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4届高三3月广东一模
作文范文及解析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退化,因而杂交无优势”的论断明白无误地写在美国著名遗传学家辛诺特和邓恩的经典著作、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大学教科书《遗传学原理》中。袁隆平坚信搞杂交水稻研究有前途,勇敢地向“无优势”论这一传统观念挑战。袁隆平认为,水稻的杂交优势利用只有两条路可走。然而国内外都没有这一先例,国际上有著名学者断言:不可能。袁隆平不打算退却。1966年,袁隆平的一篇论文《水稻雄性不孕性》发表,它宣示了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理论设想和实现途径,开创了世界水稻研究的新纪元。
以上材料选编自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的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体现了中国科学家精神,对我们的学习和成长颇具启示意义。请选准角度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1.题目类型:论述型,思辨型。
2.关键词句:中国科学家精神,勇敢,挑战。
3命题意图:
材料选自教材,具有熟悉感。要求考生能结合材料,从袁隆平身上提取出相关的中国科学家精神,回答如何用这些科学家精神引领自己学习或成长。体现了以下的命题意图:
1.体现教考衔接:材料选自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考察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观点输出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也充分发挥了考试评价对教与学天然具有的“指挥棒”作用。
2.倡导中国科学家精神: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大力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材料中袁隆平的事例正体现了“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这些精神无不激励和引导学生追求真理、勇攀高峰,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4.适合的审题立意方法:
本则材料关键词句比较明显,适合关键词句审题立意。
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和命题者的意图。在材料作文的中,关键词句常常是作者论述的核心话题,也是我们立意的着力点。
关键句是材料最核心的句子,往往蕴含者作者的出题意图,是我们最主要的审题立意方向。
怎样抓关键词呢?方法通常是:
1 、抓重复的词。
材料作文中多次出现的高频词,多次重复的词,肯定是重点,是要重点关注的,它往往就是关键词。它之所以频繁出现,肯定是命题者想要强调的,要注意的是,广义上的重复词也可以理解为相近的词。
2、抓元概念
在新型材料作文中,如果出现一组词,它们或者相对,或者相反,或者相近,或者有比较明显的其他关系的话,这往往就是关键词,涉及材料主要的论及“那个对象”,思辨性很强。每一个词就是“一元”。
怎样抓关键句呢?通常是:
1、抓议论评价性语句。
新型材料作文往往会有议论评价性语句,这种句子要特别注意,多是总领句,、总结句、开头句、关系句、寓言句等,它们往往就是关键句,且会包含关键词,特别是事例性的、现象性的和寓言性的材料作文,在叙述完之后,往往就一句议论评价性的句子。
议论评论性语句或是命题者对材料的评论,或是材料中的人物对相关情况的评论,这些评议性语句是材料的关键句,它往往就是“文眼”所在,具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抓住这些关键性语句就有了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常见的议论评价性的句子有:
(1)、开头句、结尾句、对话句、结语句。
(2)、寓言性材料中的揭示寓意的句子
(3)、多元材料作文中的,揭示关系的句子
(4)、评述(议论)性材料中议论抒情的句子
(5)、事件(现象)性材料中揭示因果的句子
2、抓任务驱动性语句。
在任务驱动性的材料作文中,最后一段会提出明确的写作任务,常见的有1、“以什么为主题写一篇文章”2、针对某件事谈谈你的看法等,这些提出明确任务的句子,就是关键句,就是命题者的出题意图,我们就要据此去立意、写作。
【审题立意】
本作文题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材料、引导语和写作要求。
(一)对材料的理解
材料分为三层。
“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退化,因而杂交无优势”的论断明白无误地写在美国著名遗传学家辛诺特和邓恩的经典著作、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大学教科书《遗传学原理》中。袁隆平坚信搞杂交水稻研究有前途,勇敢地向“无优势”论这一传统观念挑战。
第一层交代了“无优势”论的权威地位,突出表现了袁隆平进行杂交水稻研究的坚定信念,体现了追求真理、坚信自己;敢于质疑、勇于挑战权威的中国科学家精神。
袁隆平认为,水稻的杂交优势利用只有两条路可走。然而国内外都没有这一先例,国际上有著名学者断言:不可能。袁隆平不打算退却。
第二层概述了袁隆平在国内外没有先例,被断言“不可能”的情况下,仍然没有退却的精神,体现了敢为人先、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的中国科学家精神。
1966年,袁隆平的一篇论文《水稻雄性不孕性》发表,它宣示了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理论设想和实现途径,开创了世界水稻研究的新纪元。
第三层概述袁隆平的研究成果开创了水稻研究的新纪元,体现了勇于创新、深入探索的精神的精神。
材料内容裁剪适当,语意相对集中完整,共同揭示了中国科学家丰富的精神内涵:勇于挑战、敢于质疑;追求真理、坚持自我;坚持不懈、不怕困难;勇于创新、深入探索等。
(二)对引导语的理解
引导语共有2句话,规定了写作任务。
以上材料选编自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的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体现了中国科学家精神,对我们的学习和成长颇具启示意义
第一句交代了材料的出处,指出其中蕴含了科学家精神,并指明了对“我们的学习和成长颇具启示意义”。
选准角度,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
“选准角度”,即选择较准的角度。“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即体现你对材料中体现的中国科学家精神及其启示意义的认识和思考。
综合引导语,总结出以下写作要求:
(1)写作任务:谈中国科学家精神对我们学习、成长的启示意义。
(2)写作主题:中国科学家精神
(3)写作范围:必须结合材料来谈其中体现出的中国科学家精神。
评卷建议:
整篇文章如果不以“科学精神”为核心话题,建议在36分以下评分;如果以“科学精神”为话题,但对话题的理解不深刻,而理解为其他意思,建议在36分左右评分;如果以“科学精神”为话题 ;将“科学精神”解读准确,但写作时没有结合青少年的生活学习来写作,建议在36~40分评分;如果“科学精神”为话题,意思准确,写作时结合青少年的生活、学习来写作,但语言、结构、素材、论证水平较为一般,建议在40~44分评分。如果在语言、结构、素材、论证等有一两个方面比较突出,建议在45~47分之间评分。如果在以下.两三个方面比较突出或非常突出的,建议在48分以上评分。
① 观点鲜明准确,逻辑性强,有辩证色彩。
② 素材准确丰富,能够紧扣观点,为观点服务。
③语言或有文采或深刻或简洁有力,句式灵活,语势强烈。
④能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论证有力,结构消晰。
(5)有确凿证锅判定考生的文章建按照某一篇文章仿写的,且构思、内容、文学等与仿写的文章有许多相似之处,该文的实际得分,按应得分数的80%执行。
(6)无自己的构思立意,仅对作文题目原材料进行简单扩写的作文。在20分以下评分。
【名言金句】
1.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提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造福。我们在世的短暂一生中,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种服务更好的了。 ---爱迪生(美国)
2.人生如同道路。最近的捷径通常是最坏的路。 ---培根(英国)
3.人生是指我们若没有嗜好的话,便不过如同极度无聊、经营不善的剧院而已。 ---斯蒂文生(英国)
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浏览、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居里(法国)
5.人生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亚里士多德(希腊)
6.为真理而斗争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布鲁诺(意大利)
7.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意大利)
8.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弗洛伊德(奥地利)
9. 二十岁时支配作用的是意志,三十岁时是机智,四十岁时是判断。 ---富兰克林(美国)
10. 平庸的人最大缺点是常常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 ---富兰克林(美国)
11.早熟的人凋枯得也早。 ---富兰克林(美国)
12.最考验的人是一个最幸运的时刻。 ---华莱士(美国)
13.历史使人贤明,诗造成气质高雅的人,数学使人高尚,自然哲学使人深沉,道德使人稳重,而伦理学和修辞学则使人善于争论。 ---培根(英国)
14.为了要替自己煮蛋以致烧掉一幢房子而毫不后悔的人,乃是极端的利己主义者。 ---培根(英国)
15.人是一切的中心,世界的轴。 ---培根(英国)
16.人的天性虽然是隐而不露的,但却很难被压抑,更很少能完全根绝。即使勉强施压抑,只会使它在压力消除后更加猛烈。只有长期养成的习惯才能多少改变人的天生气质和性格。 ---培根(英国)
17.人是为了思考才被创造出来的。 ---帕斯卡(美国)
18. 人不可孤立,孤立则危。 ---狄德罗(法国)
19. 一个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 ---爱因斯坦(德国)
20. 我们的需要是越少,我们越近似上帝。 ---苏格拉底(希腊)
【范文引路】
01
何愁前路不明朗,有朝-日化炬阳
推开孤城万里,不见春风吹度盛世几千载;听凭朔风卷尘,唯见中国科学精神风雨不动屹立如山。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院士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勇敢地向“ 无优势论”挑战,并在未来的往后余生里竭尽全力不畏困难地坚持杂交水稻的研究,才有了我们今天“禾下乘凉”的中国梦。
那么,什么是中国科学的精神呢?吾以为有二者,缺一不可。
其一,舟行江海,中国科学精神是“月黑见渔灯,孤-一点萤”的坚定。袁隆平院士敢于向权威挑战,而在波澜壮阔的文化民国,也有这样一群在烽火连天中本着初心、抱朴守拙的西南联大教授们,他们在大江大河的南渡北归里,手持-盏“科学”“民主” “自由” “进步” 的灯火。奔走流离,但为今日中国之科学立镜- -面, 呼喊十声。正是这样对科学无畏的坚定,使得西南联大仅仅存在8年,却培养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 - 星功勋和一a 百多位科学和人文大师。不管是袁隆平还是这群联大教授们,他们内心的那种坚定,令人恍惚之间,仿佛听到了千年前范仲淹先生的长叹——“云山苍苍, 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其二,帆行万里,中国科学精神是“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的无畏。
袁隆平院士面对西方著名学者的“不可能”论断,并没有退缩半分。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人民日报曾援引大会上的讲话,“即使前路有爬坡过坎之难,风急浪高之险”,我们也要有“把握大势之能,转危为安之智和开拓创新之为”。诚然如此。1956年1月,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
的先进水平。”其后10年,我国科学家们不惧困难,无畏风雨,建立了学科齐全的科学研究体系、工业技术体系、国防科技体系、地方科技体系。广大科技工作者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辟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崭新局面。
思想的伟力无远弗届,科学的征程永无止境。
一代又一代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风可以把蜡烛吹灭,也可以把篝火吹得更旺”。而不论如何,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都是科学家精神的鲜明底色,吾辈青年也当乘风接力,发扬中国科学家“坚定不移”、“不怕困难” 的科学精神,勇攀高峰、敢为天王先。
02
要敢于挑战和质疑权威
美国著名遗传学家辛诺特和邓恩论断: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退化,因而杂交无优势。中国的袁隆平对这个结论表示质疑,他勇敢地向这个传统观念挑战,他坚信能够培养出杂交稻。
袁隆平敢于挑战和质疑,体现了中国科学家精神,对我们的学习和成长颇具启示意义。如果袁隆平在权威的遗传学家面前,俯首听结论,他是不会有进步的,也培育不出杂交水稻,成不了杂交水稻之父。 敢于挑战权威和质疑权威,是勇攀科学高峰的基石。
确实,科学权威是某方面的领军人物,但科学权威是人不是神,也有犯错的时候。对于他们的犯错,我们不能够糊浆糊,要勇敢地加以纠正,这样,人类才能前行。伽利略质疑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自由落体定律,并通过实验表明亚的观点不对,自己的学说才是对的。布鲁诺坚决反对教会的地球中心说,勇敢地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把它传遍欧洲,被世人誉为是无畏战士,是捍卫真理的殉葬者。毛泽东质疑教条主义,向所谓的马列权威王明发起挑战,提出了必须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最终把革命带领走向胜利。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挑战权威质疑权威,还要求我们要脚踏实地,要始于足下
袁隆平质疑权威,并没有停留在口头上,而是体现在行动上。他几十年来,在酷暑里扎根田间,精心挑选稻株,精心培育,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终于培育出了杂交水稻。这说明,知易行难。过去,很多人以为地球是方形的。可是,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质疑这个结论,他认为地球是圆形的。为了证明其结论,十几年来,他先后四次远航,克服了千难万险,从原地向西出发从东方返回,证明了地球就是圆的。哥伦布如果只是空想,断然不会成为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者。
当然,挑战权威质疑权威,不是班门弄斧更不是瞎整,不是建立在毫无科学依据的基础上胡闹。当今,很多人瞎质疑,瞎挑战权威,贻笑大方。网络大咖司马南质疑联想企业涉嫌国有资产流失,无非就是想蹭个热度,想博个流量。毛星火质疑作家莫言,也简直是个笑话。这些人,自己不干正事,光说些石破天惊的话语来,显然是要不得的。
光说不练假把式。我们既要敢于挑战权威和质疑权威,更要脚踏实地去求证。只有这样,方得始终。
|