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问题:有关四川话的送气清音
在我的家乡话:四川荣县话中有的中古仄声全浊声母字,现在变成了送气的清声母字,如:“避拔”的声母为p,“族造”的声母为c,而这些字在普通话里是不送气的。帮母、心母、知母、见母字今读送气,如:捕遍----p、碎拄睁拙-----c、箍概菊----q。在普通话里这些字也不送气。
另外:有个别的字,如“别”在“别针”和做相应意义的动词用时声母送气,其他情况中不送气。还有在很土的荣县话中“大”可以说成“太(上声)”。
其他西南官话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其他方言中有没有呢?
这种情况是不是有一定原因的?
急切希望得到老师们的指点。
谢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