书的迫切的愿望,因为大家均全力以赴
地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中去了。在新加坡取得了决赛的胜利之后,我们返回复旦的校园。有一
次,大家坐下来总结这次辩论的过程,大家谈得热泪盈眶,心潮起伏,整整四个月的训练和
辩论,其中的酸甜苦辣,我们在辩论中的所得,在整个辩论中人们所给予我们的帮助,已经
不是一、二篇文章所能写明白的。大家突然觉得,应该出一本书,好好畅谈一下我们的体会
、我们的经历、我们的感受。张德明先生再次主动找到我们,说要出书。与我们一拍即合。
于是大家笔走龙蛇,有了这本书。
这本书里所谈的是我们参加辩论的一部分活动和体会,并不是全部,但是足以反映出整
个辩论队活动的广阔的空间和复杂的情感世界。本书大体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
对整个辩论赛过程的回顾和描述,几篇文章对复旦大学辩论队参加辩论的前前后后、台前台
后、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做了多层面、多角度的描绘;第二部分分析辩论的一般技术性的
问题和技巧性的问题,主要是从辩论的理论、知识背景、辩论人格、辩论心理和实战运用等
方面来论述的;第三部分是复旦大学辩论队在新加坡参加的三场辩论的辩词和评委的评论;
第四部分是附录,主要是辩论规则、大事记、报刊选摘等,以及我们为复赛和决赛准备的正
方辩词,虽然我们在复赛和决赛中均抽到了反方,但是我们觉得我们准备的正方的辩词也是
有价值的,可以对比来看我队的反方辩词,所以也收在附录中。
在编成这本书之际,我们特别想强调两点:
第一是:我们深深懂得,我们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我们的辩论也有不少令人不满意的地
方。在新加坡和回来以后,有不少人给我们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本书的行文较少谈及
我们的不足,这也是本书的一个不足之处。我们在新加坡的时候,每场辩论取胜之后,第一
件做的事情就是回到旅馆里讨论我队的不足之处,直到取得决赛的胜利,我们还是先讨论了
不足之处。我们是有自知之明的。我们也深深地明白:辩论在人生中可能只有一次,但是做
人却是永恒的。其实,我们从其他队伍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如剑桥大学队深刻的理性思维
方式,台湾大学队活跃的强辩风格,悉尼大学队稳健的场上表现,新加坡国立大学队默契的
整体配合,马来亚大学队翔实的资料掌握和运用,香港大学队伶俐的反驳能力,英属哥伦比
亚大学队温文尔雅的风度,等等。我们在与各队的交往中得益匪浅,补足了我队的一些欠缺
。一支好的辩论队,一定要善于向对手学习,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辩论场上各队激烈
鏖战,各队的优点和优势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是我们学习的良机。可以说,参加辩论赛,
领略了各队的风采之后,我们对辩论的理解大大加深了。
第二是:辩论本身是非常复杂的知识性和技巧性的活动,不是我们这几个人和这几篇文
章能够穷尽的。我们只是谈了我们的一些看法,也许只是一点皮毛的知识和一孔之见。同时
,辩论本身就是一种流动的知识,是一对在千变万化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知识。我们所经历
和所涉及的只是辩论艺术中很小的一个部分。同时,限于精力,我们没有系统地总结我们所
有的体会和感受。这本书,只想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只想与大家分享我们有限的所得。辩论
艺术是一个广大的宇空,我们只在其中有限的一隅中飞翔过,因而是绝对不敢谈对整个宇空
的把握的。
我们编辑的这本《狮城舌战》是许多人努力的结果,也可以说是许多人汗水浇灌的一枝
花蕾。没有辩论赛,就没有《狮城舌战》,关于辩论赛本身,我们要感谢的人太多太多,我
们已经在书内提及,这里就不再复述。这里仅向对本书的编辑做出贡献的人们表示我们的谢
意。我们衷心感谢:复旦大学杨福家校长,他在百忙中为本书写了序言;复旦大学出版社的
张德明先生不仅鼓励我们编写了这本书,而且与我们一起确定了书的大体框架,亲自动笔润
色,使本书增色不少;吴山弟先生和王海峰先生花了大量宝贵的时间写出了本书的第一篇大
特写,全面回顾了整个辩论赛的过程;张一华先生和王惠华先生为了使本书能够得到高质量
的照片,多次与新加坡广播局联系,终于使本书做到了图文并茂;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政治
学专业的研究生曾峻、唐豫鹏、赵彦龙、陈炜、李经中、马文运、徐勇等人根据录音和录像
整理了现场辩论的文字记录;国际政治系的陈云和陈玉刚也为本书的编辑做了必要的文秘工
作;杨淑瑛女士,她为本书有关章节的文字不辞辛苦地做了电脑处理;复旦大学出版社的编
辑和其他同志把本书作为特快件来处理,加班加点,使本书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就能面世
。我们也感谢所有为这本书的出版做过贡献的人们。
我们欢迎来自任何方面的批评和建议。新加坡的辩论是结束了,但是我们还都生活在这
个世界上,任何善意的批评和建议均将有益于我们更好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主编者
1993.10 第一编 星洲圆梦
狮城再圆复旦梦
——复旦大学代表队首届国际华语大专辩论会夺冠纪实
吴山弟 王海峰
开篇 子夜凯旋归
1993年8月30日,《解放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载了新华社于8月29日发自
新加坡的一条消息:上海复旦大学代表队今天下午在此荣获第一届国际(中文)大专辩论会
冠军。台湾大学队获亚军。复旦大学蒋昌建同学被评为本届辩论会“最佳辩论员”。
子夜。虹桥机场。喧闹了一天的国际航空港渐渐平静下来了。大厅里,灯光依然是那么
明亮,上书“热烈欢迎复旦大学辩论队胜利归来”一行大字的横幅分外醒目,横幅下站着5
位手持鲜花的女大学生,一派喜气洋洋。此时此刻,当晚最后一架班机——从香港飞来的
MU536Y已缓缓着陆。
来了,夺冠归来的将士们走过来了:那走向欢迎人群的步履掩饰不住连日来唇枪舌剑的
疲惫,而胜利的微笑依然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顷刻间,凯旋归来的教练和辩手们被鲜花、掌声、摄像机、话筒、闪光灯所包围。领队
兼教练俞吾金教授轻轻地推开了上海电视台记者伸过来的话筒:“你们还是多采访我们的队
员吧。”只见他紧紧地握住了迎上前来的校党委副书记宗有恒、秦绍德、程天权的手,竟不
知道说什么才好。
细心的严嘉从箱子里取出了一束特别包装的鲜花,穿过人群,来到了辩论队负责人张霭
珠老师面前,恭恭敬敬地鞠了个躬:“张老师,这束鲜花是我们特意在新加坡为您选的。”
张霭珠接过鲜花,眼眶禁不住湿润了。
蒋昌建、姜丰,一个是“最佳辩论员”,一个是唯一的女选手,此时此刻,纵然是“雄
辩滔滔”、“词锋锐利”,也杀不出记者们轮番进攻的重围。
在凯旋的队伍里,细心的人们注意到,顾问王沪宁教授、辩论队联络员、复旦大学人事
处处长张一华没有露面。悉知内情的人告诉笔者,他们已于10个小时前返沪:他们把鲜花
和荣誉留给了队员们。
在横幅前,队员们合影留念。
秦绍德宣读了杨福家校长访美返沪途中在香港给参赛队发来的传真:“热烈祝贺你们取
得的胜利,盼继续努力,为振兴复旦共献智慧。”
“复旦人太棒了!”作为一个老复旦人,并曾率领复旦代表团出征第二届亚洲大专辩论
会的上海市高教局常务副局长伍贻康教授显得异常激动,“复旦再次夺冠决非偶然。只要埋
头苦干,复旦一定能向更高的高峰攀登!”
走出机场,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把话筒伸向俞吾金:“请问俞教授,复旦这次夺冠最
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俞吾金回答说:“……这次复旦辩论队的胜利,是复旦精神的胜利,是复旦凝聚力的表
现……”
呵,复旦精神!每每谈起“复旦精神”四个字,复旦辩论队队员选拔、训练和出征新加
坡的100多个日日夜夜就会在眼前闪过…… 第一章 梦寻复旦园
一纸电传,给复旦带来了新的机会。杨校长果断拍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1993年3月中旬,国家教委一纸电传,给复旦带来了新的机遇:
首届国际华语大专辩论会将于今年8月份在新加坡举行,受邀国家和地区有美国、中国
、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台湾、香港、马来西亚等10个。由于复旦
大学代表队在1988年于新加坡举行的第二届亚洲大专辩论会上取得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国家教委决定本届及今后各届的这一比赛均由复旦大学组队参赛。
新的机遇已经来临。复旦,你能抓住机遇吗?复旦的莘莘学子们,你们能抓住机遇吗?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上任不久充满自信的校长杨福家果断地表示。
复旦大学决策中枢快速反应:参赛领导小组成立了,校党委副书记秦绍德挂帅,副教务
长张霭珠任辩论队负责人,国际政治系系主任王沪宁教授任顾问、哲学系俞吾金教授任领队
兼教练,青年教师林尚立任副教练,人事处处长张一华担任联络员,也参加了领导小组,同
时成立了由30多位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专家指导团。
党委副书记秦绍德认为,首届国际华语大专辩论会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复旦大学,以至中
国大陆高校培养人才综合素质的检验。为了在新加坡夺冠,扩大复旦在国内外的影响,我们
不可有稍许的懈怠,务必选拔出最优秀的辩论员,进行高水平的训练,力争为复旦增光添彩。
3月26日,30多位专家指导团成员首次在文科大楼1004室聚会。
这一天,王沪宁教授好像特别轻松和潇洒:“这一次我是无官一身轻,顾问顾问,顾顾
问问就可以了……”其实,王沪宁的心情并不比俞吾金轻松。曾任第二届亚专辩论会复旦队
“教头”的王沪宁内心很清楚复旦此次通向夺冠之路的艰难。
“要准备赢,也要准备输,没有输的心理准备,就不可能有赢的希望。”著名历史学家
朱维铮教授直言相告,一语惊四座。
机会与挑战并存——专家指导团首次聚会形成了这样的共识。
“只能赢,不能输”对辩论队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其最大的承担者,非领队兼教
练俞吾金教授莫属。
1977年入学复旦大学哲学系的俞吾金,10多年来发表了6部专著、100多篇论
文,已经成为中国哲学界的后起之秀。博士生导师辛敬良教授评价俞吾金“长袖善舞,才华
出众”。然而,在辩论这一新的领域里,俞吾金毕竟还是一个新手。
两幅引人注目的海报出现在复旦园。选拔赛紧锣密鼓。
第一、二轮落幕。专家教授品头论足——问题与希望同在
“光荣与骄傲再次向复旦人走来——1993年新加坡国际大专辩论会复旦代表队队员
选拔开始……”
3月28日,两幅引人注目的海报同时在校门口橱窗和中央食堂前的宣传栏出现。
对于亚洲华语大专辩论会,复旦人并不陌生。在5年前的那次比赛中,首次参赛的复旦
代表队过关斩将一举夺冠,向世界展示了复旦人形象。至今,伍贻康、王沪宁、顾刚、鲍勇
剑、李光斗、罗洁、吕巍在东南亚一带仍颇有名气。那风光的经历,令一代代复旦人引以为
自豪,难以忘怀。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中学生受到复旦辩论队扬威狮城的感染,从而选
择了复旦,此次出征新加坡的季翔、严嘉就是其中的两位。
国际政治系教授倪世雄在专家指导团成员首次聚会时,曾深有感慨地谈起这样一件事:
两年前,他去新加坡参加一个国际会议,也不知什么原因,在过新加坡海关时受阻。在办理
有关手续时,倪世雄与一位新加坡民航工作人员谈起1988年复旦大学代表队在新加坡第
二届亚专辩论会上夺冠的往事。这位工作人员一听说倪世雄是复旦大学的教授,竟翘起了大
拇指:复旦大学,真棒!然后示意倪世雄不要排队办手续了,跟着他过了海关。就这样,倪
世雄在新加坡走了一趟“后门”。
今天,首届国际大专辩论会烽烟再起。“复旦人就是要到国际舞台上走一走”。同学们
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踊跃报名参赛,其中也不乏刚入校的一年级学生。有的同学说,我们
虽未必有进军新加坡的实力,但参与就是对选拔的支持,也是对自我素质的检验和超越。
经过精心准备,在3108教室举行了三场主题为“我看21世纪”的演讲比赛,作为
第一轮选拔,演讲现场设有临时报名处,继续接受同学报名,三天来共有86名同学登上讲
台。
专家指导团的老师们对首场选拔赛十分关心、重视。三天里共有21位专家45人次出
席担任评委,此次,评委阵容之强大,水平之高,在复旦是空前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的
专家教授连续三天到场评审;有的教授带病出席;有的评
委在评分之外还认真写上对选手的评语,保证第一轮选拔工作的圆满成功。
竞争需要的是实力。尽管那几天文科图书馆哲学社会科学书刊的周转率直线上升,尽管
在复旦园内颇有名气的一些中青年文科学者一天到晚常有来自参赛学生的电话请教,然而,
临时抱佛脚,毕竟晚矣!
面对400多名学生及近100名参赛者,朱维铮教授仍然大泼冷水:美国、加拿大的
一些大学,华裔学生占40%,精华所在,我看今天演讲的学生没有几个能与之媲美。
泼冷水,有可能浇灭燃烧之火,也可能使人清醒。
听朱教授娓娓评说,整个3108教室出奇的安静。
竞争是严峻的:86名参赛者在首轮比赛中淘汰近半。
4月7日、8日,44名选手以两人对辩的形式,就“经济发展必然使社会道德水准提
高”、“综合国力的提高关键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两个辩题展开第二轮角逐。
4月15日晚,第三轮选拔在3108教室举行。
比赛程序严格按照新加坡大专辩论赛规则。24名同学分成6队、三组就“传统文化可
以促进现代化”,“庞大的人口必定导致人口素质的下降”,“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不能避
免环境污染”三个辩题展开激烈的辩论,由于有较充分的准备和教练的指点,各队在围绕辩
题拓展的广度和开掘的深度上都较前二轮比赛有明显的进步,辩论中的机智与幽默不时激起
同学们的笑声和掌声。
1993年4月20日,一个令新一代复旦人
难以忘怀的日子。秦绍德评说:这是重温
复旦梦之热。钱冬生预言:复旦必胜,复
旦必兴!
1993年4月20日晚上,国际华语大专辩论赛第四轮选拔赛——也就是决赛在31
08教室举行。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刻。
下午2∶30,所有的座位被大大小小的书本占满,桌上像铺着一面面万国旗。
5∶30,前后门挤得水泄不通。四个角落像假山一样堆起桌椅叠满了人。教室里除了
主席台、评委席已无一寸空地。
5∶45,所有窗台人满为患,像挂了几重厚重的帘子,室内燠热,空气混浊,但人人
表情兴奋,情绪激动。
6∶00,两个斯文的女孩无法走到同学代占的座位,情急之下,爬上窗台,从桌子上
走过,满座皆惊。
6∶30,辩论赛开始,顿时鸦雀无声。
笔者奋力从后方挤入,置白眼讥讽于不顾,骗到一立锥之地,两脚只能交替独立,直至
8∶30结束。所幸视野开阔,纵观全局,心中也激动起来。近年来,从未见过如此热烈场
景,从未听说哪次活动能吸引如此众多自愿的参与者。选拔赛从3月31日第一轮演讲赛至
今,一场比一场热,一次比一次沸腾。秦绍德老师如是说:“这是重温复旦梦之热;是带动
复旦沉闷的学术文化发展之热;是同学力图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我之热。”校党委书记钱冬
生评价这一轮比赛精彩纷呈,高潮迭起。他激动地说:“复旦必胜,复旦必兴!”
紧张的辩论之余,笔者采访了周围的同学。问及他们为何来看辩论赛时,他们的回答见
仁见智,但都围绕两个方面:一是对“辩论”的浓厚兴趣,二是对复旦的殷殷爱心。一位同
学说:“这是展现复旦风采,重振复旦雄风的极好机会,我很关心入选同学的表现,他们不
仅代表自己,更体现复旦学生的素质和水平。”这句话代表了很多复旦人的心声。请看:当
介绍各位参赛选手时,他们以长时间的掌声表达着诚挚、热情的欢迎。当辩论中出现精彩的
辩词时,他们暴风雨般的掌声往往淹没了对方选手的声音。
过五关,斩六将,6位复旦辩手脱颖而
出。俞吾金:通向新加坡之路才刚刚开始
马不停蹄。4月21日,参赛领导小组组织8名通过第四轮选拔的同学在文科楼进行了
笔试。他们是:何小兰(女)、姜丰(女)、严嘉、张谦、季翔、蒋昌建、孙强、王琰。笔
试试题包罗各学科知识,分为选择、填空及综合分析三部分,主要考察同学的知识积累及分
析判断、文字能力。
4月22日上午8∶30,专家面试在文科楼1004室举行,8位选手按照抽签决定
的次序先后逐一接受专家面试。在前五分钟的时间里,每位同学阐述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及对其与改革开放关系的认识,在接下来的十五分钟时间里,回答专家们从各个领域内提出
的问题。
参赛领导小组在参考笔试和专家面试结果的基础上,综合各方面因素,慎重考虑,最终
确定6名同学组成参赛训练队。他们是:新闻学院91级何小兰(女),中文系二年级硕士
研究生姜丰(女),法律系89级严嘉,管理科学系90级张谦,法律系90级季翔,国际
政治系三年级硕士研究生蒋昌建。
至此,选拔赛已经划上了句号;然而,通向新加坡之路才刚刚开始! 第二章 琢玉终成器
无疑,6位辩手是复旦辩坛的佼佼者。
然而,一场面向国际的辩论大赛对辩手的素质要求是苛刻的。
古人云:玉不琢,何以成器?
1993年4月26日8∶00,6位辩手首次走进文科大楼1004室,也走进了一
个令他们永生难忘的集体——复旦大学辩论队。
张霭珠、俞吾金、林尚立在门口热情相迎,那眼光已不再是选拔过程中的审视。一个温
暖的新家诞生了。一个注定要在四个月后的新加坡揭开复旦历史崭新一页的新家开始了第一
天的生活。
校党委副书记秦绍德这样勉励队员们:为了复旦的荣誉和祖国的荣誉,刻苦训练、迅速
提高、严以律己、团结协作,努力争取夺冠。
6位辩手简短地介绍了自己:
仪态娴雅又不失锋芒的姜丰,从小在辽宁抚顺长大,后由山东大学保送到复旦中文系,
师从朱立元教授研究西方美学。她喜欢读书,喜欢书画,也喜欢听清纯的女歌手唱歌。好像
从没想过要创造什么辉煌,但希望能拥有完美。姜丰研究的是美学,用心发现的是美,努力
追求的也是一份完美。
稳重从容的季翔似乎与辩论有缘。高一时代表上海延安中学参加市中学生辩论会,荣获
桂冠。1988年复旦辩论队首次扬威狮城,辩论的魅力使他放弃了保送上海交大的机会。
“除了篮球和游泳外,我喜欢心灵的游戏”。季翔这样谈及自己的爱好。“辩论不是捍
卫真理,但却要把辩题当成真理去捍卫!”这就是季翔眼中的辩论。
风趣机敏的严嘉,即将免试直升攻读硕士研究生。他来自南通如东,还在上小学时,就
隐约迷上了复旦,那一年有一位复旦学生获得了全国数学竞赛冠军。“复旦,我的精神家园
。”这句话最能表达严嘉对复旦的真挚感情。谈到辩论,严嘉这样认为:“雄辩是真境界,
诡辩是权宜之计。文化底蕴的深厚与否决定了厚积薄发能否成为可能,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
雄辩与诡辩的分水岭。”
出生于厦门的蒋昌建,从安徽师大毕业后当了两年老师,后又慕名来复旦攻读硕士学位
。从厦门到安徽再到上海,他品尝了不少人生的甘苦,由此学会了独立,学会了靠自己的努
力来充实自己。他很喜欢哲学,觉得这门学科能给人以智慧,启发思考。“我是一个平凡的
人,追求的也是一种平淡的生活。”蒋昌建这样谈及自己的生活目的。
伶牙俐齿的何小兰,上海姑娘,6位辩手中最年少的一位。演讲是她最大的爱好,在南
昌军训时,曾获《我在军营中成长》演讲比赛优胜奖。进复旦才半年,就与研究生大哥、大
姐同台交锋,颇令人生出“初生牛犊不怕虎”之慨,然而何小兰自己却自信“有志不在年高
”。歌星张国荣演唱的《鼓手》中有这样一句歌词,“求能用心,求能用功,求能做好鼓手
”,何小兰很喜欢。
张谦,来自湖南长沙的一位小伙子,少年时代就有“神童”之称,许多古典诗词倒背如
流,自信辩论是他的专长。
“以前觉得辩论是比语言,后来觉得是比思维、比准备,再后来觉得更重要的是比心理。”
无疑,6位辩手是复旦辩坛的佼佼者。这一点,已经从教练、顾问欢迎他们时透出来的
热情而充满期待的目光中得到了证实。然而,辩论对辩手的综合素质要求是苛刻的,更何况
他们将去参加一场面向亿万观众的国际大赛!
部分专家指导团成员写下了关于下一步训练的一些意见:
谢遐龄:辩论时风度应儒雅,不能给人“吵架”似的印象,在训练中应安排修辞的训练。
倪世雄:在训练中要注意面与点的结合,有的学生,应重点补必要的知识;为学生补知
识要处理好广与深的关系,可以分析可能出的辩题,有关知识可重点补,训练中适当组织一
些公开的辩论赛。
朱维铮:总的讲队员的知识结构有明显缺陷,经不起问,有的学生一问就倒,问题在文
化积累太少。要向他们介绍国外大学校园中的流行思潮,否则在辩论中人家顺口而出的概念
,我们不知所出。逻辑训练很重要,几个学生明显地是直线思维,不能从多个角度分析判断
,让他们读读《老子》、《孙子》。
朱立元:时间短,强调因材施教,缺什么补什么,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不同
的安排。
吴晓明:注意训练的有机性与整体性,不要再顾此失彼,由于强调某方面的不足,而走
向另一极端,丢弃了原有的优点。可组织看一点好的演讲或影片的录像。
瞿铁鹏:注意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训练中形成讨论的气氛。
陆士清:训练中应组织好陪辩。出了辩题后可以在同学中征求辩案、组织专家“三堂会
审”。
王世靖:“补”要科学,语言上存在的缺陷要逐步克服,可以组织训练队员参加一些场
面比较大的活动。每天都要练讲话。
邱柏生:注意形成正确的表达,训练计划安排要有张有弛,弦不能绷得太紧,保持心理
健康。
这些意见足以表明:玉不琢,何以成器?
“我们能代表复旦吗?我们能代表复
旦去赢得胜利吗?”也许,因为有了在复旦
校园里的失败,才有了新加坡5∶0的辉煌
辩论队正式开训一星期后,受东方电视台的邀请,经过磋商研究、精心准备,5月3日
,有四位受训队员和两位特邀同学组成两个队,以“青年应尽早摆脱对父母的依赖”为题在
“东方直播室”节目中进行了现场辩论。
细心的复旦人注意到,6位辩手中颇具实力的蒋昌建和季翔没有出现在辩论席上。似乎
大家心照不宣、都能理解教练、顾问的战略考虑。
然而,可能教练、顾问也始料不及的一次沉重的教训,正在悄悄酝酿。
开训一个月后的5月27日晚,还是在3108教室,依然是人声鼎沸。辩论队组建后
又一次公开亮相:与一支学生志愿队对垒,辩题《大学教育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集训队
为正方。在倾向弱者的思维定势作用下,赛场气氛向志愿队一边倒,集训队员非但没有表现
出处惊不变的心理素质,反而显得茫然局促,大失方寸。
这晚的辩论赛再一次激起复旦学生的热情。观众都抱同样的心理,训练后的辩论队水平
究竟怎么样了,是否有问鼎狮城的可能?但纵观全场,普遍认为水平不高,辩论队经过集训
在技巧上确实有了进步,但同时又有过于玩弄技巧之嫌,反倒“以技害意”,得不偿失。
总结会上,队员们神情沮丧,各自检讨原因,这个说准备不足,那个讲因辞害意,还有
的说现场气氛不适应……俞吾金三下五除二把问题都挑明了:“这场比赛应该说是失败的。
首先责任在我,治队不严。大家入选后以为可以松口气了,训练功夫下得不够,但失败是成
功之母,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不折不扣地执行训练计划,尽快走出低谷。”
秦绍德语重心长地告诫队员们:“一定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入选对你们来说,仅仅是多
了一些责任,你们要经常反躬自问:‘我们能代表复旦吗?我们能代表复旦去赢得胜利吗?
’”
“我们能代表复旦吗?我们能代表复旦去赢得胜利吗?”连续两个问号,激起了队员们
强烈的自尊心和荣誉感。
“为了明天不流着眼泪归来,今天就必须加倍付出心血和汗水!”队员们和教练们的手
紧紧地握在一起,此时无声胜有声。
是的,6位辩手是值得骄傲的,因为他们从众多强手中脱颖而出。然而,通向新加坡之
路才刚刚开始,辩手们需要警钟长鸣,卧薪尝胆。
确实,战胜自我要比战胜别人艰难许多。然而,只有战胜自我,才能战胜别人。
无疑,这是一次挫折,但也许没有这次挫折的苦涩,就没有新加坡5∶0的辉煌,就没
有手捧奖杯时的微笑。
辩论队新一轮培训计划的实施从5月28日开始。
王沪宁:我们做一件事,就要追求100%
的完美。俞吾金:训练是极其艰苦的。胜利
从艰苦的磨练中一点点向复旦辩论队走来
王沪宁顾问曾经对队员们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做一件事,就要追求100%的完美,
如果有了99%的成功,还有1%的遗憾,就要抓住这1%不放。
正是这种追求卓越、追求完美的精神,才使得复旦辩论队在新加坡的三场比赛中游刃有
余。
然而,要追求卓越、追求完美,就需要有严格的纪律,需要顾全大局,需要有人作出牺
牲。
从集训第一天起,队里就严格规定,缺席一定要请假,没有特殊情况不准请假;每天三
个单元的训练时间,都要守时守纪。于是,你可以看到:早晨八点,文科楼里已传出朗朗的
读书声;夜幕刚刚降临,十楼长明的灯光告诉人们,那里又在进行一场激烈的辩论。
那天早晨,俞吾金给自行车打足气,然后从家里出发。谁知刚骑出一半路,自行车胎就
爆了。一看手表,到8点只剩一刻钟,修车已来不及。只见俞吾金推起自行车就跑。当他气
喘吁吁、大汗淋漓地走进文科大楼1004教室,8点只差几秒了。这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
概念问题,还有一个以身作则、信守诺言的问题!作为参赛领导小组组长的张霭珠,从落实
集中用膳到安排住宿,从联系外出参观到组织落实授课教师,从帮助队员化妆修饰到协助教
练制定训练方案,并参与训练,真是操尽了心。
副教练林尚立,默默无闻地出辩题、收集资料,并精心组织训练国际政治系陪练队员。
队员们每天14个小时的训练,而教练们所花的时间更多。林尚立因此而影响了博士论文的
撰写。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训练是极其艰苦的。教练们不仅要求队员们阅读大量著作、报刊,迅速掌握各种信息,
还要求他们“辩不离口”,常常安排5个人和1个人对辩,辩到理屈词穷还得不停顿地辩下
去。有的队员嗓子哑了,吞下几粒药片,继续练;有的队员因酷暑而病倒了,刚吊完盐水又
来到了训练场;有的队员母亲病倒了,也抽不出时间回家去看望一下……在超负荷的训练中
,队员们毫无怨言,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要为复旦争光,为改革开放的祖国争光。候补
队员何小兰和张谦虽然未能去新加坡,但他们放弃了休息,整个暑期都泡在训练场内,在资
料准备、陪练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政治系研究生主动承担了陪练任务。
最了解集训队员弱点的,除了教练和顾问就要数国际政治系的一帮研究生了。为了给辩
论队员创造一个较高水平的对抗训练环境,他们放弃了暑假的休息,充当默默无闻的磨刀石。
宝剑锋从磨砺出。正是在与他们的不断“厮杀”中,队员们的辩论技巧才得到了明显的
提高。
“知识快餐”4个字道出了6位辩手特
有的幸运。要捧回场上的桂冠,更要赢得
场下的赞誉。要成为一个优秀辩手,先要
学会怎样做人集
训期间,为了增强队员们的底气,数十位专家学者给他们调配了讲座形式的“知识快餐
”,每个队员也努力翻阅了上百本各类书籍。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然而在短短的八十余天里,要完成从语言、思维、逻辑
、心理、事实、技巧、仪态到人格等方面的训练目标,还要根据队员知识结构的缺陷,进行
有针对性的补课,谈何容易!周密的训练计划是保密的。笔者在采访时大致了解到某周周一
到周四的训练安排:
周一,《论语》读书报告,“卡片交流”,一对一辩论;
周二,听《台湾、新加坡、澳门经济与社会》讲座,观摩上届大专辩论会录像;
周三,赴浦东开发区参观;
周四,快速阅读训练+捉漏训练。
集训期间,每个队员几乎都阅读了近百本书,其中包括儒家的四书五经、西方经济学的
各家代表著作、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的名著、中西文化史、思想史的权威著作乃至各类人
物传记;听取了近40位专家的50多次讲座,内容涉及文学、历史学、哲学、政治学、社
会学、法律、宗教、音乐、美术、环境科学、生命科学等诸多领域。
笔者有幸目睹30多位专家为6名辩手开设的50多次讲座的主讲者名单及讲题:
王世靖 有声语言表达技巧
彭希哲 人口、老龄化、妇女与环境
倪世雄 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关系
朱维铮 中国传统文化的沿革
黄亚钧 世界发展报告及回答
陈时中 港澳经济与社会
瞿铁鹏 马克斯·韦伯及其学说
顾晓鸣 辩论心理漫谈
金重远 近现代欧美文明
徐洪兴 中国哲学简史
舒 元 经济学概述
张汝伦 李泽厚述评
杜作润 四所大学概述
杨心宇 前苏联问题纵横谈
佘碧平 解构主义
赖彭城 人权问题讲座
董世忠 国际法概览
张薰华 环境经济学
陈其人 国际经济与南北关系
戴星翼 环境问题讲座
谢遐龄 中西文化比较
朱明权 裁军与安全问题
胡景钟 基督教概述
姜义华 访台纵横谈
王雷泉 佛教基本知识
陆士清 台湾文学与思潮
余甲方 中西音乐简史
何思广 西方美术史
罗永安 中国美术史
周敦仁 美国情况介绍
赵寿元 生命科学讲座
俞吾金 西方哲学史
葛剑雄 人口和历史地理
陆德明 当前经济环境
……
在这份目录中,人们不难看到复旦作为文理科综合大学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
为达到知己知彼的效果,教练还特别请有关人士介绍参赛国社会状况和参赛学校的概貌
,有的队员做了几十万字的听课读书笔记,每人的文摘卡都在一、二百张以上,在他们的案
头、枕边随处可见。
知识底蕴有了,好比有了砌墙的砖头,但是缺少了正确的设计和合理的构建,高楼大厦
仍然只能是纸上谈兵。辩论就是要使自己构筑的立场固若金汤,而同时不断地动摇对方立场
的根基,出奇制胜往往取决于辩论技巧。经验丰富的顾问和教练不仅向队员们传授其研究领
域内的知识,更下功夫培养和磨练队员的辩论技巧,什么围点打援、巧设陷阱、引蛇出洞、
连续追问,不胜枚举。队员们为了锻炼敏捷的反应能力,还经常进行成语接龙的游戏,一开
始往往出现突然中断,渐渐地一次接龙越来越长,最后若非教练喊停是不会罢休的。除了训
练课上要求的辩论,队员们在一起常会为一些在旁人眼里微不足道的小事争论半天,就像教
练指出的,从理论上讲,每一个辩题都是可辩的,他们就是要在“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
训练中,过技巧关、语言关、反应关。场上良好的心理状态来自对自己的信心,一名出色的
辩手既不能自命不凡,又不能妄自菲薄,教练经常安排他们观看1988年复旦大学辩论队
对台湾大学辩论队的比赛录像,每看一次,都要求他们指出两队的不足之处和集训队与之相
比的优缺点,就在这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日日夜夜里,队员们一点点向那条起初被认为是
不可企及的水平线逼近。
参赛领导小组深知,辩论不仅是知识、技巧的较量,更是展示风度、气质、涵养的舞台
。我们要捧回场上的桂冠,更要赢得场下的赞誉。训练期间,教练和顾问尤其重视队员完美
人格的塑造和培养,一言一行,丝毫不马虎,不允许队员使用降低和有损对方人格的词语和
口气,无论是紧张激烈的辩论,还是平时队员们之间开玩笑;听课时,放着满屋的沙发不坐
,却对硬板凳情有独钟,既是对教师的尊重,也为了形成良好的坐资;此外,过多的手势得
减少,不雅的语词要忌用……
在以往的辩论中,“对方篡改了我方命题”之类的表述习以为常。但俞吾金反复要求辩
论队员千万不能使用“篡改”一类语词,甚至不宜用“偷换”,最好用“改变”。
台湾大学队的一位教练曾向王沪宁讨教训练队员的经验。王沪宁意味深长地说了这样一
句话:“辩论队员首先要学会怎样做人,其次才是学会怎样当一位辩论员。”
团队精神,成功之源。四位辩手在新加坡
的成功,也是辩论队这个小集体的成功,
更是复旦这个大集体的成功
7月底的一天,姜丰的牙冠发炎,脸部红肿,连续高烧,不得不住进了长海医院。在两
个多月的训练中,教练队员已情同手足。一人有难,大家牵挂。由蒋昌建起草,并由全体队
员签名的慰问信寄出了。姜丰急切切拆开信封,“长海一日,文科楼十年”一行字首先映入
眼帘。姜丰感动万分,她理解队友们盼望她早日康复的真挚情谊。
在集训的关键时刻,蒋昌建收到了来自家乡的一份急电:母亲病重。想想在病榻前无人
照料的母亲,孝顺的蒋昌建不禁流下泪来。“辩论队是一个整体,我不能在辩论队需要我的
关键时刻离开这个整体。”蒋昌建理解教练劝他先回去看看妈妈的用意,还是留下来了。
团队的利益高于一切。这9个字已经化为辩论队每一个成员实实在在的行动。
季翔、严嘉把已经变得极少的休息时间也贡献给了辩论队,借书、联系事务,文科楼十
楼跑上跑下,真把他们给累坏了。替补队员张谦放弃了回湖南老家探亲的计划,与何小兰一
起做参赛队四位辩手的最有力的对垒队伍,直到参赛队赴新加坡。
队员们谈起俞吾金教练的团队精神,一个个都很动感情。集训期间,从早上8∶00到
晚上10∶00,俞吾金把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力献给了辩论队。那天下午,俞吾金上小学
四年级的女儿打电话到辩论队,说家里有急事。俞吾金想想不放心一个人在家的女儿,但还
是坚持到完成当天下午的训练任务,然后才急匆匆赶回家。因赶得太急,把脚脖子也给扭伤
了。
团队的利益高于一切,其重义远不止于辩论队本身。
校长杨福家曾两次看望正在集训的队员,并为他们开了科学技术讲座,给队员们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杨校长勉励队员们发挥团队精神,刻苦训练,为复旦争光,为国家争光。杨校
长说,复旦有许多优秀的人才,特别是青年人中优秀人才很多,我们将努力创造条件让这些
人才脱颖而出。国际华语辩论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希望你们抓住这个机会,赛出好成绩。
杨校长还叮咛队员们不要骄傲,不要把自己放在不恰当的位置上,要善于发挥集体的力量和
智慧,赛出风格,体现出复旦人的精神境界。
团队的利益高于一切,正成为复旦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行动。
宣传部在人手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抽调专人承担辩论队各种琐碎事务;
图书馆为辩论队借阅、查询资料大开方便之门;
宿管科专门为队员们调整了宿舍;
大楼管理科专门派师傅在整个暑期坚持为辩论队开电梯;
膳食科在暑期专门为队员们安排膳食;
团委、学生会为辩论队送去了饼干,“旺旺”成了辩论队员们的夜餐;
细心的倪世雄教授为队员们送去了西瓜——队员们感受到了西瓜的清凉,也感受到了教
授的热切期待;
远在南昌参加军训的一位92级同学给辩论队写来了热情洋溢的信:“与季翔同学一样
,我也是因为复旦大学的优秀慕名而来。祝你们取得成功,为复旦再添光彩!”
无疑,新加坡夺冠,是四位辩手的成功,也是辩论队这个小集体的成功,更是复旦这个
大集体的成功!光阴荏苒,文科楼1004室里的倒计时牌上的数字正趋向于零。8月20
日晚,热心的华亭集团、衡山集团在银河宾馆为复旦代表队的全体将士饯行。校领导们也亲
自前来送行。望着东道主特意准备的那道艺术雕刻——鲤鱼跳龙门,复旦的师生被深深地感
动了。这哪里仅仅是一道菜,这分明是上海人民的鼓励和期待啊!
一架银鹰冲天而起,载着辩论队员们钻云破雾,搏击长空。此去狮城,征途漫漫…… 第三章 雄辩在狮城
1993年8户下旬,风光旖旎的新加坡依然是骄阳如火,暑气逼人。当来自世界各地
的各种肤色的人们熙熙攘攘地行走在繁华的大街上时,他们可曾想到,一场场激烈的唇枪舌
剑正在狮城如火如荼地展开着……
人们记忆犹新,1988年4月,就在这里,复旦大学辩论队击败台湾大学辩论队,夺
得第二届亚洲华语大专辩论会冠军,名扬东南亚。
五年弹指一挥间,1993年8月21日,由新加坡广播局和中国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
的“首届国际华语大专辩论会”又在新加坡开战,分别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的8支代表队,
角逐桂冠。他们是中国复旦大学队、台湾大学队、香港大学队、英国剑桥大学队、加拿大英
属哥伦比亚大学队、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队、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队、新加坡国立大学队。8
支队伍捉对厮杀,淘汰制使每一场比赛都成为决定命运的背水一战。
复旦大学队意在重演历史,台湾大学队欲报一箭之仇,悉尼大学队实力不弱,英国剑桥
大学队雄心勃勃,也想问鼎……人们拭目以待。
面对包括三位博士生在内的强劲对手,复
旦队显得从容不迫。刀来剑往,字字珠玑,
一场有关道德和温饱的论战精彩纷呈
时间:8月25日晚7∶00。地点:新加坡广播局演播厅。辩题:“温饱是谈道德的
必要条件”。正方剑桥大学队四名队员身着漂亮的晚礼服,气势不凡。反方复旦大学队四名
队员西装革履,镇定从容。一场不是决赛的决赛拉开了序幕。对反方复旦大学队来说,这是
一场有准备之战,出国前就准备了五套稿子。然而,当他们在新加坡看到辩论会资料时,着
实吃惊不小:剑桥大学队四名队员中有三名博士生,其中两个已读三年级,其年龄总和比复
旦队高出22岁!剑桥大学素有辩论传统,来者不善。加之其领队和一名队员还是复旦校友
,也可称之为“海外兵团”了。
“对手强劲,把初赛当成决赛来打!”领队兼教练俞吾金教授和顾问王沪宁教授迅速制
定战略战术。面对强劲的对手,复旦队并没有气馁,而是对对方的实力作出了冷静的分析。
剑桥队虽然有上述优势,但其弱点也是明显的:一是队员的学历都很高,观点难以统一起来
;二是年龄大了反应未必会很敏捷;三是就辩题“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来说,正方存
在着较大的逻辑困境。通过上述分析,队员们心里踏实了。
针对对方的实际情况,复旦队确定了抓对方逻辑矛盾、猛攻其理论弱点的战术。
连续三大,复旦大学队全体成员闭门不出,婉拒了一切宴请,详细地从正方角度分析了
可能建立其论点的3套方案。
辩论开始了,正方一辩果然气势不凡,一气向反方提出了10个问题,话题的中心无非
是:没有温饱,何以谈道德。后来评判团这样评述:“剑桥大学队一开始就有如虹的气势………”
复旦一辩姜丰不为所乱,不慌不忙地阐明了反方的基本立场: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
件,有理性的人类存在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人类在任何时候都能够谈道德,在走向温饱
的过程中更应该谈。姜丰反诘道:“今天,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埃塞俄比亚,不要谈道
德了吗?在国困民乏、战火连绵的索马里就不要谈道德了吗?……”姜丰“谢谢各位”的话
音刚落,马上引来了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接着,复旦队二辩季翔有力地揭露了对方立论中的诡辩术,即对方用“生存”取代“温
饱”,把命题偷换为“生存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三辩严嘉密切配合,从“饱暖思淫欲”
的古语入手,阐明温饱并不会使人们的道德水准自然而然地提高,在某些情况下,道德反而
会衰退,古巴比伦王国、罗马帝国不正是在物欲横流中毁灭的吗?
在复旦队队员的凌厉攻势下,剑桥队辩手之间频频出现矛盾,他们试图把人类的全部生
活状态都装入到“温饱”这张“饺子皮”中去,事实证明是有悖常理的。严嘉幽默地称他们
的理论为“肠胃决定论”。确实,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人活着仅仅是为了吃饭吗?
在自由辩论中,正方剑桥队越来越被动,三辩急了:“对方没有驳倒我方论点,说明我
方论点成立。”反方复旦队二辩季翔快速反应:“如果你认为观点成立就成立,那还要场下
那么多评委干什么?”三辩严嘉幽默地说:“按照对方辩友的观点,那么裴多菲的《爱情与
自由》诗就要改成‘爱情诚可贵,自由价更高,若为温饱故,两者皆可抛’了!”在自由辩
论8分钟时间内,反方复旦大学队由于引经据典、出语幽默共获得了15次掌声,而正方只
有两次。
自由辩论接近尾声时,铃声响了,正方时间到。反方复旦大学队教练的“耗时”战略实
现了。在最后一分半钟时间里,反方复旦队陈词9人次,对于正方来说,犹如“缺席受审”。
深受新加坡舆论界赞赏的复旦大学队四辩蒋昌建开始总结陈词:“……谈到这里,我不
由得想起了100多年前生活在哥尼斯堡的一位叫康德的老人说过的一句话:‘这个世界唯
有两种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二是我们内心崇
高的道德法则!’”
又是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观众从蒋昌建陈词中感受到的不仅是一种精神境界的升华,更是一种崇高道德的穿透力。
评判团代表称反方复旦大学队引经据典、上下古今、妙语如珠、出口成章。
《新加坡新闻》发表了这样的评论:“刀来剑往,字字珠玑,在一场精彩的有关道德与
温饱的论战中,复旦大学队以翩翩的风度,严谨的议论,击败阵容强大的剑桥大学队,进入
首届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
新加坡舆论界普遍看好复旦代表队具有“冠军相”。
唇枪舌剑,雄辩滔滔,又一场关于艾滋病
的精彩论战。新加坡舆论称复旦队四位辩
手各有风格但不失默契,整体表现出其特
有的书卷气
初战告捷。
然而,复旦大学队教练俞吾金、顾问王沪宁却向四位队员表示了三个字:不满意。其理
由是没有彻底贯彻教练意图,没能抓住对方的核心观点反驳。
队员们心中很清楚,这是教练顾问在向他们敲警钟:骄兵必败。
半决赛,复旦大学队将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队交锋。悉尼大学队是在战胜马来亚大学队
而进入半决赛的,其一辩和四辩陈词从容,说理透彻,四位队员的配合也比较默契。记得1
988年第二届亚洲华语大专辩论会时,复旦大学队以3∶2的比分险胜马来亚大学队。而
这次马来亚大学队输给了悉尼大学队,足见悉尼大学队实力不可小视。
半决赛的辩题是:“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
复旦大学队运气并不好,在半决赛抽签中,又抽到了反方:“艾滋病是社会问题,不是
医学问题。”艾滋病的传播,可以通过同性恋、性滥交,以及血液传染等途径,这些都有利
于正方。但这里也有很大的漏洞,它把两个问题对立起来了。其实艾滋病既是医学问题,又
是社会问题。而现在你要说是医学问题,就不能说是社会问题。反之亦然。双方在这一问题
上都有一定困难,但比较而言,正方稍有利。
怎么办?教练俞吾金和顾问王沪宁商量后,觉得当务之急是立即调整反方立论的底线,
使之更合乎情理。从反方辩题“艾滋病是社会问题,不是医学问题”出发,王沪宁、俞吾金
提出了“社会系统工程”的概念:判断一个问题属于什么性质,有三个标准,即这个问题是
怎样产生的,又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最后这个问题的根本解决要通过什么途径。根据这
三条,可以认为艾滋病是社会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在整个社会系统工程解决艾滋病的过
程中,包含了医学这一途径,但这并不能说明它是一个医学问题。这样,在肯定艾滋病是社
会问题的大前提下谈医学途径,我方等于居高临下地包容了对方的立场。
辩论队员严嘉返沪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半决赛之战是技巧之战,
半决赛之胜是技巧之胜。”
严嘉的理解是正确的。在准备半决赛的过程中俞吾金教练和王沪宁顾问曾向队员们授意
:尽量超出医学领域去辩论,少讲不是医学问题,多讲是社会问题;这场半决赛防守是很困
难的,要打“攻势足球”,充分运用技巧,如类比、形象化说法,包括幽默,甚至诡辩、偷
换概念等;还要充分运用资料。
8月25日晚,复旦大学队与悉尼大学队的交锋拉开了帷幕。
辩论开始后,悉尼队的一辩和四辩死死守住“艾滋病是由HIV病毒引起的,因而只能是
医学问题”的阵地,复旦队队员用“千万不要让大象在杯子里洗澡”、“如果一个医生参加
了婚礼,能说婚礼就是医学问题吗?”这样的比喻来调侃对方,并向对方提出了“医学能解
决贩毒和吸毒吗?能解决同性恋吗?能解决艾滋病引发的道德、人权问题吗?”等一系列问
题,博得了听众的不少掌声。
在半决赛中,反方复旦大学队抛出了大量的资料,如根据美国有关资料,对相当数量的
人作调查,发现有90%以上的艾滋病患者的传染过程与同性恋、吸毒这些社会问题有关,
一下子就动摇了正方“艾滋病不是社会问题”这一论点。
“陷阱法”是辩论中常用的方法。这场半决赛反方复旦大学队就设了一个很有效的陷阱
:复旦二辩季翔问道:请问正方辩友,今年艾滋病日的口号是什么?正方四位辩手面面相觑
,为不致于失分太多,对方一辩只能立起来瞎猜一气。复旦二辩季翔马上接口说:“错了,
今年艾滋病日的口号是‘行动起来,时不我待’,对方辩友连这都不知道,难怪谈起艾滋病
来还这么不紧不慢的啊!”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正方自己撞到反方的枪口上。正方说中国几年前有刊物介绍找到
了一种根据中药治疗艾滋病的方法。反方四辩蒋昌建马上接口说:不对,我们中国现在最有
权威的艾滋病研究专家之一康来仪教授认为,正方辩友刚才讲的那种方法并没有得到证实。
使得正方再无招架之力。
评判团代表评述这场半决赛在内容上双方势均力敌,但在语言上、技巧上,复旦大学队
则占有明显优势。
《新加坡新闻》这样评论道:“复旦大学的代表经过两场辩论后,都各显出自己的风格
,女将姜丰不温不火、非常亲切,季翔严肃理性,严嘉口齿伶俐而蒋昌建成熟稳重。四位代
表虽各有风格但合作起来也不失默契,整体表现出他们特有的书卷气。”
与此同时,台湾大学队先后以3∶2的相同比分险胜香港大学队和新加坡国立大学队,
也闯入了决赛圈。
至此,首届国际大专辩论会双雄产生,复旦大学队与台湾大学队相隔5年后又将决战。
风云际会,鹿死谁手?
第二次较量,复旦大学队重演历史。杜维
明教授赞扬复旦队配合默契、错落有致、
引经据典、妙语连珠,体现了“流动的整
体意识”
五年前,复旦大学队狮城圆梦。今天,能不能让历史重演?
五年前,台湾大学队饮恨狮城。今天,能不能梦圆雪前耻?
新加坡新闻媒介把决赛炒得沸沸扬扬。
复旦大学队的四名队员有些陶醉了:台湾大学队与香港大学队、新加坡国立大学队的两
场比赛都以3∶2险胜,可谓如履薄冰。
王沪宁、俞吾金则要清醒得多:就总体实力而言,复旦队虽强于台大队,但从各方面看
,台大仍然是一支有潜力的队伍:一方面,台大有辩论的传统,并且又是第三次参加大专辩
论赛,实战经验比较丰富,辩论技巧也属上乘;另一方面,该队的三辩和四辩在场上反应较
快,又善于表现自己,尤其擅长以情动人,对听众有相当的煽动力。而且辩题、评委、观众
、临场发挥等因素制约着比赛,胜负尚难以预料。
果然不出所料,决赛辩题“人性本善”,抽签结果,复旦大学队仍是反方,真可谓“一
反到底”。复旦队原先准备得比较充分的是正方,而现在却必须以“人性本恶”来立论,自
然又增加了困难。所以一抽到正方,台大队的领队兼教练林火旺副教授就笑逐颜开,似乎已
稳操胜券了。
决赛前夕,决赛的战略战术真是伤透了王沪宁、俞吾金的脑筋。由于过度疲劳,俞吾金
两眼充血,王沪宁感到心力交瘁。然而决战在即,运筹帷幄万不能有半点闪失。
作为联络员和辩论队一起赴新加坡的复旦大学人事处处长张一华,在那紧张的日子里,
样样杂务事干在前,买饭、抄稿、占位子,真把他累坏了,掉了好几斤肉。队员们说他是一
位“非常勤恳、非常周到”的老师。
王沪宁、俞吾金深思熟虑,对作为反方论题“人性本恶”的基本论点作了三次调整:在
赴新加坡之前,复旦队对“人性本恶”的辩题已作了一些准备,但当时的陈述词的格调是比
较低沉的,其中有“究竟历史上的哪一页是用玫瑰色写成的?”这样的句子,这可能会使人
觉得,把人性看得漆黑一团,悲观主义的色调太重了,不利于听众接受。在新加坡的赛前准
备中,起先又过多地考虑了辩词的可接受性,大量增加了教化和人性后天向善的内容,但这
样一来,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即“人性本恶”这个辩题反倒显得语焉不详了。在反复斟酌的
基础上,复旦队在立论中引入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两个层面:在事实判断上,理直气壮地
肯定人性本恶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在价值判断上,又竭力主张通过好的教化引导人性向善。
复旦队还把“恶”定义为“人的欲望的无节制的扩展”,把“善”定义为“对人的欲望的合
理的节制”,积极倡导抑恶扬善的思想。经过这样的改动,复旦队立论不仅简洁明了,十分
严密,而且具有了广泛的可接受性,为了在决赛中掌握主动权,还决定采用“连续追问、攻
其要害”的新战术,务必使对方“就范”,跟着复旦队的思路走。
王沪宁、俞吾金鼓励队员们:现代社会的竞争是智商的竞争。从已有多场比赛看,你们
的智商要高出台大辩手,战胜他们应该有信心。
8月29日下午3点,人们企盼已久的大决赛终于在狮城拉开了序幕。新加坡的李显龙
副总理和许多社会名流都出席了辩论会,演播厅内气氛凝重,座无虚席;评委的阵容也是强
大的,其中有哈佛大学的著名教授杜维明,也有香港明报的创办人查良镛先生(笔名金庸,
其武侠小说风靡全球)。
辩论开始后,正方一辩在表明观点时引用了康德“人有理性”的一段话。就在同一时间
,反方复旦二辩季翔、三辩严嘉各自递给一辩姜丰一张同样内容的卡片。姜丰会意,在表明
观点时首先指出:对方辩友爱谈康德,那就让我们来看看康德是怎么说的吧。康德曾经说过
,人之所以会行恶,有时是由于人的天性,有时是由于人的自私性。第一句话就使对方处于
被动。于此可见复旦队的配合之默契。
接着,正方二辩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来论证人性本善:如果要吃西瓜,就得撒西瓜种子
。这个世界有这么多的善行,就是因为人类本性中早已有善的种子。反方复旦队二辩季翔从
容不迫马上给予反驳,还套用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四大恶人,即恶贯满盈、无恶不作
、凶神恶煞和穷凶极恶来反问对方:如果人性中没有恶的种子,那善花怎么能开出恶果呢?
正方三辩激动地反驳说:如果人一生下来就是恶的,善是后天教化培养的,那谁又能去
教化谁呢?给观众留下活泼机智印象的反方三辩严嘉针锋相对:对方辩友刚才讲到“放下屠
刀,立地成佛”,请问,如果人性本善,那谁又会去拿起屠刀呢?
在自由辩论中,复旦队连续五次追问对方立论中的要害:“如果人性本善,最初的恶是
如何产生的?善花是如何结出恶果来的?”对方回避不了这个问题,只能回答:“恶是由外
在环境引起的。”复旦队季翔又穷追不舍:“如果人性本善,环境的恶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严嘉也调侃对方:“如果鸡蛋没有缝,苍蝇怎么去叮?人性中没有恶根,世界上何来那么
多的恶人?”这些连珠炮似的追问打乱了对方阵脚,以致对方三辩竟把荀子和告子的人性论
混同起来,并公开指责荀子的理论是错误的。复旦队蒋昌建立即反唇相讥:“如果你认为荀
子错了,荀子就错了,那还需要在座的这些儒学家干吗?”场内马上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如果人性本善,那么善花是如何开出恶果的?如果人性本恶,那善又是从哪里发端的?
决赛辩题的焦点正在于此。正方在这个问题上始终没讲清楚,而反方复旦队则表述得清楚,
因为人性本恶,为了不在互相争斗中都毁灭,就必须建立一个游戏规则,于是就有了权衡制
约,就是人类善的发端。而正方却没能理解这一表述,反复追问同一问题,以至埋下兵败狮
城之根。
精彩的自由辩论结束后,复旦队四辩蒋昌建以高屋建瓴之势慷慨陈词,他辩词的结尾部
分把听众的注意力引向高潮:“只有从人性本恶的正确认识出发,人的本能和欲望的无节制
的追求才会得到合理的节制和正确的引导,人类理性才会由他律走向自律,由执法走向立法
,才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要用它去寻找光明。”
这一气势宏大的总结博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接着发言的台大四辩,竭力曲解复旦队观
点,企图以情动人,挽回颓势,遗憾的是,他已经回天无力了。
评委、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点评中赞扬复旦大学代表队配合默契、错落有致、引
经据典、妙语连珠,体现了“流动的整体意识”。
评委香港明报创办人查良镛先生认为双方表现都不错,而复旦队在语言上更胜一筹。
王沪宁教授评论复旦队夺冠,是知识的胜利,智慧的胜利,智商的胜利。
新加坡《联合早报》写下了这样的报道:五年前亚洲大专辩论会的历史重演,复旦大学
队在大决赛中击败劲旅台湾大学队,荣获首届国际大专辩论会冠军,词锋锐利,反应敏捷的
蒋昌建获“最佳辩论员”称号。复旦大学队今年的收获比上次更丰富,一口气捧走了本届比
赛中两项大奖。
复旦大学队重演历史狮城再圆梦。
台湾大学队再度饮恨狮城梦难圆。
在优美欢畅的乐曲声中,复旦大学队代表姜丰和蒋昌建从新加坡副总理李显龙手里接过
了奖杯。
奖杯,意味着荣誉;奖杯,象征着拼搏。手捧奖杯,复旦代表队的队员显得异常的平静
。然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却翻腾着100多天训练生活的酸甜苦辣,青年、祖国、母校、
集体、个人、荣誉、责任,这些习以为常的概念,此时此刻变得分外清晰:
姜丰:当我接过奖杯时,有一种强烈的感受,个人是多么微不足道,最重要的是复旦这
个大集体的力量。
蒋昌建:我自始至终以“我代表复旦大学、代表前进中的中国”来为自己鼓劲。我要让
新加坡人民和评委们看到,在中国,在中国的一所大学里,有这样一位学生,在这位学生身
上感受到华语的优美和中国学生的知识水平。
从领奖台上下来,一位华人激动地拉着蒋昌建的手说:“我不仅在为你们鼓掌,也在为
祖国鼓掌。只有祖国的繁荣昌盛,安泰祥和,才能培养出像你们这样的青年人才。”
蒋昌建握着这位同胞的手,感动万分。
沿着夜色中的新加坡河河岸,复旦辩论队的队员、教练谈笑风生。由于比赛日程紧张,
这是他们在新加坡十天里唯一的一次散步。百天训练不寻常,又逢狮城圆梦时,想起在文科
十楼度过的日日夜夜,想起为琢玉成器而默默奉献的老师们,队员们急切思念复旦的心潮不
禁油然而生。 尾声 明天会更好
9月3日下午,相辉堂——复旦大学历来举行重大庆典和聚会的地方,不时传出近千名
师生的掌声、笑声。荣获首届国际华语大专辩论会桂冠及最佳辩手称号的复旦大学辩论队在
这里正受到复旦大学的通报表彰,并举办首场报告会。
中科院学部委员、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教授向与会师生介绍夺冠归来的俞吾金教练和四
位辩论员——姜丰、季翔、严嘉、蒋昌建。当杨校长讲完“值得向大家介绍的还有辩论队候
补队员何小兰、张谦同学和他们顾全大局、甘为人梯的精神”这句话时,场下的掌声显得特
别热烈。是呵,此时此刻,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也是一种崇高的荣誉。虽然,何小兰、张谦未
能在新加坡辩论席上展示他们的才华,但他们为复旦辩论队所作出的贡献,已经自豪地写在
复旦的历史上。
“只能赢,不能输。”此时此刻,悉知决策内情的人们一定会感受到杨校长接到国家教
委一纸电传时写下的六字批语所蕴含着的自信和力量。
复旦人十分爱戴的老校长谢希德教授,特意从市区赶来,以一个“老复旦人”的名义向
辩论队致贺。谢老一直十分关心这次赛事,第一场辩论题目抽签,就是她托新加坡的一位老
朋友帮忙抽的。后来又托另一位老朋友关照复旦辩论队在新加坡期间的食宿起居。当她得知
复旦辩论队扬威狮城再度捧杯,马上给远在美国访问的杨福家校长传送喜讯。当校党委副书
记秦绍德把这些“秘密”一透露,与会师生无不感动万分。谢老在讲话中希望同学们把辩论
作为一项经常性的业余活动之一。她还赞赏俞吾金教授把辩证法成功地运用到辩论指导中去
的实践。
“你是复旦人,我是复旦人,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理想……”今天的校歌似乎特别温馨
而雄壮。
走出相辉堂,校歌声仍在耳畔回响,新加坡唇枪舌剑的情景不断地浮现在眼前——复旦
人在反思校辩论队队员选拔、训练及赴新加坡参赛夺冠的整个过程,从中获取完善自我、奋
发成才、振兴复旦、争创一流的智慧、信心和动力。
当笔者行将结束这篇稿子时,有幸读到了复旦大学写给国家教委的一份报告,其中有一
段是这样写的:“辩论赛看起来只是唇枪舌剑,实际上是辩论队员间整体素质的较量。去新
加坡夺冠的是我校辩论队,却反映出大陆高等教育仍有自己的特色和潜力。”
复旦辩论队夺冠归来,似一股清新、强劲的复旦风,刮遍了整个复旦园的角角落落,在
每个复旦人的心海里荡起了思考的涟漪。
正在讨论中的《复旦大学1993—2005年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总体目标,这
就是:面向新世纪,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综合大学。为实现这一
目标,全校将以世界一流大学为参照系,集中精力提高质量和水平,创一流的教学、一流的
科研、一流的高技术产业、一流的服务和一流的管理。
复旦要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这正是全体复旦人更大的光荣和梦想。
旦复旦兮,日月光华! 1993.10
一九九三年九月十三日 蒋昌建:昔日最佳辩手今日讷言为师
■采写/吴 菲 ■摄影/卢北峰来源:http://www.rwfd.fudan.edu.cn/article.php?id=22104
■1993年的“最佳辩手”
■辩论在人生中可能只有一次,但是做人却是永恒的。
■辩论艺术是一个广大的宇空,我们只是在其中有限的一隅飞翔过。
■蒋昌建
■1965年生于厦门。
■1988年于安徽师范大学政教系毕业。后中学教书两年。
■1990年入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攻读硕士学位。
■1993年随复旦大学队首届国际大专辩论会折桂,获“最佳辩论员”称号。同年,获硕士学位。
■1997年,获博士学位。
■1998-1999年于美国耶鲁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现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讲师。
1993年8月29日,新华社发自新加坡:上海复旦大学代表队今天下午在此荣获第一届国际(中文)大专辩论会冠军。复旦大学蒋昌建同学被评为本届辩论会“最佳辩论员”。http://www.rwfd.fudan.edu.cn/img/renwu/jiangchangjian.jpg
当日辩题“人性本善”,复旦大学队以“反方”应对台湾大学队。
精彩的自由辩论结束后,复旦队四辩蒋昌建以高屋建瓴之势慷慨陈词,结尾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要用它去寻找光明”,被评论为“犹如云层激发出雷电,把整场辩论升华到极高的价值观念境界,可谓气势磅礴”。
评委,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点评中赞扬复旦大学代表队配合默契,错落有致,引经据典,妙语连珠,体现了“流动的整体意识”。
新加坡《联合早报》评价“最佳辩手”蒋昌建:词锋锐利,反应敏捷。
“我自始至终以‘我代表复旦大学、代表前进中的中国’来为自己鼓劲。我要让新加坡人民和评委们看到,在中国,在中国的一所大学里,有这样一位学生,在这位学生身上感受到华语的优美和中国学生的知识水平。”赛后,当年的复旦国际政治系硕士三年级学生,28岁的蒋昌建如是说。
着手寻访蒋昌建之日,是8月荧屏上演“2000年全国大专辩论会”之时。网上聊天室里,有网友怅然地怀想“激动人心的1993年”,难忘新加坡首届国际大专辩论赛上辩手们的昔日荣光:“尤其那个蒋昌建,那时候我们模仿他的说话和表情,梦想有一天像他一样气势如虹。他影响了我们整整一批人。”
时间过去了7年。昔日队友有的做了中央台的节目主持人,在最近的采访里也还提及“我是做辩论出身的”,当年的经历依旧是身上的光芒。那么蒋昌建在哪儿呢,那个昔日最是风光无限的“最佳辩手”?
并没有过从高处跌落的感觉
8月23日下午1点,到上海复旦大学文科楼找蒋昌建。暑假里大学校园变成建筑工地最是理所当然。好不容易绕过地上横躺竖卧的午睡民工找到电梯入口,到6楼,国际政治系,35岁的蒋昌建是这里的一名讲师。
第一眼,认出蒋昌建靠的是他的眼神。印象中在7年前的照片上,他瘦得惊人,脊背挺得笔直,一身黑西服像是别人的,穿着实在不怎么好看。而眼前推门而入的这个人却是短裤凉鞋,一副走到大学生堆里就会被淹没掉的随意样子。唯一让人觉得不一般的东西在他的眼睛里,他抬眼凝视过来的时候,记者想起当年那场辩论赛的转播导演说过的一句话:“蒋昌建有一种气势,他人格里有一种从容,给人感觉似乎他要比他那瘦小的身体大上好几倍。”
还有他的声音。当年那场辩论赛的顾问王沪宁教授有一段回忆:“第一次到新加坡广播局试音的时候,我方几位队员简单地讲了几句话,为的是调试音量。蒋昌建一开口,他那特有的男中音和有魅力的嗓音,就吸引了大家。新加坡广播局的郭奕好小姐,就向我这里看,并伸出大拇指。意思是你们的队员不错。参加辩论赛,告诉我一个最生动的事实,那就是在复旦的校园里,在中国的土地上,我们有绝对优秀的学生,不比任何世界著名学府的学生差。”
当年曾让老师和复旦引以为傲的蒋昌建,现在做了复旦的一名老师,过着他自己说来是“与其他教书的和读书的人一样,简单得像白开水”的生活,而且不管别人如何惊奇和不解,安之若素。
“我现在这个状态跟你想像的有什么区别吗?”一见面,他就用一种很好听的语调问过来。记者说:“我曾经想过,什么是最该蒋昌建这样一个人干的事呢?至少应该是一个外交家,或者是一个在美国或香港能够存在的律师。”
他笑了,告诉记者其实做老师是他到复旦之日起就有的夙愿:“所谓从高处跌落的落差,在我这里,并不存在。我目前这种状态跟我内心所需求的东西比较兼容一点。什么是我的内心需求的东西?我要当教师,我要把我学的东西跟学生一起分享,我要有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我要做一个,怎么讲,不是太紧张,有点闲适的人。我没有什么未来成就的愿望,因为对我来讲,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把书读好,书要教好,书要写好,能做这么一个‘三好生’我就不错了。
许多人问,你平时说话多吗?我很难回答,说了恐怕也会有人不信,我几乎除了上课,大部分的时间是沉默着的,因为,自己独处一间研究室,没人和你说话,如果真要发出什么声响,那可能我的脑子已经坏了。”
http://www.rwfd.fudan.edu.cn/img/renwu/jiangchangjian1.jpg
曾经的辉煌不大回想
一见面,记者就注意到蒋昌建身上穿的是一件“2000年全国大专辩论会”的T恤衫。他刚刚去做了其中一场的点评嘉宾。而去年’99国际大专辩论会在北京举行时,他的身份是美国耶鲁大学队的顾问。
事实上,从1993年那场“难忘的辩论”开始,与辩论赛有关的事情一直在他生活中留有痕迹。至今在他的办公室里,还堆着几大箱观众来信,他说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但是在他看来,7年前那次辉煌不过是“生活中一个偶然”:“一生当中你会有各种各样短暂的机会,你会迎接各种各样的挑战。代表中国的大学生去比赛,也许这挑战的难度、挑战的强度、包括挑战的密度,跟你一生当中遇到的各种各样挑战可能在形式上并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但是意义含量扩大了以后,你就特别容易记住这些挑战的事情。你说对我影响有没有,在我记忆当中它还算不算一件事情,当然算了。但是一幕幕的事情它过去了,我不大回想。
对于我来说,1993年辩论赛唯一值得我骄傲的是,我完成了一项任务。我喜欢这样的感觉,做一件事情,在大家对这个事情本身没有把握的时候,我会对某些比较重要的人物说,放心吧,我会把这件事情做好,那结果我完成任务了。我觉得那个时候我特别地愉悦,如果说有什么感觉,我就是这个感觉。我答应你把这个事情做好,结果,我做好了。
所认,我觉得它对我的影响谈不上有非常大的,不构成一个非常严重的影响,特别是改变你的生活,或者改变你的读书、学习、教书的习惯。没构成,对我没构成。可能对关心我的人,他们对我的印象会有影响。比如说他们经常定位成你是一个专门搞辩论比赛的,专门是参加辩论活动的,或者是专门从事这种论辩演讲行业的。这个影响可能在他们对我的印象上。但这个是没有办法克服的,因为你教学的一面,你读书的一面,跟所有的普通人其实都一样,很多的媒体它关注的不是你这一面,所以它报道的大多数都是你在这个辩论和演讲的场合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事情,所以公众很容易地去有这样一个印象。
所以最大的影响是在这边。不过我自己倒不是特别地在意这个,我不是说躲起来呀,有这样类似的活动我不参加呀,因为没有必要这样去躲啊藏啊,或者去避开这样的活动。因为这样的活动一年也发生不了几次,一次也发生不了一个礼拜或者10天,你说平时挤时间怎么挤也就出来了,用不着去像挤海绵似的,用不着什么‘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那些都用不着。所以大部分的时间我就是一个教书的人,在做一般老师所能做的事情。”
辩论赛创造了一种文化
而今的蒋昌建,是大学里一个上课不看讲稿、喜欢在教室走来走去并时不时讲得兴起就坐到桌子上去的老师。一位去年毕业的听过他课的复旦女生,至今仍然在谈到他时眼睛发亮。她告诉记者,蒋昌建是复旦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蒋昌建也显然比较满意他与学生的沟通,但是同时他还有另一分警觉:“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学生是因为我名声在外选我的课呢,还是真的觉得我的课好。”
在他看来,他在辩论赛表现出来人们认为是才华的东西并不完全属于他自己:“可能在一瞬间,我凝聚了某些才华的东西,但这个才华的东西不是我一个人的,是一个集体,甚至它不是一个小集体,它是一个大集体,它可能包括复旦整个教育的体制凝聚在这里。它不代表个人,我一直觉得不代表个人。
所以我跟学生们说,你们如果看到这个比赛之后有这样一个印象,你们来复旦这就对了,但是你们如果说在重复着我进行的那些学习方法、工作方法,可能你们得到的东西不会很多。但是如果你把你们想要学的东西、想要在复旦追求的东西,同复旦整个教育体制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复旦的资源,你可能做得比我还好。
我觉得就是这样一个问题,所以我经常跟同学们说,不要有一个错觉,就是说好像你不主动地跟这个体制靠拢,你不主动去挖掘复旦的资源,你只要到复旦来,好像跟昌建一样到复旦来,坐到那个教室里,同样三点一线地过日子,你就觉得肯定能够成就,那不一定。”
跟许多人不同,对于现在辩论赛的风光不再,蒋昌建显得没有那么失望:“为什么要问辩论赛还会不会有春天?它从来就没有到过秋天,我们那时候是过热。辩论赛的意义不在于比赛,它创造了一个大胆讨论问题和表现自己的文化。
而这样一个大胆讨论问题和表现自己的文化,长期以来可能是被压抑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不主张你多发言的,所谓‘讷言敏行’,但在市场经济的社会里面,当人力变成资源的时候,说话变得特别重要起来,你怎么样在短时间内在人力资源的市场当中把自己推销出去。这完全是靠语言的功夫,这点有它的实用性在里面。再往上面讲就是你大胆地讨论问题、大胆地表现自己,这是这个社会越来越开放的一个缩影。”
本文原载于2000年9月6日北京青年报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