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教授蒋昌健实话实说辩论赛
央视国际http://www.sina.com.cn 2002/05/22 11:48
--------------------------------------------------------------------------------
曾经于1993年随复旦大学赴新加坡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为复旦大学获得冠军立下汗马功劳并获得最佳辩手称号的现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的蒋昌建老师今天上午在梅地亚中心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谈到93年的那次大赛和自己的出色表现,蒋昌建表现得很是平静和谦逊。他说,93年的成功并不能成为自己生命中的转折点,辩论只是自己的一项业余活动,而且在此之后,也
没有持续地进行下去,还是以自己的本行——政治学的研究为主,对辩论只有间歇性的关注;但是,93那次的成功还是很具有意义的,也不能说只是过客而已。当记者问到大家都会将蒋昌建的名字和辩论联系起来,现在是否会感到生活在辩论的阴影之下时,蒋昌建笑了。他说,这不能讲是阴影。因为蒋昌建这个名字为人所知,就是参加辩论赛获得了一定的成绩,要摆脱人们对你的这样一个印象非常的难。因为即便是今后在学术上和本行工作上做出了比较高的成就,也不可能想当初辩论的时候,通过电视媒体,把你强大地表现出来,这在其他时候是没有可能做到的。因此,他并不在乎这一点。
自93年以后,各种大赛以及关注辩论的人都在对辩论的形式进行探索性的改革和调整,蒋昌建认为,此次大赛的调整幅度是比较大的,效果也是不错的。以往的辩论模式陈词的时间较长,三个队员都有机会在较长的时间内能够较为充分的陈述自己的观点;比赛的阶段划分比较简单,只是陈词、自由辩论、总结三个阶段;四位选手在场上的合作和配合比较能够以整体作战的形式呈现。而这次比赛陈词的时间缩短了;整个比赛的阶段更加丰富;由于时间缩短,阶段的丰富,可以是整场比赛紧锣密鼓地进行,节奏加快了;辩手在整场比赛中都处于高度紧张和极其兴奋的状态;此次的辩题具体、生动,来源于生活,也接近观众;总体上比赛难度加强,对选手的要求提高了。尽管陈词的时间缩短,但仍然有意地安排了一些环节可以让队员将自己的观点陈述出来,这一点本次大赛做得很好。
蒋昌建说,赛制的改革适应了观众的要求,是有利的,但是赛制毕竟只是一种工具,它是为了更好地把人们对于某一个话题的理解和分析,辩驳与捍卫的过程,能够准确地有效地表达给观众。改革仍要贯彻,由于大型比赛都是电视辩论比赛,所以比赛的设置也必须考虑电视的特殊特点:时间的有限,是一种群体的展示,也向观众展示了以这支队伍为代表的某一群体的观点,所以要有责任心。
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辩手,蒋昌建也曾执教于耶鲁大学辩论队,他笑谈了在美国的辩论特点。思辩在西方是有着很悠久的传统的,甚至是催生出新知识的有效手段。在美国各大高校都有关于演讲、辩论的课程和学会,也经常展开一些辩论比赛,部分是单兵一对一的比赛,也有整体的队伍的比赛,比赛较多,但电视辩论赛并不多。不同于国内的兴师动众的大赛,他们的辩论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兴趣爱好,在社团间的比赛,比较轻松。相较之下,国内的大赛往往很庄重,动用很多的资源,太在意输赢,压力也很大。由于美国学校国际化程度较高,所以,在辩论队中,你可以看到来自于各个国家,各种肤色,不同背景的人在活跃着,这也是一大特色。
配合此次大赛,网络中出现了网上辩论这种新的形式,对于网络参与辩论甚至其他学术活动,蒋昌建老师又有什么样的想法呢?他说,网上的辩论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比较轻松,随意性强,参与面没有任何限制,所以围绕一个辩题提出的观点是纷繁复杂的。在一定时间内,浏览这么多的观点,是非常的累。由于网络是一个比较开放的空间,大量的观点、看法无机地充斥屏幕,令到观看者很难理出头绪,抓住主线。如果有相应的技术可以对这么多的信息进行归类处理,有序的展现,就可以便于其他人的参与。电视辩论是有组织,有准备而来,所以有利于观众思路的整理。蒋昌建还说,他非常支持网络的参与讨论,但是由于网络管理上的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不能及时地对一些负面的信息作出遴选;而且学术问题往往有一定的限制,网络将一些不太成熟的观点披露给大家,可能导致对浏览者不好的引导,产生负面的社会影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