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研讨女书的文化价值
来源:转自《光明日报》2004-9-14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与日本中国女文字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女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于9月10日在京举行。江蓝生、黄雪贞、远藤织枝、侯精一、陈力卫、史金波等数十名中外学者出席了研讨会,就“女书”的历史、“女书”的作品、“女书”的文字、吟诵“女书”的语言等课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学者们说,“女书”是当今发现的世界上唯一的一种妇女文字,是我国文化瑰宝的组成部分。“女书”不仅在汉语语音、女性文化、社会性别等领域蕴含着丰富的内容,而且可为历史学、民俗学、人类学、文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近年来“女书”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据了解,“女书”是湖南省江永县妇女中流传的一种文字,已经流传几百年,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被外界了解。该文字是由当地妇女创造的,只有妇女使用,并且传女不传男,男人不学不用。“女书”形体略像汉字,却又并非汉字,外形不是正方,而是斜方,过去当地有人称之为“蚊子书字”。“女书”作品的主要内容是描写当地妇女的生活,文体多数是七字韵文。每逢节日,妇女们便聚在一起,共同吟诵“女书”作品。“女书”还用来通信、记事、结拜姐妹、新娘回门贺三朝等。新中国成立以后,当地妇女拥有了受教育的权利,“女书”的传人就越来越少了。
会上,专家学者提出加强研究“女书”工作,并加大对女书的保护力度。 斑竹:能提供一些“女书”的范文给我们见识见识吗?
[推荐] 中国女书网站
来源:http://rwxy.tsinghua.edu.cn/nushu/research/index.htmhttp://rwxy.tsinghua.edu.cn/nushu/research/index.htm 中南民族大学女书研究中心
http://www.lib.scuec.edu.cn/nsyj
女书文化
http://xxwh.yzcity.gov.cn/nvshu2.htm
湖南江永县江永女书
http://www.jiangyong.gov.cn
江永女书最后传人走了 女书研究留下深深遗憾
长沙晚报
http://news.qq.com
2004年09月22日15:36
最后的女书传人走了
这意味着当地妇女之间用女书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分享感情的传统的消失
本报江永讯 9月20日,江永女书最后一位自然传人阳焕宜平静地走完了98岁的人生旅途。阳焕宜未去世前,她是少女和成年时代均伴随女书成长的惟一女性。老人谢世,意味着当地妇女之间用女书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分享感情、闲聊家常和交流生活经验的传统的消失。
女书是流传在以江永县上江圩镇为中心并辐射周边地区的一种历史悠久的女子专用文字,作为世界上惟一的女性专用文字语言系统,它受到了全世界语言文字学家的高度重视。1991年,阳焕宜出席了全国女书学术考察研讨会,她与季羡林、周有光等中国学术界泰斗同坐在主席台上。1995年,她又被接到北京参加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今年1月,《阳焕宜老人女书作品集》出版发行。阳焕宜不懂汉字,不受汉字的干扰,所以她的女书作品成为人们了解女书原生态的重要渠道。
由于女书大多写在纸、布绢绸缎及纸扇上,妇女们习惯于将它们与女红物件收藏在一起,当事人死后则全部焚烧掉,专家们对女书的整理研究,主要是通过对使用者的亲自访问来完成的。阳焕宜的去世,对女书研究不能不说是个深深的遗憾。但作为江永女书最后一位自然传人,阳焕宜将在人们对女书的研究中永生。(稿源:长沙晚报 作者:群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