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4-5 13: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关主题链接:
9 U6 \3 q w! `6 i8 f: i来源:http://www.acriticism.com/
7 Z2 t( G1 x' ~+ X+ L7 \- F, v) c( p: |( t2 b8 M8 t
熊道慧:引证规范与学术诚信——兼评《诚实做学问》; D. e8 ~5 V$ V2 H. w! a
一、文献引证的体例 (一)我国的文献引证体例 谈文献引证规范,应从引证的体例说起。目前我国学术界通用的文献引证体例有两种:一是注释体例,即脚注和尾注;另一种是参考文献体例,包括“著作-出版...... {. u. @% e. P& h2 V4 ]3 P
3 W% h A% Z8 \2 a$ l: e吕 蓓:论学术剽窃的法律治理——从行为认定和法律后果的角度探讨3 V7 @. q3 O" K4 T
一、引言 学术剽窃事件在近年来频频发生,学术界面临着严重的诚信危机。造成学术剽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为学术道德缺乏、学术评价体制不合理、法律规范不到位三个方面。在近年重大的学术剽窃事件中,司法.....
% F7 u' s- ?" f! n5 C8 q* j/ a8 R' ]
l! k0 V- m, N8 R+ s0 u6 t8 H: r* P冀芳芳:学术论著的署名问题——从知识产权和学术规范的视角观察
6 C- C+ B8 T4 ~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与中国经济一起经历了从复苏到飞跃发展的过程。但是,由于上世纪20年代中期建立起来的中国现代学术传统和规范在建国三十年后已丧失殆尽,[1] 特别是进入90年代,“随着社.....
4 x1 }0 m& R( S- S5 j P: k, W) Y( ]! P$ L- H% l6 u" I# s
张思之:怎样扯掉保护学阀抄袭的破伞?
" w4 D1 A$ p! ^! z0 O- v1 z 冬至夜长,酒聚三友;花雕性醇,助人谈兴。海阔天空,未忘讼事。互有问答,交流率真。胡公好事,询及王天成专著被周叶中教席剽窃,为何竟一再败诉。案关公民权益,事涉学界腐败,话语由是集中。酒空人散,意犹未尽。.....
4 {& l6 J N- W- ]4 g
9 ^8 N4 r9 g/ `3 O/ |杨玉圣:引注规范是学术规范的基石——评《法律文献引证注释规范(建议稿)》
0 ~2 z: ?3 q/ E2 \9 O0 ?: ? 在晚近十几年来关于学术规范讨论和推进学术规范建设这一艰苦卓绝的过程中,就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界而言,若从学科的角度来观察,法学界是其中最为活跃的群体之一(另一个与之相媲美的是史学界)。这有三个突出表现:.....
7 t: j) H4 _, Z' x, j9 F
. I0 @1 K) Q0 F5 m1 y4 G F吴量福:文献引证应该是习惯
9 O9 |: U) e. e. {7 Z% t, | [% g 今天在学术批评网上读到苏力先生为一本新书《法律文献引证注释规范》写的序。我边读边为那本新书的出版感到高兴。至少在国内的法学界有了一套规范,无论是在讲台上的教授们,还是讲台下的学生们,都“有章可循”了。...... O) l6 }: Z9 H7 a" D3 [
: ]7 t+ T. n, M. v
苏 力:《法律文献引证注释规范》序
4 v$ M5 V. }' f* I& f j$ x3 W 在当代中国,作为学术制度问题,最先关注法律文献引证问题的可能是高鸿钧先生和贺卫方先生。1988年前后,当时他们二位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并编辑《比较法研究》,首先提出并且在办刊过程中身体力行坚持了这一实践.....7 G1 ?* j0 l5 \3 y
h% | V' l2 J3 [4 k6 S
许章润:举世无双的荒唐——评博导交钱招生的闹剧) w/ F6 l1 \: K5 @( G4 d; {2 _0 o# p
近年来,中国不少高校,包括几家名校在内,相继出台了一项“政策”。举凡博士生导师招生,需按人头向学校缴纳一定数额经费,从三千到一万不等。换言之,如果每年招收两名博士生,则需缴纳两万;三年之中,共招六人,.....
1 [1 ]8 j0 o2 N2 ^2 V o: l3 d
# z3 }6 E. J8 `$ T* x. U, _3 O9 d吴量福:也难也不难——再谈学术研究方法* x$ u7 X, x1 z% K, O. P
一、介绍 2008年10月7日,我有幸与北京政法大学的部分同学就学术研究方法进行了交流。学术研究方法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万难在两个小时的时间内解释清楚。难怪有的教授要开一门课来讲这个问题呢。讲座之.....9 x% P% h% |& A! Z8 e, w3 r( K) o
( W2 m# O' }- O* k* u
黄安年:建议清理官员、院士、知名教授兼职现象
/ [; S5 `' {# A9 S3 c3 R; } 最近媒体披露浙江大学联署文章学术造假事件,涉及联署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兼职教授、药学院院长李连达的责任的认定,从见仁见智的媒体的议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看似个案实际相当普遍的兼职现象,从而连带引.....; ]4 G# Q2 |$ m% \( W) {3 D
5 M4 B) h& ?7 x# Z) ~+ E* D0 U梁木锡:逍遥自在的文抄公——从周叶中、戴激涛师徒双双获批司法部项目谈起
7 _) M. v7 W) J, t8 s 笔者几天前偶然发现,近年颇受人关注的学术腐败的标志性事件——周叶 中剽窃案(王天成委托代理人浦志强律师语)的主角,不仅在法庭上胜诉,而且法庭外也是风光无限。 根据中国司法科研信息网2008年12.....
9 b+ P: P' `: W4 J+ ?
% d" E& l, _) k刘英团:所谓论文
' w/ c& z7 |( e6 ~$ ~ 据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大猷先生调查统计,5年来我国42万科研人员发表的学术论文据已达到66万篇左右,平均每人发表1.5篇,可谓硕果累累。但是,这66万篇学术论文可被别人引用比较多的仅有2.1万篇,可谓触目.....
% F7 }1 h& m% T/ o1 E* y0 j0 l1 B; _( n; \
余英时:做一个有尊严的知识人
1 v3 z; d0 B: j) w! v3 Q: z+ I' \) i 余英时先生2006年获得美国国会图书馆颁发享有“人文学诺贝尔奖”之称的克鲁格奖,被誉为“胡适之后最杰出的中国学者”。从普林斯顿大学荣休后,余英时先生隐居“小书斋”中著书立说,笔端深含中国情怀,思想影响.....
+ C% ?2 K' w, I4 F; R- s
- S* ]. D+ j# p( {6 F1 {9 e9 i4 }程春明:高校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刍议
$ r! h3 U0 Z, r* a4 M* Y, \ 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界和大学管理层可能都会记住这个非同寻常的一天:2004年8月16日,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这个规范被学者们称为“学术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