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4|回复: 1

周有光的声母诗《采桑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有光的声母诗《采桑谣》
chūn rì qǐ měi zǎo
春日起每早,


cǎi sāng jīng tí niǎo
采桑惊啼鸟;


fēng guò pū bí xiāng
风过扑鼻香,


huā kāi luò zhī duō shǎo
花开落知多少。

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2017年1月14日),原名周耀平,生于江苏常州,是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被称为“汉语拼音之父”。以下是对他的详细介绍:

生平经历

• 早年求学:1923年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经济系,1925年因“五卅惨案”离校改入光华大学,1927年毕业。1933年与张允和结婚,同年赴日本考入京都帝国大学。

• 工作经历:1935年回国后在光华大学任教并在上海银行兼职。1949年后回国,在复旦大学等校任教,同时在银行任职。1955年奉调到北京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

• 离休之后:1988年12月31日离休,但仍继续工作,对人类文明进程和中外历史进行了深层次的审视。

主要成就


• 汉语拼音方案创制:周有光是《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创制人之一,他提出了拉丁化、音素化、口语化三点原则,使汉字语言从此有了标准、规范的读音。

• 推动语文现代化:他提出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是“语言通用化,文体口语化,文字简易化,拼音字母化”,并认为信息时代应增加“中文电脑化”和“术语国际化”,对推广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 建立比较文字学:周有光提出世界文字发展的3个阶段,即从形义文字到意音文字,再到表音文字,由此建立了中国的比较文字学,直接促进汉字改革的研究。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采桑谣》包含了《汉语拼音方案》中21个声母的发音,
朋友们可以读一读,看看自己读准了没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5-5-12 08:47 , Processed in 0.06930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