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3-5 10: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师大教授称决不向被骂者钟华道歉
北师大教授季广茂近日在博客上就自己对四川师范大学教授钟华的过激言辞,向自己的师长、学生,学校领导,向学界及网友道歉,并删除了在博客上保留近三个月的博文《做回畜生》,以及其他几篇含有骂人内容的博客。但是,他同时表示,“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此外,季广茂还在近日的博文中,就钟华批评自己的文章中涉及的学术问题进行反驳。本报就此事件分别采访了季广茂与钟华。 _' M1 e2 a" w/ c
9 F! V8 n6 d2 K' \$ T- e+ k
季广茂VS钟华
# @5 Z5 h2 k( _9 W, E9 P8 s
, S+ y' I7 J) x& K& C) W 季广茂:学术批评需具备资质 2 a, c+ z0 w/ y2 M, B+ h9 X
# {, P( ~% A/ h# l0 Q3 _$ B0 | 致歉社会“不存在向钟华道歉” / D- v' O8 G# @1 z2 Q0 K
. D3 z+ X7 _" N0 Q; L u1 D: h
新京报:你的道歉是出于压力还是其他原因?
4 b; x* m4 Q! j2 F
2 u9 U3 [6 e: v$ Y 季广茂:没有什么压力,我认为这种行为不好,不得当,所以我撤下相关博文,向学界和广大网友道歉。
$ x4 j3 a( _1 R X1 F' n9 i9 y
; v) i9 C% A f: q 新京报:你的道歉对象包括学生、师长、学校领导、学界、网友等,但是没有包括钟华,为什么?
1 D. q2 l- D* [
; Y2 N3 S6 m3 d7 m3 S 季广茂:决不存在向他道歉的问题,不存在。我为什么要向他道歉? * r; b% x# L9 P( j& B$ c
( \9 s" W6 A# v9 c( l* N7 ^3 N+ V
新京报:因为你对他使用的过激言辞。
9 r+ A8 I% {( \
. l" Q8 X8 `; L 季广茂:是啊,那是因为我受到了严重伤害。我的言辞远远比不上他披着学者教授的外衣对我伤害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软刀子杀人不见血。所以,网友无论怎么骂我,我都不会在意。为什么呢?因为这种叫骂丝毫不能伤害我。人人都能知道,我不是王八蛋,龟孙子,会叫的野兽,这能伤害到我吗?由于钟华披着博士、教授的外衣对一个无辜学者的伤害,与我骂他所造成的伤害,绝对不成比例。 $ K5 d7 a4 ~9 j
& z I' M _+ S" f: M
新京报:你说“这件事还没有完”是什么意思?您还将采取其他措施吗? - q8 t* ]+ y W* p3 [: `
f9 |' y$ s6 j, F# @) F& v
季广茂:我现在还没有想好。你说的措施是什么?是指经济措施、法律措施还是其他的什么? " G" f `2 }0 w2 j, Y2 z5 G" D- H+ v
6 O# L8 d+ n0 D( V8 W0 h( ~ 新京报:这个问题得看你自己怎么想了。
! G) z- \7 j0 `2 P! L! y7 i6 ]: B, o' ^3 Z, u
季广茂:我现在只是刚刚开始清洗他泼在我身上的脏水、大便。 0 z+ Q# R( g) N. v
/ s/ |# E$ v! Z4 I4 \; x
回应对方
0 G' J2 Y: E' L" N Z
4 r! h! \' L6 v" W) f 考虑撰文进行反击
) }$ \3 k, u1 C* W) Z, T# h' ]! A0 P C, U7 ?4 f# l
新京报:你上次说要写学术文章在杂志上进行反驳,这个工作你接下来会做吗? & w U5 g% ?% N0 K+ N
& M% ?7 [, O7 [; @ 季广茂:我现在还没有想好要不要在杂志上写文章回应。在他对我泼了那么多的脏水,对我造成了那么多的伤害之后,我还有必要回应吗?我得跟我们中心的主任,跟相关领导商量。因为钟华不仅对我构成了伤害,也是对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的损害,对北京师范大学的损害。所以,这个行动我可能还要再等一等。 " t! Y* y. Q0 F# W3 _* H
7 f/ W- T5 C, J) a, P- T
新京报:你到现在为止,一直对钟华的批评动机有怀疑,为什么? / `2 `+ ?' T, |& S1 i
2 m5 n. [, n2 x" B0 A( d8 D 季广茂:如果是学术批评的话,我怎么会做出那么激烈的反应?在学术界,学术批评、学术争论是无日无之。他对我的批评有一点善意吗?他是张嘴就错。我国的国家级文艺杂志只有两家,一个是《文学评论》,一个是《文艺研究》。在《文艺研究》这么重要的一个杂志上发表这种完全无中生有,恶意中伤的文章,对于一个把学术研究作为惟一的生存依据的学者来说伤害太深,八十多天了,我还平静不了。 ; ]% Q* E! M7 v" m. D+ d% k* K" h
: S/ N# y! t1 q6 U3 ~7 }8 U
学术批评
) P3 A1 c5 P; ^5 g9 x, l1 I7 i" e! O# k7 k% b- t
“钟华既不具备资质,又不具备善意”
" `% I& {8 f4 n4 Z: ~, z. d
$ Y/ z$ c, F8 _* o$ A% F 新京报:这就是你认为他不具备评论你的著作资质的原因吗? # P; d" J% M1 [! P, v; v
8 a6 K9 I1 E! s
季广茂:是,他不具备批评我的资质。除此之外,他的书评充满着恶意。 9 k9 q% w# V2 r' G9 y. @% v4 _
* N, L8 s, n/ ~ 新京报:那么,在你看来,如果对你的这本书展开真正的学术批评,应该怎样展开? 5 X; n4 A$ m: {
* m3 G7 u P# D4 q" e 季广茂: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要具备相应的资质,这包括两项内容。一个是有相应的学术水平,还有一个是达到学术水平了,得有相应的学术背景,了解人家的研究领域。我们评论一个学者有没有学术水平,是看别人给你著作写的书评,社会科学是看别人对你的承认和评价。如果一个学者什么都不懂,他没有这方面的资质,另外也没有一定的善意,那么,这个对话怎么能够进行下去?如果有人问,你今天强奸你妈了吗,这个对话怎么能够进行下去?如果回答“我从来没有强奸我妈”,这个对话屈辱不屈辱?钟华既不具备资质,又不具备善意。
. ?1 X4 d9 @# l% c, Z% }; Q3 ^
# o( n3 G) W. r0 F 新京报:有网友留言,说《意识形态视域中的现代话语转型与文学观念嬗变》是拼凑的,但是,你显然对这本书有相当的自信。
, V( G8 ]% L0 g( B- q: B
6 z4 p; A+ _0 g# e; n5 z* N 季广茂:就算是拼凑的,那又如何呢?我10月怀胎生出来的孩子,我当然自信。我连校对就做了六遍。所有引文都经过了严格的核对。我当时是在患乙肝的情况下,强撑着在医院的病房里一页一页审核,你说我珍视不珍视?
}- i6 [$ t) F1 r( V8 c" B9 f+ c( c) Q: L/ U- ]
新京报:这也是你对钟华文章生气的原因?
+ q1 P& q' [$ |4 L" ?! A
2 l7 v8 p: |* s* M 季广茂:是很重要的原因。 3 V8 t& w; Z4 F5 J8 B a0 Q2 L6 l
4 D- B8 p- O. b2 u$ R% G, ?$ u) y 为人处世
) w% J6 ^1 X2 m6 [% @. g
$ \! U* b' N4 Z7 }% e4 V9 X “平时和学生、同事都处得很好”
: q: x* A* P3 \6 X$ R9 n
# b! b. }/ S* T8 _5 f 新京报:明知道自己用过激言辞不对,却又忍不住要用,仅仅是因为性格的原因吗? + e- x- d! o3 h: A" E$ C3 R4 m
( H) B/ ^& O) ?2 F6 j! n
季广茂:首先是我被逼急了,就像一个民工要跳高楼。旁观者会说,你有话不会好好说吗?不会通过法律的渠道吗?局外人说话和当事人设身处地的立场还是不同的,加上我认为钟华没有什么善意。如果仅仅把这本书当做升官发财的敲门砖,我就不会吱声,但是我把学术当做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的。此外,和我的性格也有关系。我平时和学生、同事都处得很好。 : h. V8 i( R+ c. l$ z1 |; r. e
! c- Z& B" I9 v+ m5 R& u9 ?
新京报:如果以后遇到同样的事,你会怎样对待? 6 k, G7 ?9 j5 q8 w& S$ _, R
4 U( j3 j4 t& o' [ 季广茂:我希望不要再出这样的事了。在这个事件中,任何一个环节把把关,都不会对一个无辜的,处于学术生物链底层的学者造成这样巨大的伤害。我无职、无权、无后台、无人脉。就是希望好好教教书,带带学生,好好做些研究。我希望学术界有一个很好的环境,学术批评尽可以进行,有一点点善意就行。不能像爷爷训斥孙子,法官训斥罪犯一样,说这个东西不行配不上你的学术身份,出版机构把关不严等等。这些毫无根据。
- f, u) x8 k+ n6 O5 K; Z$ ]2 V; n7 D8 ?
新京报:一些学者认为你的态度不可取,并呼吁建立良好的学术探讨基础。
. k' a5 @0 Z7 Q* d# U5 _7 {$ V3 n. |5 r! e0 q) ^) s J @
季广茂:这一点我也同意。但是,对别人泼大粪之后再做无辜状,这也是需要警惕的。 5 d( ^: s) I* \8 u d; g4 u
9 n h$ V1 T( |2 D& A4 I9 Q
钟华:回归理性是个好事情
& i( F( b( g7 Q) f9 B3 W: b
/ c6 j* |4 B% N/ E, D: V 新京报:季广茂删除了有过激言辞的博文,他的道歉对象包括学生、师长、学校领导、学界、网友等,但是没有包括你在内,你怎么看他的这种行为?
+ k! X. t( G, ?* S7 @ O+ n0 I
" K" |; Z, C3 S9 a9 o) m 钟华:对于他主动删去那些帖子,我视为一种善意的举动。尽管他没有向我道歉,我也把它视为一个好的开端。回归理性,回归平等,这是一个好的事情。 3 w, @( E8 @& Z: m( P: V1 A
0 O7 t' v2 U9 @$ k
新京报:季广茂今天中午贴出博文,再次怀疑您的批评动机和批评资格,你怎么看?
. }. W9 u+ I1 \% \: p4 V) P9 Y2 m9 S1 h6 c5 w+ I% j/ K
钟华:他如果理解我的批评是恶意的,我们任何人都没有办法。我哪些地方不对,哪些地方过头了,他都可以反驳。说我不具备批评他的资质,这只是他个人的观点。 ) V6 Z! z; j+ F6 \. M) t) k
|8 m/ \' f* p- k7 ^
新京报:季广茂连续发表《驳钟华》您是否准备回复? + g% C f4 g% M# X2 o9 M
! c' a" v4 |) n7 y- u* C; ^" m
钟华:他写的《驳钟华》我都看了,我认为,现在还不到回应的时候。 ' n" t+ o0 W9 E# J. Q- { U/ J% q
' B- m1 N8 n$ N) z" G' ^2 H 新京报:这个事情发展到现在的阶段,你当初想到过没有?接下来你会采取什么回应措施? ' }' \. z: c6 C! m- i, f/ D# |. `
% H3 @; D& u9 p7 t4 p6 n
钟华:这个事情后面的发展出乎我的意料,我希望它尽快地平息。
5 { T3 c0 |" r! v) f
m/ v* ~, e! S4 h6 O- o5 y4 w! B" n1 n) H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张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