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2-11 12: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如今“举目皆硕士” 硕士生就业遭遇尴尬
来源:新华网 2008年02月04日 08:26:14
5 h! c% m E( e2 b$ u# `
" D! Z8 q) R1 C3 j7 o/ X “大四毕业时的痛苦又重新摆在了我们面前。”一位临近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的无奈感叹从侧面道出了他们的就业困惑。如今,统考硕士、在职硕士、双学士以及同等学历竞争对手的“同步上市”,使硕士生就业面临着“举目皆硕士”的尴尬。
* m, y; p- h4 p% T4 |' r" v% ]2 C4 W6 A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 的迅猛发展,进入2008年,我国在校硕士生及已经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生双双突破100万人。今年,我国在校博士生的人数将会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这些经过刻苦复习通过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的莘莘学子,在经历了两年或者三年的继续深造之后,仍然要面对曾经暂时逃避的就业苦恼,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新问题。
% y$ [( g) D$ \/ k" G! w- t5 D4 Q, |* D7 @
考博?残酷竞争下许多人望而却步
7 v5 C$ ?9 e$ o. x6 r
; Z. b8 T) T* @& r2 V( `5 V0 v 现就读于吉林省某大学研究生二年级的王娜同学今年7月就要毕业了,已经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好几篇论文的她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能够留在高校任教。但一些高校的“博士”准入门槛,让王娜又不得不面临考博的残酷竞争。 $ k2 d# x. T, C. `) Q
) u! d, S; N/ y: _; Z
“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留校任教是最好的选择。需要处理的人际关系相对简单,而且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每年还有两个假期。”与其他工作岗位相比,王娜认为留校任教是她的最佳选择。
( c w# _" P: N) M4 q9 `# ^- I- o+ h' {7 h$ z% T. i4 x
但事实上,学习成绩和学术潜力都不俗的她,现在却愁眉不展。博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都是由各个高校自主掌握,录取的人数也有严格的限制。重点高校的博士生导师一般每年只能录取一名博士,且个别年份有些博师生导师还不招生。因为前几年研究生的扩招,导致硕士人数激增,但博士录取人数却相对较少,这几年各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博士生招生还有缩招的趋势,这让很多研究生要通过几年的考试才能迈进博士的门槛。
3 Z" M. |1 u9 Z: G
; B! X) L1 O% Y! @ “今年的博士生入学考试我考了第二,但是却被淘汰了,因为导师只要一个”。除了少数像王娜这样,读书18载仍然对学术充满自信和热情的学子外,大多数研究生对于考博的残酷竞争只能望而却步。
. ~9 v5 c- W ]% S/ F/ Q- ^7 f
8 }8 t$ D; E! [5 ]7 T2 \ 就业?理想与现实存在落差
; I7 \ |5 _, B; |3 h, g. E+ u
3 z, l& _1 Z: |# Q1 l& A “找到一份工作问题不大,但是我想有更高的起点”。刚刚参加完招聘会,拒签了两个公司的黑龙江省某高校的张同学如是说。由于个人理想与现实条件的落差较大,许多硕士生在就业时都面临着不小的困惑。 6 I) f4 g) S4 r# K2 h2 e2 ? i1 _
/ r5 H2 W% n& h
当年以优异成绩考上研究生,读研期间通过了“雅思”、“托福”以及司法考试的张同学,在上学期间就在一心为就业做着积极的准备。虽然各式各样的招聘会也参加了不少,可是总也找不到让他称心如意的工作岗位。人山人海的招聘会现场,用人单位窗口前堆积如山的个人简历,这一切都让小张感到迷茫。
- C; O6 \( o2 [5 b# v, N1 R
$ a/ c) u8 p V “当初那么辛苦通过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就是希望能够在就业时增加筹码。”可是面对就业岗位,小张认为,单纯的高学历并没有凸显他的优势,有些时候甚至成为了障碍。
* @7 e, ]# j; a& V( S+ W( v( J+ V* {: A" l5 u: m
部分硕士研究生认为,好的用人单位要求较高,以现在的工作经历和专业水平还无法达到其要求;条件较为一般的工作岗位,他们又觉得不能完全彰显其能力和价值。久而久之,高不成,低不就,成了硕士生不得不面对的尴尬。
" V* p/ P/ t6 w+ [, x
. G) X2 x/ X3 p4 N5 w% D4 Q+ [ 考试?盲目应考导致身心疲惫
) y2 N* H$ W3 X, o2 ^0 x3 ^; D, a2 H
顺利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省公务员考试,是现在很多应届硕士研究生心中的最佳选择。因为与本科生相比,硕士研究生在公务员考试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其学历价值。但由于长期处于紧张的备考状态,身体很容易进入疲劳期,心理上也容易出现逆反以及极端的情绪,这为应届研究生顺利就业埋下了隐患。 ) e7 U+ p" [! ~+ R$ r1 @. @
/ g6 H8 d) ^' p1 O6 Y' {8 j
目前,很多单位,特别是中直机关、省直机关,一般要求报考人员具备硕士学历。个别单位甚至还有通过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司法考试以及大学英语四级、六级等级考试的特殊要求。这些条件,无疑提高了报考的门槛,减少了报考人员的数量,同时也提升了竞争者的素质和水平。所以,相比较而言,应届硕士研究生在公务员报考方面具有一定的学历优势。 6 c: z1 l* D9 O& _
9 X/ q5 z9 M+ L# k$ Q8 r5 h0 Z+ g
与此同时,由于选拔国家公务人员的考试主要是对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核,且有些部门的报考与录取比例甚至达到数千比一的残酷现实,使得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很多应届研究生在参加本省的公务员考试落榜后,又参加外省的考试,从南考到北,花销不少,考上者却寥寥无几。如此沉重的就业压力,让即将走出校门的应届硕士研究生身心疲惫。 4 B$ w1 B% {" e, k$ J
) w( o: l0 G2 T; l 随着近几年我国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个别专业原本三年制的“大硕士”改为两年制“小硕士”。这种改变导致了两年制“小硕士”既没有较长的周期对学术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理论探索,同时也没有充足的精力涉足社会实践。“小硕士们”不得不在两年内完成紧张的研究生专业课学习以及各种读书报告、中期考核,同时还要准备毕业论文及答辩、抽出精力找工作。且法学、经济学等个别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还要在这期间通过司法考试、会计师考试等专业认证。这让很多硕士无奈的慨叹,这两年光考试了!
( B7 K. ~3 `: Q$ n. P5 C- `$ t
) z5 R m% k; ~; s0 p 2008硕士研究生考试已经结束。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120万人,比去年相比减少了8.2万人。黑龙江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在连续7年增长的情况下,首次出现下降。今年全省报名人数为44376人,较之去年的47938人下降7.43%。 7 A: E8 h" [3 `- W4 F# ?
/ A0 \$ i% o7 h
辽宁省招生考试办公室副主任于涛、辽宁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唐晓华分析说,“考研热”的暂时冷却给予我们的启示意义是深刻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公务员考试趋热、考研成本增高等这些均有可能是导致今年我国考研人数减少的原因。
, ~2 A* q _5 L' |* i
. s: _: V, E9 m4 k: ^) {0 w4 V 业内人士认为,考研人数的下降从一个侧面印证了硕士研究生在就业时遭遇的尴尬,这应该引起我们对研究生教育的深刻思考。他们建议,未来可以尝试改变对研究生单一的培养模式,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让更多的研究生有机会参与社会实践,促使其根据自身能力和特点做好就业和人生规划。这些问题应该成为我们在今后的研究生教育中必须面对并力争做好的课题。(孙英威 熊琳)
6 i7 V; J5 r0 ]! w* f
" {+ |. `4 W4 L. z[ 本帖最后由 haha--2 于 2008-2-11 12:30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