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2-11 16: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元元之死五大追问(图)" M, I2 X* _2 ]+ J
2009-12-11 07:27:00 来源: 东方网
) j# Q" \/ t, ^( d, S B9 k/ n$ n( Z. d+ c" ]) R
核心提示:11月26日早上,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杨元元被发现在宿舍卫生间内用毛巾上吊自杀,半个月后,网帖指校方强行撵走住在女儿宿舍里的杨元元母亲导致杨元元精神崩溃。是个人太脆弱还是学校太冷漠亦或是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在社会上掀起巨大的争议。; M% b& G8 q! s
- ~( L+ u% z0 k: S/ H" D# j / ^) ^( Z8 `$ m/ B% j+ Z
昨天,杨元元母亲把她所受到的“遭遇”打印在纸上。王浩然8 [' C4 W8 e" M2 A* S; p7 j
; L# V* v/ h& r4 _
东方网12月11日报道 因为贫困,大学本科毕业因拖欠学费,5年后才拿到毕业证,也间接导致工作不顺;因为贫困,想和老母亲在宿舍里凑合挤一下却遭到拒绝……上海海事大学2009级法学系研究生杨元元自杀之谜的背后一直缠绕着——贫困两个字。
/ Y$ S' P8 A* [( @6 I3 G V5 w( @% o
11月26日早上,上海海事大学2009级法学系研究生杨元元被发现在宿舍卫生间内用毛巾上吊自杀,半个月后,网络上出现帖子直指海事大学刻意隐瞒杨元元死亡真相,指海事大学强行撵走住在女儿宿舍里的杨元元母亲导致杨元元精神崩溃。尽管校方强调,帖子内容和事实严重不符,但围绕着杨元元到底为何自杀,是个人太脆弱还是学校太冷漠亦或是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在社会上掀起巨大的争议。
( C4 \3 c3 E, i; y! T, L% e4 k( W: `' E, l( _& A
昨天,家属坚持认为,在杨元元死亡事件上,杨元元自身要承担主要责任,但比赔偿更重要的是来自校方的道歉。目前,杨元元家属向学校提出35万元的赔偿。
n+ u, H) L. V; N- I: F8 {+ o
+ s" d3 Z: C1 m& ^昨天,杨元元舅舅告诉早报记者,他们和上海海事大学相关人员再次协商,家属提出两点要求,第一要尽快在今天将杨元元的遗体火化,让她入土为安;第二,一定要姓高的宿管员前来向杨母道歉。
' u* h2 }$ e' f1 j8 z
7 ]2 m" z5 u |8 b杨元元为何自杀?
/ `& d0 Q5 _# `“遭受了一连串的挫折”2 ?+ E/ b: k) e3 E [3 I; f/ J
) ?3 S: L3 ^) N. h* j0 G9 }6 H: N杨元元的弟弟杨平平(化名)昨日透露,11月25日晚,就在杨元元自杀前的一个晚上,姐弟俩曾互通短信,短信中说起母亲的住处问题。不过那个夜晚,杨平平并未觉察出姐姐的精神状况异常。“26日在紧张准备毕业论文的我,接到我表妹的电话才得知这个噩耗,我母亲都不愿告诉我。”杨平平在网上发帖时这么说。
3 A$ C$ w V9 a- }# O, |
* ]: l! w6 u% k& ?$ Y9 S# X据弟弟杨平平描述,杨元元在本科所学非法学相关专业,但通过努力考上了海商法专业。在入学之初,她心态积极,认为自己还是挺有用的,所以以后要更用功。但此后,姐姐向校方提出为母亲安排住宿以及寻找工作的申请,始终未落到实处。
% b/ e4 t6 |3 H" `% i" ?6 a- V这让杨元元在入学后,第一次产生了挫折感。而随后,杨元元向校方申请学校安排母亲住宿遭拒后,挫折感加深。
+ H+ Z. }! j) J' J; S' h+ l U4 |) ~8 R! ^
在杨平平看来,有一名高姓的宿管员表现出“冷漠态度”,给姐姐在信心上造成打击。
% S/ P D1 ?! k- i' K! m“11月21日,这名宿管员向母女俩发出‘通牒’,令杨母在次日8点30分前搬出寝室,”杨平平认为,“为人子女的,肯定心里会很难过。”0 w1 q/ {* d, G
0 T6 }1 j, [/ i4 N {/ t( A
此外,杨平平认为,母女俩并未得到来自校方有力帮助,即便后来居住在校外的出租房内,由于生活设施的匮乏,母亲只能在水泥地面上铺着被子睡,这可能也让姐姐感到无助和无望。/ x( e k7 w- ~
/ t2 A! d9 _! |5 s对此,杨平平表示,在姐姐的死因上,有自然条件、校方工作方式、未能及时得到组织的帮助等因素,但根本的原因可能是姐姐“性格好强,有什么事都自己扛着,不愿意告诉别人”。
7 ?* @( k. _$ O: X0 v+ k
+ O/ L+ `7 c4 m( {! k6 n为何事发半月后发帖?: d9 F" C3 g1 j3 [. b, w) F
“学校善后态度太冷漠”! J4 u3 A- t! H [
, z* m5 N- \; S+ l0 W$ J杨元元的弟弟杨平平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在读博士,他强调说,发帖者是杨元元表妹的朋友,目前在国外。2 |: l! j# A# R/ L) d! h, G
4 D' Y* A; y% H- A7 u8 n& b0 c8 M而这位表妹也是国内某知名高校的研究生。杨平平表示,在11月底和12月初,他们曾二度想发帖,“但都被我制止了”。
0 k Z4 g/ f# g8 J D3 V: l, c. Y( N5 D; T7 K3 d/ h) L/ L" I9 E% e; E
杨平平解释,考虑到姐姐的死是其个人原因,不想给校方增添麻烦,因此曾两度改变了发帖的打算。2 I7 ?" d, P: O; [& N5 w! W
6 Y* T2 ?/ X7 Z1 }. i# x
但在姐姐轻生后,校方在善后工作中,反复“推卸责任”让家属感到“异常冷漠”,这使得他们无法再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前一天采访中,校方称绝没有冷漠对待这对母女。2 B1 F& x$ Z. {, X+ n- c3 l
杨平平称,发帖有助于让大家了解事情真相。至于帖子内容与校方的表述存在出入,杨平平认为,这肯定会有差异,但对于事实本身的描述,他敢接受测谎仪的测试。
# ^/ K: H( e: I2 K, ~
* I" x" A( m/ S& q: R1 x为何本科毕业7年
$ V" @* T7 [8 I h却没积蓄租房?# Y, q3 O* P0 m1 u" V' j
2 Q4 f$ g; ], ^6 a“她工作一直漂泊不定”
, j w6 t! _6 `% a, M+ X
: i- H6 Z) K: J/ d5 a2002年9月,杨元元自武汉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但杨元元自武大毕业已7年,为何没有积蓄,无力支付房租?
* L k7 Y% b0 |6 s+ o! @) A: _# K6 F3 o1 h$ k; f, G
杨平平说,姐姐的积蓄很少。杨元元自2002年9月毕业后,至2004年9月在武汉一家英语培训中心任教,此后在一家保险公司工作了1年。据其简历显示,此后的4年,杨元元的工作一直“漂泊不定”。' x+ M- d) \' M2 q7 J3 |1 i# Y- {
0 e1 q# ~/ T# `2 m8 V* \
杨平平描述,杨元元从武汉大学毕业后在2005年至2009年那4年间,曾在报社担任过编辑,也做过衣帽等小商品生意,但基本上不赚也不赔。而“门面房较贵,所以屡次投资并不成功”。1 S9 f" p7 q2 T
0 w0 U8 E! q0 @6 \6 ]
有网友认为,2002年时,武汉的就业环境并不差。而根据杨元元家属所述,毕业时因拖欠武汉大学3970元学费,所以直至2007年才拿到学士学位证和毕业证。根据杨元元的工作经历,3970元为何花了5年时间才筹足?0 P" i* l' A+ q, r. U
5 x, K0 u0 `# }8 h6 b
杨平平认为,姐姐在当时曾认为,“两证”的用途不大,所以并不急于将钱归还给校方,而用于先解决食宿问题。" ^- `' A P7 a* f
' G+ o9 D! [; O' H为何弟弟不承担
6 u$ e- a6 Z/ m- e9 K抚养母亲的责任?& X _) Z$ w% X; @' b1 w- X
% `" H- V( j' T9 X“姐弟经济上较为独立”) @& y V8 e! g& R1 Z
. |) m& Z3 W& |7 o, |
杨元元是否将积蓄用以支付弟弟的学费?身为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在读博士的弟弟为何不承担抚养母亲的责任?
3 C/ Z& l4 b7 F- ~- k* x" g4 Y; F
昨日,杨平平表示,自2004年9月本科毕业起,前往北京大学读研究生,此后仅在2006年向家中要过100元,而本科时的学费是申请了助学贷款,在2008年春节终于攒钱还掉了12500元的本科学费贷款。据了解,在杨平平大四时,杨元元刚好在武汉一培训中心任教,其间,杨平平也曾在帮忙代课教授化学和物理。
/ M' k& p; B2 S5 ]3 u: z2 M: f/ w9 p: H# F
“刚来北京那会的确入不敷出,几乎连生存都成问题,”杨平平说,“但随后,通过校方的补贴,以及自己做家教和撰写书籍获得了一些生活费。”
& n D# |. }9 n7 Q \' H7 }+ }- t, h) {0 z" N# o; X7 A
按照杨平平的说法,在2006年至2007年间,杨平平还曾补贴给家中3000元,而这笔款项是其帮助友人写书所得。“2007年2月,他曾为姐姐购买了一台6850元的笔记本。姐姐一直在使用。在他眼中,母女俩的生活能维持‘最低水平’,但一家人的节俭成了习惯。”杨平平说。# c1 w- s! k6 g8 O7 w8 F& ^! I
& c; v6 F- C% |1 F8 O( l, z. k杨平平认为,他和姐姐在经济上表现得都“较为独立”。“眼看明年就能毕业,生活就能好转,居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杨平平在网上发帖述说丧失姐姐的悲痛。
9 i) C1 O- C9 i* {8 ^4 \ F2 {6 k2 [- g# u6 P
学校的态度是否
, p% [7 R6 [# [4 D间接逼死杨元元?
( _+ O4 c3 H2 r T! e1 c
" ~/ w5 j- s ~1 v+ f8 V“个人困难应寻求制度保障”
+ E. S, g% D4 M" j9 B
% M9 G, E S! O/ v) U9 w杨元元之死的帖子在网上发出后,也引起大家对海事大学的道德谴责,网友指责说,既然学校现在有很多空置宿舍,元元的申请也有情有理,作为教书育人的学校,伸出一点点的援手,就可以救助一个困难的家庭,有啥理由不做呢?, ~1 n% v& f; N' {1 V
4 G, h: X: q# v$ }/ _对此,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顾俊表示,若是社会层面的事情,不要落到学校的原因。个人的困难,应寻求“制度”层面的保障,而不是落在“特例”。
: }; L7 o2 f2 u Y& [0 W) m8 o$ j7 z: Q. R: ]
作为一名社会学研究者,顾俊认为,这些“穷孩子”很不容易,但让学校来突破“制度”,学校做不到。杨元元的个案,让学校“为难”,而杨母的问题,属于社会层面,由此发生的问题不能落到学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